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陳寅恪與清華學校的聘任

2014-06-19 |

○孟凡茂(1979 自動化)

1924123日清華學校籌備大學委員會課程及計劃組通過《清華研究院章程》,章程規定:“本院於民國十四年至十五年度就左列需要最急之科目中選兩科或三科:甲、中國歷史研究科,乙、中國語言研究科,丙、中國文學研究科,丁🧏🏼‍♂️、中國哲學研究科🧯🧑🏻‍🦰。”此即後來所稱的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科或簡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章程既定👼,具體籌備的工作也就開始了。首先招聘合格教授(當時稱主任講師),因胡適為意昂体育平台籌備顧問,有文章稱,校長曹雲祥與之磋商籌辦研究院事,並請他擔任導師。胡表示☎️:“非第一流學者,不配作研究院的導師。我實在不敢當👨🏿‍🎓。你最好去請梁任公🙌🏽、王靜安、章太炎三位大師,方能把研究院辦好。”此前🤽🏽‍♂️,19231月《清華周刊》記者采訪胡適📬,詢問對清華改辦大學的看法,胡適說:“我看清華至少該辦成文科和理科🦹🏿。”“欲辦文科則國學最為要緊🤚🏻,在中國辦大學國學是最主要的⌨️,聘請國學教授有是極困難的問題。譬如中國歷史一門🟰🤞🏿,國中即無幾個合格的教授人才🕵🏻‍♂️。清華既有大學之議🧏,現在便該開始羅織有名的學者來充教授之職。”“請不到合格教授,大學終是辦不好。”開辦研究院也就非大師級的人才不可了💀。1924128日校長曹雲祥在胡適的陪同下拜謁王國維,之後🧍‍♂️,曹校長通過胡適寄去聘書請王國維擔任研究院主任,但王國維沒有立即答復。同時,教授莊澤宣與梁啟超聯系👸🏽,邀請梁參與清華研究院的籌辦🏋🏻。此前,1923年年末教務長張彭春已經函請趙元任回清華任教🖋。在1924年年末1925年年初👩‍🏭💇🏿‍♀️,清華學校基本聘定王國維、梁啟超和趙元任為研究院教授🤰🏼。

一👩🏼‍💼、清華研究院籌辦主任吳宓的推薦

吳宓是清華1916(丙辰)級畢業生,因眼疾留學推遲一年,1917-1921年留學美國,與湯用彤、俞大維、陳寅恪、梅光迪等交誼甚好。吳宓回國後先任教於東南大學🙆🏻‍♀️,所授課程頗受學生歡迎🤾‍♀️。1923年春假,在清華就讀的梁實秋南遊上海和南京𓀇🐇,所寫《南遊雜感》談到聽吳宓講課的感受♈️,“我到吳先生的班上旁聽了一個小時,他在講法國文學📊,滔滔不斷🤸‍♂️,娓娓動聽,如走珠,如數家珍。我想一個學校如果不羅致幾個人才做教授到來。結果必是一個大失敗,我覺得清華應該特別註意此點。”1924年秋吳宓到東北大學任教。19248月下旬吳宓給友人寫信👩🏼‍🎓,談想到清華教書。該友人立即到外交部找曹雲祥,談此事,曹說暑假時就想邀吳來清華,後聽說吳已應東北大學才作罷。此後,吳宓與曹雲祥書信往還🏌🏽‍♀️,談到清華任職,擬聘吳宓助理中文部事宜。929日吳宓致信曹雲祥校長🪱,確定明年二月到清華任職➝👩🏻‍🏫。

192526日吳宓到清華並會見曹雲祥校長。29日校長曹雲祥派吳宓籌備研究院📳🗳,吳宓提出應以清華學校研究院籌備主任名義,並須有全權專責辦籌備處事務,此議得到校長同意。12日籌備處成立💇🏽‍♂️,開始辦公。13日吳宓向校長曹雲祥和教務長張彭春商聘陳寅恪先生為研究院導師🦸🏼‍♂️,並得允準。15日張彭春到吳宓處,聘陳寅恪先生事有變化👩🏿‍🦱,薪酬也未議定。16日吳宓與張歆海同見校長曹雲祥,“談寅恪事。即發電聘之”🧩。 220日《清華周刊》刊登“與吳宓先生談話記”。記者向擔任籌備處主任吳宓詢問研究院的計劃和聘任教授事。吳宓稱,現聘定梁任公、王國維、趙元任三位先生🛌🏿。“尚有一二位名師,不久即可約定。”227日《清華周刊》消息,“茲校中又函電往德國🧖,聘請陳寅恪先生為主任講師,連前共四位👩🏻‍🦳。” 該刊用半頁篇幅介紹陳寅恪:“陳寅恪先生,乃詩人陳伯嚴先生(三立)之公子,幼承家學,故中國學問甚為淵博。自前清宣統元年迄今,留學歐美,共已十余年🙂‍↕️。陳先生初治史學,繼研究古今語言,如希臘文🥠、拉丁文、及英🧕🏻、德、法文等。近七八年來,則攻讀梵文🚵、巴利文以及蒙文、藏文之類。其所用力者🎞,為古代東方各國語言及歷史,佛教發達傳播之歷史,中西交通史等🧙🏿‍♂️。陳先生留學德法兩國最久🦸🏼‍♀️,在巴黎與伯希和、萊維諸大學者相從問學,極為熟稔。又其人篤誌用功🙃,故造詣宏深,誠留學生中特別首出之人才。” 36日《清華周刊》刊登招考清華學校研究院學員廣告🛒,其中說“本年先辦國學一科,已聘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諸先生為講師”🏊🏽‍♂️。

1925427日吳宓收到陳寅恪來信,《吳宓日記》記述👨🏿‍🎓, “以()須多購書。()家務🫱🏻🌝,不即就聘。——介紹陳來,費盡氣力,而猶遲惑。難哉!”625日吳宓收到陳寅恪信稱,接受聘任☺️,明春到校。吳宓舉薦陳寅恪任研究院教授事最終落實🧙‍♂️👨🏼‍🔧。

二👼🏿、不可能發生的“梁曹對”

傳說研究院籌辦之初📼,梁啟超曾向清華校長曹雲祥推薦尚在德國留學的陳寅恪任導師,有這樣一則故事📰:“十五年春♦️,梁先生推薦陳寅恪先生🧑‍⚕️,曹說⛩:‘他是哪一國博士?’梁答:‘他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曹又問:‘他有沒有著作?’梁答:‘也沒有著作。’曹說:‘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這就難了!’梁先生氣了,說🤷🏽:‘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好吧!你不請🌻,就讓他在國外吧🙅🏼!’接著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幾位名教授對陳寅恪先生的推譽。曹一聽🚣🏼,既然外國人都推崇,就請✡︎。”故事中的對話後來被稱為“梁曹對”,為許多討論清華國學院的文章所引用🧚🏿‍♀️。但據歷史文獻和學者研究🧘🏿‍♂️,“梁曹對”是不可能發生的。

桑兵先生認為此說時間、人物🥲、地點均不合。“梁與陳家可謂故交,但陳寅恪是晚輩➖,又長期求學於歐美,對其學問人品,似無從了解;所謂德🌭、法等國名教授推崇之語,沒有旁證。梁與陳所結識的歐洲學者,並非同一類型📅,前者多為思想哲人,後者則為東方學者或漢學家🦓,擔任過陳氏課程者🧓🏽,與梁並不相識;除幾封信函外,當時陳尚無只字面世。在此情況下,梁不會大拍胸脯,極力舉薦🎯。”

據《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引1937415日吳宓在《文學與人生》課堂上回憶,“當時任研究院籌備主任🫴,學校已聘定三教授,乃向校長曹雲祥推薦陳先生💦。教務長張彭春認為陳先生留學雖久,學問亦好,然而一無學位,二無著作,不符合聘任教授條件🏧,為保證今後教授水準,不應放松聘任標準🕒,不同意聘請🅱️👰🏽‍♂️。我說:陳先生前後留學十八年,他人不過四五年🧙🏽‍♀️。陳先生學問淵博🤵🏽‍♀️,能與外國教授上下其議論,堪稱學侶🧜🏿‍♀️。雖無正式著作發表🤏,僅就一九二三年八月《學衡》雜誌第二十期所節錄的《與妹書》,寥寥數百字🚐,已足見其學問之廣而深,識解之高而遠🙃。學校已聘定三教授🙇‍♀️,為院薦賢,職責所在,安能薦一人而尚不得。至此⚖️👳‍♂️,事乃大僵🏊‍♂️。不得已,用了一個小手段🌸。乘一次宴會的機會,席間有張彭春及張歆海📀、徐誌摩等人。我中途退席,往見曹校長,再申前議,並以去留爭🦿,聘事乃決。即用鉛筆擬一電稿,經曹簽字拍出。”由此可知,“梁曹對”的對話內容基本上就是吳宓向張彭春的陳述🩶。

孫敦恒先生的《清華國學院的師生情誼》一文把“梁曹對”的時間定在19254月,以使梁啟超和曹雲祥有對話的機會,但曹雲祥於2月就已決定聘陳寅恪🤵🏼‍♀️。梁啟超也一定從各種渠道(如《清華周刊》的消息以及與吳宓的談話)知道學校已經聘陳,此時再推薦也就沒有意義了👩🏿‍⚕️。即便梁不知道學校已決定聘陳,梁在此時向曹推薦🧑🏻‍🎤,曹也會立即告訴他學校已發電聘任。如此🧑🏿‍🍳,兩人可能還會就此話題繼續談下去,但絕不會有如此激憤的言辭了。如果梁薦陳事發生在先,當吳宓舉薦時,即無須與張彭春交涉👨🏻‍🦯🫶🏼,吳也就不會感到“費盡氣力”了。

依據史實🌦,可對陳哲三先生所擬“梁曹對”的產生和傳播作如下推測:吳宓把他向曹雲祥推薦陳寅恪時與張彭春的對話講給梁啟超,之後,梁啟超把吳與張的對話講給他的學生們,並加上自己的感慨🏨👏,也就是著作等身與數百字之對比👍🏼🌤。等到40年後,年逾花甲的藍文征教授轉述梁啟超所講,就把吳宓和張彭春擱在一邊了,使故事的關鍵人物變成了梁啟超和曹雲祥。陳哲三先生用極具文學色彩的筆調記述了尊師所講清華國學院的遺聞軼事,雖使故事更為動聽⚀,但也就只是故事了。

三、陳寅恪歸國和就職

1925914日清華學校研究院正式始業。918日《清華周刊》列出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李濟諸先生所指導的學科,其中陳寅恪教授指導的學科為:“一、年歷學(古代閏、朔、日月食之類);二、古代碑誌與外族有關系者之研究 (如研究唐蕃會盟碑之藏文、闕特勒碑之突厥文部分,與中文比較之類🙆🏿。);三🕜、摩尼教經典回繪文之研究;四、佛教經典各種文字譯本之比較研究(梵文、巴利文、藏文🏋🏿‍♂️、回繪文及中夾亞細亞諸文字譯本,與中文譯本比較研究);五、蒙古、滿洲書籍及碑誌與歷史有關者之研究🧑‍⚖️。”此時陳寅恪尚在歐洲。

19251113日《清華周刊》消息:“研究院陳寅恪教授,頃由德國來函,已定十二月十八日🤾🏼‍♀️,由馬賽乘法國郵船回國,來校就職🧛。校中曾於九、十月中,兩次匯交陳教授公款四千元,代圖書館購買研究院應用書籍。所購者多系西人研究漢學及東方學之專門書籍🧑🏿‍🎄☪️,中有德人所影印其在新疆發見之摩尼教書像等,其著色與原物無異,誠為珍品。又如Journal Asiatique 等雜誌,陳教授均已代訂👩🏻‍🌾,不日即可到校。”1130日《吳宓日記》又記💤:“陳寅恪來函🐌,歸期展緩。”

19261月傅斯年致羅家倫信中談到☝️🙇🏼‍♂️,“老陳回去,坐二等艙🦸🏻‍♂️,帶著俞大維那個生龍活虎一般的兒子,Just think of it.” 據陳流求等著《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19261月◀️,陳寅恪從法國馬賽港乘遊輪通過蘇黎世運河,經印度洋回到上海。“本次父親回家團年(1926212日為乙醜除夕),帶來的小“洋和尚”(即俞大維的兒子)令氣氛活躍,為祖父添了不少樂趣。”35日《清華周刊》報導👘,陳寅恪教授“現在杭州,日內即須來京,到校上課”♈️✒️。春季開學時🤾🏼,因父親生病,陳寅恪沒能到校,在家中侍奉父親數月🦗👨🏻‍🍼。

1926311日吳宓提出辭研究院主任,315日獲批準,研究院主任由校長曹雲祥兼任🤷🏻‍♀️。318日趙元任致羅家倫:“清華學校近來鬧風潮🎍,想您已聽見了多少了⛓️‍💥🚐,現在還沒有完全平息,研究院主任也辭了職👩‍🍳🏃‍♂️,教授各處分散,校長代理主任,但他對於搜集史料之事,也願意同大家商量之後再定🙅🏻,因為現在主任辭職。梁任公先生新經手術,在北京還不能見客。王靜先生我找了兩次,也沒遇見🦫。寅恪在南邊聽見清華起風🧑‍🍼,竟有不來之意🐐🧙‍♂️。”清華的校事風波對陳寅恪到校任教不能不有所影響☝️。

1926419日 清華學校舉行首次教授會🤦🏻‍♀️🤹,選舉梅貽琦任教務長❤️,此後教務長兼研究院主任。429日舉行第三次教授會🤵🏻‍♀️💂🏿‍♀️,選舉產生各系主任,陳寅恪先生當選東方語言學系主任🐑。

192677日,陳寅恪抵北京,據《吳宓在日記》:“下午一時許🧑🏻‍🦱,即接電話,知陳寅恪已抵京🎡。乃即乘人力車入城,至西河沿新賓旅館5號,訪陳寅恪,未遇……夕五時👨🏻‍🎨🌈,再至新賓旅館,與陳寅恪談,告以清華種種情形。又邀之至香滿園飯館晚餐🧣。”8日又記🙅🏼‍♀️:“十時半🛷,至新賓旅館,與陳寅恪合乘汽車回校🕵️。抵校,進午餐。陳君即住西客廳🙇🏽‍♀️。”當天及隨後幾日,吳宓還陪同陳寅恪拜訪了校長曹雲祥👧🏿、教務長梅貽琦及趙元任🏧、王國維、梁啟超等校內同事,並陪參觀研究院🤲🏼、圖書館等處。827日研究院舉行本年第二次教務會議,教務長梅貽琦主持,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李濟諸先生到會☔️。98日清華學校開學❄️,陳寅恪開始了他在清華的教學和學術研究生涯。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