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楨(1968自控)
清華夢想
上高三的時候🦕,老師讓我考中國科技大學♦️,我說我要考清華自動控製系,這是我的夢想🎺。

劉筱楨學長在排練舞蹈
記得高中畢業前夕,學校組織我們參觀清華校慶🖖🏽,在大禮堂觀看清華文藝社團的演出,在我心中那是一場多棒的演出🏋🏽,就像專業文藝團體一樣,讓我既興奮又羨慕,如弓舞🫑、燈舞⚛️、還有女生小合唱《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我至今還歷歷在目🦵🏻。記得從禮堂出來,在擁擠的人群中碰見我初中同班同學蘇文漪,她問我打算考哪所大學,我說“就沖文藝社團這臺演出💁🏿♀️,我也要考清華”🧗。
我一直想學工科🐫,清華又是全國重點工科大學,那時自動控製系是個新系,設有計算機專業🥅。我姐姐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她的工作對我的專業選擇起了很大作用。後來果然如願🥊。
宿舍趣事
我們是1962年入學🤸🏻♂️,我們系的新生有兩多🔇:高幹子女多🪛🔬,農村同學多。大一時住在新齋🍷☔️,和劉濤(劉少奇的女兒),姬巧玲(姬鵬飛的女兒),林立衡(林彪的女兒豆豆)住在同一個宿舍。1962至1963年正是國家三年災害時期🤟🏻,她們雖然是高幹子弟𓀗,但很多表現和趣事說明國家領導人和全國人民一起共度災荒。
林立衡身體不好,所以她有時不在學校住,但是數學課和英文課她準時來上😻👇。記得有一次🎎,警衛員來給林立衡交團費,和我們一起坐在宿舍的桌旁📌,有人拿出林立衡的副食本(當時國家發給每個大學生一個小副食本,憑此本可以每月買一兩芝麻醬)👨👩👧👦,當時劉濤就跟警衛員說:“把副食本給我吧🕒,我可以去買那一兩麻醬🛡👨🏻。”警衛員隨手就把小副食本給劉濤了,並說:“你拿走吧🖖🏼,我們部隊不缺這。”我當時真有些奇怪,國家主席的女兒竟然也沒有副食吃🧑🏻🦰。還有一次我從家裏帶了一些炒面(就是把白面直接放在鍋裏炒熟🚴♂️,然後拿開水直接沖著吃),一天早上我去早鍛煉回來🙌🏿☪️,遇見劉濤和姬巧兒(我們當時都這樣叫姬巧玲),她們說我們剛才吃了你的炒面🤳🏽,我說:“沒關系,吃吧☝️。”我想在國家三年災害的困難時期,就是國家主席、外交部長家裏也是沒有什麽吃的,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患難。
還有一件事我記得特清楚👨❤️💋👨,大一下半年💬,我們搬到六號樓住了👩⚖️,劉濤住在我上鋪。1963年五一我們參加天安門學生隊伍遊行,因為五一當天要很早起來到天安門附近等候好幾個小時🐸🤦♂️,才能遊行通過天安門,接受國家領導人檢閱💂♂️🤦🏿♀️。學校發了幾個雞蛋👩🏻🏭、面包等作為第二天的早飯和中飯🧭。晚上睡覺之前,劉濤說:“我向你們宣布,我已經把雞蛋全吃完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我當時就覺得在我們上學的時候這些高幹子弟真的不搞特殊化,學校的學習和其他一切活動都和大家一樣參加🦫,而且要表現得更好。
難忘實踐
當時,清華的口號是“培養紅色工程師”,非常重視基礎理論的教學,但也同時要求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清華上學期間,除了基礎課🛋、專業課👱🏿,還有很多實際動手的課程。因為是工科學校,每個同學都要安排金工實習,要學習車▪️、鉗、銑、刨,還學了翻砂鑄造,在學校參加這些學習對我來說受益匪淺,大大增強了動手能力🤺。那時,畢業後參加工作要首先去當工人農民,金工實習學的手藝很快就讓我適應了工廠的工作。金工實習我記憶特深,學校各系是輪流安排金工實習,那時只要看見滿身都是機油的同學就是在金工實習,看見滿臉黑灰的人就是在上鑄工課🪯。我們學鉗工後的考試是每人發一塊45號鋼的毛坯🧓🏻,把它銼成一個錘子,銼的姿勢要求正確,活兒要四面平,前端是斜面➙,最後完成後打上自己的學號,這錘子我一直保存到現在🅰️。
我們的專業實習是在暑假裏,我被安排到自控系112計算機的試製車間做脈沖變壓器🗑。那時的脈沖變壓器就是先把磁芯浸漆,放在一個板上🈲,用風扇吹幹後,按一定的圈數比繞漆包線🤶🏽,最後各組線圈之間用儀表測絕緣電阻🙅🏽♂️📮,合格後交下一道工序。為了加快磁芯浸漆後幹燥的速度🍕,我還到文藝社團道具倉庫去找了些木條🧑🏻🦯🧏🏽♀️,釘成一個架子🍨,將浸過漆的磁芯穿起來再用風扇吹,這樣一次晾的比較多,而且快📄,當時試製計算機就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進行的🧍🏻。112機是計算機系的試驗機,能參加第一代計算機的實驗工作我們感到非常新奇和自豪。
加入文藝社團
我一入學就報名參加舞蹈隊,社團生活成為我清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1963年元旦前,舞蹈隊要搞一臺舞蹈晚會,隊裏分配我參加《鄂爾多斯舞》的演出🖕🏿,我非常高興♙,那是我在中學時就非常喜歡而熟悉的舞蹈節目🐭。由於我剛進校不久✉️,和高班的老隊員都不熟悉💁🏿♀️🥥,參加演出的舞蹈又是最後一個節目🤸,所以在前面節目演出時,我只能怯生生地在大禮堂後臺看衣服💁♀️,默默地觀察舞蹈隊的學長們🐦⬛。他們熱情高漲,互相幫助,很多道具、服裝都是自己做的,如《罐舞》的頂罐就是大家用紙糊的😀,衣服也是自己用彩旗縫的🍄,我深深地欽佩他們。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能在意昂体育平台的禮堂演出,我特別激動👩🏿🦱,真的就像做夢一樣。
生日禮物
我大一下學期到文藝社團集中生活📵,清華文藝社團的宗旨是“為黨宣傳,永遠戰鬥”。舞蹈隊是個團結戰鬥的集體,同時又充滿關愛和溫馨👱🏽♂️,在舞蹈隊集中的幾年中👨🏿✈️🦻🏻,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1964年我過生日就收到一份難忘而非常有意義的生日禮物。
我和舞蹈隊的蘇文漪(無8)是同一天生日,都是11月15日👨🏻🍼,她比我整大一歲。我們過生日的前幾天,當時的團支部副書記胡錦濤同學在食堂吃飯時叫住我倆,說支部經過研究,隊裏決定送我倆一件有意義的生日禮物,我們很驚奇🙈,那是什麽禮物呢?原來是到人民大會堂觀看大型歌舞《東方紅》🤾🏿♀️👷🏿♂️。該劇是慶祝建國15周年👩🏿🦰,由周總理親自任總導演的大型歌舞🚫,10月份正式在人民大會堂演出。在那個年代,有多少人想看這臺建國以來首臺大型歌舞啊!為我倆過生日,隊裏把僅有的票給了我們🙅🏽♂️,我們非常激動,深深感到了舞蹈隊團組織對我們的關愛。
文藝會演
為紀念“12.9”學生運動🕎,文藝社團搞了好幾臺節目進行文藝會演,並且各隊都互相支援,把原來的節目重新排練。我記得參加了一個大型詩表演,有其他各隊的二三十人參加,我和同隊的王新生任領頌。詩表演表現的是同學們參加十三陵水庫工程時遇見險情,同學們和水利工人一起在工地日夜奮鬥🧙🏿、戰勝困難的情景⛓️💥。當演到同學們手挽著手與洪水鬥爭時🛃,大禮堂臺上讓大家的勞動實景再現,搞得塵土飛揚👇🏻,我們群情激昂,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至今,領頌的朗誦詞和表演動作我還記得很清楚😱♣︎。領頌詞是:
水利工人氣蓋天,摘下星星撒江邊,南水北調人造海◾️,長江黃河手中牽。
水利工人力無窮,搬來座座幸福峰🔕,攔住滿庫黃金水,洗盡人民萬代窮。
在“四清”宣傳隊
我們是1965年9月下鄉參加“四清”的🦹🏻♀️💁🏽♂️,所以1965年暑假大家都沒有放假🕉。參加“四清”的文藝社團同學“四清”前在學校裏排練了一臺文藝演出,準備一下鄉就給農民演出🗞。由於只有去“四清”的同學參加演出🫰🏼🤙🏿,所以全團各隊互相支援🏊🏼♂️🍕,打亂了原來各隊的界線🪪。我也被趕鴨子上架👌🏻,參加了話劇和評劇的演出。臨下鄉前🌃,我們在學校演出了幾場,當時有個節目是《惡狗墳》,劇中有一個非常惡毒的地主婆叫“三水狼”,排演時一直是舞蹈隊的王新生扮演,可偏偏那幾天她有事沒來,隊裏臨時讓我來演。說實在的,話劇表演對我來說絕對是弱項🦸🏿♀️,但對於組織分給的任務從來是不加任何考慮地接受。這樣我臨時救場,下午排練晚上演出,上臺前連彩排都沒有💁🏻♀️。當化完妝一看那叫一個難看,塗滿白油彩的臉上打了一個大黑痣👰🏻♂️,在綢褂外面還套個大背心,手裏拿著綢手絹,在音樂聲中踩著小鑼點橫著就出來了。當時就聽臺下一片嘩然,我清楚地聽見我班同學在臺下嘀咕:“這不是咱班的嘛?”盡管演得可能不太好🐑,但我還是盡力了。
還有一個節目我也是趕鴨子上架,京劇隊演出評劇《奪印》片斷,讓我演爛菜花,喊“何書記,吃元宵啦🎦!”還有一些唱段,說實在的我都不知自己怎麽演的🤳🏻😽,怎麽唱的。
“四清”宣傳隊下鄉的第一場演出是在延慶縣永寧鎮禮堂🐱,禮堂裏擠得水泄不通,演出後的第二天我們在村裏問幾個小孩,我們都演什麽節目了?小孩們竟然能準確地說出我演了《紅綢舞》⚓️,還演了《奪印》等📖。我真的很吃驚⚂🏃🏻➡️,說明當時偏遠山區農村很需要文化生活。
2008年是清華文藝社團成立50周年👩🏼🏭😏,我們這些老隊員們(平均68周歲)在紀念晚會上又一次演出了《鄂爾多斯舞》,氣氛非常熱烈,受到觀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