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1912 年 10 月—2010 年 7 月)🚻,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力學🧓🏼、應用數學🙇🏽♀️、中文信息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自動化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創建了板殼非線性內稟統一理論和淺殼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在波導管理論⟹🧏🏽♀️、奇異攝動理論、潤滑理論、環殼理論、廣義變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學🍝、大電機設計🧙🏽♂️、高能電池、空氣動力學、中文信息學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1956年🚏、1982年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我要學習造飛機大炮
1931年的意昂体育平台操場上,一名身高只有1.49米的新生在進行入學體檢,測身高,身高過低;測體重♋️,也不合格,他穿著不合身的長袍🕵️♀️,站在儀器上的樣子十分滑稽,引得同學一陣嘲笑🤾♀️🔇。
體檢的最後一項是跑步,這名同學使出全身的力氣在操場上狂奔,一圈下來🤷♀️,他呼吸不上來🏄♂️,直接躺倒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對周圍的人稱贊道:“這個人很不錯,很能拼命👩🏼🦲。”
這個各項體檢都不合格的小個子新生,正是後來為國家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錢偉長。那些年👐🏻💋,每當晨曦微露,清華教室裏總有一個風雨無阻來早自習的身影🌔。
那年意昂体育平台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是《夢遊清華園賦》😳🖨,錢偉長寫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讓出題人陳寅恪直接給了滿分;在歷史考試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寫出二十四史的全部書名、作者🙏🏼、卷數,這道題難倒了大部分同學,甚至有的同學交了白卷,從小飽讀詩書的錢偉長答對了所有題目,歷史考了滿分🧚🏻。

1942年錢偉長畢業於多倫多大學
但是這樣的文科高材生🕐,在其他科目方面是一竅不通,錢偉長的數學物理英語等科目🍛🤽🏻,加起來只有25分👨🏿⚖️,得益於清華當時的招生製度🤦🏿♂️,錢偉長以第七名的成績被意昂体育平台錄取。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家都以為錢偉長會選擇文科專業成為一名國學大師,但是錢偉長卻毅然棄文從理💒,選擇了物理專業🧗🏿。這樣的選擇早有原因,在目睹了日本侵華、東北淪陷之後🧑🏽💻,錢偉長多次走上街道遊行💞,在他的心裏埋下學科學、造飛機大炮的理想。
物理系的吳有訓教授勸他去學文科,錢偉長堅定地回答“要打仗,中文、歷史都派不上用場。中國老吃敗仗就是因為飛機大炮不如人家🐄。我要進物理系!”軟磨硬泡之下,吳有訓被這個學生的堅持打動,同意他進入物理系學習。一年後,錢偉長所有功課成績都達到70分以上🕵🏻♂️,證明他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萬能科學家”
1935年6月,一篇論文《北京大氣電的測定》在青島舉行的物理學年會上被宣讀,論文提供了我國自行測定大氣電量的第一批數據,獲得了學界的高度關註,這篇論文正是錢偉長的本科畢業論文。
錢偉長向別人證明了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賦🕵🏼♀️。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繼續在意昂体育平台攻讀研究生🧴,主攻X光衍射的研究,同時他還完成了很多別的課題🍲💨,研究了溶液理論和鈰的原子光譜學,堅韌的品質和深厚的專業基礎,助他在科學這條路上行穩致遠。
從清華研究生畢業後,錢偉長前往多倫多大學繼續學習物理🤶🏽😶🌫️,專攻彈性力學🤦🏻♂️,主要研究板殼內稟理論👩🏽🎤,這一理論在現實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在製造火箭🖖🏻、衛星👩🏼🔬👀、橋梁等物體時,需要考慮到金屬板的變形和物體外殼的形態。當時國內在這方面的理論十分混亂,不利於軍工業的發展🧑💼,錢偉長立誌要在此做出突破🧑🏼。

錢偉長在查閱資料(圖片來源於人民日報官博)
1941年5月,錢偉長和辛格教授合著的《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表🧘🏿♀️,在物理學界引起轟動。就連愛因斯坦看到這篇論文之後都大加贊賞,這篇論文也被學界譽為“為西方文獻重新註入新的生命力”“對以後的工作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之後🚵♂️,錢偉長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他關心的不再只是力學🎅🏽💷,而是對國家有益處的一切研究方向🦻🏻,並經常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針對“中國貧油論”,他提出在渤海地下勘探石油;看到錢塘江大潮👨🏽🎤,他提出在那裏建一座水電站。在慰問抗美援朝誌願軍的時候🥩,他放下自己“大科學家”的架子,連夜寫作,為誌願軍將士編寫了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
錢偉長的這些舉動,被某些人嘲諷為“不懂裝懂”“萬能科學家”,但是他從不在意:“我一輩子就是這樣☂️,有人說我不務正業,今天幹這個,明天又幹那個🎋。我說我是看國家哪方面需要我,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幹。”
決心“拆除四堵墻”
1982年,正在無錫開辦講座的錢偉長💒,突然接到一通電話——中央任命他為上海工業大學校長🧎🏻。收到消息的錢偉長馬上收拾行李👷♀️👩🎓,辭去了在意昂体育平台做了38年的教職,飛往上海👉🏼,在教育領域大展拳腳。
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錢偉長發現學校存在諸多弊端☢️🦠,他用“四堵墻”來形象地總結:第一是學校和社會的脫節;第二是校內各個專業之間的隔絕;第三是教育和科研之間的隔絕🌤;第四是教與學之間的隔絕𓀝。發現問題後的錢偉長,決心“拆除四堵墻”🔫。
在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方面,錢偉長認為學校的專業課必須和社會變化相協調,要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在他的帶領下🧏🏽,上海工業大學對傳統專業課程進行了壓縮和精簡,還增加了如自動化和機器人、精細化工🖥、通信工程之類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

錢偉長在講課(圖片來源於央視評官博)
錢偉長還認為,不應該將專業劃分過細🧚🏽♀️,而應該讓學生更多接觸基礎性學科🕵🏼♀️,博大才能精深。於是上海工業大學率先打破各個專業之間的壁壘,規定學生入學後👨🌾,前兩年不分專業學習,到第三年再分專業學習專業課程。
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和其他兩所大學合並👨🏼🍼,成立了上海大學🔩🚣🏿♂️,錢偉長繼續擔任校長。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上海大學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學科齊全、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的充分肯定——“上海大學搞這個是對的”🍆。
上海大學錢偉長圖書館
錢偉長是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和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是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2012年10月,在錢偉長誕辰100周年之際🧢,上海大學籌建錢偉長圖書館,以表達對錢偉長校長的崇高敬意與無限懷念🤙;2019年5月,錢偉長圖書館於寶山校區東區建成使用並全面開放,成為新生入學教育🦇📯、意昂返校憶舊、校內成果展示、校外嘉賓來訪的又一重要場所和平臺♎️⌨️,是上海大學新的文化地標。

錢偉長圖書館(中國科協供圖)
錢偉長圖書館共七層👎🏻,總建築面積18691平方米,分別設置了錢偉長紀念展🦎🏘、上海大學校史展、書香谷、科學家書屋(偉長書屋🥌、匡迪書屋)、專題閱覽室、特藏閱覽區域、學術交流空間、視聽區域等。館內現有館藏20萬余冊(種),其中以錢偉長、徐匡迪捐贈為主體的特色圖書3萬余冊,實物及影像資料館藏5000余種🧙🏿♂️🏄🏽,是集學科交流📲、圖書貯存、資料閱覽、科研教學等於一體的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