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薩安娜➜:以茶為友 其甘如薺

2022-04-15 | 文/圖 臧天雄 周菲菲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04-13 |

薩安娜近照

走進薩安娜(Anna Eva Budura)的家,一縷熟悉的茉莉花茶香飄來💂🏿。老人年逾九旬,微笑著,一口中文流利如母語。她身後是一面書墻,其中的兩個書架堪稱中國茶文化的“典籍專區”🧜🏽‍♂️。

1950年來華留學,薩安娜先後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預科班(兩年)、北京大學歷史系,1956年起協助羅馬尼亞駐華使館開展各項工作🍿。她在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出版了《神州》《一視同仁——中國的外交歷史精神與根源》《中國——生活在歷史的價值中》等多種專著,其中尤以《茶史》(節選本名為《茶的故事——中國茶文化》)最為獨特🏌🏼。

薩安娜記憶中🏊🏻‍♀️,與茶結緣始於1951年。作為首批來華的羅馬尼亞留學生😜,她與同學們到滬、杭、蘇💁🏼、寧等地參訪👨🏽‍🦳。杭州的龍井村,給她留下深刻印象*️⃣。“陽光透過花與樹灑下來🦿,我們坐在院子裏聽泡茶師傅慢慢地講種茶🧛🏼‍♂️、采茶、製茶,講這片山和土地的歷史👼🏿。龍井嫩綠的芽尖在玻璃杯裏盤旋舒展🧔,喝一口茶👝,清冽、苦澀、回甘……神奇的滋味進入嘴裏🧔🏻‍♀️,湧向心靈。我現在也不知如何形容那種感覺,所有身心疲憊一掃而空,仿佛跋山涉水只為這一刹那的不期而遇🐬。”薩安娜說。也就是在那時⏪🚆,她決定研究中國茶文化。“我要把它帶回羅馬尼亞🧘🧑‍🍳。”

1956年🧝🏿‍♀️,薩安娜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6年的學習👨🏼‍🦱,不僅讓她愛上了這片土地和它的文化,也讓她遇到了摯愛——前羅馬尼亞駐華大使羅明先生🚷。在華共事十余載👩🏽‍🔬,他們一位致力於外交與翻譯🍎,一位投身漢學研究👨‍👦‍👦🤡。因中華文化而牽手的這對伉儷👵🏿,成就了一段佳話。

這期間,北京文化協會常邀請外交官夫人參加一些文化活動🛀。一次茶文化講座後,薩安娜向授課老師提出📹,羅馬尼亞對中國茶文化知之甚少🤍,無非是茶從中國來🚉🟫、茶有幾種,他們並不知道茶對中國人內在氣質的影響🧔🏻‍♂️,這很遺憾。老師鼓勵她寫一本書,把自己對中國茶的品讀與中國茶文化的源流🌕、內涵講給羅馬尼亞人聽。“我感到責任在肩,也感受到老師對我的期望。我會完成這本書🏄🏻。”

薩安娜開始收集資料。她幾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圖書館🚼、書店,甚至舊貨市場♿️,可當時能見到的相關書籍實在太少。回到羅馬尼亞🦎,她繼續拜托北京的老師和朋友幫忙搜尋。集腋成裘,薩安娜終於獲取了大量中文圖書資料🗝。

在研究中,薩安娜主要依據中國古代典籍,生怕譯本會流失茶文化的精神意蘊🛵,更怕一些外部觀點會影響她的判斷。唯一參考的外文資料🚣🏿‍♀️,是日本茶道美學先驅岡倉天心的《茶之書》,因為它是形塑歐美讀者對東方茶文化認識的一本重要著作👨🏽‍💻。這本書讓西方人贊嘆日本茶道侘寂美學的深邃智慧,同時也讓他們誤認為🚴🏽‍♂️,中國茶文化在唐朝經高僧最澄帶回日本後發揚🥴💿,而在中國本土已經消失了。“向人們澄清這一誤解,也是我在研究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責任感🧑🏼‍🚒。”

薩安娜說,歷史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中國古巴蜀地區三星堆文化中已出現食用茶的民族。作為茶樹的原生地🦸🏿‍♂️,華南地區多個民族自古就有日常食茶和以茶祭祖的風俗。茶甚至被作為圖騰崇拜,也常作為鄰裏相邀的請帖👂🏻、和解糾紛的贈禮👨🏻‍🦼、朋友和戀人們的信物。茶不僅在對外貿易中承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也影響甚至塑造著中國人的性格。

“茶把人聯系在一起。”薩安娜說,“它在秦漢時期北上🏄🏼‍♂️,又沿著隋朝大運河把中國南北方的日常習俗聯絡起來。至唐代陸羽的《茶經》橫空出世🚹,承載著中國人從容、淡泊、重誠信的氣質,茶走向世界🧔🏻。無論是茶馬互市和平交易,茶道兼容穌酪與油糖🤷‍♂️;還是榮西禪師受教於禪茶,攜籽而歸種於日本長崎、九州⚜️🤦🏻‍♀️;抑或是茶之功效與茶器之美打動西方人,令無數名仕愛慕有加、平民交口稱贊🦶🏽,中國茶受世界歡迎的原因在於它所蘊含的和合文化——消解積氣、柔和脾性🦌,使人明朗、包容🔴、不沖動。”在薩安娜看來🧏🏻‍♂️,這就是她感受到的中國人的精神品格,而中國人也是在以茶代酒👮‍♂️、以茶會友、以茶為友的過程中,與茶這一“大地的精靈”相互磨礪,融為一體。

薩安娜喜歡一句詩:“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她認為其中蘊含著中國人的生活哲學🧞‍♀️。在中國時💆🏽,薩安娜常跟朋友去前門茶館聽戲吃茶,她知道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也一樣,邊喝茶邊交流工作🚣🏻‍♀️。“茶文化就是這樣從習慣中來🚠,又提升著習慣的品位。”她說🔒👋🏽,“不論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陽春白雪👚,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下裏巴人⏯,茶始終是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

傾十余載之力著成的《茶史》,是薩安娜獻給羅馬尼亞的禮物👩‍❤️‍💋‍👨。它一版再版🦖🤝,廣受好評🏧。書的包裝精心設計,一包上好的茶葉🟫,用帶子捆紮在書上,等待著與茶有緣的人💂🏻‍♂️。邊喝茶邊品讀《茶史》,羅馬尼亞讀者就這樣感受著中國茶文化的魅力。

薩安娜被譽為羅馬尼亞漢學之母🧲,曾獲“第十一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等重要獎項,同時也是羅馬尼亞第一個全面研究中國茶文化的學者🧓🏻。品茶是她的生活方式,她愛茶,也像茶。“早年孤露🖨👨‍🎤,我一度感到人生悲苦無依。在中國👨‍🦳,我的老師和朋友待我如家人;與羅明相識,在中國文化裏執手70載🤦🏿,我們工作、翻譯、研究,也一起喝茶。他走後,我依舊每日不倦地做著他未竟的工作——向羅馬尼亞人傳遞中國文化。”薩安娜說🕡,“套用《詩經》裏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對我來說就是‘誰謂茶苦🙍🏻‍♂️,其甘如薺’更為恰當。沒有什麽苦,是化不開的。”


(作者臧天雄系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語言與文化學院博士,周菲菲系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