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為國家三次轉變研究方向——追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周毓麟

    2021-03-17 | 來源 《光明日報》2021年03月17日 |

    2021322327分🧘‍♀️,98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周毓麟走完了他的科學人生🪷。

    周毓麟,1923212日出生於上海💇🏽‍♀️,高中時就對數學表現出濃厚興趣🫵🏽。1945年🤸🏼,周毓麟從大同大學數學系畢業。194611月進入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跟隨陳省身學習拓撲學。他學習認真,善於領悟,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就嶄露頭角🪧👩‍❤️‍💋‍👩。

    1948年底🏧,中央研究院要搬遷到臺灣⏰。陳省身想帶周毓麟到美國留學♚,他卻謝絕了恩師的安排,於1949930日到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任職🦩,在段學復和華羅庚的鼓勵下繼續從事拓撲學研究,很快就在《數學學報》上獨立發表四十多頁的同倫群研究論文。1952年院系調整後👩🏽‍🎨,他被安排到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任教。

    周毓麟 資料圖片

    1954年👌🏿,周毓麟被國家委派赴蘇聯莫斯科大學留學🛣。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他毅然放棄已小有所成的拓撲學,改換專業👩🏽‍🌾,學習偏微分方程。

    在莫斯科大學👤👩🏿‍🦱,他師從著名數學家奧列依尼克,研究非線性拋物型方程的第二邊值問題。他巧妙地運用拓撲學不動點定理研究整體解的存在性,通過與導師合作研究,最終寫出著名的關於滲流方程的論文👷🏿。這篇論文有了一個重要的發現,即滲流方程的解關於擾動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他們的理論很出人意料,也很有應用價值👩🏽‍⚕️,被公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經典性工作。

    這篇文章至今還被不斷引用,並作為重要的研究成果收入1957年出版的《蘇聯數學四十年·偏微分方程》。

    19572月,周毓麟在莫斯科大學光榮入黨。同年夏🧙,他獲得物理數學副博士學位後,回到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工作🧘🏿‍♂️🪛,開設偏微分方程專門化學習班🪥。當時🔀👉🏿,非線性橢圓型和拋物型方程是國際最前沿、國內全新的領域。周毓麟從蘇聯帶回了非線性橢圓型方程和拋物型方程領域的最新成果🤵🏿‍♂️,帶著學生們廣泛閱讀文獻、追根究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專門化學習班很快成為國內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研究的著名群體,培養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人才。由他帶領弟子們編寫的講義《非線性橢圓型方程與非線性拋物型方程理論選講》,體現了當時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最現代的思想,標誌著中國的數學家在1959年已經將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研究發展到了世界一流的高度🚗。

    1960年🚓,黨中央在全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選調專家參加中國的原子彈研製🤽🏽‍♀️。5月的一天,結束了上午教學任務的周毓麟🟦,剛走出教室🍻,就接到調動通知😻。他幹脆利落地回答:沒問題,黨叫幹啥就幹啥。

    周毓麟的新工作單位是二機部九所理論部(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前身)。他是研究所早期數學工作的指導者和組織者之一🏑,任副主任。在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突破的“九次計算”中,周毓麟帶領科研人員🏌️,著力解決原子彈爆轟過程的一維精確計算問題。他通過調研✉️🥠,選定馮·諾依曼方法,解決了計算問題。

    原子彈突破後,他在氫彈研製工作中領導了二維流體力學方程計算方法的研究,在當時機器內存容量小、速度低的條件下👨🏿‍🦲💂🏿‍♀️,取得了一些定性的結果🏗,他帶領科研人員設計編製的某些二維程序使用了近20年。

    1960年到1980年⛹🏿‍♂️,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裏💅🏻❌,周毓麟一直主管核武器數值模擬和流體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在研究隊伍的組織、數學模型的建立🙍🏿‍♂️、數值方法的設計以及應用中大量數學問題的解決,包括系列計算程序的研製與成功應用等方面🙎‍♂️,作出了眾多重要貢獻。

    另外,他在長期從事大規模科學計算的基礎上🍟,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對大型計算機設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對大型計算機的研製設計及其優化作出了貢獻。

    周毓麟和鄧稼先🪻🧗🏼‍♀️、周光召、於敏、黃祖洽、秦元勛⬛️、江澤培、何桂蓮等科學家密切合作,協同攻關💂🏿‍♀️,被稱為理論部八大主任♐️。

    改革開放後🤷🏻‍♀️,周毓麟根據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實際情況,又重新回到基礎研究領域🏇,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應用數學研究🙎🏻‍♂️。他創造性地開辟了多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建立了離散泛函分析的方法和理論🏋🏽‍♂️,並成功地運用於非線性發展方程差分方法,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系統理論。這一時期🤡,他與合作者發表論文共130余篇,豐碩的研究成果展現了他雄厚的理論基礎與豐沛的研究激情。

    他還大力倡導九所學術交流和開辦研究生教育,解決核武器理論研究人才隊伍的穩定問題,為研究所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78年,周毓麟和馮康一起推動建立中國計算數學學會,並擔任計算數學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等職,促進了國內計算數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7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周毓麟曾三次轉變研究方向,每一次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954年,為學習對國家更有用的微分方程,他放棄了已小有成就的拓撲學研究🧝🏼;1960年,當國家征調他去參加核武器理論研究時,他又毫不猶豫地離開了自己一手開創的中國偏微分方程研究與教學中心;當國家改革開放後,他又回到基礎研究領域,著力以理論研究提升應用研究。周毓麟馳騁在一個相當廣闊的領域🧖🏽‍♂️:拓撲學、偏微分方程🥴、計算數學等🏔🏢。他的學術特點是🍪💦: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多個學科交叉融合😘。區別於同期其他數學家,他是國內少有的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等方面都作出卓越貢獻的大家🧑🏻‍🦲。

    周毓麟的一生,對成就和榮譽都抱有一種特別的冷靜。他推崇誠懇地工作、誠實地生活👨🏿‍🦳,從不以專業領域的大師自居👳‍♂️,更沒有門派之見🧑🏼‍💻。他從不禁錮自己的腳步和眼光,九十高齡還依然關註我國的核武器數值模擬🏐,關註計算數學學科發展。

    202132日,周毓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人們告別這位富於傳奇色彩的數學家時,總會想起他對自己數學人生的回顧:

    “數學源於實際,數學研究應基於實際,並提升為數學方法和理論☂️,回歸指導實際。”

    “國家需要我🧜🏽,是我的榮幸。實際上,我也總是想從更廣闊的視野上🧖🏿‍♂️,不斷提高自己對數學的認識,這一點是推動我勇於去改變、去做研究的動力。”



    作者⇒🧑🏽‍🏫:王建國(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所長)、吳明靜(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高級政工師)


    相關新聞

    • 162021.09

      為國家三次轉變研究方向——追記數學家周毓麟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312023.05

      我國著名數學家萬哲先院士逝世🛩,享年95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代數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萬哲先,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萬哲先,1927年11月7日生於山東淄川,籍貫湖北沔陽☢️。194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1950年調入數學研究所💇🏿;1978年任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萬哲先主要從事代數學、組合論研究🤵🏼,在典型群🤷🏻‍♂️🧖🏻‍♂️、矩陣幾何🍰、有限幾何和編碼學等領域有很深的造詣。...

    • 302023.01

      製造強國的超滑貢獻——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雒建斌

      ➤“做科研是我為國家作貢獻的最好方式💱,也是無上光榮🕺。要讓中國人在摩擦學領域中做到最好,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超滑是近年來摩擦學領域發展最快的方向之一。潤滑油的摩擦系數為0.01~0.1🦤,而超滑的摩擦系數要比潤滑油低一個數量級以上👋🏼,達到0.001量級或更小😣。超滑是摩擦學領域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又一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雒建斌摩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的用途需要增大摩擦力,例如汽車的刹車片🧙🏽‍♂️;有的用途則需要減小摩擦力,...

    • 072022.04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余國琮逝世 享年100歲

      余國琮院士記者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6日12時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余國琮👱🏽,1922年11月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工系👨🏿‍✈️💂🏻‍♂️,1945年起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匹茲堡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匹茲堡大學任教,1950年入選美國科學家名錄,同年夏返回祖國,是首批留美歸來學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學化工系工作,1953年加入...

    • 132022.06

      中國科學院院士於崇文逝世 享年98歲

      於崇文院士逝世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6月12日5點15分逝世💁🏽‍♀️,享年98歲。於崇文👨🏼‍🦲,男🙏🏽👨‍👧‍👦,1924年2月15日生🤹🏽🫷🏽,浙江寧波人,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學區域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於崇文於1944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2年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1980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

    • 222024.03

      仰止青山高 清風與終始——記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工程學家汪家鼎

      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珍藏著一份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家鼎的科研手稿。這份名為《化工分離過程進展》的手稿筆力雄健、端莊俊秀。它不僅是汪家鼎科研歷程的真實記錄,也生動再現了他嚴謹勤奮🔯、勇攀科學高峰的治學態度和堅守育人初心、堅定服務國家的高尚情懷。汪家鼎是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中國核化工技術奠基人之一🍓,化學工程專業教育的發起人之一。...

    • 032023.05

      清華意昂林希虹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包括 120 名院士和 23 名外籍院士🐷,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取得的傑出的、持續的成就。意昂体育平台1984級意昂、美國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教授林希虹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林希虹林希虹,1984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應用數學系學習,1989年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1991年在愛荷華大學取得統計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華盛頓大學取得生物統計學博士學位。1999年獲得密歇根大學生物統計系終...

    • 182018.10

      林希虹意昂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

      10月15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公布了2018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包括75名院士和....

    • 012011.12
    • 042021.08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中國自動化焊接閃耀世界

      作為中國焊接領域的開拓者,94歲高齡的潘際鑾長期工作在教學科研一線🚂🐫,創造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他參與解決了我國多項重大工程問題,讓高鐵軌道“天衣無縫”,讓核電站“密不透風”。早在1984年,由潘際鑾排名第一完成人的新型MIG焊接電弧控製法👰🏻‍♀️,就榮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2005年,潘際鑾被中國焊接學會和中國焊接協會聯合授予“中國焊接終身成就獎”🧙🏻‍♀️。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