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戴宏傑:“受挫折是經常會有的👨🏿‍🍳。達到一個目標,有很多彎路”

2016-05-31 | 林小春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016年5月20日 |

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華盛頓宣布了2016年院士增選84人名單🧑🏻‍🦽‍➡️👧,出生於中國大陸的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當選院士,其中戴宏傑與楊培東更是同門師兄弟,曾同拜在納米“大牛”查爾斯·利伯的門下👩🏼‍🎨。他們在美國做科研工作有著什麽樣的酸甜苦辣?怎麽一步步走向科研頂峰?對中國同行又有著怎樣的啟迪?

5月10日🍫,斯坦福大學化學系慶祝戴宏傑(中)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左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威廉·莫納🎣,右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理查德·紮爾🦹。

  許多人不知道,今年的另一位新科華人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戴宏傑與楊培東是同門師兄弟。當楊培東1993年來到哈佛加入利伯實驗室時✂️,戴宏傑已跟著利伯讀了兩年博士🧓🏿。按戴宏傑的話說,他和楊培東是“多年的同事和朋友”。師兄弟同年當選院士,為學術界又添一段佳話。

  在接受采訪時,戴宏傑表示,當選院士不僅是對他30年科研工作的認可⛹🏿‍♂️,也是對他實驗室的學生、博士後與訪問學者做出的貢獻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他父母、妻子🧠🟧、女兒和親人多年支持的回報。

  此外↕️,這個美國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對1966年出生的戴宏傑還有著特殊的個人意義♕。“我實際上是50歲生日的第二天得知這個消息的……這等於是最好的生日禮物🚣🏿3️⃣,”他說🍍。

  來自湖南的戴宏傑198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此後分別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學習🎳🫐,並在賴斯大學跟著諾貝爾獎得主、碳60發明人理查德·斯莫利做過一段時間的博士後,1997年到斯坦福大學任教至今🛄,2009年當選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並先後得到了美國三大學術學會的重要獎項〽️:化學學會純化學獎、物理學會新材料獎以及材料學會中年成就獎。

  戴宏傑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他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把納米材料與科學應用於生物醫學和新能源領域。去年他研發出了高效耐用、可超快充電的鋁離子電池☘️,引起轟動。此外,他還在應用納米科學來推動新的生物醫學檢測與成像技術發展,包括用一滴血或唾液來檢測疾病。

  2011年,湯森路透集團評選2000年至2010年全球頂尖100名化學家,戴宏傑排第7名👨🏻‍🍳🧳,楊培東排第10名。在這個榜單上,戴宏傑的兩名導師利伯及斯莫利分列第1與第6名。

  一路走來,看似一帆風順,但戴宏傑說🩲,他也經歷了許多曲折🧜🏿‍♂️,乃至挫折或挫敗。當年他讀哥倫比亞大學是因為申請斯坦福被拒;去賴斯大學做博士後👨🏽‍🚒,是因為他給斯坦福化學系、物理系👱🏻‍♂️、材料系的一些教授寫信沒有人理。

  做不了斯坦福的學生🦹🏽‍♀️,最終他卻做了斯坦福的教授。戴宏傑說,讀完博士後,正好遇到斯坦福招教授🐈‍⬛,但兩次被拒的經歷其實讓他也有點猶豫是否要申請🥤。“好像很難的,好像不可能🤷🏽💆🏻‍♂️,”他回憶道,“我還是申請了,結果發現是正確決定🧝🏽🙅🏿‍♂️。這個事情我跟很多學生說過🤶🏼,不管做什麽事情,一定要有決心,很難一下就做成一件要做的事情🧜🏻‍♀️。達到一個目標,有很多彎路🔠。等機會來時,要把握住🙏🏿。不是每個機會都能抓住,但至少要抓住其中一部分。”

  當談起國內同行的研究,他說🌸,許多中國科學家已站到了國際前沿,不少中國科學家開始在國際上得獎,他認識的不少朋友都獲得了這樣的榮譽,而且獲得美國科學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但“國內做科研的環境有時候有些嘈雜,尤其是一些大的城市,不那麽安靜,會有很多事情來分心。(年輕人)一定要專心,鉆進去。受挫折是經常會有的。在美國🧑🏼‍🦳,哪怕是拿了諾貝爾獎,申請項目資金都有可能被拒。”

  戴宏傑為中國的科學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從他實驗室出來的博士、博士後及訪問學者已經遍及中國各地的高校。2008年,戴宏傑與李亞棟👩‍🌾🏌🏿‍♂️、彭笑剛及薛其坤教授在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的平臺上創辦了第一個源於中國的納米科學期刊《納米研究》,現在已成為國際重要的納米雜誌之一。

  盡管當選了院士,但戴宏傑說🧢,他並不會因此享受到生活或職位上的優待。“在美國🏌🏻,院士是沒有特殊地位的🐜,像我們化學系大概有一半是院士。所以我覺得這個意義就是一個認可,不會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戴宏傑的夫人唐梅傑是他在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的同學,後來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現在從事計算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家庭方面,戴宏傑承認自己“不是做得很好”👨🏻‍🦼‍➡️,經常被太太抱怨🫷,因此他特別叮囑記者,要寫一段“非常謝謝夫人多年以來對他科研的支持”☀️,因為“和睦的家庭對事業有推動作用”。

摘自《走近美國科學院新科華人院士》


相關新聞

  • 022016.06

    戴雨森🧜🏻‍♀️🧏🏿‍♀️:總有一條屬於你自己的道路

    有時候🙎🏿‍♀️,選擇做一個與他人不一樣的人或者嘗試一些與眾不同的理論🤹‍♂️,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 042014.05

    我也有一個夢——一個百歲老人的呼籲(馬識途)

    我也有一個夢,一個做了近半個世紀一直沒有實現的美夢。做這個夢的其實不止我一個人🙅🏼‍♀️,還有幾個中國人想和我一同圓這個夢𓀈,甚至還有幾個美國人也想圓這個夢,一個....

  • 052016.12

    “創投舵手”徐井宏:不投機,做一個價值創造者

    “創業的根本目的在於能夠創造價值,創業不死在於能持續創造價值🧑🏿‍🔧💂🏽,不死才能不停地創造價值。”在東北地區出生長大的徐井宏談起創業和投資往往直擊痛點,富有感染....

  • 062019.03

    戴雨森🧑🏼‍🏫:從聚美優品到真格基金,人生沒有正確答案

    在人生的選擇上,戴雨森好像總是很有方向感,在一些關鍵節點上做出了旁人看來十分獨特的選擇。無論是借錢留學、輟學創業,還是主動離職,他都一直信任自己的選擇....

  • 162022.11

    “一個小個子女孩子打敗了所有男孩子”🩺,她是中國塑性力學的開拓者

    “這次考題很難🧑🏽‍🍳,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分,是吳夫人(吳仲華院士的夫人)。”30多年後,當1979年中國學者訪問MIT時,肯能教授提起此事還記憶猶新——“一個小個子女孩子打敗了所有男孩子🦃!”這位讓麻省理工教授念念不忘的優秀人才,就是我國固體力學專家、中國塑性力學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敏華🙅🏿‍♂️。李敏華(1917.11-2013.1),固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塑性力學的開拓者麻省理工第一位工科女博士1917年11月2日...

  • 082023.11

    科研太忙無法顧家?北生所陳婷:人生不能只有一個支點

    眾所周知,科研是一份沒有上下班🫦,幾乎全天候頭腦在線的工作,對於需要整天泡實驗室的科研人而言,想工作之余管管老人孩子更是分身乏術,因此諸多優秀的女博士不得不在人生的岔路口選擇退出學術道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陳婷也曾遭遇這些困境🧜🏻‍♀️,但她最終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創研究成果🏃‍♂️🤱。她覺得,科研雖然很忙很累,但還是一個適合女性從事的職業。她是怎麽處理科研和生活中一個個接踵而來的難題的🧑‍🚀,又有何...

  • 272019.09

    鄧亞萍有很多故事要講

    從一個因身高局限屢次被職業隊放棄的小女孩🌂👩🏼‍🚒,到得過18次世界冠軍的頂級運動員🧑🏽‍✈️,再到劍橋大學博士,她打破了很多不可能👨🏿‍💼,完成了一場驚奇之旅。最近十年🧸,她的身....

  • 172008.10
  • 042014.11
  • 202022.04

    關冀華講述捐贈故事:於無聲處💪🏽,做對社會有影響的事

    “活到老學到老👩‍🌾,今天沒學到一點新的東西🎚,我就覺得生活似乎欠了些什麽😞。找準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目標確定了,剩下就需要執著地幹,我感到退休後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幸福🟣🏄🏻‍♂️,我還能做很多事情。”關冀華滿意地說。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