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小紅(1989)
一天上午,與意昂体育的兩位學長進行了暢談。不知不覺從清華畢業已經13年了👨🏿🍳🤱,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從青年學子變為企業科研的骨幹,對比同班同學,我成了仍然在國企中從事科研開發的少數同學之一。這些年來我的體會是:創新是企業的生命,那麽創新也就是清華人的責任。
我是1989年從化工系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的,可以說是自己選擇了樂凱🧑✋🏼。從此在樂凱一幹就是十多年📯,經歷了種種風風雨雨,體驗了枯燥、寂寞的探求🪲🧓,也為暫時的成功欣慰過。這一切過去後,如今已經能夠從容面對在其他人看來有些不能理解和不值得的企業科研開發工作,發揮自己的智慧,在企業的創新過程中做出自己應盡的責任和貢獻。
從1989年進入樂凱,最早在有機合成車間實習,第二年進入研究所從事高速彩色膠卷的研製開發。感光行業是較為特殊的一個行業,本科畢業生要想從事科研開發,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新型高速彩卷的研製開發,都得從頭學起💅🏻,積累必須的經驗和學習掌握各種操作技能,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我先是參與高速彩卷BR400的研製開發↗️,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學習相關知識,熟練掌握多種操作技能👬。1992年到鄭州工學院化工部外語培訓中心進修英語一年。1993年開始從事新一代高速彩卷GBR400的研製開發,關鍵技術與原來比較可以說是全新的🟦🔪,因此存在很多不可預計的因素🧑🏼,風險很大👨🌾。企業和大學不一樣,要求的是盡快出來產品上市👨🏼🚀,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形象🔵,不可能讓你慢慢做學問👱🏻、搞研究,因此矛盾更大,風險更大。但是作為一名清華人,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國家服務,這是我們進入企業後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承受後來工作中種種“煎熬”,經過幾年的努力,完成了GBR400和GBR200的研製開發工作,進行了放量過渡試生產👷♂️。
經歷了種種酸甜苦辣,創新也成了工作中的主旋律,讓我體驗到了她的艱辛與快樂,其中就有很多我國的“第一”。如首先合成了多層結構不同粒徑的實用T-顆粒乳劑🪖;首先合成了不同粒徑的適用於高速彩卷的核殼T-顆粒乳劑🤳🏿;解決了T-顆粒乳劑化學增感和光譜增感的穩定性問題;首先采用了光譜增感染料的分散體加入替代醇溶加入工藝⤴️,消除了該工藝環節的環境汙染🔠,降低了生產成本,後來在此基礎上發現了大量增感染料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態現象(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組織行為)🔤,該工藝已經申報專利;首先采用高溫快速光譜增感工藝🦸🏿♀️;復雜的T-顆粒乳劑的特殊塗布組裝技術;解決了復雜的T-顆粒乳劑的生產放量中的多種難題,等等🕒。這些探索和技術的積累為企業後來的科研開發和生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新產品的開發和原有產品的升級換代打下堅實基礎Ⓜ️。
在2001年,我進入了工程室,從事分散技術的研究和工程化研究🥓。一年多來🏘,充分發揮創新精神🐓,不僅建立了工程中心的分散研究實驗室👷🏼♀️,還開發出彩色相紙成色劑無低沸點溶劑的新型分散工藝🤩,既能消除低沸點溶劑對環境的汙染和對工人健康的損害,又能夠較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該工藝應用到現有配方中還能夠大幅度降低油乳的顆粒粒徑💆🏿♂️,使納米級油乳的製備成為可能,該工藝正在申請專利。目前開始從事納米技術與傳統照相材料技術相結合的探索工作。
面對數碼成像的巨大影響,傳統照相材料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十年後我們靠什麽生存?”是我們每一個照相材料行業的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對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尤其突出。因為,十年後我們還未到退休年齡,正是幹事業的時候✂️。從現在開始準備,不管對個人還是對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須考慮的。通過近期的一些工作和交流、學習🤦♀️,初步找到了一些線索,即感光材料行業從目前看僅僅是生產感光材料或者提供影像服務👿,但實質上它是一個膜和納微米材料製造者🦑。另外,感光乳劑製備技術是古老而現代的納微顆粒製備技術🦈,其技術的先進性和工藝的成熟性在將來的納米材料製備和應用方面大有用武之地。能夠看到這些,必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勇氣,這既得益於長期的科研工作也和清華的培養分不開。
這次座談🪠,學長們問到,清華的學習和教育🧓🏽,如何讓自己具備了創新的能力和意識🥿。我的體會是,母校嚴格的要求、濃厚的學術氣氛和自由的探討、交流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比如學位論文的嚴格要求和獎勵機製使我們不僅要認真踏實做實驗🙋🏽♀️,還要敢於創新,設計新的實驗🥈、裝置等;在工廠中真刀真槍的實習要求我們既立足現實又要革新;當時面對新的思想和學術觀點的熱烈討論(如我參加了潛科學討論會)💉,就使我們勇於創新🚴🏻,開拓思路🐠。清華的畢業生承擔著國民經濟創新發展的重任🤽🏽。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創新對企業來講已經成了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了,所以樂凱有江總書記的題詞“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
清華的畢業生只要到了企業,都會成為科研開發和管理的骨幹。所以對學校來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應該作為主要工作。具體有幾點建議:一、增加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講座、實驗等🖐🏼;二、舉辦多種前沿領域的講座✍️,特別是正在興起的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方面的講座等;三、對於國家重大的政策,特別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科學技術政策👩🏿⚕️,頒布實施時能夠讓學生及時了解,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四👨🏼🚀、激勵學生在畢業論文、實習和其他實踐環節進行創新🦣;五👯、請有實際經歷和創新工作的意昂回學校與同學交流座談🪑🧔🏼;六、設立創新基金🏤,獎勵在創新方面有突出成績者;七、條件成熟時設立創新研究會,統一協調管理有關創新工作,並開展創新教育研究📵🚵🏿♀️;八、加強培養工科學生的經濟方面的思維和知識,培養學生對科研開發工作進行成本分析、創利分析的初步意識和能力,也就是說培養科研人員的商業意識。
為了國家,也為了清華,不僅要健康工作五十年,而且應是創造性地工作五十年🐌。
* 作者現在保定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研究所感光工程技術研究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