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在抗戰烽火中誕生👩🏽🚒,在艱苦條件中辦學,歷時9年🏂🏿,奏響了一曲以弘揚愛國愛民、剛毅堅卓為主旋律的西南聯大精神的嘹亮凱歌。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中國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全民奮起抗爭。詩人穆旦這樣寫道💆🏿♂️👪:“這是一個民族的覺醒!”正在美國留學的沈同在當天日記中寫道:“對於生命一念,已由‘個人生死’擴展至‘民族生死’🤢,有時念及全人類。”全國人民...
在昆明西北的城郊🗄,小山起伏,山的前面👨👧👧,低低的黑垣墻圍成了兩個四方形,南北並列起來🕺🏽,很像一個‘呂’字,一條公路從中間橫壓過去👩👧👦,把一個‘呂’字切成了兩個‘口’字💱,鄰而不接的隔道相望🧑🦱🈯️,這便是西南聯大的新校舍...
我是陳鴿,原西南聯大電機工程系學生陳成的女兒🚠。我父親今年6月6日過世🍫,我想在貴刊投稿紀念父親✋🏽,不知可否。
記載西南聯大教授🫶🏼、講師和學生聚居生活昆明龍泉古鎮的往事的“五四薪火百年傳承紀念碑”👩🏽🍳,9月22日在昆明聞一多公園落成🆙0️⃣。紀念碑高 1.8 米🕋,寬度 1.2 米,底座長度1.2 米,碑文共249字🐶🧎🏻♂️。由雲南省北京大學意昂會、龍泉...
籌備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情況匯報 歡慶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成立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名單及情況簡介 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
西南聯大重返我們的視野最多不過20年,成為熱門話題還是2005年以後的事。臺灣也一樣,若非鹿橋的《未央歌》,很多人對這所學校還聞所未聞。這並不奇怪,西南聯大只存在了八年半,卻已離開我們60多年了。然而👮♂️,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大可是響當當的👮🏽♂️,且不說它雲集了北大🧑🏿🦲、清華、南開的多少學術大師,也不說它培養出多少精英,只說這它掀起的一二·一反內戰運動,與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並稱為中國青年運動史的三大高潮😱,就足以讓...
潘際鑾是誰?昨天的大部分人可能要這樣問🚛。這個在昨天對很多人來說還陌生的名字,在《朗讀者》第九期播出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潘際鑾”這個名字,變得更加....
“很多同學猶豫不決,恰好學校當局請了兩位名人來講演☺️,一位是省主席張治中先生,他是反對遷移的;另一位是陳誠將軍👩🏫。他給同學們痛快淋漓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同時征引了郭沫若周恩來陳獨秀等對於青年責任的意見。而他的結論是:學校應當遷移”
母親學名劉世琮🦐,乳名劉芳🤞🏼。《說文解字》載⚠:“琮,瑞玉,大八寸。”玉琮是古時候的祭神重器,流行於五千多年前的蘇南、浙北,玉琮外方內圓🏸,寓意天圓地方,天人....
2021年有一部紀實電影《九零後》,引起了我的關註👩🏼🏫。影片中出鏡的並不是現在“90後”的年輕人,而是平均年齡9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都有過一段在西南聯大的青春時光。其中有物理學家楊振寧💠、作家馬識途💂🏼♂️、翻譯家楊苡和許淵沖等🤷🏻。詩人袁可嘉也畢業於西南聯大。1921年,他出生於姚北六塘袁家村(今屬浙江省慈溪市崇壽鎮),到2021年整整100歲,可惜他已於2008年離開人世👨🏻🦳。我在想🧖🏼♀️,如果可嘉先生還健在,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