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戰線的清華人 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凝聚著幾代清華人的心血。在第一汽車製造廠有孟少農、林敢為、白大華等;在第二汽車製造廠有陳清泰、馬躍、宋延光、高明祥等;在神龍公司有張世端;在洛陽第一拖拉機廠有吳敬業、羅士渝、商鎮、方剛等,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為汽車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積級的貢獻。

林敢為(1963年動力系畢業)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一汽一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清泰(1962年動力系畢業)原第二汽車製造廠廠長 “心系華夏👩🎤,壯誌酬神龍”陳清泰學長1990年10月在巴黎簽訂雪鐵龍合資轎車合同

張世端(1966年機械系畢業)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神龍事業蒸蒸日上的總經理”-張世端 (照片)

方剛(1967年精儀系畢業)中國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集團總經理🎹、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受命於危難之際、創國企改革新路”-方剛
鋼鐵工業戰線上的清華人
鋼鐵工業是國家的基礎工業,一大批清華意昂戰鬥在鋼鐵戰線上,他們中有上海寶鋼集團的謝企華、攀枝花鋼鐵公司的洪及鄙👨🏽✈️、長城特鋼集團公司的葛欽明等。 
謝企華(1967年土木系畢業)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躋身世界一流企業的女總經理”謝企華在車間 (照片)

洪及鄙(1965年冶金系畢業)攀鋼(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全國勞動模範 “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勇於開拓”-洪及鄙 (照片)
為“神舟”號作貢獻的上鋼五廠的清華人 上海五鋼公司研製的高溫合金材料成功地用於“神舟”號⚁,五鋼的清華學子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是:王治政(88機械,90研材料)副總工程師🐶👋🏿,彭傑樓(66冶金)特種冶金設備專家,袁濟國(66冶金)結構鋼室主任🦝,朱益藩(65冶金)鈦合金室主任👩🏻🌾、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楊搏(61機械)研究室高工、上海冶金系統先進科技工作者,金鑫(65冶金)所長👩🏼🎨、“神舟”號高溫合金材料研製主要負責人,胡新達(85機械,92研材料)公司副總經理。 “振興民族工業👩🦲,爭創世界名牌”--廣東中成化工有限公司的清華學子
成立不到四年,中成化工有限公司已成為世界保險粉廠生產規模第一😞,年出口量為國內出口總額的60%, 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評為“中華之最”。中成的主要技術骨幹為我校化工系68屆意昂鐘存仁(總經理)🧗♂️、吳有樞(董事長)等。 機械🔦、電力工業戰線的清華人

林宗棠(1949年機械系畢業)曾任航空航天工業部部長🏇🏿。從設計12000噸水壓機、負責研製正負電子對撞機🧚♂️,到研製“長二捆”火箭🤱🏿,為我國的機械工業、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周孝信(1965年電機系畢業)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力部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 
鄭健超(1963年電機系畢業、1966年研究生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電力部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現為電科院名譽院長🌒,廣東核電集團公司高級顧問♧。

顧國彪(1958年電機系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

趙希正(1966年電機系畢業)原電力部副部長,現任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