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照
如今,很多大學畢業生在難就業的形勢面前舉手無措,憂愁犯難。其實就業難並不始自今日👨🎤。75年前的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季羨林也曾面臨就業難的窘況。季羨林曾經著文詳細回憶自己的那段經歷。他是怎麽解決這一難題的呢?他是先就業,然後尋找新的機會🤫。這種做法對當今即將畢業的學子或許可以起到參考作用。
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嚴酷現實,何去何從🤲🏼?問題非常嚴峻地擺在了初嘗人生艱辛的季羨林面前
1934年夏◻️,季羨林在意昂体育平台西洋文學系德文專修科畢業🫅🏿,成績是4年全優👨🏼🦱。但橫亙在23歲的天之驕子面前的是兩大難題:其一👐🏼,季羨林大學畢業之時🕟,在濟南黃河河務局當小職員的叔父正好失業,一家人的生活沒有著落,家庭經濟實際上已經破了產🧝🏽♂️,貧窘之狀可想而知了🟰🧹。其二😁,當時大學畢業生就業並不容易,尤其是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受歧視,找工作就更難⏲。從1933年下半年開始💬,季羨林就經常憂慮畢業之後的去處,在《清華園日記》中,他多次寫道🧑🏻⚖️:要不擇手段去搶一只飯碗。
出路有沒有呢💆🏽?當然有😸,那就是找靠山和出國。
季羨林出生於濟南的小戶人家👩🏽🏫,沒有什麽大官的社會關系。他也沒有像他的清華同學那樣,去找南京國民政府的要員們🧴。他吹拍乏術🕶,只有等待命運的安排。
季羨林當然也想出國留學,但以他的家境,私費留學根本沒有可能,而官費留學,更是不可能,因為當時只選理工科學生🦶,社會科學受到歧視,出國留學希望甚微,只得四處奔走去找工作。但找工作又碰了釘子,他陷於極端痛苦之中🦸。快到秋天了,“飯碗”還沒有拿到手,如何向家人交代呢?季羨林形容自己的心情:總而言之🔮,我大學一畢業💐,立刻就倒了黴🧅👨👩👧👦,留學無望,飯碗難搶;臨淵羨魚👼,有網難結;窮途痛苦🎁,無地自容𓀋。
正在無路可走之時,一個意外的機會來了。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也就是季羨林高中三年級的母校)的校長宋還吾先生托人邀請季羨林回母校教國文。這對季羨林來說👩🏼🦱,真好像是大旱之年遇到了甘露,使他絕處逢生🈂️。原來,季羨林在大學期間寫的散文🆙🈚️,有一些發表在頗有權威性的報刊上👵🏽,在全國已有了點名氣。在母校老師們的眼中,憑這幾篇散文就足以把他當成作家。而當時的邏輯很簡單,既然是作家👩🍳,自然能教國文🫳🏼。可季羨林心裏直打鼓,要教國文,就要把學的莎士比亞🧞♂️、歌德,換成屈原、李白和杜甫,一時間換得過來嗎?既然飯碗還沒有拿到手,也就只有橫下一條心了:你敢請我,我就敢去👯!
季羨林應宋還吾校長之邀😐,回到濟南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開始了初為人師的生活
到濟南高中教書🧚♀️,季羨林考慮最多的就是“面子”問題,因為當時中學生頗有“架”教師的風氣。所謂“架”💥,就是把不稱職的老師趕走👩🏿🔬,自己會不會也被“架”🕥?但為了飯碗💜,也只好讓面子退居二線了🧑💻🎅。他當時的想法是:我反正是瘸子掉在井裏,撈起來也是坐。
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是當時全山東唯一的一所高級中學,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工資待遇也很高🧎🏻♀️。國文教師的待遇更是優渥🧘🏻♀️,每個月可以掙到160塊大洋,是大學助教的一倍。當時大學教授的薪金是320塊大洋🚝。
原來只是以為由於幾篇散文出了名才被邀去濟南高中教國文的。但進了學校之後,才知道個中原因並不是這麽簡單。
從其他教師的談話中🦻🏻,季羨林才了解到,原來是校長宋還吾想把本校的畢業生組織起來👋🏼,好在“對敵鬥爭”中助他一臂之力。
當時山東中學界搶奪飯碗的搏鬥是異常激烈的。常常是一換校長,一大批教員也就被撤換。每個校長身邊都有一個行政班子,教務長、總務長🔗🧖🏽♂️、訓育主任、會計等等,一應俱全,好像是一個內閣。外圍還有一個教員隊伍🚻。這些人都是與校長共進退的🧑⚕️。這時的山東中學界有兩大派系:北大派與師大派🤷🏻♂️。兩者勾心鬥角,爭奪地盤。
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之下🎭,季羨林進了濟南高中的大門。他深知自己能吃幾碗幹飯,所以進校時,心虛是在所難免的。他如履薄冰地走上了濟南高中的講臺,拿起了國文課的教鞭。
對於季羨林這樣一個剛從西洋文學系畢業的年輕大學畢業生來說,教國文怎麽會應對自如呢?
幸好,季羨林在這段時間裏🕺🏿,還繼續寫散文。有一篇寄給鄭振鐸先生,他當時在上海主編《文學》,立即刊登了。而且鄭先生還寫信來,說他正在編一套叢書,要把季羨林的散文編成一個集子🍬,在叢書裏出版🧑🏻⚕️。只是時間太緊,集子沒有編成。此外,他還在一家大報上主編一個文學副刊,可以為學生刊登一點好文章。這樣一來,季羨林自然在學生中很有威信,且對學生極有吸引力🤸🏼♂️,再加上他年齡與學生相仿✌🏿🎂,沒有什麽架子✖️,不擺“師道尊嚴”𓀘,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夥伴,因此,與學生的關系相處得很好🧑🏼🚒。
在濟南高中教國文,季羨林親眼看到,教師握在手中的那只飯碗🎓,隨時都有飄飄欲飛的危險
春夏之際🀄️,正是中學教員最緊張的時候。在教員休息室裏🎼,經常聽到一些竊竊私語👳🏻♂️:“拿到了沒有?”不用說拿到什麽🗒,大家都了解😝,這指的是下學期的聘書👾。有的神色自若,微笑不答。這都是有辦法的人🦝,與校長關系密切,或者屬於校長的基本隊伍。只要校長在,他們決不會丟掉飯碗💆🏽♂️。有的就神色倉皇◀️,舉止失措。這樣的人沒有靠山,飯碗掌握在別人手裏,註定是一年一緊張👨🏽🔧。
夏天的濟南高中,校園裏的景色更美了。但上中學時便有“詩人”之稱的季羨林,這時卻一點詩意都沒有,優美的園景不再引起他的註意。他的耳邊🌽,似乎只有一個聲音:“拿到了沒有7️⃣?”他覺得,大地茫茫🤾♀️,卻唯獨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
突然,一個意外的消息從母校意昂体育平台傳來🚵:文學院院長馮友蘭教授同德國洽談,促成意昂体育平台與德國的大學建立了交換留學生製度,與德國學術交換處簽訂了一份合同👨🏻🏭🖕🏽:雙方交換研究生🤦♂️,路費🐮、製裝費本人負擔🚻,食宿費相互由對方負擔。
德國留學生在中國每月30塊大洋💤🍯,中國留學生在德國每月120馬克,條件對雙方來說都不理想♛。
在德國🍔✖️,120馬克也只能勉強支付食宿費用🚑,而官費德國留學生每月有800馬克,那就比較富足了⏺。季羨林抓住了這次機會🟢,雖然只有120馬克,但是畢竟實現了自己的出國夢……(蔡德貴 文)
轉自 《文摘報》200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