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寶源教授1930年出生,1952年來到清華園工作,為我校的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在清華園的半個世紀裏👩🏿🚀🦣,他親歷了清華男子籃球隊的巔峰,體悟了清華體育傳統的內核,並且見證了這種體育精神的代代延綿⌛️。 今天的曹寶源先生已然一位鬢染白霜的老者,可他身形硬朗,精神矍鑠,性情豁達。當他憶起往事的時候🏋🏻♀️,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當他表述觀點的時候🦙,分條細呈,侃侃而談—— “教師是愛的使者” 曹寶源先生用“愛”來概括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愛自己的專業,愛自己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的平生所學傳授給他們,才能把自己的整個身心奉獻給他們✍🏼。”他說👩⚕️,這是馬約翰先生留下來的傳統。在他與馬約翰先生共事的日子裏😾,馬先生對專業🧔🏼♀️❤️、對學生真誠的愛,不僅影響了體育教研部的同事🤭,而且感召和凝聚了千千萬萬名學生。 現在,曹先生也可以自豪地說,用“愛”的標準來審視自己的教學與工作,自己是一個“精神的富有者”。因為“愛”,學生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己的收獲;因為“愛”,昔日的學生成為了今天的朋友。從曹先生當年指導的籃球隊裏,走出了僑居國外的大學教授,走出了傑出的文化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曹先生的“愛”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嚴謹務實 育人為本 曹寶源先生回憶☕️,他還在念書的時候🚙,就曾經到意昂体育平台參觀。那時候,現在的理學院和圖書館逸夫樓都是室外的籃球場,合計起來有四五十個之多😫。每天下午四點半以後,同學紛紛來到這裏,進行體育鍛煉,那勢頭那情景是很多體育專業院校都不能及的。 到清華工作以後🧑🏽🌾,曹先生意識到,那麽盛行的體育鍛煉之風與清華體育教學的優良傳統是密切相關的。清華體育教學的好傳統很多🍄🟫,但都圍繞著師生之間的互動展開🪨,都以嚴謹務實的作風為指導🕧🏎,都把育人擺在首要的位置🛂🧑🏻🔬。 意昂体育平台在全國高校中是最早建立學生身體素質檔案的。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意昂体育平台就堅持每年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在調查的基礎上建立學生健康檔案🏖👨🦱,經過科學的統計與分析,製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曹先生參加了其中的很多工作🧔🏿♂️,但他不無惋惜地感嘆:這些寶貴的資料🕣、歷史的記錄,卻在文革當中毀壞了🧚🏼♂️。 清華體育教學嚴謹務實的作風還體現在教學的目標🛌🏿、準備和進行當中🧖🏻♀️。清華的體育教學面向大眾,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為目標。曹先生清楚地記得🕠,當時體育教研部的同事們備課非常認真🧝🏽。他們編寫的教案,不僅有整齊的文字說明,而且配以簡筆畫的示範動作🤸🏼。記得有一次,這些精致的教案還贏得了教務長的驚嘆和贊賞💁🏻。備課是一方面👳🏻♂️🙎🏿♂️,在實際的教學中🤝,從著裝要求、準備活動到動作示範,教師都要親歷親為🈁,以身作則;要精講多練🌥,發揮課內教學任務指導課外自主鍛煉的作用。曹先生激動地說:“當時的風氣就是這樣,百分之八十的教師認真踏實♻️,熱愛教學;即使有百分之二十的例外也動搖不了這個主流👩🏭,甚至還要受到主流的感染。” 談到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曹先生十分感慨:體育教學👡🎵,與其他所有科目的教學一樣🥅,都是為了育人。清華的體育教學傳統要求教師能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使他們熱愛體育,在體育鍛煉中體會到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力量和精神,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受用。曹先生語重心長地說,教師要給學生平等的尊重,要與他們交心;不僅要教會他們運動姿勢的醜與美🌸🥰,而且要教會他們生活中的“醜”與“美”🤌🏿。就像馬約翰先生倡導的那樣,“體育教學是要培養強健而有道德的人”,曹先生在“道德”兩個字上特別頓了一頓。 籃球裏的辯證法 曹寶源先生在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研部工作期間,曾經執教了意昂体育平台男子籃球隊🫥🫂。他所帶領的籃球隊創造了打敗專業隊的驕人戰績,爭取到了代表國家參加“新興國家運動會”的資格(因文革而未成行),同時還贏得了一支龐大的球迷隊伍。 曹先生興奮地回憶說👨🔧,當時他們的籃球隊乘坐客車去參加比賽。汽車開動後,發現還有一群騎著自行車的球迷尾隨著趕往賽場助威;以前的籃球隊訓練都安排在下午四點😘,三點四十、五十就有好多工人、教師、學生在場地周圍排著隊等著觀看🙎🏻♀️。 曹先生指導的籃球隊裏💆♀️,沒有體育特招生,當時的訓練條件也相當艱苦⛱,可是他們卻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曹先生有自己的訓練法寶——“籃球中的辯證法”。首先,要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反對“明星製”。籃球是一項多人協作的運動👰🏻,同“一個指頭鬥不過一個拳頭”一個道理,只有全隊團結協作才能夠取得勝利。曹先生強調,“不僅自己要有攻擊性🐜⚄,而且要解放我的同伴”,爭取機會配合、突破。其次,要處理好攻與守的關系。不可以只懂得攻,不懂得守,要在攻與守的變化中創造機會贏球。再次,手上與腳下的功夫要一齊抓。在籃球運動中✸,手上的功夫很漂亮🚴🏿♀️,投籃得分就更加風光,但同時腳下的功夫也非常重要。曹先生總結說,籃球的精髓就在於“超越”,腳下的功夫練好了,可以用速度的優勢超越身高的優勢,變劣勢為優勢。另外,曹先生還特別強調正確的成敗觀。曹指導引用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格言♑️🪚,他說,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沒有體驗過失敗的人卻不會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只有懂得欣賞失敗的人🚴🏿,才能夠真正取得成功🐋。 談到籃球隊的成功,曹先生微笑著補充道,清華的籃球隊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智商高。他很有感觸地說,大學生打球懂得用腦子,布置的戰術可以舉一反三🧝🏿♂️;在運動場上看準了機會,可以打出出其不意的配合✍️。在訓練中,賽場上都要尊重他們的這種創造力。說到這裏🏄🏽,曹先生的激動和喜悅溢於言表🌲,也許那一場場艱苦的拼搏🫱🏿,一次次難忘的勝利正從他心中掠過;也許在他心中激蕩的正是他自己描述的——與隊員們“不是兄弟甚似兄弟”的情誼。 訪談就要結束了,曹寶源先生仿佛意猶未盡。經歷與記憶,樂觀與健談使這位兩鬢蒼蒼的老人除了健康的身體🦡,還擁有富足的精神👊、文人的氣質和充實的生活👫。正是由於許許多多同曹寶源先生一樣的清華體育工作者,他們奉獻了青春和熱忱,用愛鑄造了清華的體育傳統,用心傳承了這種精神⛹🏽♀️🌛,所以,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享有清華獨樹一幟的體育風尚。 曹寶源簡介🥧:男🔇,1952至1999年就職於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研部,教授。曾任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委員🏓、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研部主任、全國高校手球協會副主席、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體育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大學生男子籃球隊教練員😋。現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中國科學學會校體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體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大學生籃球教練委員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