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為了中國風電事業的發展,我一定要說真話——對話中國福霖風能開發公司總經理徐洪亮

2007-06-01 |
本刊記者

428,在意昂總會主辦的“2007年清華新能源意昂論壇”活動中🈸,作為對話嘉賓的中國福霖風能開發公司總經理徐洪亮✅,其發言不時引起陣陣掌聲,他對中國風電事業發展的焦慮和諫言給在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會後,記者就中國風電發展的相關問題采訪了徐總🕵🏿‍♀️。
記者:您從事風電行業已經很多年了,能否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中國風電產業的整體發展狀況。
徐洪亮(以下簡稱徐):我從1992年開始從事風電行業,最開始從事的是規劃設計工作,可以說我是中國風電設計規劃工作的帶頭人📯。當時我在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工作,正好電力部把這個工作安排到我們部門,所以從那時候我開始帶著人做,現在許多正在運行的風電廠都是當年我們設計的產品🧜🏽‍♀️。前十幾年🈯️,風電產業在我國一直不被人們所認識,發展十分緩慢。不過近三年來,隨著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的出臺🧑‍🔬,在利好的大環境下📿,風電產業整體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也是我們這些從事風電行業很多年的人一直企盼的。現在我國風電產業在速度上增長確實很快,但是我們的基數非常小,到去年年底我國總裝機容量是260萬千瓦🧏🏽‍♀️,這個絕對數很小,比印度還落後。不過總體而言🪑,發展形勢是非常好的🧝🏽‍♂️。
記者🧑‍🦱:您認為目前影響、製約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徐:從國家宏觀政策環境來看🥼,我國去年1月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等文件,對風電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但目前依然存在製約風電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首先,國家製定政策以後,管理部門貫徹執行這個法律和一些管理辦法有所偏離📑。
主要反映在政策製定上,比如對風電采取“特許權”的形式,這個特許權已經推行了好幾年,從20032006年共推出13期特許權項目,同時還跟進了一批🧛🪿,據了解💿,今年還有4批要上😌。這種特許權招標形式對風電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這幾年✍️,我們國家采取投標招標確定業主的形式,基本以最低上網電價為中標方,這樣一種形式造成許多中標企業的虧損👯‍♂️。所以一方面是中標企業全面虧損,另一方面國家管理部門還一直在推行這種形式🦂,很矛盾。一個全面虧損的行業是不會成長的,同時一直要求這個行業都來參照、跟進用特許權的價格發展風電是沒有道理的。很多特許權項目定價在0.380.52元之間🧏🏼‍♀️,該價格使風電擴大再生產成為不可能。這是一種不按照市場規律出牌的方式。
從管理部門來講🌟,在對風電的成本參照系選擇上出現失誤💂🏽‍♂️,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各類電的投入造價情況。以千瓦投資看:風電投資在80009000元人民幣,水電投資在70008000元人民幣👳🏼‍♀️,火電投資在50006000元人民幣。發電效益或者說電力項目的回報率如何🥙,關鍵要看它的年利用小時數🫶🏿,這是衡量整個電力效益的一個關鍵參數。火電的利用小時在50006000小時/年🦫,水電為40005000小時/年,風電為2000小時/年左右🧗🏿‍♀️👨‍👦。現在火電的價格0.35元🤵🏼‍♀️,水電在0.3元左右🍂🥙,參考這兩種電的投入產出比🌇,風電的價格至少要在0.6元左右才能保證不虧本。但主管部門卻對這些基本事實視而不見。也反映出我們國家有些主管部門有法不依。我國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一種情況,違法的時候有人追究🏣,但有法不依卻沒有人追究。《可再生能源法》和配套管理辦法中明文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兩種方式👰🏿‍♂️。其中政府指導價是通過招標確定價格。但是在國家發改委20061月發的“7號文(即《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中明確提到🎣,風力發電項目上網電價通過招標確定🦋。火電、水電的價格這麽多年都沒有招標🧤,所以該規定非常令人費解🗿。我認為風電的價格應按發電成本加上合理利潤來確定。
其次,中國的電力發展規劃中,沒有將整個風電的電力輸送問題列入其中👸🏽。電網建設跟不上🥰。
許多風電項目由於離電網太遠而加大了成本和實施難度,在過去的60年🙅🏿,中國電網規劃和架構是按水電建設基地走向、煤炭儲量和火電布局確定的🌞,風電過去是被忽略的,所以整個電網架構是不能適應風電發展的。現在甘肅、內蒙等地都有百萬級以上的風電廠,從電網建設上都需要構建50萬伏的輸電電網🏀,所以在電網建設上要重新認識風電🤽🏻‍♂️👍🏼。我國在2006年底裝機260萬千瓦。國家提出到2010年裝機500萬千瓦,到2020年裝機3000萬千瓦,我個人認為到2010年風電裝機會達到1400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8000萬~1億千瓦。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風電包括陸地和海洋兩方面。未來一兩年內海上風電廠將會啟動,相當於陸地風電廠發電容量的3倍以上。陸地和海上的總容量相當於中國水電開發容量的4倍以上。中國水電去年突破了1億千瓦,所以相比水電,中國風電的發展將會非常令人鼓舞。
另外就國家能源結構調整而言,要從政策面和建設體製上進行調整以適應風電的發展。風電在能源結構中應該大大提高👋🏼,到2020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力爭達到8%10%。風電電量要達到總電量的4%5%。
再次,風電國產化還在製約著產業發展,國產設備製造是個瓶頸🧴。
雖然這幾年風電國產化迅速發展,但是到目前為止好多企業訂貨還拿不到貨✹,中國的風電設備製造在近兩年內將是風電發展的一個瓶頸。這種狀況持續已久👰‍♀️,原來我國風電設備一直依賴進口,直到前年國家要求70%以上的設備實現國產化,我國才開始設備國產化,不過我相信3年以後局面會發生改變🧕🏿。
最後,在政策面上🤸🏼,我們國家對中國風電發展沒有采取任何優惠政策🧚🏼‍♂️。風電是環保產業,國家應大力扶持🫷,實施優惠政策以加速其發展,西方國家風電為什麽發展那麽快,因為他們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而我們搞了很多火電,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總要有枯竭的時候👩‍🦰,所以風電作為替代能源應該大力發展🤸🏿‍♀️,國家應采取稅收、上網電價方面的優惠政策🥿。但是現在的上網價格卻是一種“扼殺”政策。在稅收上也沒有體現清潔能源的優惠🙍🏽,中國對大氣的汙染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地球只有一個🧁,汙染對地球的破壞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和我們後代的發展,我們應該有大局意識,我們應該對全人類的發展有所貢獻👡🙌🏽。
記者:如您所說⚂,我國風電產業的國產化程度低,相關技術落後已經成為製約風電快速發展的瓶頸🙍🏻‍♂️。您認為如何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自主創新之路?
徐🍘:我從1999年開始研究中國風電的產業化問題,關於產業化,我覺得這是我們國家在風電方面的一大失誤。過去我們長期依賴進口,國內的研發很多年基本是一片空白。過去企業發展需要利用外資,利用外資的一個條件就要進口國外的設備,所以造成單位千瓦造價都在一萬元以上,不過最近兩三年中國產業化有了起色,而且發展速度很快。
現在國內有外方獨資企業4家,中外合資企業5家👨🏼‍🦲,許可證(技術轉讓)形式7家,委托外方設計5家,自主研發的7家,另有7家退出市場👨🏼,另外還有多家想進入這個領域。目前葉片製造、風機製造廠加起來共有40多家🧑🏼‍💻。總的來說,我國產業化發展步伐還是比較快的👨‍👨‍👧‍👧。就這幾種形式而言👶🏻😌,外資企業在國內起點較高🏍,進入市場較快📧👩🏽‍🍳,但是價格優勢並不明顯,其中有些外資企業的設備比原來的進口價格高出20%30%;中外合資形式矛盾較多,中方拿不到核心技術,價格優勢也不明顯👩🏻‍🚒;許可證形式雖然初期成本高⬅️,但國人能掌握核心技術,價格方面也有優勢;委托設計形式的初期成本相對低🕑,在國內起點也高,價格方面也是比較有優勢的;自主研發型的起點低,價格有優勢🫸🏼。
對於我國風電產業化而言,可以說“成也國產化,敗也國產化”🦻🏽。國產化對於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勿庸置疑🤴🏼👩‍🦼。200574發改委下令,從2006年開始🙋🏼,國產化率不到70%的風電場將不能開工建設🤡,從而關上了進口大門❣️,如果早10年下這個令,中國風電就不會是目前的狀況。現在有這樣一個矛盾🗞:一方面有這麽多企業進入,另一方面業主卻買不到設備🛢,什麽原因?原因就是許多製造廠商剛進入試製造階段。所以有人指責現在風電製造業過熱💹,應抑製發展🫧,我不贊成這種說法👩🏿‍🚀。企業來搞風電國產化製造⛳️🏋🏻,是企業行為,任何一個企業不會看著火坑自己往裏跳❔,他們在進入之前都會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按照我們的發展規劃🦈,如果按2020年投產8千萬千瓦測算🪃,從現在開始的後10年中👨🏻‍⚖️,每年要投產600萬~700萬千瓦容量。按一個企業年產3萬~5萬千瓦的製造能力計算,也需要1015個這樣的廠😬。所以目前已有30多家生產企業,但是要看能有多少企業能做大到這個規模🪿。隨著市場的成熟,我想製造企業也有優勝劣汰的過程,可以通過重組和並購使我們的企業製造水平和能力更趨於合理🏃🏻‍♂️👳🏼‍♂️。
中國的彩電冰箱行業在20年前也是依賴進口和中外合資🛀,沒有中國的品牌。但是通過不到10年的努力,就塑造了“長虹”、“海爾”等一批國際知名品牌🏊‍♂️👣。我相信再過510年,和中國的家電一樣,風電機也會出現一批知名品牌,我期待著這一天很快會出現。我們中國人只要下功夫沒有辦不到的。
當然👩🏻‍🦽,在研發過程中,無論采取哪種形式🔐🤾‍♂️,企業都要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擁有一批高端人才,掌握先進的技術,具備這幾點🕵🏻‍♀️,就一定能占領市場🧓🏽。現在大連重工🂠、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北方重工等一批大型企業都介入風電機製造,國產化完全會展現出新局面。
記者❤️‍:“目前風電投資已經出現了過熱跡象📦,2005年裝機容量增幅超過250%,國家應當進行宏觀調控,適當控製發展節奏❔,而招標定價就是放緩發展步伐的辦法之一。”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徐:從我國擁有的資源量看應該加大開發力度🧙🏻。從德國、丹麥等風電發展較快的國家來看,目前他們的比重是在20%以上🧑🏼‍💻,丹麥明確提出2020年風力發電的比重要達到36%🫐,而我國所占比重還不到1%♞。所以不應該認為現階段就需要宏觀調控,更不應該采取招標定價的方式來遏製風電的發展,即使到2020年,中國風電能夠達到8000萬~1 億千瓦的裝機容量,大概也達不到10%的比重🧑🏻‍🦼‍➡️,這個比重與我們的資源擁有量是不相稱的,所以目前我們不是應該放緩而是應該加快開發的步伐🏎。不僅通過政策層面鼓勵開
應該停止所謂的特許權形式👩🏻‍🦱,國家主管部門應將註意力多用在行業規劃上📧🤾🏿‍♂️,多用在為企業製定政策上來,而不是實行所謂的特許權招標。應切實出臺一些有利於風電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比如稅收、價格補貼、對電網進行新能源的配額等👳🙍🏻‍♂️。發,同時也要鼓勵風電企業去上市募集資金加快開發。
我國風電規模在2006年比2005年翻了一番🙇🏻,2007年又要比2006年接近翻一番,增長速度是比較快的,但是絕對數並不高🚵🏻‍♀️。現在風電投資都是企業行為而不是國家投資👵,這樣一個局面來之不易。也就是說由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蜂擁而入投資的局面是非常好的,我們許多部門、行業的工作應該服務於🧑🏻‍🦼🚣🏿‍♂️、服從於這一大局🪽👩🏽,比如有人說風電比重在電網中所占比重不能超過5%,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德國、丹麥已經超過20%,電網依然運行得很好👩🏻‍🏭🐕。所以關鍵是我們的思想要轉型,根據風電的特點來調整我們的工作,對風電上網的調度及風電這種隨機性比較大沖擊電網等問題應該從技術層面上來解決,而不是指責,甚至有人說“風電是劣質能源”,這樣的說法是非常片面的。
風能是清潔能源,本身有它的特點和不足之處,但是這些不足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
記者☂️:對於發展風電產業而言,您認為國家應製定什麽樣的政策👨‍👧👨‍🌾,發揮什麽樣的作用才能促進整個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徐✋:首先要從認識上解決🦷,我們沒有站在一定高度上認識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對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價值。我們的環保意識依然薄弱,風能是可再生沒汙染的🍏👩‍🦲,應該從環保的高度認識發展風電產業的重大意義🥜。
其次🙈,過去人們長期認為風電是小打小鬧,形不成規模🧑🏻‍🏭,20年前這樣認識還情有可原,現在還這麽認識就是落伍了💁🏽,如果到2010年,能夠裝機實現1400萬千瓦這樣一個規模就是非常可觀的🎵。特別是隨著風電機組技術提高🧑🏼‍✈️,兆瓦級的大機組研製成功,電廠規模完全可以做大▫️。
第三,應該停止所謂的特許權形式,國家主管部門應將註意力多用在行業規劃上🏡,多用在為企業製定政策上來,而不是所謂的“特許權”招標。政府應做的任務沒有很好地完成👲🏼,應停止特許權招標。當然一些專家從技術層面上講,主管部門很難聽得進去,但是為了中國風電事業的發展,我一定要說真話🆑🍚,要呼籲,我相信我的呼籲會得到企業界、投資人、製造商的支持,從總體上來講,特許權招標形式是沒有人贊成的。
第四,應從政策上進行歸位,切實出臺一些有利於風電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比如稅收🧩、價格補貼、對電網進行新能源的配額等。前一段時間國家主管部門說要出臺配額政策,但是很遺憾🐐,到現在我們還沒看到該政策出臺。
(《清華人》2007-3期)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