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 自動化)
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回憶了他對清華的印象:“意昂体育平台位於西山之麓🚴🏼,有不少精美而牢固的美式建築……一進校門就可以發現中國慣常缺少的所有美德都呈現在眼前🗜,比如清潔🗣、守時和高效👩🏼🦲⛹🏻♂️。我在清華的時間不長,對它的教學無從評價🏙🧛🏼。但所見到的任何一件東西,都讓我感到完美。”
羅素於1920年10月至1921年7月訪問中國。現在的問題是,羅素在何時訪問了清華學校📝📴。據《清華周刊》第200期記載,1920年11月18日羅素來校,校長金邦正設宴招待,席間校長邀請羅素來清華講演,並得到應允。但講演題目和具體時間沒有確定。這則消息是夠簡短的,羅素在清華學校是否還有其他活動,我們不得而知。可以推測清華的校長一定陪同羅素參觀了校園🌻。學堂大樓🤽、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以及即將竣工的大禮堂等西式建築給遠道而來的客人留下的印象是🤥,“清華學校恰像一個由美國移植到中國來的大學校”🧜🏿♂️。應該說,羅素訪問清華學校,只是一次參觀遊覽活動👤。
是什麽原因促成羅素訪問清華學校,尚未查到當時的報道🩲,但我們仍可以推測。其一,清華學校的邀請⚫️。羅素來華講學是中國的知識界一大盛事。受北京大學等機構的邀請,羅素1920年10月12日抵達上海🛀🏼。從上海、杭州、南京,到長沙👦🏿🏗,各處的教育機構和學術團體熱情邀請羅素講演且反響熱烈。在長沙,湖南教育會計劃為羅素安排一周的講學,但羅素只想盡快到北京🤵🏻♀️。為答謝東道主的盛情,羅素連續作了四次講演🐹。到北京後,開始了在北京大學等處的一系列講演🧘♂️。對於清華學校來說,雖地處西郊👨🏿🍼,卻經常邀請著名學者來清華講演🐹。清華自當不甘人後🚶🏻♀️➡️💁🏿♂️,一定會主動邀請羅素訪問清華,所以就有了校長金邦正的設宴接待。其二,因為清華學校的特點🏄🏻♀️,清華是利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開辦的留美預備學校。十年間清華學校在國內外造成的影響,羅素一定有所耳聞🧏🏼♀️。在《中國問題》有一書中提到,美國人得到的賠款,除了賠償損失外還有富余,就退還中國作為高等教育經費。其中一部分在中國開始由美國人管理的大學(此說並不準確),一部分資助出類拔萃的中國學生留美求學🤦🏽♀️。中國由此受益匪淺📸,而美國則得到了中國人(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者)的友誼,美國由此取得的利益更是無法計算。後來💃🏽🤜,羅素主張英國也應退還其庚子賠款,並仿效美國🚆。1924年英國政府決定組建一個專門委員會管理庚款🐞,使之能用到“有利於中英雙方的事情”上👠。羅素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力陳將英國所得賠款全數用於中國教育的理由🎙。當然這些更應該看成是羅素訪問清華之果。由果及因,羅素一定曾對清華給予更多關註🤗,自然會接受清華的邀請。其三是因為趙元任先生,1920年秋趙元任先生受聘於清華學校🙍🏽,講授數學和心理學。開課不久,值羅素訪問中國,接待方向清華校長金邦正提出借趙元任先生任羅素在華講演的專業翻譯。在學識和語言上也只有趙堪當此任。趙元任回憶說,“在上海短暫停留後,我和羅素一行經杭州、南京、長沙,然後北上北京☢️,沿途趣事頗多。在女子高等師範講演的時候,人們興趣濃厚,有1500人擠不進講堂⚛️🕴🏻,那個年頭並沒有有效的音響設備將講詞播放於場外。”在為羅素翻譯的過程中,由於各地方言不同,趙元任竟由此發現了自己表達方言特征的語言天賦👩🏻🎤。趙的翻譯一定讓羅素非常滿意👩🏿🦱,一個月的共同工作☄️,也使兩人成了朋友,訪問這位新朋友所任教的學校,對於羅素來說,從哪方面講🌉,都是件很自然的事👨🏿🏭。
羅素應允在清華的講演是否舉行👨❤️👨,《清華周刊》沒有後續報道。據《清華周刊》第201期報道,1920年11月26日晚清華科學社借禮堂(今同方部)開會♖,請趙元任先生演講,題目是“羅素對於科學的貢獻”。報道稱,羅素的學術共分四種,數學、哲學、邏輯、社會哲學及政治哲學👨🏿✈️。趙元任先生對於其數學發揮尤為詳盡明晰。估計羅素在清華的講演,一時安排不下來,清華科學社就請趙先生對羅素的學術思想作一番介紹💂🏻🪥。1921年4月出版的《清華周刊,校慶十周年紀念專號》列舉了清華歷年名人講演的講演人和題目,其中沒有羅素。
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的梅貽寶先生在1980年代初寫回憶文章《清華與我》,文中把杜威和羅素的演講一並敘述🫖,“杜、羅二先生的講演,我在清華聽了若幹次🚶♀️➡️,又趕到城裏🐑,在北大🤷、師大聽了若幹次🚝,不能說完全聽懂👣,但是深受刺激。”這段敘述讓人覺得杜威和羅素都在清華有過講演👩🏽🦱。實際上,杜威在清華的講演是在1919年9月-1920年初。作為清華學校專任講師,杜威每周或隔周為高等科學生演講“倫理學”,同時也為清華教員開講座。後來杜威在清華的講演結集出版,書名《實驗倫理學》🔈。梅貽寶先生在清華聽了杜威講演若幹次🚴🏼♂️👳🏽,到北大、師大才是去聽羅素的講演。梅先生描述了他到師大(當時稱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聽羅素講演的情形。那次是羅素在師大的首次講演🤵🏻♀️,題目是:物質是什麽?開講前,一間特大教室已經座無虛席🙆🏻,連人行道、窗臺都擠滿了人。羅素和翻譯趙元任一同走進教室👳🏻♂️,全場掌聲雷動📹🏞。羅氏開講,分析物之為物,講辭甚為抽象🏛。約十分鐘後,聽眾只剩下一半了🧝🏽。講到關鍵環節,羅氏發問:“我們何以知道那塊桌布下面有張桌子呢?”聞此,聽眾又走了不少,後來只剩下二三十人了🙍🏽♂️。由此可知,當時學生對羅素的講演,能聽懂的應是少數,大多是慕名而來。這一點🚔,羅素本人非常清楚,他在給友人的信裏曾談到,與北京的學生們在一起🕷,對他本人的哲學進展毫無幫助,而且因為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不足,對他們談論高深的哲學實際上徒勞無功👩🏿🎨。
1921年春,羅素繼續在北京大學等處講演。1921年3月14日在保定育德中學講演後生病💂🏽♂️,講演中止,7月6日在北京教育部會場在告別講演,“中國到自由之路”。馮崇義所著《羅素與中國》一書列舉羅素自1920年10月至1921年7月的講演題目和講演地點,其中沒有提到清華學校。
現在有文章稱,羅素曾在清華發表演講。但從所發現的史料看,羅素在訪問清華時所允諾的演講⛹️♀️,並未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