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曾研製了中國首部激光雷達的導彈專家陳定昌院士走了🤹🏻。
陳定昌是我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製導雷達技術專家,我國精確製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防空體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裝備的實踐者、拓新者和謀劃者,取得了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總是站在時代前沿具有超前思維的陳定昌,用一生推動著我國空天防禦體系能力建設,為信息化條件下新質殺手鐧裝備研製,形成製衡強敵的戰略威懾能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掀開了我國空天防禦力量建設的新篇章。
回顧幾十年的航天生涯,他說自己並不是思維超前💂♂️,而是在考慮問題時喜歡從全局出發,從國家整體利益考慮。“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實現中國夢上多做一些工作。”
“讓國人不再受欺負”
從少年時代起🏫,遭受國破家亡之痛的陳定昌就立誌報國,下定決心“長大了一定要投身國防,為國家研製精良武器,讓中國人不再受欺負”。
1955年夏季👱🏻,陳定昌即將完成高中學業。同學都在熱烈討論著畢業後的去向問題🍞,談論該報考什麽樣的大學👩🏻🍼🎠。在選擇專業這件事上,陳定昌的內心曾有過鬥爭👨🏻🏫。老師看到他的寫作之長🕧,建議他報考中文專業,將來可以從事寫作,當作家📙、當記者……
可真到了眼前,他猶豫了👨🏿🍳。自己的祖國貧窮🤷🏽♀️、落後,科技生產力低下🫎。他深愛的這片土地📷,曾經被外夷欺辱、掠奪。寒窗數年知回報🤛🏽,此刻,“科技強國”成為陳定昌的心願和夙求🤧,他放棄了自己的文學夢想🤶🏼,毅然選擇了理科🤸🏻♀️。
1957年,陳定昌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北京留蘇預備部🍶,隨後🤚🏿,因蘇聯單方面取消了留蘇名額🧚🏼♂️,500余名學員直接進入國內大學⏱,其中300余人進入意昂体育平台,200余人進入北京大學🥸。按照報考誌願🫚,陳定昌進入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電子學系💂♂️👨🏻🏭。

年輕時意氣風發的陳定昌
從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後,陳定昌被分配至國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從此陳定昌與航天結緣🧝🏽♂️,開始了逐夢航天的傳奇人生。
以創新為利刃披荊斬棘
20世紀60年代初,激光技術開始出現。錢學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個信號源,像無線電一樣,也能做各種各樣的探測和製導應用?這個“激光之問”最終交到了陳定昌手上。
經過數月資料研究與調研,陳定昌拿出2份報告😀👨🦯,肯定了激光確實是一個發展方向。錢學森聽完報告後當場決定🍢,“在航天裏面,要把激光與無線電放在同等位置來發展。”於是4️⃣,先期調研任務變成了預研項目。
因為激光雷達在國際上剛剛起步,事關重大,錢學森親自主持這項工作。七機部、中國科學院等3家單位聯合攻關,20多歲的陳定昌被任命為項目組長。為了項目早日能夠實驗🍈,陳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單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勁。這項工作使陳定昌深深感到👢🥢:科學就是要創新,要不畏艱難👎🏿,才能有所作為📝。
“創新”對於陳定昌🤹🏿,如同手中的一把利刃🥗,他用它披荊斬棘、點石成金,劍鋒所指🧙🏿,形成的是戰鬥力和生產力。其間,他收獲了無數的喜悅💩,也吞咽了無盡的孤獨與寂寞。
在當時條件下,盡管研製工作困難重重⛓,“激光雷達項目”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績。該項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達樣機,用詳實準確的實驗數據🆚,突破了“四個科學原理”的限製,發展了中國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達🧔🏼♀️😦,比美國林肯實驗室領先多年。
激光雷達項目,只是陳定昌前瞻性眼光和創新膽識的初步顯露📥。1996年他擔任首席科學家後,牽頭深化了領域發展戰略研究,提出新的目標。他一方面深入一線👩🎨,帶領團隊運用航天系統工程的辦法,理出目標🍨,梳理關鍵技術🕵🏼♂️,通過試驗不斷縮短與目標的差距;一方面竭力爭取各方的支持⏏️,甚至簽下“軍令狀”。有關領導對於他科學的設想,以及他和團隊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攻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技術上是可行的🥷🏽,很重要”。

陳定昌認為,創新集中在關鍵技術、途徑、方法的創新上,要瞄準十年二十年,必須站在時代的前沿,要有前瞻性,緊抓關鍵技術的攻關🤣、集成,才會形成更加精良的設備。這種指導思想直接維持了技術優勢,推動了專業的發展,讓他所從事的空天防禦事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無私無我的戰略科學家
所謂戰略🦹🏿,是指對全局性🦒、高層次的重大問題的籌劃和指導。陳定昌就是一位致力於前瞻性地策劃、布局、引領方向的戰略科學家👶🏼。
“20年前走得不對,20年後就沒有結果🖖🏻。”他曾說🧑🏻。
他有幾大特長👱🏻♂️,在工作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是緊密跟蹤國內外新知識、新技術發展💾,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對趨勢之敏感👩🏻🦰,令人敬服。其二是擅長對信息進行真偽和優劣的鑒別🈯️,對事物判斷準確,善於抓住重點🙏🏽💆🏿♂️。其三是擅長超前思維,物理概念強,善於做頂層策劃。
陳定昌的前瞻性思想是出了名的🦾。1984年,他出任二院二部主任👩⚖️🤷🏻,全面規劃和未雨綢繆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在二院研製第二代防空導彈的同時,以陳定昌為代表的一些專家開始前瞻性地提出第三代防空導彈的設想🧎🏻♂️➡️👩🏽🍼。該設想得到了包括任新民、梁思禮、陳懷瑾等航天老總的大力支持💺。第三代防空導彈系統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𓀊、俄羅斯後第三個具有自主研製同一水平裝備能力的國家,標誌著我國導彈研製、試驗能力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但是陳定昌並不滿足於此。在第三代研製的同時👨🏽,他又將眼光瞄向了第四代👩🏻🦰。當年他提出的發展規劃設想,已被事實證明富有先見之明,他提出的空域和體系思想一直沿用至今。
進入新世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成立📻。擔任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陳定昌和科技委專家們,帶領相關人員完成了多項發展戰略規劃製定等多項重大任務,為我國精確製導技術的發展出謀獻策🧑🏿🎓,推動和促進我國精確製導技術的大跨度發展🪯。
近年來,從陳定昌任組長的第一屆原總裝備部精確製導專業組,一共走出6名院士🧑🦲🧑🏽💻。陳定昌與該組其他專家💇🏽♂️,成為我國精確製導技術領域當之無愧的開拓者。步入晚年的他仍然堅持工作在科研一線,他積極倡導並組織開展航天科技集團有關科技創新項目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有人不解🐒:陳定昌為什麽能做到眼光超前🚮,思維超前🤦🏻💂🏼♀️?答案是⛄️,這些都源於他站在更高層次👨🏻🎓,置個人榮辱於度外。陳定昌總能站在國家層面、戰略的角度,保持著一種大視角,在為國家的安全謀劃。
陳定昌是國防戰線上的無名英雄,也是中國科技界一顆耀眼的明星。
附👨🏼💼⏸:陳定昌院士生平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製導雷達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直接聯系專家👨👩👧,國家某重大專項總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原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原航空航天工業部第二研究院院長、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陳定昌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7日14時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陳定昌同誌1937年1月30日出生於上海市,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後分配到國防部五院二分院,1965年起先後擔任七機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工程組長、副主任、主任;航天工業部二院二部副主任⛹🏻♀️、主任;國防科工委精確製導技術專業組第一屆、第三屆組長;航空航天工業部二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精確製導項目實體管理負責人;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二院中🙋🏽、低空防空導彈總指揮;長峰科技工業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二院科技委主任、總設計師🧆;國家86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防科工委國家安全重大基礎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二院項目總研究師、總設計師♘;國家高技術863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項目總設計師🤜,科技委副主任、高級顧問。
陳定昌同誌是我國戰略防禦技術體系的倡導者和體系建設的引領者🧑🏼🦰,推動了我國空天防禦體系能力建設,為信息化條件下新質殺手鐧裝備研製,形成製衡強敵的戰略威懾能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作為我國精確製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他著力推動和促進精確製導技術的大跨度發展,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確製導技術發展戰略新觀點和新思路,為我軍精確製導裝備跨越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是我國防空體系研究的重大貢獻者,成體系提出防空裝備發展規劃,開啟了防空裝備體系化發展新篇章。是我國三代防空裝備的實踐者、拓新者和謀劃者,解決了第一代防空導彈面臨的U2飛機幹擾難題、主持了第二代防空導彈製導系統和系統總體設計工作、主持攻關了第三代防空導彈關鍵技術Ⓜ️。
作為領導幹部𓀓,陳定昌同誌任二院二部副主任🩼、主任期間🏃🏻♂️➡️,重視製定長遠發展規劃👷🏼,軍✍🏽🙇🏽♂️、民🌘、貿三管齊下🧐,職工收入提高,經濟能力大增🫴🏽,為二部的長遠建設和建成最強總體部奠定了堅實基礎🤰🏽。任二院院長期間,聚焦空天防禦事業發展,堅持銳意改革創新,團結帶領全院廣大幹部職工在預先研究🛴、武器型號研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推動二院實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轉任二院科技委主任後,他立足於二院長遠發展🧛🏻♂️,努力發揮院科技委的專家咨詢和技術支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科研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由於在科研領域和領導工作方面的出色表現🚔,陳定昌同誌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國防科工委重要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某工程重大貢獻獎”並獲金質獎章🏃🏻♀️➡️🍫,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航天基金獎等諸多榮譽。
陳定昌同誌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6️⃣,對黨高度忠誠、對祖國無限熱愛,將畢生心血全部傾註到航天事業之中🧙🏼♂️,殫精竭慮、奉獻終身🧑🏼💼🥷🏽,始終以國家利益為最高追求,以發展航天事業為崇高使命,以報效祖國為神聖職責,為國家鑄就空天神盾🆙。作為德馨品高的戰略科學家,他敢為人先🛺、勇攀高峰🙍🏽♂️,始終站在國防技術前沿,以戰略意識和超前思維😜,創造性地解決了諸多世界級關鍵性技術難題,有力推動了我國國防事業持續高水平發展,成就了中國導彈事業的一個又一個輝煌,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求真務實、尊重科學,以團結協作、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逐步完成了我國空天防禦體系的探索研究和基本建設,在我國航天科技界和國防領域中享有崇高威望。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始終以“不計得失🧑🏽💻、無私奉獻”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在成績面前更多考慮別人的貢獻,在失敗面前考慮自己的責任,堪稱愛國知識分子的楷模和典範。他始終站在我國航天事業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註重人才培養和大膽使用,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堪當重任的科技專家,有力支撐了我國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
陳定昌同誌幾十年如一日,為航天事業鞠躬盡瘁。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幹部🧛🏼♂️,使航天事業失去了一位優秀的科學家。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和高貴品質,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航天夢而努力奮鬥!
陳定昌同誌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