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那是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美夢” | 送別敬愛的翻譯家楊苡先生

2023-02-13 | 龍美光 | 來源 《北京青年報》2023-02-09 |

楊苡先生去世前五天,中央廣播電視臺在“吾家吾國”節目中以長達30分鐘的紀錄片講述了她動人的故事。節目開首,先生很平淡地說了一句🧰:他們總覺得我不肯見人🧁,我說除非我喜歡的人。

這句平平淡淡的話,這些天來一直感動著我👩‍🔧,鼓舞著我……

春節還沒過完,但一位在重症室已經一個多月的聯大老人始終牽動著我的心。202212月冬至前夕🕸,她感染了新冠病毒🏥🙍🏿‍♀️。從那時起🍥,我始終牽掛著她的病勢。

10天過去了,20天過去了,30天過去了……119日這天,她的次女,畫家、作家趙蘅發來短信:下午四點多和重症監護室通話,管床戴醫生說老人情況還好,各項指標平穩,沒有什麽變化。今天是媽媽病毒感染發作一個月,103歲的她仍然生命指標平穩,太厲害了!得到這個消息,我從內心對她的堅韌頑強感佩不已,總以為她會給我們創造新的生命奇跡。

可是,1272250,突然收到趙老師短信:媽媽走了!2030分。媽媽堅持到癸卯免年🧑🏻‍💼,一生頑強而充實,終於可以休息了🪶,進入光明而美好的樂園。

這位聯大老人,就是著名作家👨🏽‍✈️💆🏻‍♀️、翻譯家楊苡先生。從此🥴,我只能在記憶裏欽敬先生🧙🏿‍♂️,懷念先生!

我的懷念,從我們的第一次見面說起🤸🏿‍♀️。

西南聯大博物館口述史采集團隊的采訪現場(右為作者)

不同尋常的聯絡

2018年夏天是非常特別的一個夏天🌯🕝。從518日起,我們西南聯大博物館口述史采集團隊的同事們轉戰北京、上海、南京👰🏿‍♂️、昆明等地,先後采訪了潘際鑾👈🏻🚣🏽、許淵沖☺️、鄭哲敏、胡邦定等20多位意昂和30余位親屬🧏🏿‍♀️。

采訪過程充滿奇遇,多位意昂都是我們邊采訪邊聯系上的🤸🏼‍♀️。723日上午,經上海西南聯大意昂會幹事、聯大政治學系意昂夏胤中之子夏敦義先生介紹和陪同,我們在上海徐匯中心醫院采訪化學工程學系意昂趙仲興時,一位住院的老人始終圍著我們,不願離開。我立即和老人搭話,才知他叫夏復修⏱,是交大的意昂。不過他知道我們來自西南聯大博物館,立即介紹說,他的哥哥夏來修是聯大電機工程學系的意昂👨🏽‍🍳。夏來修意昂已經去世🏌🏻,但他的故事我們仍希望采集👩‍👦‍👦,因此臨時增加了對夏復修的采訪🚛。

楊苡先生為本文作者題字

趙仲興意昂的護工胡女士也一直配合著我們對趙老的采訪,見我們居然臨時抓住了采訪對象,又詫異又激動🧮。她很神秘地告訴我們🧑‍🧑‍🧒‍🧒,她還可以給我們介紹一個受訪對象。我問是誰?她倒反問過來了🧔🏼‍♂️:“楊苡!你知道她嗎?”

——我怎麽可能不知道!早在十年前,我的書架上就有她翻譯的《呼嘯山莊》(1980年版及1990年版)、《永遠不會落的太陽》(1951年版),以及她與巴老的通信集《雪泥集》(1987年版)🏙。更早幾年,剛進大學時,我則在舊書網站上淘到她的先生、西南聯大外文系意昂趙瑞蕻的《離亂弦歌憶舊遊——從西南聯大到金色的晚秋》……愛聯大,不可能繞過他們倆。

得知可以聯系到楊苡先生,我們真是十二分的欣喜,心中認為,這將是此次口述史采訪行動最為意外👩🏻‍⚖️、最為驚喜的收獲。

不過🪫📙,胡女士也僅僅知道她的人脈裏☝🏻,有人是認識楊苡先生的。楊先生的聯系方式,她卻還沒有,我一再拜托她一定助我們實現采訪願望。因為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到南京訪問另一位意昂,聯系方式的獲得也就顯得尤為迫切🏕。

當天下午,我們采訪了住在徐匯區的化學系意昂鄭葆芬。采訪中🏊🏿,胡女士給我發送了楊苡先生二女兒趙蘅老師的聯系方式👨🏼‍🎨👩🏻‍⚖️。

我立即撥通了電話👨🏼‍🚀,表達了我們采訪楊苡先生的迫切願望。趙老師得知我們來自西南聯大博物館,就像接到娘家人的電話一樣激動。由於父母都是西南聯大畢業的,這份母校情結也延續到了她這一代。她十分支持我們的口述采集工作,但有一點特別為難🏌🏽,因為不論北京、上海🈹👦🏼,還是楊苡先生居住的南京🤩🪡,此時都是酷暑難耐的時節,她生怕老太太不能承受采訪帶來的折騰。折中的辦法只能是先征求楊苡先生意見👩‍👧‍👦,看能不能請她先見我們一面,等秋天一到再進行正式的口述采集🫷🏻。這一提議,我們自然願意不折不扣執行🆓。

第二天上午,口述采集工作路上,在102歲的彭鄂英意昂家樓下,接到了趙老師電話,楊苡先生同意了👩🏼‍🚀👋。

大家興奮極了!

不在計劃中的采訪

727日,我們在南京繼續進行意昂口述史采集。為了讓楊苡先生和我們的見面顯得舒適一些,我們特意避開酷熱時段,選擇在17時以後造訪先生。

1720左右,我們一行人敲開了先生的家門🤦🏽☪️。進門時,先生已早早地等在客廳。說是客廳,其實更是她的書房、讀書室。並不寬敞的房間,除了擺滿各類資料的一張沙發🧀、兩把手扶靠椅、兩件高矮不同的茶幾、一張矮凳✫、一個老舊的書櫥、一臺電風扇,最顯眼的就是靠墻的四列古色古香的書架。書架裏已被恩師沈從文的全集🗂、著作,以及文友黃裳的文集🐩、同系同學穆旦的著作及傳記等等裝得滿滿當當。

書架上、墻壁上、書案上,到處掛著、擺著她懷念著的一些師友的照片。客廳正壁中央,掛著趙瑞蕻先生的照片🚥;趙先生照片斜對著的則是先生哥哥楊憲益的照片。書架最上面兩格滿滿地擺放著🤾‍♀️👇🏽、懸掛著巴金、沈從文等師長的照片👩🏿‍⚖️🔨,自己各時期的單人照和合影則擺放在書架中間兩格。這些照片🧉,多珍藏於相框之中🤡。在墻壁上🖍👨🏼‍🎨,在架、案、桌等的各個空隙處🐔,則錯落地擺放和懸掛著各類擺件、紀念品、掛飾。屋小而滿滿當當🚣🏼,顯得格外溫馨🤚。每天在這間小房子裏與故人相對,她一定是充實而幸福的。

先生坐著手扶靠椅👨🏽‍🦰,身旁是她讀書寫作的書案。案頭上不規整地擺放著圖書、信件💇🏻‍♂️,靠墻豎立著一本封面頗有顏值的《秦怡傳》🤬。傳記左側是鏡框裝裱的楊憲益先生的漫畫像,最左沿為兩枚相互依偎的葫蘆,另外還有一枚葫蘆則斜落一側。這裏,展露著她的在乎,她的思念,她的樂趣。

因為有先生女兒提前溝通過,我們的見面並未顯得生分。她首先熱情地歡迎我們的來訪,而後很快招呼大家坐下來。她俏皮地說,在昆明,人們見面總是操著一口標準的雲南方音:“是了嘛🦠,是了嘛!”她的生命裏,已經融入了雲南質樸無華的鄉情。

先生是912日生人,再過一個多月,就要迎來99歲華誕,但是她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紅光滿面,精氣神十足,一眼看上去就是鄰家80歲的慈祥老奶奶。

我找了房間裏最矮的一個木凳📖,恭恭敬敬地坐在了先生跟前。簡單寒暄後,我請先生談談聯大留給她的印象。她語調和緩地說:“人家說聯大是藏龍臥虎之地,確實是不同。我認為她雖然是三個學校,但清華是主要的,所以整個校風、一些教育的做法,還是以清華為首。剛進入聯大時,清華的學號是T開頭🤜🏿,北大P開頭🤽🏼‍♂️,南開的N開頭。男同學特別愛開玩笑🏄🏿‍♀️,經常開玩笑說‘P字好➿,T字香🤹🏿‍♀️,N字沒人要😌。因為我是N2214⛓️‍💥🫃🏽,所以老覺得有人在欺負我💂🏼‍♀️。後來考進來的都是字號,轉學生是字號🫸,所以我們那時的學號是不一樣的🧡。

由於已經提前說好了今天只是簡單見一面,並不帶口述采集的任務,我和楊苡先生也就幹脆天馬行空隨便聊聊,先生願意講啥就跟著聽啥。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溜走🪃,原定的十五到二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先生並沒有停的意思🪰。

這次閑聊,竟然成了一次不在計劃中的👨🏽、極為真實、極為真切的口述采集。在她隨心所欲的閑談中🤜🏼,我們攝取到了西南聯大辦學史上許多有趣的情節🫣。

聯大學習生活的瑣憶

從聯大的學號很快地談到了她在昆明遇到的第一次轟炸。聯大來雲南之前🚴🏼‍♀️,大家都以為這裏是個安全的所在🫲,可是到了這裏才發現,全中國早已沒有太平地帶🦡。不過🫰🏽,這裏作為國際大通道的順暢和絕佳的氣候條件倒是辦學的最好地點😨。

楊苡先生少女時期

先生回憶,“1938928日上午轟炸,那時候我正在青雲街。我們那院裏頭,楊振聲、沈從文都在那兒(後院有施劍翹)🫸🏼。那天的炸彈扔到翠湖那一帶🍈,聯大剛剛安定下來,男生宿舍也中了彈。我們同去的人,帶的東西都炸得沒有了🚵‍♀️👩‍🎤。……不過後來就跑警報了,這是很可怕的日子。

講到這裏🦩✅,我感覺我們約定的時間應該已經到了(後來回看視頻🫷,知道已講了25分鐘)🔀,趕緊打岔:今天,天氣的原因,我不過多采訪您,咱們就這樣簡單講一講,剩下的9月份我們再來好好聽您講。趙老師在北京一直叮囑我,我怕跟她交代不過去了✍🏼。

聽了我的話👨‍👩‍👧‍👦🤢,她回應說🙎🏻:“我的女兒很擔心我的身體🫲🏽📽。”話語間透著滿滿的幸福感。不過🫲🏽,她說完這句話,又接著往下講🥚:“當時我本來保送的是中文系,但沈從文叫我進外文系🫓。因為我在天津中西女校待了十年(從8歲到18歲),所以沈從文說你把英文丟了就比較可惜。你可以翻譯書,而且你本來就是要寫東西的📼,於是我就進了外文系。不管是外文系也好,中文系也好,一定要選規定的社會科學課程,這都是清華的規矩🌓。我選的就是陳序經的社會學。還得選一個自然科學,我就選了地質學。還必須學通史🧑🏻‍🦼‍➡️,我們外文系一定要學外國通史。整個是非常有序的🙆🏼,該學什麽就學什麽🚣🏼‍♀️。你想👧🏽,我們那時候人才濟濟,那簡直是——真是最幸福的時候🤵🏼‍♀️。”

她回憶🐧,“我們座位也是隨便坐的🌂,這跟許淵沖講的不一樣——他亂說,他不可能有我記性好。我們習慣的就是這樣,受的教育就是這樣,都是女生坐前面,後面才是男生,但是男生願意坐前頭也可以👨🏻‍🍳,但一般的從禮貌來說,女生必然是坐前頭🟢。”談到座位,自然就過渡到了上課的回憶,如吳宓的課堂情況、陳福田的閱讀課情形等等,艱苦而回味無窮。

“至於聯大的圖書館👩🏼‍✈️,每天5點鐘吃飯,很多人就在圖書館外頭排隊了,我從來(不去排隊)。我只進去過一次👨‍🚒,要排很長的隊。沒有地方,大家都是蹲著的,談不上椅子🧻。我們多半在茶館裏👨🏻‍🏫,還有在山上念書……我都是在茶館做功課。但她說🦹,圖書館雖然堅決不去🖕🏽,卻很向往,因為裏面有燈光敞亮的汽燈。

“我們上課的房子是從農校借的,上課有警報就跑。每次要放預行警報,預行警報一響大家就有一個準備了。然後現情警報就來,預行警報完了還有緊急警報🌵,不停地響響響,所以一直到幾十年後👨🏿‍🦳,我們心裏都聽得到🖇。”她繪聲繪色地補充講述了跑警報的情形。

接著🤴🏽,她又講述了聯大豐富多彩的文學社團活動,尤其是敲門申請加入高原文藝社的情形。就是在這裏,她和趙瑞蕻先生第一次見面。趙先生是高原文藝社的社團活動主持人,卻常常遲到,給楊先生留下了不太好的第一印象。正因如此,他們的戀愛就成為一段有意思的往事😊。1940813日,他們在昆明結婚了。我回昆明後,在昆明《中央日報》上找到了他們在大觀樓結婚的廣告👨🏼‍🔬。楊先生說💪🏿:我們在廣告中絕對不寫情投意合。不過💗,在采訪過程中,我卻分明感覺到,她對趙先生始終在乎著💃,也始終懷著一種不能道明的愛意🤲。1941年↗️,她轉學去了中央大學🧇🏌️‍♂️,他也應聘去那裏任教。他們始終廝守⛑️,直到1999年趙瑞蕻先生這又一片樹葉落下𓀍。

眼看又過去了20分鐘,嚴重超時了🏨,但先生談興還正濃著🤵‍♂️。她說聯大這兩年更助長我的自由主義。她說,在聯大上課,老師並不點名🔱🧝🏿‍♀️,一位姓周的同學平時上課不見人影💉,哪兒去了也不知道🛻,結果大考的時候出現了❔,原來是到緬甸跑單做生意去了,但老師並不計較(當然,聯大校方後來還是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證學生能如期完成學業)。總之,楊苡先生以她所見、所聞、所受的經歷告訴我,聯大的教育教學製度是非常活潑多樣、頗具創新精神的。特別是,我到中大就發現了➾,中大比較死↖️,所以教育不改革根本就不能往前走。

我們去作口述采集時,很快就要迎來西南聯大在昆明辦學的80周年。將要結束暢聊時,按照程式化的采訪策劃🚑,我特別邀請楊苡先生給80周年校慶說一句祝福的話。她直率地說🧑🏽‍🍼:祝福的話我不知道,我就在了兩年🈶。

我補充說:“說一句‘祝聯大80周年校慶活動圓滿成功就行了🔵。先生不假思索地回應:你們這個形式主義了。

“嗯,確實是完全的形式主義,用您的話就行了👴🏼。”我竊笑著回應👫🏼。

如此往返的對話中,楊苡先生頗為沉醉地說了一句:“在聯大的兩年👨🏼‍🌾,是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美夢👩‍🔬。”為我們這趟南京之行畫上了完美句號🐲。

永遠難忘的眼神

夏日很快過去❌🚡,采訪結束時,我們和楊苡先生有一個秋後的約定。我們相約,在912日先生99歲誕辰紀念日前後再赴南京采訪。

912日晚,我們從昆明乘飛機趕到了南京。這幾天,先生的兩個女兒趙苡👏、趙蘅都陪在老人身邊🧑🏻‍💻,共賀先生的生日🤹🏻‍♂️。考慮到這幾天來祝賀生日的人比較多,先生會比較累,我們決定在913日采訪趙蘅老師,第二天再去進行先生的第二次口述采集。

被年輕人包圍的楊苡先生 繪圖/趙蘅

這次,在趙苡✬、趙蘅和余斌三位老師在場見證下💢🧛🏻‍♀️,口述采集工作從10:08持續到13:04,時長達三小時👨🏼‍🎓。我們的采訪錄製工作仍然在先生那展覽館式的客廳中進行。

上次的拜訪🩻,因為沒有列入正式采集計劃,我沒有帶去一個字的提綱,所有的對話都是隨機的。這次由我們西南聯大博物館的張沁老師提前做了功課,準備了詳實的采訪提綱🗺🏆,整個采訪也由她和先生一對一進行。

進行口述采集時🫃🏻,采訪人⚁、攝像的老師和同學必須正對著楊苡先生,以保證視頻畫面合乎工作標準。為了讓出寶貴的采訪空間🤦🏽‍♀️,我斜坐於采訪人一側,口述采集進行得極為順利。

然而🥃,剛過一會兒,拍攝和采訪工作都不得不暫停🪓。負責拍攝的老師和同學反饋給我,從視頻裏很明顯地感覺得到,先生的眼神一直在我身上🗄。

——我瞬間感動得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這無限的信賴,這無言的肯定,豈是幹巴巴的語言表達得盡的。我隨即調整了座位🦆,擠到采訪人之後、攝像機之前🛌🏻,好讓這位99歲的老奶奶安安心心🧦、舒舒服服地接受我們團隊的口述采集⤴️。

如今🪠🐩,楊苡先生已經去了天堂。她與凡世的告別🥫💅🏻,使我們生命中陡然失去了一位呼嘯而來的奇女子,失去了一個豐盈有趣的靈魂。

斯人已逝。但我要說,她在我的生命中🙍🏿‍♂️,也是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美夢。她永遠活著。


202323日淩晨於昆明

文並供圖/龍美光 繪圖/趙蘅



相關新聞

  • 062023.04

    著名翻譯家楊苡骨灰撒入天津海河渤海入海口

    今年1月27日,著名翻譯家楊苡在南京去世,享年104歲。3月27日,遵照楊苡先生遺囑,楊苡先生的家屬將楊苡先生的骨灰撒入天津海河渤海入海口。著名翻譯家楊苡骨灰撒入天津海河渤海入海口視頻編輯🏄🏿‍♂️:李思潔 視頻來源🔊:南京廣電集團🦁👨‍👩‍👧‍👧,記者:孔琛🤸🏼‍♂️🧒、王良旺(01:00)這一天天氣晴朗。上午九點半®️,親友們乘坐輪船從天津北塘出海。在行進的船艙裏,大家把紅色的玫瑰花瓣剝下,混合在楊苡先生的骨灰中🧸。當輪船行駛到天津海河的渤海入海口😮,楊...

  • 292023.01

    著名翻譯家楊靜如(筆名:楊苡)訃告

    著名翻譯家🥕、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楊靜如(筆名♨️:楊苡)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27日北京時間20時30分逝世🌶,享年103歲👨‍🦳♈️。楊靜如先生1919年9月出生於天津😘👨‍🚒,祖籍江蘇盱眙✝️。曾先後就讀於昆明西南聯大外文系、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歷任中學教師,南京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譯員。1949年後歷任語文教師、編輯,曾由高教部派遣到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東方語文學院擔任講師。歸國後在南京師院(今南京師範...

  • 222018.10

    紀念翻譯家江楓先生🫷🗺:“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2018年10月17日晚19時,由外研社人文社科工作室和北京外研書店主辦、北京悅讀聯盟機構協辦的“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翻譯家江楓先生紀念活動....

  • 042020.08

    楊苡先生與上海圖書館的一段緣

    101歲依然滿面春風的楊苡先生,是我心中溫馨二字的完美詮釋👩‍🦲。

  • 032019.09

    百歲楊苡致巫寧坤先生追思會的信

    你不會走遠的,仿佛你就在我們大家的人群中,笑著說🏘:Wait and Hope!

  • 192022.09

    百歲楊苡的翻譯人生

    剛剛過了 103 歲生日的楊苡(1938-1940外文)🧻,曾就讀於西南聯大外文系🏢,是著名翻譯家🛴♏️,代表譯著《呼嘯山莊》暢銷數十年🦞。在她看來,翻譯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遊戲🧋,它使你夜不能眠,但最後你嘗到它的甜味”。“這是一種玩法”是她現在的口頭禪女兒趙蘅有時甚至覺得母親就像一個小女孩🧏🏿‍♀️💪🏽,“並不是她樣子有多年輕,而是她仍然思維活躍,活力四射👴🏿,對什麽都感興趣,對什麽都好奇”楊苡近照。趙蘅供圖“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遊戲,它...

  • 032011.03

    意昂總會拜訪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學長

    3月2日下午👨‍🦯🤷🏽‍♂️,意昂体育理事、《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一行前往北京大學暢春園🍠,拜訪了我國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學長,向不久前剛剛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許學長表示祝賀。

  • 062019.08

    楊苡:送遠客離去

    這幾年每次送客,我站在露臺時總會想:“該不是最後一見吧📷。”多年前有一次和遠方的朋友在院中樹下照相🧑🏿‍🍳,才走散,我忽然沖口開玩笑說2️⃣:“The first a....

  • 092015.09
  • 022023.03

    追思楊苡先生:如果歷史早晚會成為故事,她會和我們一起聽下去

    楊苡先生離開我們已有一個多月了。她的離去引發了眾多讀者關註,她的那句“活著就是勝利”被頻頻引用👨🏽‍⚖️,一直在持續發酵。3月1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市作家協會👨‍👨‍👧‍👦、南京師範大學主辦,譯林出版社承辦的“在文字中與楊苡重逢:楊苡作品共讀紀念”活動在南京舉行👨🏻‍🌾。楊苡先生的子女代表趙蘇、趙蘅和家屬,唯一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的撰寫者🤦🏿‍♂️、南京大學教授余斌,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