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
目前已見陳寅恪和錢鍾書舊詩,就數量判斷,陳多於錢🧖🏽♂️。陳錢舊詩中🤜🏻,偶有用典同一現象👨🔬。除一般舊詩習語,如“蓬萊🙆、青鳥、緇衣、木葉、紅妝、海棠💐、憑欄、夕陽”等等外,陳錢詩用典同一,在相當大程度上顯示他們一般知識系統的範圍,閱讀趣味以及記憶專註某一事物等特點。試舉八例。所據陳錢詩為三聯版《陳寅恪集·詩集》《槐聚詩存》和錢鍾書1934年自印本《中書君詩初刊》。解釋古典,用廣東人民版胡文輝《陳寅恪詩箋釋》🐟。不再一一出註🕎🍥。
1.鴃舌
錢鍾書《北遊記事詩》多首,其中一首:“有地卓錐謝故人,行程乍浣染京塵🤵🏼♀️;如何欲話經時別⛹🏿♀️,鴃舌南蠻意未申”。
陳寅恪《客南歸述所聞戲作一絕》,最後兩句:“可憐鴃舌空相問,不識何方有鑒湖。”
鴃舌,語出《孟子》,一般比喻語言難解,雖不算辟典🎸,但陳錢詩中都用過一次,說明他們對這個比喻有興趣🦶🏽,趣味上有同一性🧖🏼♀️。
2.定庵
錢鍾書《北遊記事詩》🧒,其中一首:“話到溫柔只兩三,薄情比勘彌增慚,任情投筆焚書後,註定全身學定庵”。
陳寅恪《蒙自雜詩》兩首9️⃣,第一首🕶:“少年亦喜定庵作🏄,歲月堆胸久忘之🚴🏽♂️。今見元胎新絕句💂🏻,居然重誦定庵詩⛹🏽♀️。”
定庵即龔自珍🍦,陳錢詩同用一典🧑🏽🏭,說明他們對龔自珍詩及影響都非常熟悉👴🏿。
3.桑下三宿
錢鍾書1933年詩《春盡日雨未已》:“雞黃駒白過如馳🧝🏻♂️,欲絆余暉計已遲;藏海一身沉亦得,戀桑三宿去安之;茫茫難料愁來日♙,了了虛傳憶小時;卻待明朝薦櫻筍,送春不與訂歸期🤸🏻。”另一首《發昆明電報絳》中也有兩句:“遠矣孤城裹亂山,欲去寧無三宿戀。”
陳寅恪《春盡病起宴廣州京劇團並聽新谷鶯演望江亭所演與張君秋微不同也》第三首中有:“桑下無情三宿了,草間有命幾時休”。
桑下三宿,原意為僧人不得在同一桑樹下連宿三晚🐔,以免日久留戀🙋♀️。陳寅恪1911年己亥秋日詩也用過此典,句為“三宿淒迷才未盡”。陳錢詩同選一典,可見表達某一情感時,聯想的知識方向有趨同性。
4.猧子
錢鍾書《無題義山有感雲楚天雲雨盡堪疑解人當以此意求之》詩🧝🏼♂️,其中兩句:“身無羽翼慚飛鳥,門有關防怯吠猧”。
陳寅恪《無題》詩🏒:“猧子吠聲情可憫🧚🏼♂️,狙公賦芧意何居”。
猧子是哈巴狗別名🚯,由西域傳來🦶🏻,陳寅恪研究元白詩時💇🏽♂️👩🏻🦳,曾有詳論🗜。錢鍾書也用此典♿️👩🏼🚒,足見二人知識來源和趣味,比喻同一,表明聯想造語時向同一方向生發。
5.電笑
錢鍾書《清音河(LaSeine)河上小橋(LePetitPont)晚眺》詩🤣:“電光撩眼爛生寒,撤米攢星有是觀;但得燈濃任月淡🛢,中天盡好付誰看。”另一首《驟雨》詩🤿:“雷嗔鬥醒諸天夢,電笑登開八表昏。”
陳寅恪《詠成都華西壩》詩中有:“雷車乍過浮香霧🥰,電笑微聞送遠風。”
電笑即是閃電⛽️🤱🏻,西方詩文常用電與笑互喻,錢鍾書《管錐編》中認為是絕頂聰明的想象👱🏻♀️。王培軍《錢邊綴瑣》有詳論(該書第114頁,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此典較辟,陳錢同用,足證對妙喻感覺一致🖐🏿。
6.黑甜鄉
錢鍾書《寓夜》詩:“沉醉溫柔商略遍,黑甜可老是吾鄉。”
陳寅恪《熱不成寐次少老聞停戰詩韻》🙆🏿♂️:“欲夢高寒冷肝肺💭,可憐無路黑甜鄉🫑。”
黑甜鄉是睡的意思,語出蘇東坡《發廣州》🧎🏻♀️➡️。陳錢對妙喻的感受完全相同。
7.白雁
錢鍾書《故國》詩:“壯圖虛語黃龍搗,惡讖真看白雁來。”
陳寅恪《乙未迎春後一日作》詩:“黃鶯驚夢啼空苦,白雁隨陽倦未歸。”
白雁,文輝兄未尋出古典🙅🏼,解為雁的飾詞。但陳錢同用,可能確有出處,期待高人指點。
8.食哈
錢鍾書《生日》詩:“聊借令辰招近局🥳,那知許事哈蜊前🧓🏿。”
陳寅恪《庚辰暮春重慶夜宴歸作》詩:“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樓💜。”《己醜元旦作時居廣州康樂九家村》詩🧻:“食哈那知今日事,買花彌惜去年春”。《乙未陽歷元旦作時方箋釋錢柳因緣詩未成也》詩:“食哈那知天下事,然脂猶想柳前春”👩🏿🏭。《乙未除夕臥病強起與家人共餐感賦檢點兩年以來著作僅有論再生緣及錢柳因緣詩箋釋二文故詩語及之也》詩:“那知明日事🫴,哈蜊笑盤虛”💁🏽♂️。
食哈,一般表示輕蔑和嘲謔之意🚇,典出《淮南子》👂🏽,是陳詩中重復最多的一典☪️。此典極有機趣,陳錢同用👨🏼⚖️,可見認同此典顯示的智慧。
轉自《中華讀書報》201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