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轉自 movieworm 的BLOG:蝶舞】
BLOG地址:http://www.newsmth.net/pc/index.php?id=movieworm
日誌地址: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217&nid=299123&s=all
看得見風景的老館
一年四季,圖書館有連綿不絕的風景。春天時候,星星點點的嫩黃迎春在綠色枝條的映襯下瀑布般瀉下,給尚未全然發芽的草地帶來顏色。夏天時候在懊熱的傍晚走過,館前叢叢劍麻撲入眼簾,光滑堅挺的碧綠葉叢中高高探出花萼,潔白的花朵鐘兒一般層層疊疊、累累垂下,蓬勃而大氣。秋天時候,銀杏樹黃,樹葉翻飛,在金色陽光下,燦爛到無可名狀。在這樣的樹下佇足,會覺得被畫面吸入其中,難以逃脫。
我尤愛老館,那覆蓋住整面紅磚墻的心臟形的爬山虎綠葉,纏綿交疊在紅褐幹裂的枝條上,向四方延伸,如同在宣紙上洇開的墨汁,隨意而必然。這是夏的標誌,夏的熱,夏的涼,夏的汗液,夏的花朵樹葉的氣息,就這樣彌漫四周。老館旋轉的樓梯間仿佛是夏天裏另外一個世界,安靜而涼爽。高大拱形頂的窗戶外覆滿綠葉,逆著光看,滿眼幾近透明的葉子篩入光影,讓心一下靜下來。我喜歡坐在這暗紅色油漆斑駁的寬大窗臺上,發一會兒呆。靜靜的,發一會兒呆。沒有人來,只有我倚著這窗。
老館的自習室有左右兩間。成排的長條桌子,而占座很難。本科時候因此很少能在老館自習,扛著書包在三教四教遊擊,有時被別人趕走,有時把別人趕走……讀研時因為校慶而拍一個校園風景的片頭,起個大早在圖書館前架起機器侯著。視頻中清晨的老館門口聚集起黑壓壓蜿蜒曲折的占座隊伍,當館門打開,人群如巧克力遇見熱水,一下散開,形狀從油條變成燒餅,有效率地湧入吞吐自如的大木門。門內,同學們如被拔欄的賽馬沖出,以智慧與體力並經驗占到最佳座位,播種機般將身上攜帶之物密布各個座位,期間大家不發一言,情景其實相當壯觀。
偶爾去老館上自習,在寬大的扶手椅上落座,在木質桌子上將書本鋪開,心就定下來。我愛那高高的屋頂,開闊的視野,寬敞到令人心曠神怡的窗戶,愛那貼著墻一溜鎖住的書架,愛裏面完全不知道是什麽的厚厚的老老的書,看到它們褐色的封皮和書脊上的燙金字,就覺得充滿幸福。如此寬敞的空間,即使坐滿了人也不覺壓迫。在事事追求經濟實用的現在,尤顯可貴。
上一周天氣陰霾,濕潤的空氣竟像江南。迎春在冷風中盛開,老館前的山桃蓄滿了粉色的花蕾。忽一日暖陽出雲,山桃花競相開放起來,頓時就是一片縹緲而悅目的粉紅雲霧,映襯在綠色的松樹前,映襯在老館厚重的紅墻上。抱著厚厚書稿進老館找座位,打定註意要找一個可以看得見風景的位子。令人驚奇的是,幾天來,白天老館座位總有四分之一是空的,很容易就找到那樣一個座位,稍稍側頭便可看見那樹山桃,而左側竟然還沒人!很踏實地坐下來,鋪個攤子,樓下去泡杯茶,返回來,拿支筆,慢慢改稿子。
對面長相十分普通的男生,雙眼則精光四射,露出一副聰明相,計算相當復雜的數學題。右邊的小小女生在一張紙上計算不同橋梁的受力點,筆在圖上畫出各種線條。左前方的男生在研究關於民法的著作。大家都在從事我全然不明白的高精尖的智力活動,令我心情大為愉快。我不由得忘懷近來頗感失望的種種學術風氣,任由自己沉浸在學子們的汪洋大海中,沉浸在活躍的腦電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