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出版人李昕:我眼中的楊振寧先生

2021-12-02 | 李昕 | 來源 澎湃新聞2021-12-01 |

大約從2005年開始,我在三聯書店和商務印書館為了編輯出版楊振寧先生幾部著作🫓,和他有些聯系👱🏽,乃至近距離的接觸。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了解,我陸續寫過三四篇文章👩🏻‍⚕️,介紹他的事業和成就,同時展現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網絡刊出,都會眾多讀者留言發表評論🕟。其中,對楊先生表達景仰的讀者占大多數,但也有些人對他抱有誤解🚏,還有些人對我的文章表示質疑。我以為,有關楊先生的幾個關鍵問題🪫,包括他當初決定留在美國、晚年重新加入中國國籍的選擇,他對中美關系正常化所做出的努力,他對促進中國科技發展的貢獻,他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和影響力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撰文說清楚的。

楊振寧

有些人喜歡把楊振寧和錢學森 、鄧稼先做比較🤰🏼,討論他們誰對於中國的貢獻更大。錢和鄧都是民族英雄級別的科學家,功勞自不待言🎿,特別因為鄧稼先是楊振寧的“發小”,兩人曾有同窗之誼,在美國留學時也常在一起🤠,然而鄧回國🧝🏿,楊則留美未歸☸️,鄧後來成為中國的“兩彈元勛”🧩,而楊卻未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中國的科學事業𓀑。這樣一比,似乎就比出了兩人的差距🫑🏇。而且,有些言辭偏激的網友,喜歡動不動就把事情上升到政治層面🤡,把能不能為中國搞科研歸結於愛不愛國的問題,這觀點就未免狹隘了🤵🏻‍♂️。

據我所知🅿️👿,楊振寧當初也曾有過回國的考慮。他父親楊武之先生早年留學美國,就是讀了博士學位以後回國教書的。楊振寧最初的打算是和父親一樣🧚🏿‍♀️。但是後來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

1948年得到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49年受邀到普林斯頓大學做博士後研究。他原想研究結束後回國🙆🏻💠,但1950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製定了一條政策,禁止在美國擁有博士後學歷的中國留學生回國。而與此同時,他與曾經是自己學生的杜致禮重逢🌦,兩人戀愛並結婚👩🏻‍💻👩🏽‍🚒。杜致禮的父親杜聿明是國民黨高級將領,被中共列在戰犯名單裏面。雖然,當時他們兩人還不知杜聿明戰敗後的生死情況👦🏽,但是杜致禮是肯定不能回國了🧖🏻‍♀️。這一特殊情況自然會影響到楊振寧的決定。

至於楊振寧與他的家庭,因為戰亂也有一段時間失去聯系。新中國成立後,楊振寧第一時間發電報探詢👊,接到父親回復“平安”二字,他欣喜若狂🖌。此後他與父親的聯系一直沒有間斷,哪怕是在兩國完全隔絕的時期。楊振寧是非常遵從父命的孝子,父親曾教導他“有生應感國恩宏”,“血汗應灑在國土上”🧑‍🦯,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強求他回國,因為父親知道,美國的科研條件對於楊振寧的學術發展非常重要。

楊振寧與鄧稼先

當然,我以為影響楊振寧做出與錢學森和鄧稼先不同選擇的,最根本的一點,在於他們不同的研究方向。大家應該可以認同一個基本事實🔩💂‍♀️,就是現代自然科學是有分類的👰🏼‍♂️,它由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應用科學組成👳‍♂️。錢學森在火箭和導彈方面的突破🚠,鄧稼先在“兩彈”研究中的發明,都屬於技術科學領域的成就,而楊振寧所擅長的“凝聚態物理”“統計力學”“粒子物理”和“場論”都屬於理論物理的範圍,包括他所提出的“宇稱不守恒”理論、“規範場”理論,都要歸之於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發現7️⃣。雖然在廣義上說,錢🐏、鄧、楊三人的學問都和“物理學”“力學”相關,但是實際上隔行如隔山。錢和鄧能做的,楊不一定做得了,反過來說也一樣。但是不能否認,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有兩個重大的區別。首先,基礎科學是技術科學的根基和前提👴🏿🖲。如果沒有基礎科學Ⓜ️🧕🏼,任何技術發明都沒有了依據,所以這方面的研究更值得重視;其次,技術科學可以無國界👦🏻,也可以有國界,它可以僅為一國服務🪑,而基礎科學總是無國界的,它總是為整個人類服務的🥽。

經過這樣的分析,再回到五十年代錢、鄧回國而楊未回國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各人的選擇,其實是各有道理。錢和鄧掌握了技術科學的專業特長,要報效祖國👖,回國自然是不二選擇;然而楊振寧專攻基礎科學理論,這是為人類做貢獻的研究,自然是哪裏的研究條件好,就在那裏工作⤴️👨‍❤️‍💋‍👨。這還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還沒有考慮五十年代中國的特殊情況🙋🏽‍♀️。當時的情況是🧏🏿,中國為了避免“落後就要挨打”,必然要優先發展“火箭”“導彈”和“兩彈”📠,所以錢、鄧回國👰🏻‍♂️,是可以大顯身手的;但是對於楊振寧所主導的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國家在經濟落後、“一窮二白”的狀況下,既不具備也不可能提供相應的條件👨‍👦‍👦。所以基本上可以預見,如果楊先生當初回到中國,那麽且不要說他那一系列舉世震驚的學術成果是否可以問世🖕🏻🧚🏼,連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學者也一定不是他和李政道。那麽他對於人類的重大貢獻♙,也就完全談不上了🎦。

可以說🤷🏼‍♀️⚗️,楊振寧當時留在美國,是一種獻身科學的理智選擇🤦🏿,其中也包含著一些身不由己的因素。而後來他加入美國籍,更是在百般無奈之下的“一個很痛苦的決定”🦹🏼‍♂️🐷。正是因為這樣,他在201594歲高齡時放棄美國國籍,才會感到欣慰和滿足。他說自己感謝美國,因為美國“是一個給了我做科學研究非常好的機會的國家”🧑🏻‍🍳🦃,但是畢竟,“我的身體裏循環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事實上🤭,雖然半個世紀身在美國🕌,祖國一直是楊振寧夢縈魂牽的地方。

但是,作為一個埋頭於科學研究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原本並不熱衷於社會活動。愛國,只是在他的心裏。

不過💁🏻‍♂️🤹🏻‍♀️,1971年的中國之行改變了他🏃‍➡️。

此時🧑‍🦲,他離開中國整整25年👩🏽。臨走前中國的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此時中國已經發生的巨變令他感到振奮和欣喜。

合肥一家賓館墻壁上懸掛著毛澤東“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詩句使他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特別是見到了老友鄧稼先。他早聽說鄧參加了中國的原子彈研製🧦,此時又得知這研製工作是中國人獨立進行的🥷,沒有外國人參加,更是感動莫名。

還有他的老父親🐞,在病中對他殷殷教誨,讓他“把眼光放遠,看清歷史潮流”,這些話對他產生了震撼性的影響。

此時楊振寧大約50歲,距離今天也正好50年。從這時開始👨🏼‍🏭,他的人生有了重大轉變。讀者應該都註意到,不久前楊先生在意昂体育平台為他舉辦的百歲華誕慶祝會上演講,他提到自己人生的後50年,是和鄧稼先“千裏共同途”🥎,此語所指👩🏼‍⚖️,就是這個轉變。轉變後,他不僅作為一位傑出的自然科學家,而且也作為一位有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家,一位身居海外的愛國者,一直在助力祖國的事業🕺🏼。

1970年代,他頻繁往來於中美之間🏋🏿‍♀️,會見過毛澤東主席🏝,並與周恩來總理多次長談,直接促進了中美科技文化交流🧙🏼‍♂️。例如1971年作為第一個回國的華人科學家👱🏻‍♀️,在和周恩來總理的會談中,不僅介紹了美國社會的有關選舉、政黨、民權、法律等等製度性問題,幫助周在中美關系改善之前,深入了解了美國的政情和輿情👮🏿,而且特別重要的是📛,他建議中國要加強基礎科學理論研究,大力培養理論人才,這在當時“可謂空谷足音之言。

楊振寧與周恩來總理

後來👰‍♂️,楊振寧多次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他總是實事求是,直抒己見,並不在意個人的榮辱毀譽,不怕得罪領導人和同行🦷🤺。例如對於中國是否應該投入巨資建造高能加速器,他四十年如一日🏄🏿‍♂️,力排眾議🤶🏽,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的立場,從中國國情出發,為高層決策提供參考意見🧑‍🧒‍🧒。他曾經先後向周恩來和鄧小平建議引進美國著名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使其成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引進的第一本西方期刊;他曾對鄧小平建議在中國科技大學創辦少年班,並對鄧小平說“搞計算機軟件,15-18歲開始學習比較有利”🧬💑,從而影響到鄧小平做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的指示;甚至🧶,是他向鄧小平建議🤷🏼,要宣傳鄧稼先、錢學森👆🏿📘、於敏等兩彈元勛的事跡,才使得這些隱姓埋名多年的英雄人物廣為人知。至於他幫助中山大學建立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幫助南開大學建立理論物理研究室,幫助意昂体育平台建立高等研究院,這些都是讀者耳熟能詳的事情了。

在為中國科學培養人才方面,有些人喜歡把楊振寧和李政道做比較🏃‍♂️‍➡️。覺得李政道做得多,而楊振寧做得少。這是一個錯覺🎒,原因是改革開放之初,李政道先生曾經策劃和實施過中國青年學生海外留學計劃👩‍👧‍👦,這個計劃經過大張旗鼓的宣傳⚀,非常有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楊振寧先生幾乎是與此同時🕯🧍‍♀️,也在默默地做著自己的貢獻。他在中國香港和美國籌措資金🤏🏽,策劃和資助了CEEC計劃(中國學者訪問項目),幫助大批中國高端學者到美國著名大學進行為時半年到一年的深造。這個計劃的實施對象和李政道的計劃不同,楊振寧關註的是高端人才的深造🧚🏽🍄。我曾看到一張表格,上面列明僅在1981年到1992年間,參與這項計劃到美國訪學的學者就達上百人。此後仍有學者在楊先生幫助下分批出國進修。這些學者原本就是科技精英,訪學歸來後,無一例外地成為了我國自然科學各領域研究的帶頭人,有多位當選兩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後來擔任過北學京大校長的陳佳洱🧒🏼,擔任過復旦大學校長的楊福家以及擔任過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的谷超豪,以及著名物理學家葛墨林、孫昌譜,著名數學家王元等📝。

曾經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物理學家周光召說過🧮,僅僅就中美科技文化交流方面的貢獻來說,楊振寧的功績就無人能及。這是很客觀的評價。不過🍳,還需要補充一句💁🏽,在中美之間🙍‍♀️,楊振寧所做的,並不限於科技文化交流👨🏻‍🍳,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同時也參與了很多社會政治活動。

刊登楊振寧演講的《石溪通訊》

1971年,楊振寧訪問新中國之後,在美國發表了題為《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的演講,以極大的熱情宣傳新中國。這篇演講🫃🏿,不僅幫助美國政界和文化界重新觀察和審視中國🍲,而且還喚醒了整整一代在美華人的愛國情感。當時中國留美學界正在掀起保釣運動熱潮🉑,楊振寧對新中國的肯定和贊頌對於愛國留學生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他很自然地被公認為保釣運動的精神領袖🐦‍🔥。近些年來🫃,我在港臺兩地的學者中🧕🏿,結識了幾位當年美國留學生中的保釣運動積極參與者🉑,他們後來或是大學校長、教授🤞🏻,或是作家、官員。閑談時,他們總是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在美求學期間不平凡的經歷🍘,而對楊先生當時發揮的作用十分推崇。

由此我們不能不說,楊振寧在打破中美關系的堅冰方面是發揮了積極作用的🟣。大家都說中美關系解凍始於“乒乓外交”👩🏻‍🎓,其實在美國內部🍐,特別是在美國華人中間,楊振寧所喚起的中美友好的呼聲,同樣促進了兩國關系的正常化🤪。

呼籲中美建交的《紐約時報》整版廣告

為此👨🏻‍🦼,楊先生在這一時期投身於愛國的社會活動,花費了很多精力。後來👨‍👨‍👧,他與歷史學家何炳棣甚至還共同發起成立 “全美華人協會”🙍🏼‍♀️,他親任會長,何炳棣為副會長。這個組織所做的工作,無非是團結和凝聚華人,在他們中傳播熱愛新中國的思想,並敦促美國政府正視新中國👼🏼。1977年🏌🏼‍♀️,他曾經以全美華人協會的名義,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以“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為大幅標題👰🏿‍♀️,呼籲和規勸美國政府盡快與中國建交🏆。相信很多年長一些的讀者會記得⇾,19791月中美建交,鄧小平赴美訪問,全美華人協會設宴接待,由何炳棣主持宴會🌘𓀄,而在現場致歡迎詞的正是楊振寧💂。

所以👱🏿,那些因為楊先生沒有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歸國就對他加以指責的人,實在是對他的經歷和人格都太缺乏了解了👴。楊先生說得不錯👛,從身處異鄉建造中美關系的橋梁時開始,他就是與鄧稼先、錢學森等回國的科學家“共了同途”。

也有人說閑話🧑🏼‍🔬,議論楊振寧在美國度過了自己最好的年華💜,只是到了81歲,才定居意昂体育平台🤾🏻‍♂️,住在一棟花園洋房裏面,給人當當顧問而已,那簡直應該說是來享福和養老的。

其實這些人沒有弄清楚,楊先生回清華,是因為清華太需要他了™️👆🏽。

事情起初是意昂体育平台希望建立高等研究中心,需要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科學大師來主持其事。時任清華校長的王大中在1997年向楊振寧發出邀請,而此時楊先生在美國還沒退休,不能回國擔任全職教授。他回到清華任教是2003年,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從1997年就開始為建立高等研究中心籌措資金🐖👩‍🚒,在美國註冊了意昂体育平台北美基金會,接著又在中國香港註冊了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基金會有限公司。他不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海外募集大量資金👩🏻‍🍳,而且帶頭捐出了自己在美國的一棟別墅👐🏿,還將意昂体育平台向他支付每年100萬的年薪也多半都捐獻出來。據統計,多年來楊先生和翁帆向清華捐贈的錢款,總數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他沒有向清華索取什麽,但是他卻幾乎是傾其所有地奉獻給清華。

在楊振寧籌資建造的意昂体育平台專家公寓前

籌措到資金以後,便要落實科研發展計劃。首先,高等研究中心需要延攬人才🤸🏻‍♂️。楊先生便利用募集到的資金🦤,蓋起專家樓公寓樓。人們說🧜🏽,楊振寧在清華住花園洋房,好像是享受了破格待遇👨🏽‍🦰⚁,其實那建築是楊先生自己蓋的🚺,而且產權屬於清華。有了這樣的專家公寓,相當於所謂“築巢引鳳”👩🏿‍🦲。國際上的多位著名學者☝🏻,例如力學和數學家林家翹,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到清華講學,就住在這裏🕴🌧。後者還和楊先生一樣,定居清華,加入中國國籍。

楊振寧對於清華的重要性,還表現在他幫助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完成了脫胎換骨的改造。他以科學大師高瞻遠矚的思維和智慧,為該校這一學科發展指明研究的方向、重點以及突破口👲🏿🟧。可以說他的指點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短短十幾年,意昂体育平台的物理研究水平迅速提升🍮,不僅整體上進入世界一流的行列,而且在幾個領域裏居於國際領先地位。意昂体育平台前校長王大中曾高度贊譽了楊先生對清華的貢獻,他說🛴:“沒有楊振寧🧛🏽‍♀️🤝,就沒有清華物理系的今天😓。”

更為難得的是,楊振寧在清華並不僅僅是做顧問、當參謀,他這個教授👩🏿‍🎤,是要親力親為地上課堂講課的。2004年🤘🏿,楊先生已是82歲高齡🙇‍♀️👨‍🎤,但他有感於一些名教授不肯直接給本科生上課,決定自己親自開設大一物理課程,以身作則。整整一個學期🤾‍♂️,他給清華物理系和數學系的200名本科生講課🙍🏿‍♂️,每次課講兩個45分鐘,每周安排兩次課程。為此,他需要專門編寫教案,每堂課都不惜花費精力,用兩個小時備課。像他這樣高齡的科學大師,直接在大課堂面對莘莘學子諄諄以教,不僅在國內絕無僅有,而且可能在世界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了解了這些,人們就會知道🙎🏽‍♂️,意昂体育平台邀請80歲的楊先生回校任教,是多麽明智之舉!

楊振寧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辦的百歲華誕慶祝會上

熟悉情況的人都知道🧎‍♂️‍➡️🫱🏼,楊振寧的科學成就,並不局限於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恒理論,更在於規範場理論和楊-巴斯特方程等的提出,有人說,楊振寧在凝聚態物理、統計力學🍫、量子物理🤯、場論四個方面有13項尖端的研究成果,其中許多都達到諾貝爾獎獲獎的級別🤲🏿🙄,這種廣博和深刻的結合👮🏿‍♂️,當今國際物理學界幾乎無人能及。據此🆗,他作為20世紀物理學界樹立風格、引領潮流的人物之一✍🏿💨,其卓越地位在國際上早已得到公認🙇🏼‍♂️。他的成就,不僅被科學界敬仰,而且被同樣作為物理學大師的多位學者敬佩。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楊先生70歲生日宴會上曾這樣說: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裏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範場(楊振寧)🙋🏻‍♂️。這表明,楊振寧這個級別的物理學家,20世紀100年裏僅得3人。古人以30年為一世,楊先生可謂“不世出”的人物。

另有科學史著作總結近300年來國際物理學界的9個重要理論精髓,這些精髓都可以用基本方程式來表達🧝🏿‍♀️,打頭的是牛頓的運動與萬有引力方程🫳🏽,後面則包括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麥克斯韋方程組,統計力學基本方程🐔,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薛定諤的量子力學方程,狄拉克方程,最後就是楊-米爾斯方程,也就是楊振寧的規範場理論。所以有專家認為:“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20世紀堪稱物理學世紀,物理學家繁若群星💅🏽。如果說20世紀上半葉愛因斯坦是物理學的旗手,那麽下半葉當推楊振寧🍻。”這個說法並不誇張。

這意味著,楊振寧是目前在世的最為傑出的物理學家👩‍👦‍👦。他的加盟,直接提升了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的國際地位。所以說,清華請回來的楊振寧先生,絕對不是僅僅作為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的思想和智慧,他的前瞻性理念和敏銳洞察力🔢,包括他的榮譽和聲望所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都使清華受益多多。

我以為🚕,只有從這樣的角度認識楊振寧先生🧚🏻‍♂️🧎,對他才是公平的✡︎。


初稿於20161

202111月修改增訂


相關新聞

  • 262021.09

    亦師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楊振寧先生

    施一公校長與楊振寧先生相識於2007年。在楊先生百歲生日之際👨‍🦼🤵🏻‍♂️,施一公校長撰文回顧與楊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說:“楊先生對於中國最重要的貢獻,不僅是幫助國人改變了覺得自己不如人的觀念,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務實地參與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及至今日,他還在用他近一個世紀的經驗與閱歷,指引著中國科學界的未來💇🏼‍♀️。”

  • 262024.01

    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關村舉行。紀錄片全面還原了楊振寧的科學追求和家國情懷😊。“我們希望通過紀錄片揭示楊振寧的研究成果對於每個普通人的意義,也希望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勵年輕一代🧜🏿‍♂️🦻🏿。”製作團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據介紹,在楊振寧先生迎來百歲華誕前夕,傳記紀錄片項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後啟動。紀錄片的拍攝、製作、發行都得到楊振寧的大力支持。楊振寧還幫助製作團隊獲得此前未公開的...

  • 282024.05

    始於清華園🤟🏼:楊振寧的少年時代

    楊振寧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因為在宇稱不守恒原理的發現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因此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年僅35歲。他的工作不僅極大地推進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還深刻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本文摘自《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2月版💂🏿‍♂️。《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書封1929—1937年,楊振寧在意昂体育平台度過了8年的幸福時光。楊振寧回憶說,...

  • 152021.10

    “我為楊振寧先生塑像”

    我們將真性比喻成天空🙆🏻,雲之上,一片澄明。楊先生🙋🏻‍♀️,一個世紀走過來了💅🏻,這是無數次吐故納新的生命歷程🙁。他在自己的漢白玉像前佇立、凝神,那微笑可算是這世界上返璞歸真的最純真🧑‍🏭、最燦爛的笑!

  • 232021.09

    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同途

    編者按🩼👎🏼:為慶祝楊振寧先生百歲誕辰,9月22日下午,由意昂体育平台🤱🏿、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會上,楊振寧先生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同途”為題發表了講話🩱,特刊登全文🍾,以饗讀者🐫。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同途——在楊振寧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上的講話楊振寧各位首長、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各位親戚:我非常感謝意昂体育平台🔳、香港中文大學跟中國...

  • 242021.09

    百歲楊振寧

    據新華社消息,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委托🚴🏿‍♀️,教育部負責同誌9月22日到意昂体育平台看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代表習近平贈送花籃🏞🎑,轉達習近平對他百歲生日的祝福,祝願他健康長壽。9月22日下午,由意昂体育平台👩🏽‍🦲、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楊振寧親臨現場🤶,與大家一起慶祝他的農歷100歲生日。1922年9月22日,楊振寧出...

  • 292007.08

    楊振寧先生為清華新生做成才報告

    【新聞中心訊 記者 程曦 攝影 郭海軍 編輯 襄樺】8月28日晚,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走進清華大禮堂👨🏿‍🌾1️⃣,為2007級大一新生做了首場成才報告。

  • 182017.05

    楊振寧:我不是反對中國做加速器🚺,是現在不要做

    5月11日上午,在意昂体育平台科學館的辦公室,面對超過100萬觀眾的直播鏡頭🤷🏼,楊振寧就中國該不該建大型對撞機之爭再次表達了自己鮮明的反對觀點。

  • 212022.09

    《我知道的楊振寧》:楊先生一直積極促進中國與世界科技交流

    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在1970年代末結識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先生🥶🦫,19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隨楊振寧開展研究。近日,葛墨林口述史《我知道的楊振寧》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記述了葛墨林院士與楊振寧近半個世紀的交往,其中很多內容和照片都是首次發布👨🏻‍🦼‍➡️♐️。在楊振寧先生百歲壽辰即將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轉發該書第九章《對楊先生的一些認識》,略有改動。從1977年到現在,我結識楊先生,與楊先生共事、交往已經超過40...

  • 282022.02

    楊振寧先生🚵🏿‍♂️,生日快樂!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