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西南聯大不該遺忘他——憶張清常先生

2018-10-12 | 祝曉風 | 來源 《中華讀書報》2018年9月19日 |

這兩年,紀念西南聯大的書出了不少,也是因為趕上成立80年🧑‍🦯,復校70年的緣故吧。我手頭兒也有幾本關於西南聯大校史的書。遺憾的是,書中都沒有提到張清常。張清常何許人也🧿🧃?西南聯大校歌的譜曲者🐗。他1940年在西南聯大任教時🎁,是當時聯大最年輕的文科教授,時年25歲🥨。

張清常先生一生中,曾先後有兩段時間在南開大學呆過🛤,一是1946年到1957年,他在南開大學任教,當過中文系系主任,兼任意昂体育平台和北師大教授⏲;一是1973年到1981年。在這兩段中間,曾借調到內蒙古大學;在這之後,他就調到北京語言學院工作,直到退休。西南聯大校歌👩‍❤️‍👩,是由北大的馮友蘭作詞,清華的羅庸作引曲🔕,而校歌的譜曲者,就是精通音樂的張清常🚶‍♂️。因為張先生後來在南開🐵,所以🏇🏽,再後來的人,提到校歌這一段,就把它說成是三校合作的成果,也是佳話。總之,這是張先生在教育史上留下的一個事跡,值得一說。

張清常

因為有南開的一層關系,我上大學時🐀,就聽不少老師提到張先生。比如本科時給我們講訓詁課的王延棟🍸。1974年𓀉,南開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教學小組的教師,和1972級語言組學生,就重刊宋本《戰國策》原書進行標點📉,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影印刊行,那時📅,張清常和王延棟都參加了。王老師和張先生合著的《戰國策箋註》,張先生說𓀚,從1974年算起,到1991年完稿⚖️,花了17年——王老師是張先生的學生輩🙅🏼‍♀️,這樣算來,我可算是張先生的徒孫輩了。雖然有這個淵源,但能和張先生見到面,卻是因為朱一之先生幫助聯系。

朱一之就是我叫朱伯伯的。他1933年生於河北省獲鹿縣🧑🏿‍🍳,2017年10月2日🏄🏼,在北京病逝。1954年到1958年,朱一之在河北天津師範學院中文系讀書時,與家嚴、家慈是同學,但比他們高兩級。朱一之大學畢業後就留校工作。1958年🎋♈️,河北天津師範學院中文系和歷史系從天津遷到北京和平裏🧖🏻‍♂️,並入“河北北京師範學院”🫄🏿,朱一之也隨學校到北京🧙‍♂️。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調到北京語言學院,後來就在北京語言學院主辦學報,也就是《語言教學與研究》,任這個雜誌的副主編和主編六個年頭📞。因為主編這份語言學界名刊,朱伯伯與全國語言學家🧗🏿‍♀️🪓、特別是老一輩語言學家關系密切。當時住在語言學院的兩位大學者🤱🏼,盛成和張清常,都是朱伯伯引薦認識的🐦‍🔥。

初次見到張先生,我著實有點兒吃驚。他那時已經八十多,身體多病🧑🏿,人瘦得厲害。有一只眼睛不好👩‍🦽。但頭腦還清醒,談話也都沒問題,還能寫簡短的文章🪢。第一次見面時,是朱一之先生領著我和侯藝兵去的。張先生和朱先生見面🧎🏻,很高興📇,二人握手笑談🍛,侯藝兵拍下了這情景🤸🏻‍♀️。

張清常先生原籍貴州👮🏽,1915年7月生於北京👨🏼‍🌾。193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34年,以19歲的年紀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師從楊樹達、羅常培🕞、朱自清等,1937年畢業。1938年秋天時,浙江大學因為抗戰📧,已經遷到廣西宜山,張先生就在彼時彼地的浙江大學教過書,後來又轉到西南聯大。張先生早年致力於語音、音樂👨🏽‍🚀、文學三者關系的研究🌦,卓有創見。他長期從事漢語語音史、詞匯史研究,在語言學界享有盛譽👳🏻。他的著作都是比較專深的學術著作,如《中國上古音樂史論叢》《語音學論文集》《胡同及其他——社會語言學的探索》《北京街巷名稱史話——社會語言學的再探索》《爾雅一得》《戰國策箋註》等。

1997年3月底,趙園給我打電話🎇,說有一位沈繼光先生👩🏼‍🚀,長年一人拍攝北京的胡同♟🎱,保存老北京的資料,非常執著👩‍🦱。沈先生沒有什麽功利心。拍攝胡同🛵,自己搞藝術創作💉,都是自費🤮。現在他拍北京胡同的攝影集🏩,要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希望能宣傳一下。我采訪沈先生後🦈,在1997年4月23日🧑🏻‍🦼‍➡️,在《中華讀書報》做了一個整版🧑‍🧑‍🧒。四篇文章,右上是我寫的報道《消逝前的記錄——沈繼光與他的〈胡同之沒〉》;右下是趙園的文章《殘片古城》;左下是我請光明日報記者部的同事蔡侗辰🖲,采訪當時正火的“胡同遊”徐勇的報道↙️,用的是一個筆名“李金佐”;左上頭條🪿,就是張清常先生的文章《北京胡同知多少》。

張先生考證,北京胡同是3334條,根據是什麽呢?是上世紀30年代,張先生從北平郵政局得到的一件原始材料。那時郵政局有項便民措施↕️,凡向郵局查詢事務的信,只要標明“郵政公事”,不用貼郵票,投入郵筒,必有答復🏄🏻‍♂️🚣🏼‍♂️。張先生寫了封信,問:本市信件寫收信人及寄信人地址🧐,有何簡明準確辦法?不久,張先生得到復件⏭,是一本64開70頁的小冊子,按筆劃排列,分街巷名稱、所在地點🤵🏿🏊🏽、投遞區號三項🔺,還附有一張投遞地圖,這樣編成的北平市內外城街巷地名錄😻。——這其實就是今天郵政編碼的雛形🎩。張先生當年住在積水潭,在這本小冊子上的地址是郵八局高廟甲十號。張先生按著這個文件🟡,一條一條數下來😻,數出北平共有街巷3334條。

——北京胡同✸,一直是人們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最近,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上映📡,又引起人們對老北京特別是北京的胡同的興趣👨‍🦽。電影裏,姜文把小說《俠隱》裏邊發生在幹面胡同的故事,都改在了內務部街胡同。有人考證,這是姜文小時候住過的地方。而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關於北京胡同,報紙上也曾有過不大不小的討論。討論中,當然有不同意張先生觀點的👊🏻,但我個人👍🏿,則更相信張先生的考證。張先生是語言學家,特別在古漢語方面,造詣極高,他是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考察北京歷史,包括胡同的演變。張先生關於北京胡同🥫,有專門的研究🤽🏿‍♂️,讀者朋友不要因為看了我這篇小文章,就以為張清常就是憑著這個小冊子下的結論🧜🏽‍♀️。不是的➕。這次報紙上用的,實在是受版面限製,只能用這麽一點兒🤽🏽👨🏻‍🚀。張先生是下了很大功夫👩🏼‍⚕️,對歷史上的相關資料做了詳盡研究🧑🏻‍🦽‍➡️,有堅實的、豐富的學術論證。他就此有專門的著作🧛,而且不止一種,很全面地研究了這個問題🧡。實際上🫶🏼🧑🏽‍🍳,後來研究北京胡同👨🏻‍💼,沒有人能夠不參考張先生的書🪨。

張先生的文章篇幅最短,但分量最重,因為有這篇文章,這一版報紙的學術層次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期報紙出來後,我專門跑到張先生在學院路語言學院的家📎,給他送稿費和樣報。那天是1997年4月29日,星期二🫅🏼。之所以晚了幾天🧑🏻‍🔧,是因為要開出稿費來,我要直接把稿費送到他手上👩🏽,這樣可以省得老先生跑郵局去取⛲️。那天,他簽名送我一本《胡同及其他》。

那幾年,侯藝兵正全力投入到《世紀學人》的工作中,這是一本史冊👉🏼,將傳之後世。最開始,他並不知道有張清常先生,但是一旦知道🈯️,他就發願🤦🏿‍♂️,要好好地拍,把張先生收入這本書中🧵。所以,1997年8月11日🪁,我又專門陪侯藝兵到張先生家,拍了照片🧑🏽‍⚖️。這時,距張先生逝世😞,已經不到半年。照片拍得很好,留下了張先生最後的風采✝️。這次,張先生又簽名送我一本《北京街巷名稱史話》。遺憾的是🛀🏿🤕,《世紀學人》2001年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時,張先生已經作古了🧑🏼‍✈️。張先生是1998年1月11日過世的。我在第一時間🚖,寫了一篇“人物故事”,《學林殞宿 聯大絕響》🧓🏼,介紹張先生生平,同時也是報道他去世的消息。配著侯藝兵拍的照片,登在1998年1月21日《中華讀書報》第一版。這一算,一晃20年過去了🤴🏼。

我手頭兒,還有張先生和王延棟合著的《戰國策箋註》,是啟功題寫書名。這本書,是王延棟老師在1997年4月簽名送我的。


相關新聞

  • 272018.03

    遙望張清常

    他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曾是西南聯大最年輕的的教授,他是西南聯大校歌的曲作者。

  • 092019.01

    藏書票《豐碑》見證西南聯大不凡歲月

    2018年11月🧔🏻‍♀️,雲南師範大學迎來“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校慶,一部展現西南聯大輝煌歷史的《豐碑——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

  • 242012.11

    張清常先生和不朽的校歌 ——姚曼華

     在附中時🎻,我未上過張清常先生的課,對他的印象和認識,全部來自合唱團的活動和他作曲的三首銘刻在心中的校歌。   1944年🔥,附中成立了合唱團🧷,全校的....

  • 222021.06

    百歲翻譯家許淵沖老先生和他的西南聯大

    這位期待世界美好的可愛老人,對年輕人說🛅,“你應該使生活愉悅,使樂趣增多✬,使自己有樂趣,別人也樂趣✏️,這是個最好的世界。”我們心懷與老先生同樣的信念,永遠紀念許淵沖老先生這位翻譯巨星。

  • 102017.11

    西南聯大的故事

    有關西南聯大的書出版了不少🫄🏻。為什麽懷念西南聯大?學者們從史料研究出發作了分析和解讀;聯大生活是什麽樣的?這從師生自述🛠、回憶以及小說中可以看到🦄。

  • 242012.11

    遊國恩先生在西南聯大 ——遊寶瓊

    父親遊園恩先生(澤承)是1942年暑假應他的好友羅常培先生邀請到昆明任西南聯大兼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的。   由於當時日本飛機經常來犯,聯大教師多住在....

  • 022023.03

    馮至在西南聯大

    我和父親有聊不盡的話題,那就是昆明🚰。我們家是1938年12月隨同濟大學搬遷到昆明的🪅👧🏽,那年父親33歲,正是如《神曲》開篇所寫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辭去同濟大學的工作到西南聯合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聯大結束,1946年6月我們隨北京大學復員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聯大度過🧑🏻‍🎨,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裏爾克與杜甫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在創作上也出現了一個高峰,思...

  • 052023.01

    深切悼念西南聯大意昂陳秉良先生

    2022年12月25日,著名水利工程專家、西南聯大傑出意昂陳秉良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6歲🤽🏼🙇🏻。陳秉良,1926年8月28日生🤷🏻‍♀️,江蘇宜興人。抗戰時期就讀於位於貴州的國立三中↗️,1945年考入西南聯大土木工程學系,同年12月參加“一二·一”愛國民主運動👟👨🏼‍🎤。抗戰勝利後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於1949年畢業🫱🏽,參加吉林豐滿水電站大壩搶險修復工作。1951年進入水利部,從事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的設計規範編譯工作。1958年調到青海省水利局(水電廳)從事中小...

  • 122023.01

    悼念西南聯大意昂沙葉先生

    2022年12月28日🤹🏼,西南聯大意昂、原國家經濟委員會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沙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享年98歲。沙葉🚣🏿‍♀️,原名周桂棠,1924年4月生,內蒙古赤峰人🤞🏿。1945年考入西南聯大先修班,1946年6月在西南聯大參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任共青團中央研究室研究員,中國青年出版社印刷廠廠長、黨支部書記,北京內燃機廠副廠長、廠長、黨委書記🧚🏼‍♂️,原國家經濟委員會企業局管理局局長,國家經濟委員會秘書長...

  • 032022.06

    深切緬懷西南聯大傑出意昂胡邦定先生

    2022年6月1日,西南聯大傑出意昂☢️🌂、國家物價局原副局長胡邦定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胡邦定,江蘇鎮江人🍒,1923年生𓀘。1942年考入西南聯大歷史系🧑‍🦱👨🏼‍🏫,1945年休學一年,任建民中學教員,1947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同年到天津《大公報》工作🤹‍♂️,曾任記者、編輯、編委、黨委書記等職。1973年調國家計委🧑🏽‍🎓、國家物價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副局長等職,1994年離休👐🏼。1981年《價格理論與實踐》創刊🌈,任主編達25年🧏🏿。曾主編《當代中國的物...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