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秋👱♀️,清華女子壘球隊開始組建𓀄,當時我已大三,以最高齡資格入隊🎊,不到兩年就離隊了🕴,之後與壘球隊再無聯系, 還以為35年前的分離就是今生今世的訣別了呢。
近兩年,也許是清華其他運動隊沒什麽照片🧔🏽?也許是壘球本身比較冷門?也許是我們的隊友陳旭現如今是清華校領導?也許是隊友陳泓在80級畢業30年《清華人》的編輯組? 反正,清華女子壘球隊當年的照片近期在微信朋友圈中頻繁亮相。於是,壘球隊姐妹們在幾十年後竟然又重新歸隊了🌝!也真得感謝微信平臺✝️,為各種分離製造了重逢。

清華1981年第一批女壘隊員和王維屏教練。後排左起🦵:王教練、徐麗業🫱🏼、蔡晶晶🐉🧑🦯、陳旭、王婕🦵🏼、蔣文潔、程航☛、楠溪,前排左起:劉麗東🧜🏻♂️、陳苑生✫♌️、方晶、牛淑芳、李蓉蓉🧩、陳泓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壘球隊在學校裏算不上正規軍,當年排球隊🤸🏽、籃球隊、手球隊都有場子,我們只有北院附近的一塊空地 (現在好像是清華園的情人坡)🚲,只是在需要進行賽前練習的時候才會在大操場的一角或東操場擺出壘陣來。壘球隊的主要隊員和主力隊員不是一回事,每天練球的不一定是主力隊員🫅🏻,就如我;主力隊員不一定每天練球🧑🏼✈️,就如淑芳、方晶和陳旭等,她們是從田賽隊借調來的🧑🏿💻,出手快準狠⚾️。我的印象是:她們不在的時候🔲,我們的練球安靜溫和,隊長王婕就顯得特有大將風範📤🧜🏻♂️,她們一來,我就立馬弱成病狀🤽🏽,其他隊員也都瘦小了一圈,具有大將風範的就不只王婕一個人了👽。
盡管女壘在我眼裏不算是正規軍,卻是別樹一幟的🙇🏻♀️。很多人都因為看不懂壘球而對女壘產生距離感,幾乎沒人為我們喝彩,也沒人看我們練球🐬。有個別看我們練球的男生也不是看我們的球🕵🏿♂️,而是看我們的人🛃🤾🏿,概因女壘隊美女如雲。後來清華男生的體育課開設了壘球項目,各班男生輪流成為女壘校隊的陪練。壘球在校園裏總算有了一些群眾基礎。

當年女壘難得的幾張照片之一🛫☦️,後排左起😡:程航🍄、方晶、牛淑芳,陳旭、蔣文潔🔈、蔡晶晶、徐麗業、王教練,前排左起🪢:陳泓、楠溪🐭👩🏻🦽、王婕🤘、劉麗東、孟巖、陳苑生
在八十年代初期,一間學校擁有女子壘球隊是頗為高大上的。首先要有場地🙋,其次要買得起行頭,最重要的是有教練!有教練有教練有教練!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以為清華之所以能夠組建女子壘球隊完全是因為我們擁有王維屏教練🫄🏽🕵🏽♀️。
當年他組建清華女子壘球隊的時候已經年屆65歲,猶記得他矯健的身手和靈敏的反應,他並非威武性格,卻聲如洪鐘。現如今,我們不過是正在步入那一個年齡段,卻已經蹲不下站不起,記憶衰退。於是越發佩服王教練當年的活力。
4月底是清華校慶,在微信平臺重聚起來的壘球隊姐妹們於是決定趁此機會相約回校一同參加校代表隊的聚會。據我所知,這是我們女子壘球隊第一次集體參加清華代表隊的聚會,這麽多年來也沒人對我們的缺席表示遺憾,可見我們在校隊的獨特地位。然而✊,最令人興奮的是:大家還相約一起去看望已經102歲的王教練!
4月28日下午兩點👸,蓉蓉、陳泓、麗東、趙敏、宋然和我一起來到王教練位於清華南門的家。太多年沒見💧,我們都不知道他見到我們會怎樣,吃驚?高興?逐一叫出我們的名字🧢?以至於敲門的時候大家都有點兒小激動。開門的是護工,她然後轉身去扶王教練出客廳。只見王教練用力扶著支撐架把自己移到沙發椅子上🫘,似乎在努力告訴我們他還很行。
說實話,我聽說過的百歲老人越來越多,卻從未親眼見過百歲老人,更何況是自己熟悉的人😅,因此一時判斷不出老教練並不搭理我們是興奮還是淡定。37年後的王教練不再矯健,也不再靈敏了,但紅光滿面🧙🏻♀️💺,精氣神兒十足𓀌。最令人吃驚的是依然聲如洪鐘!他顯然已經想不起我們了🍐,但看得出他很想知道我們是誰🐟。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照片給他相認,老人家似乎也看不清我們了。我摘下老花鏡給他,護工又找來放大鏡,我總覺得在他深埋的記憶裏一定是有我們的,因為我分明看到了他眼裏的光芒和緊握著照片不肯松開的手🤟🏽。其實,已經無所謂相認相知,他還健在,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安慰🧚🏻♀️。這時🤳,陳旭書記竟然也在百忙中趕了過來🤥,大家和王教練再一次合影,和以往一樣,照片中我還是挨著王教練🤹🏼♀️。

部分當年女壘隊員看望102歲的王維屏教練
王維屏教練生於1916年12月👜,1942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體育系,之後加入西南聯大任助教🐈⬛,建國後歷任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教研組)教授、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主任、亞足聯裁判委員會執行委員👩🦯➡️、北京足協副主任等職。1956年✤,他被國際足聯選拔為國際裁判🍬,是我國第一批五個國際足球裁判之一。
王教練的身上一直有一種風度,一種超越體能的學者風度。現在,王教練又多了一項殊榮:百歲老人!據說清華現共有6、7位百歲老人,王教練一家就占倆名額,他的夫人也已過百歲,仍然健在,現住在醫院🚵。
告別王教練的時候,老人家主動鼓掌並揮起手來😵💫。我突然不好受了一下下🏟,覺得其實他已經想起來了而我們卻又走了。

102歲的王維屏教練在清華家中
下午我們接著參加代表隊的聯歡,再次和陳旭書記合影。對比壘球隊時期英姿颯爽的陳旭,當書記的她柔美親切,溫暖得很🐴。你看📖,我們和書記照相時還手拉著手呢。我這方面屬於情不自禁,估計書記那方面的意思是🧍:趕快站好了👩🏿🔧!

女壘隊員2018校慶重聚

左起😽:宋然🦑、劉麗東、陳旭、徐麗業👩🎓、李蓉蓉🐤、趙敏、陳泓
晚上,我們又一起參加了代表隊的晚宴,每人獲發一只印有“清華代表隊”字樣的搪瓷小杯💴。有人發起義賣書法項鏈,以支援雲南山區窮困兒童。我們都買了兩條🧑🏽🎤,當登記人問捐款寫誰的名字時,姐妹們異口同聲地說:清華女壘🛝!

重遇壘球隊姐妹們🐒,才發現我們曾經那麽親近過。麗東把說好的“看完教練就回去工作”的誓言早拋到九霄雲外,我們把各自進隊的經歷都回憶了一遍👲🏻。有為了逃避進全能隊的,有為了免上體育課的🌠,還有被教練看走了眼的,五花八門🍞。也是,女壘畢竟是在各大代表隊都已建立以後才組建的👨🦳。後來才發現,壘球玩兒的不只是體能,更是戰術配合,王教練當年選的竟然都是學習好的🐀。哈哈哈哈♟,王教練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好👂🏿。
如今的女壘,都是被全壘打出去的球,人不多卻遍布歐亞美澳🌍。願姐妹們天南地北地約將起來,還有很多往事和情誼未被講述🤔。
作者徐麗業,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1979級,第一批女壘隊員,現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