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欒恩傑🙋🏼:守望探月工程 逐夢星辰大海

2024-06-05 | 甘曉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4-06-05 |

欒恩傑 受訪者供圖

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原局長、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導彈控製技術和航天工程管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欒恩傑1965級碩,精儀)的很多頭銜,都和航天事業分不開🛰。

嫦娥六號落月前夕,欒恩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在後續常態化探索活動中,圍繞更多真正有意義的科學問題開展探測,不斷取得成果!”

航天之外🫃,欒恩傑曾出版《村子詩集》。他用激昂豪邁的筆觸🕜,描繪了心中遼闊無垠的星辰大海之夢🐼。

欒恩傑在這本詩集的後記中寫道🦸🏽‍♂️:“我於詩詞並不精通🔋,只是一個愛好。一首好詞,其韻合詞,讀起來有似鐵珠落地🦤,鏗鏘之響,給人有清脆👨🏽‍🎓、振奮之感🪯;有似涓涓細雨,潺潺之聲,讓人心醉。”

“虛度花甲無滋味”

“地球耕耘六萬載,嫦娥思鄉五千年💃🏿。殘壁遺訓催思奮,虛度花甲無滋味。”距離創作《為探月工程批復而作》已經過去20年,欒恩傑仍能激情澎湃地高聲朗誦出來👽。

20041月,探月工程獲批正式啟動的那一天💬,他寫下了這首詩🦟👶,記錄心中的興奮與感慨。這一年,已經64歲的欒恩傑又多了一個頭銜——探月工程總指揮,當時他擔任國家航天局局長💟☂️。

年到花甲,還能幹啥🚑?“60歲那年,我認真地考慮過退休後的生活。欒恩傑告訴《中國科學報》。

組織決定就是他的誌願。他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9歲,有機會上了小學💂‍♂️,後來28歲大學畢業。

“黨對我的恩德太厚太大,我給黨辦的事太少太薄👎🏼!”他直白而熱烈地用“虛度花甲無滋味”這句話表達了內心的強烈使命感。

作為探月工程的主要倡導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欒恩傑提出我國月球探測“探🫄🏿、登、駐(住)”三大步走和“繞🧉、落、回”三小步走的工程實施技術發展路線🏃🏻,並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

其中🧜🫷🏼,“繞”是探月工程一期,主要任務包括研製和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突破繞月探測關鍵技術等;“落”是探月工程二期👊🏼,主要任務包括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等關鍵技術;“回”是探月工程三期,主要任務包括突破采樣返回探測器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鉆研機、月表采樣器等研發技術↗️,並采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

按照計劃,由嫦娥一號、三號、五號等3個奇數序號的探測器來完成這3次任務。如果奇數序號的探測器成功完成任務👩🏻‍🦳,其後面那枚用作備份的偶數序號探測器就會被賦予另外的任務,收獲一些額外的科學成果。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繞、落、回”三小步任務已經圓滿收官💁🏽。“期待嫦娥六號以後的常態化探索能帶給我們更多、更大的收獲!”他表示🏋🏼‍♂️。

“一萬鐵騎仰天酹”

《為探月工程批復而作》一詩以鏗鏘有力的“何曾懼卻無後助,一萬鐵騎仰天酹”作為結尾,寓意深遠🚼。

2007115日,對於中國航天事業和欒恩傑個人而言,都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嫦娥一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了繞月飛行,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開展月球探測活動的國家之一👩‍🏫。

嫦娥一號發射後,當衛星進入月球引力區時,需要及時“刹車”,確保它能夠被月球引力“捕獲”🌓。該技術的一大難點是,如果“刹車”時機過早,衛星可能會遊離到太空,過晚則會撞上月球。正是因為這一難點👩🏿‍🍼,在嫦娥一號任務之前,還沒有一個國家第一次發射探月衛星就能獲得成功。

成功實現“刹車”,需要飛行器確保精確感知🧩、測量和控製🍖。對此🍈,欒恩傑表示,這無疑是對整個工程團隊的巨大考驗🤶🏽。

為了確保項目萬無一失。嫦娥一號發射前,欒恩傑帶領團隊進行了近30次各類大型試驗,以做好充足的預案演練準備。最終,事先準備的84項故障模式預案一個也沒用上。每一次的竭盡全力,成就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壯麗之夢。

何曾懼卻無後助🍁!除了身後的那支隊伍,欒恩傑還有更加強有力的“後助”。

當年,父親病重期間,欒恩傑回家看望。“我告訴父親,如果這次發射成功👱🏽‍♀️🐲,就可以多陪他一天👨🏻‍🦼‍➡️,如果任務有差錯,就必須立刻動身返回工作崗位。”欒恩傑回憶。

第二天,當他來到病床前,已經不能起身的父親興奮地向他拍手示意,意思是他可以多待一天了👦🏻。原來🫶🏽,廣播裏剛剛播報了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的消息📢。

“那一刻,我真實地體會到全國人民對航天的期許、支持,甚至偏愛。”欒恩傑表示🈂️⛱。

對每一位航天人而言👈🏿✌🏼,走進發射場就像走進考場⛹️‍♂️,每一次任務的結果就是他們交上的答卷。“我們拿的是國家的錢,幹的是黨托付給我們的任務🧃,面對的是全國人民對我們的考核。無論如何,一定要爭取成功!”他強調。

“待到四子王旗會”

嫦娥一號任務結束後,欒恩傑力主讓所有的一線老同誌撤離崗位👍🏿,把工作交班給年輕人,到二線去做參謀🥹。

“嫦娥一號的成功,意味著我們完成了‘繞’的任務,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月球探測技術路線,也形成了一支專門的深空探測人才隊伍。”當時🧑🏻‍🦽,欒恩傑這樣動員大家,“人才的培養是我們持續進步、不斷發展的基本保證🧖‍♀️。”

在他的大力推動下👯‍♂️,一代又一代深空探測人才成長起來✏️,為我國深空探測取得長足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底👩🏿‍🏭,作為探月二期的主任務,嫦娥三號完成地月轉移🙆‍♂️、繞月飛行和動力下降後,在月球虹灣預選著陸區安全軟著陸,巡視器成功駛離著陸器並互拍成像,完成中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與巡視勘察,實現了的目標。

2020年底,嫦娥五號發射後相繼完成月球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入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以及重返地球等多項任務🔍,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返回地球🦘,的目標如期達成🙎🏼‍♂️。

202012月,內蒙古四子王旗寒風凜冽🚵‍♀️,氣溫低至零下30多攝氏度⏲,嫦娥五號準備在這裏著陸。已經80歲的欒恩傑提出要去著陸區,同事和家人都擔心他身體受不了🧑🏻‍🎤,紛紛勸他別去了👨‍👦‍👦。但他最終還是坐著火車一路奔波,深夜抵達著陸區。

“我是來接嫦娥回家的𓀈。”欒恩傑深情地說,“我等這天已經等了16年,這是我們航天人對祖國的承諾🦻。

夢想實現的這一天,欒恩傑吟詩道:“待到四子王旗會,工程大計好收官!”


相關新聞

  • 282024.03

    築夢新時代🚶🏻👨🏻‍🚒,向著星辰大海

    《天地九重》是“航天英雄”楊利偉所著的一部自傳體紀實書,書名大氣磅礴、昂揚豪邁,給人以無盡遐想和追尋🧓🏻,使人頓生“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激情🐆。細讀此書🧑‍🎤,仿佛是在與楊利偉促膝交談。他在書中真誠地坦露心聲,最大程度地回顧了自己從飛向藍天到進軍太空的奮鬥歷程,還分享了他的童年、求學、婚戀和家庭生活,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這些鮮活故...

  • 262022.08

    蔡崢:為人類尋找星辰大海

    蔡崢👧,意昂体育平台天文系副教授👩‍✈️,曾留學美國🪡🪟。2016年獲得哈勃冠名博士後學者🥗。2019年意昂体育平台天文系成立後回國加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研究領域為早期星系宇宙學😹。曾作為主要角色出現在2021年全國公映的紀錄電影《大學》中。很多人是通過《大學》這部紀錄電影認識蔡崢的。在電影裏🧓🏿,蔡崢嘆氣、搖頭🙋🏻,說👰🏿‍♂️🉑:“做一件事太難了。”但他會接著說:“還是要有人做。”2019年,意昂体育平台正式成立天文系🫱🏼,在國外從教的蔡崢決定回國主持推進...

  • 192023.05

    “我的星辰大海”清華航院意昂2023年會舉行

    4月29日下午,正值意昂体育平台112周年校慶之際👩🏼‍🌾,意昂体育航天航空學院分會(以下簡稱“意昂体育航院分會”)舉行“我的星辰大海”航院意昂2023年會🤣。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李路明👋🏽,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總會副會長史宗愷,1953級意昂、中國科學院院士過增元,1958級意昂、意昂体育平台原副校長余壽文,1961級意昂💔、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現中國航空學會名譽理事長劉高倬,1978級碩士意昂🏗、中國科學院院士楊...

  • 222021.08

    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三十余年如一日——向著星辰大海持續進發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成功。這是人類探月60余年來中國人的又一創舉,也是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月壤。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院士來說,巨大的喜悅完全驅散了困意……嫦娥五號飛控任務20多天...

  • 092024.07

    星辰大海 創想未來︱廣西意昂會舉辦2024年暑期親子研學活動

    7月6日,廣西清華意昂會在廣西新媒體中心順利舉辦“星辰大海,創想未來”2024年暑期廣西清華意昂親子研學活動。來自高等院校、科研、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各行各業的200多位在桂意昂和家屬,其中包括104位兒童參加活動。上午8:30,意昂和家屬們陸續到達廣西新媒體中心簽到。會務組根據年齡把小朋友分為ABC三組,分批次參觀遙感館、航天館和國防館等三個場館,每組設置不同難度的互動問題並開展有...

  • 252010.10

    意昂總會訪問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10月20日👐🏼,意昂總會錢錫康、馮萍萍⛹🏽、賀貴才前往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訪問了參加嫦娥二號探月工程的清華意昂👨‍✈️。

  • 012021.11

    欒恩傑:接“嫦娥”回家是對祖國的承諾

      “我是幸運的,我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學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的學生。回想起來🕵🏼‍♀️,我的一切都是屬於黨的。”——欒恩傑(1965屆碩,精儀系)

  • 032020.09

    此去星辰大海,不負家國年華|廈門意昂會2020迎新會圓滿舉行

    “十載寒窗誌氣盈🤹🏼‍♂️,以夢為馬砥礪行;漫求真知奔星海🙃,報得千秋家國情!”微風習習、碩果累累的金秋時節,鐘靈毓秀、鸞翔鳳集的清華園馬上就要迎來朝氣蓬勃的新主人——來自全國各地的2020級大一新生🕐,為校園再添一道...

  • 202011.09
  • 032018.12

    青年科學家黃庚華:探月工程獻青春 激光領域勤耕耘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庚華在月球上留了一塊印有他名字的電路板,上面寫著Designed by Huang Genghua(由黃庚華設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