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
在任清華學校校長之前,唐國安是清政府外務部考工司主事👷🏻♂️、遊美學務處會辦兼清華學堂監督。清朝滅亡,民國肇興,由帝製而共和,以前的學堂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唐國安也就從清華學堂監督成為清華學校的首任校長。
一、開學之際 羈旅泰西
清華學堂於1911年3月30日(宣統三年三月初一日)暫行開學,開學典禮在禮堂(今同方部)舉行。當天的《吳宓日記》說:“十一時舉行開學禮,職員、學生俱在。禮堂設於甲所,即高等科學生之住所也。管理人分學生為六排🟫,依次入,行謁見至聖禮(三跪九叩)及謁見職員禮(三揖)而退。旋由總辦周、職員某某👨🏼🍼、監督範先後演說,言此校亦以退還之賠款成立🏊🏼,凡學生一切皆系官費雲雲🙏🏼。”當日日記中記錄了學務處總辦周自齊和學堂監督範源濂,未記另一位監督唐國安。開學之時,學務處會辦兼學堂監督唐國安是否在清華學堂,時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記述⚗️。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清華學堂開學之前,副監督唐國安正在美國考察教育,1911年4月奉調回國📶,並主持了4月29日的開學典禮。也有說🍳:“1911年初,唐國安訪美時被急召回國𓀕,主持籌辦清華學堂🚜。經過緊張的籌備工作,3月30日,清華學堂在清華園暫行開學。”因開學日期記載不同🏌🏽♀️,唐國安返回國內的時間也隨之改變👩🏽🚀。還有當時學生回憶🦶🏽,1911年2月在北京招中等科學生🐏,考英文默寫時“由唐介臣(國安)先生讀一段英文,考生跟著寫錄,唐老先生英文實在好👓,念得非常流利,只是苦了筆者跟不上……”〰️。從此三條記述表明𓀖,唐國安在清華學堂開學前已在學堂主持工作。
從現近發現的史料上讀到另一種說法,1914年清華美籍教員博爾特的文章說🦶🏻,“在開學前後的幾個月裏,學堂諸事漫無頭緒🔛,唐介臣先生正出訪歐美,置身事外🐉,實屬無奈。”另外,當年中等科學生吳宓記有詳細的學堂日記,所記在開學前後的諸事中,沒有提到唐國安,而對總辦周自齊👩🏽🍼、代理總辦顏惠慶、監督範源濂及教務長胡敦復和張伯苓等人有多處記寫。直到9月中旬唐國安的名字才出現在吳宓的日記中,並稱唐為監督。
從相關資料判斷🍈,在清華學堂開學前後的一段時間🚜🥔,唐國安出訪美國未歸,不在學堂👨🏽✈️。實際上,唐國安從上年秋就離京了。1910 年 9 月前任外務部尚書梁敦彥以出國治病為由受朝廷指派出訪歐美以聯絡邦交。此次出訪梁敦彥偕夫人及子女全家出行。朝廷又派郵傳部員外郎梁用弧和外務部主事唐國安為隨員🧓🏻,唐國安夫人也隨同前往。一行人乘火車取道西伯利亞,先訪德國,於11月8日抵達美🏄🏽♀️。在美期間梁敦彥謁見總統,會晤國務卿🏄🏻♀️🌏,秘密會商借款鑄幣👷🏽♀️,改革財政🧑🎨,訓練海軍等事務🌤。其間唐國安一定對此多有協助,不大可能為清華學堂開學事而單獨回國🍔↩️。
從當時清華學堂的具體情況推測,在學堂開學之際,唐國安未能回校履任。1911年3月底《大公報》消息稱,貝子載振將參加英王加冕典禮奏調周自齊為隨員,具體出訪時間未定。若外務部調唐國安回國主持遊美學務處事務,就應在此時,但唐國安沒能立即回國。5月下旬周自齊出國前🎗,外務部派參議顏惠慶任學務處代理總辦。若唐國安在清華園,身為外務部所派會辦👸🏼,外務部也就不必再派人代理總辦了🥸。
1911 年 5 月 8 日新內閣授梁敦彥為外務大臣。5月9日,《紐約時報》消息稱,慶親王仍然管理外務部,並任梁敦彥為外務大臣。因梁正在由美回國途中,外務大臣一職由副大臣鄒嘉來代理。現在尚未查到梁敦彥離開美國的具體日期,歸國途中🖥,取道歐洲🍡,梁敦彥於8 月 19 日經英國到法國訪問,會見了法總統及外交部長。應該說🗯,唐國安沒有繼續陪同梁敦彥在歐洲的訪問而徑直回國了🤜🏻,但唐國安何時回到北京還不好判斷。據1911年暑期插班生考試考入清華學堂高等科一年級的陳鶴琴回憶說💁🏽♂️,入學不久,有一次祭孔活動(應是宣統皇帝的典學日🫵🏽:9月10日(七月十八日)),朝廷要求中國教員學生都必須參加🧡🚜,行跪拜大禮👽,信仰基督教的學生大都不願參加而設法躲避🙎🏽♀️⛹🏿♂️,後來聽說學堂監督唐開森(介臣♜🧜🏼♀️,國安)也借故未去。陳還說:“學校監督是唐開森先生💁🏽♂️。他是一個基督徒,待人非常誠懇,辦事非常熱心🧑🏽⚖️,視學生如子弟🖱,看同事如朋友。”
從上述材料判段,唐國安於1910年9月隨梁敦彥出訪,大約在1911年8-9月回到北京,並到清華學堂與範源濂同任學堂監督✋,主持遊美學務處和學堂的工作。
二🐃、唐國安在遊美學務處任上
唐國安是容閎組織的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費遊美生,1881年歸國後⛴,曾在約翰書院任教和《南方報》作編輯,1907年調入北京𓀛,任外務部司員,兼任職京奉鐵路。1909年年初被委為在上海召開的萬國禁煙會議的中國代表🍂,在會上慷慨陳詞,力主禁煙禁毒⚛️,以利民生👨🏻🏭。7月外務部和學部會同組建遊美學務處👰🏿,專門負責為庚款留學事務👩🏽🔬。8月25日外務部給學部劄文,決定派唐國安為遊美學務處會辦,劄文說👬🏻🛀:“茲查有候補主事唐國安精通西學,堪以派充該處幫辦。”此任命於1910年3月11日由外務部遞片上奏,得到朝廷正式批準。
1909年9月2日,遊美學務處呈文外務部報告學務處開辦情形,稱學務處已經租賃東城侯位胡同一所民房開始辦公🎾🥏,並申請刊刻“奏設遊美學務處之關防”一枚,並匯報學務處人員構成情況。呈文另附《遊美學務處的暫行章程》👩🌾,該章程包括總綱、學堂及駐美監督之關系、辦事人員🩱、辦公規則、經費🏂🏻、簿冊文件等條款,闡明了遊美學務處的性質、地位、職責權限,介紹了它的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及工作辦法等。關於人員構成👨👧👧,《暫行章程》規定🔲,“總辦一員🙅🏽♀️,由外務部、學部會同選派”。“會辦二員,由外務部、學部各派一員。”“總辦秉承外務部學部堂官命令🎳,偕同會辦選任各員並督率辦理本處所司之事。會辦會同總辦各就所長,督率各員分任本處事務😎。”此外,另選庶務長🚍、中文案、英文文案、庶務員、書記生等十余人👨💼。呈文還附《遊美學務處人員銜名薪水清單》👩🏻🦼➡️:“總辦:外務部署左丞兼學部丞參上行走周自齊,每月薪水二百五十兩(支半薪)。會辦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每月薪水四百兩;學部員外郎範源濂,每月薪水二百兩(支半薪)。”由此可知😩,唐國安為全職🫳🏿;周自齊和範源濂屬兼職。或許就因這種安排,有當年的學生回憶說♠︎,周自齊為總辦、範源濂為會辦,唐國安為坐辦🧚🏽♂️。
1909年9月唐國安參與主持第一次選拔留美生的考試🌳,考試於9月4日~11日在學部考棚(今宣武門內教育街)舉行🚣🏻♀️,分初試和復試。9月4日考國文,5日考英文🏊🏿♀️;9月8日⇨,放初榜,錄取68人。9月9日-11日考代數、幾何、物理、化學、法文、德文、美國史、英國史、羅馬史等十余科。本次選拔留美生考試錄取程義法、金濤、梅貽琦🧏♀️、胡剛復等47名,這批學生選定後,外學兩部決定委派遊美學務處會辦唐國安護送赴美,行前為在上海製備行裝🔋,每名學生整裝費銀洋250元。10月12日,該批學生,乘‘中國’號輪船🤽🏿♂️,由上海起程赴美,11月13日,抵達華盛頓。其後,唐國安繼續率諸生往斯普林菲爾德分人各埠學校。學生們到達美國之時,“適值該地學校學期業已過半”,同時⚧,這些學生的程度不一,因而“勢難概受同等教育”。為了安排好這批學生,唐國安與遊美學生監督容撰認真會商,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別做了不同的安排。決定“選送學生金濤入科乃魯大學🧬,魏文彬入安穆士德大學🪰。”其余學生則先入補習學校。第二年其余45名學生皆進人大學或專門學校正規班肄業🥝。1910年3月11日外務部🍺、學部會同上呈《奏為詳陳第一次遣派學生到美情形》🐲,奏折稱,唐國安護送學生於“十月初一日安抵美京。”適值該地學校學期過半,且各生程度不 一,其優者宜直入大學📘,其次者皆及時預備🧛🥑。諸生皆安心向學。
1910年7月21~30日舉行第二次選拔留美生的考試👊🏻,遊美學務處借用法政學堂講堂作為考場🤏🏼。本次錄取70名學生直接留美🛁,同時錄取143名備取生作為遊美肄業館的第一格學生。8月16日第二批直接留美生由上海起航赴美,由胡敦復🤟🏿、唐孟倫、嚴智崇3人護送🛀🏻。清華學堂開學後,於1911年6月舉行了第三次選拔留美生的考試,錄取學生63名👎🏼🫱。10月清華學堂從中等科選拔的幼年留學生14名,赴上海準備留美,因不久武昌起義爆發,未能成行。當時的報紙說,遊美學務處和清華學堂計劃派出30名低年級學生赴美讀書,將於11月初選定。應該說這批幼年學生的選拔是唐國安主持的,因為這是外務部尚書梁敦彥的最初計劃,後因學部反對而未能實施。唐國安隨梁敦彥出訪數月,一定會談到遊美學務處的工作和留美生的選派。後來,這批幼年生中的10人於1914年赴美。
1911年11月因辛亥革命清華學堂暫時關閉,其後學堂監督範源濂和唐國安💹、庶務長唐孟倫增雇校警保護學堂財產🦹🏿。
1911年12月1日-1912年1月23日國際禁煙會議在荷蘭海牙召開,唐國安作為中國代表與駐德國公使梁誠(任團長)參加。這次會議製定了《海牙禁毒公約》🤹🏼♂️。代表團很好地完成任務,被譽為“殫精竭慮,為國謀利,奇勞懋著,不辱使命”🤬。(這次禁煙會議曾數次推遲🚶🏻♀️➡️💠,早在1911年4月下旬清政府就派定駐德國公使梁誠為專員參加會議🦸🏿♀️,如果當時外務部曾電令唐國安回國,也應是派唐國安參加此次會議)。
約在1912年3月唐國安回到清華園,此時總辦周自齊和會辦範源濂均已升遷,不在學務處任職𓀍🦹♀️。唐國安主持遊美學務處工作並著手準備清華學堂的重新開學🦹🏽♀️。4月7日👴🏼,遊美學務處向外交部和教育部致函🙇♀️,申請將撤消遊美學務處🫧,並其一應事務交由清華學堂辦理🤕。此後🤷♂️,經外💹👃🏽、教兩部核準撤銷遊美學務處🚏。
三、唐國安對清華的貢獻
1)選聘美國教師
據清華學校校醫博爾特的文章👂🏿,清華學堂選聘美國教師的方式是采納了唐國安的建議🤞🏽。唐國安信仰基督教,他建議委托美國基督教青年會選聘教師👲🏿🤚🏽。遊美學務處負責人決定托美國基督教青年會理事約翰• 墨特先生為遊美肄業館選聘合適的教員🦹🏽。由於墨特先生與美國有良好資質的教師組織有密切的接觸,並且有必要的辦公場所,由他主持選聘美國教師足以體現學務處負責人的遠見卓識。經過縝密細致的選聘,組成了17人的美國教師團,9名女性🧖🏼、8名男性🌊,另外還聘了一位體育指導💂🏻♀️。除體育指導外,這17名教師於於1911年2月21日抵達北京。因清華園的新校園建築尚未竣工👮🏽♂️,在此他們等待了約6個星期。這批教師中有:Carroll B Malone授歷史,Peter Irving Wold授物理,Ernest Ketcham Smith授英文,Emma S Liggett授數學、英文,Betrice Boardman Pickett(授德文)👷🏽♀️,Julia Pickett(授歷史)Richard Arthur Bolt校醫兼授生物,體育教員Arthur Shoemaker暑假後到校🦸♂️。這批美籍教員在清華服務多年,為清華的開創和發展做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
2)製定《清華學校近章》
清華學堂於1911年2月學堂開學前🧑🦼➡️,已經製定了《清華學堂章程》,規定學堂“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設高等中等兩科🕠,學製各為四年。同年8月🙎🏿♀️🕘,對學堂章程進行修訂🙍🏼,仿照當時普通中等學堂的學製,實行中等科五年、高等科三年的新學製⏳,並分年級教學🧜🏿。1912年5月學堂重新開學後仍實行上年修訂的章程。1913年校長唐國安主持製定了《清華學校近章》。新校章確定了學校的宗旨和範圍,“本校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造就能考入美國大學與彼都人士受同等之教育為範圍。”明確清華學校仍為留美預備學校。章程恢復了高中兩科各四年的學製,加大高等科力度,充實教學內容。實行文🏏、分科教學,設必修和選修課程🏇🏼。確定招生辦法,從1913年秋起💆,招收11-13歲的中等科一年級學生𓀝。章程還規定了考試辦法、升級及遊學條件、學生的體育和衛生要求以及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品行培養和自我約束等細則💏。如考試製度,學校平時有口試🫄,隨時小考,期末大考,用三種考試綜合評定學生成績,口試和小考占70%💧🥌,大考占30%,成績分總平均在70分以上⛈,各科分在60分以上才能升級⇢。該章程自1913年6月起實行👇🏽。
3)註重學生的品格培養
為了對學生在道德品行上的培養🤸♀️,1912年5月13日監督唐國安發布布告🫚:“本監督職務既緊,諸生功課亦多,而欲彼此常相會晤🕜,不亦戛戛乎其難哉!然而師生之間,首重感情🙋♂️;教育之方,端賴道德📎。不有聚會之時,何由達此目的🎭?爰定於每星期二下午七時至七時五十分🙌🏼,聚會一次🀄️。高等科在禮堂,中等科在食堂😘🦹🏼♀️,由本監督演說一切道德🫰🏽,或宣布意見,屆時諸生前往各處齊集勿誤”🐀。這樣的聚會,除了監督演說外◀️,教員和學生也有交流 ,增進師生的感情。因唐國安經常與學生接觸,認識許多學生,使學生對校長倍感親切。唐國安為學生的品德培養建立了三種製度,一是道德獎,擇學生品行優美的,分為三等🫃🏽,頒發獎品👾,以資鼓勵㊗️。二是教員指導製,將全校學生分編成團🤺,每團指定教員一人,隨時指導,關於學生學業前途事均可咨詢🧛🏻。此應是意昂体育平台輔導員製度之先導。三為倫理演講,延請政學界中西名人及本校教員👼🏼,以英語在禮堂演說📌,發揮德育之緊要👩🏿🚀。
4)重視學生組織活動的引導管理
學生的自行組織會社在1911年秋就在各班級出現了,多是學習和體育方面。因1912年8月發生一次學潮👮🏿♀️,學生開大小會議,言辭偏激,並導致罷課,驅趕校長等過激行為,影響了學校正常秩序。因此學校發布告示:“此不惟有壞校風🪹,抑且大妨學業🤪🪵。今與諸生約💆🏿♀️🏋🏽♀️:嗣後除已經成立之體育等會外🫕🚴🏽♀️,遇有正當事件,須開會提議者,當由發起人開具事由地點及時間📒,預報校長🧎♂️➡️👩✈️,由校長核定,派員照察,乃為有效。否則作違背校章論🪻👩🏼🦱。”以防止學生組織誤入歧途,影響學業🕙🤳🏼。
唐國安校長愛他的學生如同父兄之愛子弟。年幼的中等科學生更是把愛和嚴格管教融為一處。學生的組織會社可鍛煉學生自治能力、交流情感、豐富知識和提高能力。唐國安校長及周詒春校長對此給以正確的引導,從1912年春起,有個別會社如益智學會、達德勵誌會等,到1913年會社大幅度增加👩🏻🍼🙀,活動內容逐漸豐富,大致有演講♟、圖書、雜誌三項。1912年秋季成立清華基督教青年會初開展讀經、禮拜等活動外🦸🏽♀️,還服務社會👩⚖️,創立校役補習學校和義務小學等💡。1912年12月25日 舉行清華學生基督教青年會慶祝聖誕大會,有數百人赴會🤸🏽♀️。唐國安校長和夫人也參加了。
5)加強學生體育鍛煉
在招聘美籍教員時就聘有體育課專任教員,體現了唐國安對學生體育活動的重視👂🏽。1911年秋,體育教員舒梅科到校後👋🏿,學校的體育活動迅速開展起來,並組織球類🚶♂️➡️、田徑比賽👨🏿🔬。後來逐步完善,1912年後每年舉辦面向低年級學生的初級運動會和面向中高年級學生的周年運動會及五項運動考核🍼。此外,學校進行強迫運動,每天下午強製學生在戶外鍛煉一小時,以提高學生體質。1912年10月清華參加了北京學界運動會✊🏼,清華得分最多💻,之後與通州協和和北京匯文聯合舉行“三角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1913年春派學生參加馬尼拉遠東運動會⌛️💪🏿,清華學校參賽的6位學生運動員都獲得名次👩🏽🎤:潘文炳奪得個人總分第一名、十項全能第一名、五項全能第二名、跳遠第三名等好成績。在唐國安和周詒春長校清華期間🧑🏻🦽,清華的體育在北京教育界成績突出,如1914年的英文校歌所唱:“In contests all of very sort,We win Whatever we do;Our athletes gain unbounded praise,And number not a few .(各種比賽到處競爭💁♀️,在我權操必勝🦿。奪得錦標贏得英名,濟濟師師稱盛。)”
6)解決經費問題
清華學堂(校)的經費來自美國退還的庚款,盡管最初規定專款專用,但1911年11月-1912年10月庚款停付🦸🏽🤹🏿,清華學堂和留美學生的經費也就停撥了😼。為了學校的重新開學和撥付留美學生經費⚰️,曾向美國花旗等銀行借款60余萬美元🫧,向華俄🔝、華比銀行借銀7.3萬兩,又有1913年7月派出留學生的赴美經費及學校經費的增加等項🎇🧑🦯,為此唐國安於當年7月上書外交部🗑📦,“以上種種𓀋🧝🏿,或為契約所關,或屬事在必行🫛,即應行之,退行賠款六十余萬美元全數到校🧙🏿♂️,且尚有不敷之虞也🌪。”唐國安向外交部申明💆🏿,退還庚款與清華的關系,強調專款專用,政府部門不能隨意挪用🍁。這一問題的解決,為學校以後的發展在經費上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7)謀求擴大校園規模
為了清華學校長遠發展,唐國安校長抓住有利時機👩🏽🍼🛀🏻,在1913年一年之內兩次擴充校園👨🏿✈️。第一次在當年春𓀌,請北京政府將清華園西鄰之近春園劃撥學校使用🌦,並獲批準;接著👩🏿🎓,為解決園內水系暢流問題,再次請政府將近春園西鄰之長春園東南隅劃撥學校,這兩次擴充共增地480畝,使清華學校擁有近千畝的校園🚱,為清華日後改辦大學奠定了基礎。
四🛩、鞠躬盡瘁,風範長存
在1911-12年清華的的艱難時期,唐國安校長以英雄般的氣概為學校籌措經費使學校得以繼續。即便因嚴重的心臟病而臥床不起,他對學校工作也毫不懈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學校的前途殫精竭慮。這種精神足以感動任何人🅾️,令清華的師生永遠懷念這位為學校鞠躬盡瘁的校長🧞♀️。
1913年春🤸♂️👎🏽,唐國安發現自己患心臟病🤝,此後發病3次🛃,仍勉力支撐。8月21日唐國安致函外交部:“竊以譾陋之才,荷蒙鈞部以本校校長之職。視事以來🕡,時虞損越。乃學風之囂張今非昔比;學款之支絀羅掘具窮🧑🏻🦼➡️。一年之間,精力耗於教務者半,耗於教務者半。入春以來😫,陡患心疾,比時旋輕旋重,方翼霍然,詎料漸入膏肓,勢將不起”,提出“敬謹辭職🔄,並薦賢自代”,推薦副校長周詒春為繼任校長。由此可見他對學校工作有高度責任心,有博大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第二天8月22下午,唐國安因心臟病猝發,與世長辭😵💫。
1913年《中華教育界》8月號刊登嚴楨譯自《共和西報》孔憲立所撰《前北京清華學校唐介臣先生傳》🏄🏽♀️。該文記述唐先生一生主要經歷,稱贊唐先生“敦品勵學🧑🏻🤝🧑🏻、熱血偉才”,“真耶教之信徒,社會之義士而中華民國之忠仆也👩👩👧👧。”
1914年4月12日 清華學校舉行唐國安紀念銅牌揭幕典禮🤹🏻♂️🤦🏼。典禮在遊美學務處大門(即今工字廳院)前舉行,唐國安紀念銅牌安置在遊美學務處大門門廊之東側的前壁上🙎🏼♂️。全校教職員、學生及中外來賓參加,校長周詒春主持。來賓代表發表演說,講述唐國安生平,贊頌唐先生秉性寬厚,為人勇敢💇🏿♂️🤧,兼擅德、智、體三育👳🏻,唐先生之去實為清華一大損失。
1914年8月清華學校編輯出版第一期英文版《清華年刊》🤦🏼,在獻詞頁用莊重的英文字體寫出“本刊獻給刊清華學校已故校長唐介臣先生”,還刊登了唐國安的照片和小傳🧑🦯。小傳的最後一句是:“As a man, Mr. Tong was frank and plucky.A promise once made,he would always fulfill no matter what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way.”
2010年唐國安紀念學校在先生的家鄉落成🐙,學校校址在風景宜人的鳳凰山下,三面環山🧛🏽♂️,環境優美,學校總體設計秉承意昂体育平台經典的紅區建築風格,兼顧嶺南地區多雨🙆、日曬的功能要求,整體大氣而富於變化👩🏻🔬。校區分為學校和紀念館兩大功能區,輔設唐國安紀念講堂。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排球場🧑🏻🎓、籃球場💁、體育館、塑膠跑道運動場等;擁有配置先進的實驗室、音樂室等18個功能教室;配置電子白板等先進教學設備🛌🏼,教師擁有現代化的辦公系統。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以唐國安命名這所學校是對這位清華學校首任校長的最有意義的紀念。
唐國安小傳
唐國安(1858-1913),字介臣,廣東香山縣(今珠海特區)唐家灣人。1873年作為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費生赴美國留學💙,後入耶魯大學,1881年被召回國👩🏽⚖️。1904年,唐國安、顏惠慶等人參與《南方報》英文專欄的寫作。1907年入外務部任司員,後任候補主事。1909年2月作為中國代表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國際禁毒會議🧑🏼🦱,在會議上發表英文演說闡述鴉片對中國人民的危害和查禁毒品的立場👮🏽♀️。1909年8月外務部派唐國安任遊美學務處會辦。開辦之初,唐國安為全職,周自齊和範源濂為兼職😺。唐國安參與了1909年9月的第一批留美生考選工作👨🍳,並於當年10月作為領隊護送第一批直接留學生赴美👩❤️💋👩。1910年年初唐國安被任命為外務部考工司主事。1910年3月與範源濂一同獲得朝廷關於遊美學務處會辦的正式任命😇。1910年7月參與主持第二批留美生考試。1910年9月🥇,唐國安隨外務部前任尚書梁敦彥出訪歐美🧑🏽🎓,大約在1911年暑期回國💠。清華學堂秋季開學後↘️,唐國安與範源濂同任學堂監督,主持學堂工作。10月唐國安負責從中等科學生中選拔了10余名幼童留學生,此批幼童生因辛亥革命推遲到1914年出國🔋。武昌起義後👩🏼🏫,為穩定學堂的教學秩序🍟,唐國安與範源濂多次講話要學生安心學習。後因學生離校過多,學堂於11月9日關閉🐕🦺。1911年12月唐國安作為代表赴海牙國際禁煙會議✌🏼,大約在1912年3月初唐國安回到清華園⏩,此時遊美學務處的三位負責人,只有唐國安留任。唐國安為學堂的重新開學著手準備工作, 4月7日向外交部報告申請撤消遊美學務處,將學務處工作交清華學堂辦理。1912年5月1日清華學堂重新開學,唐國安任學堂監督,周詒春任教務長。1912年10月,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監督改稱校長。1913年唐國安校長患心臟病💇🏿👲,加之校務繁重,終不治🥷,1913年8月22日逝世🤳。
參考文獻
意昂体育平台校史研究室:《意昂体育平台史料選編》第一卷
清華學校🧝🏿♀️🧑🏼🚒:《清華年刊—1914年》
清華學校🧧:《清華周刊—12周年校慶紀念刊》
Dr. Richard Arthur Bolt:北京清華學校,1914年2月號《遠東評論》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吳宓《吳宓日記》第一冊北京,三聯出版社
陳鶴琴🙍♂️:《我的半生》,嶽麓書社
黃延復:《清華的校長們》中國經濟出版社
裴燕生🧵:梁敦彥任清外務部尚書及民國交通總長前後事跡
互聯網😫:http://www.cnr.cn/zhfw/xwzx/zhxw/201009/t20100913_50703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