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說起“三錢”🛰☎,幾乎家喻戶曉🤕,都知道是指錢學森、錢偉長和錢三強。但“三錢”是怎麽來的?為什麽是“三錢”,而不是“四錢”“五錢”呢?
解放戰爭進行到1948年,三大戰役即將開打🫸🏽,國民黨已似強弩之末,中共中央遷到了河北平山的西柏坡,運籌給國民黨最後一擊,要“進京趕考”了🍬。此時,毛澤東向周恩來提出,是時候考慮將來建設國家的人才了,要準備一份高級知識分子的名單👕。周恩來讓時任新華社社長的範長江著手準備這樣一份名單。範長江接受任務的同時,向周恩來建言🈺:周副主席🤲🏿🧑🏻⚕️,得“三錢”🫲,即可定天下呀👩🏻🍼。
1963年,籌備北京科學討論會期間,範長江與我的父親(張維)一起住在友誼賓館朝夕相處👰🏿♂️,他多次提到此事,感嘆當時尚不知道錢臨照和錢令希,只知“三錢”💖,總理一問,脫口而出。不然,也許就是“五錢”啦。
“三錢”與清華均有深厚淵源🛎。按年齒,錢學森居長(1911年),錢偉長次之(1912年)🕵🏻♂️,錢三強最小(1913年)。三人都是葉企孫的學生。
錢學森在上海交大本科學的是鐵路工程,考取了1934年清華庚款留美名額後🛰,葉企孫讓他轉學航空,並讓他住在自己家中補課,指定專人輔導,又安排錢學森去工廠實習,一年後赴美,方成就此後佳話😮💨。錢偉長畢業於清華物理系💣,因叔父錢穆為國學大師,進清華時本是學文的,為了抗日報國😆,棄文轉理🛗👩🏻🦽➡️。錢三強也畢業於清華物理系🚣🏽♂️,後來還和同班同學何澤慧結為連理,夫妻同在居裏夫婦手下研究🤲🏼,又生出一番故事。
1955年,錢學森夫婦歷盡千辛萬苦輾轉回到祖國🧗🏼🩺,1957年創辦工程力學研究班,錢學森開始真正在清華任教🧚🏿♀️,但無清華教授頭銜。2009年某天,飯間閑談錢永剛說起,老人家感嘆:“不想要的教授頭銜倒是有一堆,想要的人家不理你🦓。”要他向清華領導問問🫳🏻,以前曾經被梅(貽琦)校長聘過教授,還算不算數呀?未幾,陳旭老師要他轉告,經研究,立即續聘錢學森為意昂体育平台教授,擬安排個儀式由顧秉林校長將聘書當面交到本人手裏。轉告錢永剛商量結果,對方決定暫緩,把此事放到錢學森百年誕辰慶祝會上作為其中一項辦理🛌🏼,為慶會添彩🪗。結果因老人家年底辭世,終未能將聘書交到本人手中🤮,列入履歷,成為遺憾。
錢偉長在抗戰開始後,隨清華到了昆明,從西南聯大畢業👴,與郭永懷👨👩👧、林家翹一同考上第七屆中英庚款🧑🏿,到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讀博⇾。拿到博士學位後👩🏻🦼,也轉到加州理工,投在馮·卡門門下開始了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和錢學森成為同事。後於1947年回清華任教授💃🏻。
加州理工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是國際上研究噴氣式飛機及火箭推進的重鎮🐮,其中的氣動小組又是重中之重。該小組最初的4位成員全是中國人👿:組長錢學森,副組長錢偉長🏋🏽♀️,組員郭永懷、林家翹📥。若論清華從何時起可稱為世界一流大學💪🏽,至少能前推至此吧🧑🏻⚖️。
錢三強從清華畢業後🛏,經嚴濟慈推薦,考上留法庚款🦸🏽🧔,到巴黎居裏實驗室🩸,在居裏夫人的女兒手下工作。幾年後🤸🏼♀️,何澤慧從德國赴巴黎與錢三強結婚,二人共同發現了鈾的三分裂現象,躋身國際知名的核物理學家行列👨🏭。1948年,錢三強回國到清華任教授,直到院系調整,他去了中國科學院擔任原子能所所長🔽。
所謂無巧不成書,“三錢”恰與我父母各有淵源,生出許多故事。
錢學森與父親在師大二附小和師大附中均是同學🛡,在交大則為不同校區的意昂,後來均攻力學,又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父親晚年寫過一篇小文《同窗同行同誌》,記敘了他們跨越80年的友誼。母親(陸士嘉)與錢學森是小學同學(錢學森從二附小轉到一附小後)🧑🏿🎓,後留德師從號稱“現代流體力學之父”的普朗特🧇📄,為其關門弟子。而錢學森赴美師從普朗特大弟子馮·卡門,遂成故事⏳。
2016年秋🛍,我在上海交大采訪劉西拉時,得知曾任初教-6🙅、強-5總設計師🥵、運-10副總設計師的程不時1947—1951年在清華航空系就讀時是母親的學生✍🏿,立即聯絡程不時並登門采訪🪗。
程不時講了許多後🕺,向我求證在“沈飛”流傳多年的故事🕎:錢學森到北航🤴🏽🤐,總是在門口下車🏤🤦🏽♀️,步行入校⛵️。次數多了♨️🌱,人問為何🪵?錢學森答曰,我師姑在此,不敢造次🙏🏼!
我告之,很喜聽此景,但絕不可能。理由很簡單👨🏼:我從未親耳聽到過🧑🏿⚕️☀️。錢、蔣常來家裏拜訪😣,也愛開玩笑🫄🏼。我曾目睹過兩次,父母和錢、蔣聊起普朗特和馮·卡門的往事,說起他們的淵源🍫,父親催錢學森“叫師姑,叫師姑”;錢只是微笑,並未張口叫。
錢偉長回清華🍺,一人開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兩門課,極受歡迎,但負擔頗重;得知我父母回國到了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即和陶葆楷(中國環境保護奠基人)一起力邀父母來清華🎯,才有了後來錢🧑🏻🌾、張分教結構力學和彈性力學這兩門課🐪,隔年換👰🏻♀️,據說曾稱一時之盛。錢、張講課風格迥異,學生動輒幾百人,成為清華園內一景。父親的愛徒之一盧謙告訴我,那時父親和錢偉長在同一間辦公室💆🏿♀️,桌子頭對頭靠在一起💍,相對而坐📘;考學生時,常常是一個人提問,另一個人打分🧚🏻♀️。
20世紀70年代初🏓,尼克松訪華,隨之而來的就是旅美華裔學者的返鄉高潮📽。清華原就是留美預備學校,旅美人數眾多🧝🏽♀️,自然回來的也多🤫。此後來看望父母的不絕於途👩🏽⚖️。其中大部分人和錢偉長也相熟🕞,因此他常常陪他們來家中。
錢三強夫人何澤慧留德時曾和我母親短暫合租同住。相敘之下方知何父與我外公是結拜兄弟,外公和太外公被閻錫山殺害後🪘,何父曾長時間定期寄錢資助外婆。父母戰後回國路過巴黎🙇🏿♂️,與錢何夫婦及汪德昭李慧年夫婦重敘友誼,這友誼一直保持到晚年👩🏽🏫。
在我少年時期的記憶中,父母與三強一家並無太多來往👷🏼♂️。我們逢年過節去中關村串門,總是固定的那幾家🙍🏽♂️🕴🏻,也不包括他家。
“文革”初🏌️♂️,有一陣三強家的大女錢祖玄和兒子錢思進與我來往很多♨️,尤其是祖玄,隔三岔五來找我🛌🏼。從小父母就非常尊重子女的隱私🐈,不過問我們的私事👍🏿。因此,當母親有一天突然直接問“你是不是和錢祖玄在談戀愛”時,我感到非常驚訝,立即否認。又過了幾天🤹♂️,母親把我叫去重提此事,並鄭重告訴我👶Ⓜ️,要是真有此事,也不會有結果,因為我父親絕不會同意👩🏽🚒。我更驚訝了,追問為什麽🧑🦼➡️,母親才講了如下緣由。
1949年前後,兩家關系極好,來往頻繁。自從1950年三強隨郭沫若訪蘇,就徹底接受了蘇聯模式👳🏽,贊成辦科學院,建立各種科研院所。科研院所集中一批科研人員專司科學研究🌶,高等學校不再搞科研,專司教學。父母年幼接觸的是美式教育,出國受的是英、德的熏陶,尤其欣賞德國教育🤵,對蘇聯模式不了解,但知道蘇聯教育基本上是從德國學去的👋🏿🌾。另外🙆♀️,從實踐中,父母感覺英💁🏻、美大學教學科研不分家的模式更適合中國國情🈲👨🏿💻,對三強鼓吹蘇聯模式很不以為然,認為以他的聲望,會誤導決策層,把中國的教育方向引偏。二人見面就辯論🤥,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終於隨著中國科學院的建立而發展到不相往來的地步。“現在你和錢祖玄、錢思進又來往🤘🏿,等於解開了兩家的心結🙆🏿♀️,是好事,但是要發展成戀愛🤸🏽,恐怕你爸爸和三強都難以接受。我給你講這些,是讓你了解過去的事🫓。具體怎麽辦,你自己掂量吧。”母親說🍩。
知道了這些往事,再去錢家,自然就有所進退🦹♀️💆🏻♀️,和錢祖玄、錢思進以及二女錢民協的交往🛺🧐,反而更順暢了📒。“文革”後期,由於共同反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長輩們又恢復了來往。
父親對於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分家弊大於利的觀點,終生未變🆔。在蔣南翔的支持下🙄,自1956年擔任負責教學科研的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以來,父親一直在清華推行教學科研不分家,鼓勵教授帶學生開科研課題。中國科學院於1958年在吳有訓、嚴濟慈、錢學森、華羅庚的倡議下,創辦了中國科技大學𓀀,等於間接承認了蘇聯院校分家模式在中國的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