濃厚興趣 鐘情國際法
國際法是調整主權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關系的法律及學說🧗🏻♀️☀️。它17世紀產生於歐洲,19世紀中葉傳入中國。然而,當時的中國尚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國際法在中國的實際應用十分有限👩🏼✈️,因此當時許多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國際法在實行中有虛偽的一面,但也認識到中國人很有必要學習國際法。
1930年👆🏼👮🏼♀️,一位在上海復旦大學學習的17歲的大學生對國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他的一生與國際法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他就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國際法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王鐵崖🧍♀️。
遊學中西研究條約
王鐵崖,1913年7月出生於福州市,自幼所受的家庭教育是20世紀初最罕見也最完備的教育。他在家中私塾既誦讀四書五經,又學習洋文西學。
16歲時,他負笈上海,入復旦大學,先就讀於西語系,後轉入政治系👨🏼。在政治系,他開始接觸國際法。1931年,他又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政治系🪡。水木清華濃厚的學術氣氛和他自己的天賦和好學🤑,使他在學識上大有長進🛌🏼。大學期間,他的論文便在《清華周刊》等刊物上發表。1933年大學畢業後,他因成績優異升入研究生院🦯,並將國際法學選定為自己專攻的術業⚠。1936年,王鐵崖以論述租借地問題的論文通過答辯♿️,獲得碩士學位。
同一年,王鐵崖通過了中美庚款留學考試💅🏽,次年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繼續攻讀國際法學,師從著名的國際法學者勞特派特教授🪿,並得以交往其他世界級的國際法學者🚵🏿♀️,開闊了學術視野⏱,使他在國際法研究領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1939年夏🚣,王鐵崖到柏林訪問,那裏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氣氛促使他決心返國。同年8月🧒🏽,他回到祖國,滿懷報國熱忱🚘,但嘗到的是失業的滋味。幸運的是暫設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邀請他去任教,王鐵崖從此開始了他的國際法講學生涯。這一年,他只有27歲。
王鐵崖在武漢大學開設國際法、中國外交史、歐洲外交史三門課程,還講授國際法案例專題。抗戰時期的四川,物價飛漲🎶,已是教授的王鐵崖生活仍是很窘迫。然而,這並沒能使他放棄對國際法學的無盡追求。
王鐵崖在這一段時間裏研究的重點即自五四以來的二三十年間,中國國際法學者研究的重點——條約問題𓀍。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在飽受列強的百年欺侮後🦊,在對外關系中面臨的最重要的國際法問題就是廢除不平等條約以及有關的法律問題➾🔔。王鐵崖這一時期的著作正體現了時代的方向,也是那個時期啟蒙與救亡運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壯心不已赴任海牙
1993年6月🧎♂️➡️,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慶祝王鐵崖80壽辰暨執教50周年。王鐵崖在會上動情地說:“在他一生中,問心無愧的是他對國家、對北大🧎🏻♀️➡️、對國際法⚉🧑🎓、對學生的熱愛。他還有四個心願要去實現👨🏿🎨:希望把中國國際法學會辦成世界第一流的國際法學術團體;希望看到北京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在青年人手中辦得更好;希望在5年時間裏完成一部多卷本的國際法著作;而他最大的心願則是希望看到湧現一批高水平的國際法學者,以適應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
為慶賀王鐵崖80壽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麥克唐納教授發起並編輯了一本由59位來自二十幾個國家的著名國際法學家撰寫的紀念論文集🧎🏻♀️➡️。作者之中有國際法院的院長和法官、國際法研究院的院士、世界著名的國際法學者🤸🏿。王鐵崖把此事引為自己最大的光榮。
1997年5月20日😰,王鐵崖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名的候選人👾,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順利當選為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大法官,任期4年。同年11月11日🏋🏽♂️,王鐵崖赴海牙任職。(臨沂師範學院法學院 康茂林)
轉自 法製日報 2009年2月11日
王鐵崖(1913—2003)🦊,著名國際法學家。曾師從周鯁生教授、國際法學家勞特派特教授研讀國際法。1933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政治學系,1936年於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畢業,獲碩士學位🤚🏽。翌年赴英國留學,攻讀國際法學。1946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院士。1997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當選為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