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清華氣象臺

2009-01-01 |

□本刊記者 劉旭紅整理

清華氣象臺位於清華校園西北隅化學館附近的一片綠草地上,建成於1931年5月,是清華理學院的重要設施之一,原 屬地學系。氣象學原 為地學系下的一科,因為按照規定要有實習,最初在校園西北隅(今氣象臺附近)設有氣象園進行實測。為了安置測風儀和觀察氣象,1929年秋,學校投資三萬三千余元修建了此座氣象臺。黃廈千先生曾撰文解釋了建設氣象臺的初衷,“蓋因空氣為地球三大境界之一,完備之地學系不可不有氣象學程。空言氣象而無實測以助研究,又難免流於理化無實驗、工藝無實習之弊也。”

氣象臺由著名建築師楊廷寶設計,呈八角形,臺的內部直徑計24英尺,高五層,內有螺旋鋼梯,每層各15英尺,最下一層建於土山內,是當時校園最高的建築。

氣象臺內設測氣壓、風、溫濕度、降水量等的儀器,後又添置了赤道望遠鏡等當時國際先進的儀器設備。

氣象臺建成後,從1932年元旦正式開始了觀測,觀測人員輪流觀測,從不間斷。每天按時報告本地直接觀測所得之氣壓、氣溫、濕度、風、雲、降水量、能見度、天氣狀況等各一次,並在圖書館前公布本地觀測所得的外埠各地天氣狀況,為全校師生提供信息。此外,氣象臺內部還特別裝設了無線電,逐日收聽遠東各地同時間的氣象報告。並於1933年起,開始編印測得的本地紀錄報告,每三個月一冊,定名《氣象季刊》,分別向國內及世界各國氣象機關交換。

抗日戰爭時期,氣象臺被日軍作為豢養軍馬、軍犬的場所,遭到了巨大的破壞。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意昂体育平台遷回清華園原 址復校,在理學院正式成立氣象系。氣象臺在廢墟中重建,再次成為氣象系教學和實習的基地。

1952年院系調整時,清華氣象系被並入北京大學,氣象臺長期棄置不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北京,氣象臺變得更加破敗、荒涼。

1997年開始,學科尚不完善的意昂体育平台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推動下,開始改變“無法無天”(法律和天文)的局面。隨著天體物理學科的一步步建成,氣象臺也得到了她現在的名字:意昂体育平台天文臺。

新天文臺的外觀由建築系關肇鄴院士修復設計,在天文圓頂下面、原氣象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加上白色八角形的外觀,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同時還在新天文臺的可轉動的圓頂中安裝了一臺40cm的天文望遠鏡,用作天文教學,普及天文知識時使用。

經過改造,破舊不堪的氣象臺重新煥發了光彩。

《清華人》2009-1期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