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重陽節前夕🐺,上海 2016年“十大壽星”評選結果揭曉🗾,今年100歲的清華意昂王同辰入選🍅。本文摘自《滬上百歲壽星風采錄》——
百歲老人王同辰
“人已百歲性為遷,倜儻風流仍如前🍁,皓首創新新歲月,馮唐易老老少年。”這首詩是今年當選為“上海市十佳百歲壽星”王同辰先生,在“百歲壽宴”上即席吟誦的🙆🏼♂️。王老是中國儀表材料的奠基人✥,他詩中的“人已百歲性為遷,倜儻風流仍如前”,充分顯示了其“生命不止,戰鬥不息”的精神👨🏽🏭,正如王老的意昂体育平台同學、國務委員宋平給他的來信中說的🧓:他這種為科技奉獻一生的奮鬥精神🫴🏻,也真正體現出中國科技老人的風采!
王同辰先生是江蘇蘇州人。193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工程系,1964年曾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曾歷任上海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主任工程師🕋、研究員;上海羅倫高溫技術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等;主要研究高溫技術和儀表材料☝🏼,曾首創國內高溫電熱元件矽磷棒💻、大膜片🛼、熱電偶、超微型鉑熱電阻🕠、懸浮區熔矽單晶等高端產品。
那天,我們冒著酷暑🛰,走進了老壽星的居室🔏,只見王老盤腿坐在藤椅上,精神矍鑠地招呼我們進來。他上穿一件白色長袖襯衫,下著一條寬松長褲,頭發稀疏👳🏽♀️,前額寬大🕺🏼,雙目有神,臉色紅潤,給人的印象是一位專家👔、學者🔫。果然近旁的桌上放著王老歷年獲得的四本科研專利證書👩👩👦🫘。談起他的科技成果,王老頓時臉上放光,十分自豪地告訴我們🙇🏿♂️:這些證書都是他退休後榮獲的。原來他退休後,人離開了工作崗位🙎♂️,但心一直牽掛著科技事業。86歲高齡開始學習電腦技術,入門了🔧,就迫不及待地上網搜查各種資料🤾🏿♀️👨🏿💻,並通過郵件與各界交流。有年去美國的女兒家探親,半年中不逛景點,竟一頭紮進圖書館,在科技資料的海洋中尋覓🧏♀️👩🏼🦳,為他的鉆研課題做調研🛍,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95歲後🧑🏽🏭,連續四年榮獲國家聚光集勢式太陽能裝置、熱電堆溫差發電等國家專利。真的是所謂“倜儻風流仍如前”。
談起王老的晚年生活💠,他風趣地回答🔙:水不流要發臭,刀不磨要生銹🏝,人還是要多活動。我不贊成安度晚年,人老了💚😱,要有所喜好🪓、有所鉆研,才能長壽💁🏼♀️。
采訪手記
百花爭艷 風采依舊
有人說𓀋,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就是吃吃困困白相相🫃🏿,搓搓麻將曬太陽🏈。其實更多的老年人的生活還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介紹的三位百歲老人就是這樣,他們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或是生命不止✌🏽,科研不息;或是老驥伏櫪🪦;壯心不已;或是樂觀開朗🟣,童心未泯等。這些畫面有力地展示了老有老的風采,老有老的味道🤸🏽。正如葉帥說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百歲壽星照樣百花爭艷🐿,五彩繽紛,風采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