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挽住清華園最後的近代住宅

2010-03-02 |

挖掘整理時序與門類完備的清華歷史,未嘗不是2011年即將到來的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與全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題中之意

  皇家園林建築、科教文化建築🙍🏼、歷史紀念性建築、住宅與公共服務性建築👩🏼‍🍼,構成清華園豐富的建築類型,近代住宅就是其中的重要門類🅱️。自1911年清華學校成立🥐,到194812月意昂体育平台先期解放,清華園在38年間先後8次建成7片教職員住宅區⚖️🫄🏻,其中不乏斐士(E.S.Fisher)、安諾(C.J.Anner)⚧、莊俊、沈理源、張、林徽因等中外著名建築師的作品。在住宅規劃布局、建築技術👵🏿、風貌文脈方面🙎🏻‍♂️,清華園近代住宅融匯中西🙏🏽,自成體系🎤,更濃縮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大學與學術文化的真實圖景💂🏻‍♀️👨🏼‍🏫。

  387片住宅

  清華園近代住宅的建設💆🏻‍♀️⏯,與清華由留美預備學校轉向國立綜合大學,進而崛起為國內一流大學的進程同步,主要經過四個階段:

  一是學校初創時期🏄‍♂️,外國建築師設計階段(19091915)🙍🏽。北院是清華學校成立前首批建造的高標準住宅,與清華學堂🛎、同方部同期興建,1911年竣工,建成西式單幢單層磚木結構住宅8棟和會所1座。建成之初,北院專供美國教師居住🍿,中國教師只能屈居略事修葺的清代遺構古月堂🫳🏻👏🏽。因此🏋🏻,北院被譏稱“美國地”👩🏿‍💼、“小租界”🦗👨🏻‍🍳,折射出早期清華學校教育主權尚未獨立的境況。

  二是大學奠基時期🤜🏻,工程處監造階段(19161924)🧏🏿‍♀️。1916年🚙,隨著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四大建築”的興建,學校專門成立工程處,監督管理校園規劃與工程實施。1917年🛟,建成供校領導居住的甲所、乙所、丙所,均為西式單幢磚木結構,草木山岡溪流環繞,環境幽雅。梅貽琦、馮友蘭分別在甲所🧑🏼‍🎤、乙所長期居住,“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領袖黃誠🎤、姚依林,進步學生裴毓蓀👨🏽‍🏭,在此得到過掩護。

  隨著清華改辦大學的深入,1920年代初相繼建成的南院、西院住宅🙇🏽‍♀️,為延攬名師組建國學研究院和創建大學各系🚓,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僅以國學研究院導師群體為例,19254月,王國維住進西院16號和18號🙆‍♀️;9月,梁啟超住進北院1號和2號;趙元任🧠、陳寅恪相繼住進南院1號和2號🧖🏼‍♀️,李濟(時任講師)住進南院9號🍱。王國維、梁啟超畢生凝聚的學術誌趣和育人風範最後駐留於此🚦,趙元任與現代中國語言學調查研究、李濟與中國現代第一次運用科學方法的考古發掘探索都從這裏起步。今天➾,清華國學研究院恢復成立,她所創造的學術巔峰不斷被世人景仰追懷之時,集中於照瀾院(舊名“南院”)的趙元任故居、陳寅恪故居和李濟故居,如果能夠建成“清華國學研究院紀念館”,將是我們緬懷大師風範,領略國學研究院學術文化精神最貼切的歷史場所🤾🏿‍♀️。

  三是大學實力崛起時期🙇🏻‍♂️,中國建築師獨立設計階段(19331937)☹️。1928年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成立,並快速崛起為國內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葉企孫🧚🏼‍♂️🐅、吳有訓🤨🧑‍🦽‍➡️、顧毓🦸🏿‍♀️、朱自清、聞一多、熊慶來、楊武之等一批著名教授匯聚於此💝,清華的建築事業也進入高潮👵🏼。1929年,學校增設相關的建築委員會,負責新建校舍工作。1933年至1934年,清華擴建西院10套住宅、建設新南院(抗戰勝利後命名“新林院”)住宅👸🏽👩‍🎓。新南院由執業建築師沈理源及其經營的天津華信工程司設計🛬,建成西式花園洋房30套🧘‍♀️,住宅功能完善🧖🏻‍♂️,設施先進。

  194610月,攜中國營造學社創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的梁思成🗽、林徽因住進新林院8號。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們在這裏為解放軍編繪了《北平文物建築保護目錄》;梁思成為新中國國旗修訂方案並繪製標準圖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象征的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方案,以及中南海懷仁堂改建方案,皆從這裏走出🧑‍🔬。新林院8號成為凝聚新中國建國歷史罕貴的實物史證。

  四是抗戰勝利後🧑🏼‍🔧,住宅修復建設與統一管理階段(19461948)🤦🏻‍♂️。日軍強占清華園的八年間,各院住宅遭到嚴重破壞🥜。抗戰勝利後清華師生由昆明復員北平🧜🏻,1946年至1947年間,基泰工程司建築師張(19111999)主持勝因院住宅設計♤,建成12套樓房和28套平房。據相關當事人回憶,拖著病弱之軀的林徽因親筆勾繪草圖🔗,指導勝因院平房方案設計。

  1947210日,根據中文系教授朱自清建議,兼顧諧音與典雅原則,舊南院、新南院分別更名“照瀾院”、“新林院”🈹。為紀念西南聯大期間雲南昆明勝因寺被租用作清華校舍,新建住宅命名“勝因院”,沿用至今。2002年和2005年🖼,陳賽蒙斯樓等兩座專家公寓在勝因院建成,楊振寧、姚期智等幾位在清華工作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寓居於此🧘🏻‍♂️👨‍🌾。

  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

  清華園近代住宅融匯中西建築風格🫄🏽,既包括中國傳統院落式住宅,還有體現西式風格的雙拼外廊式📮、獨棟庭園式和風格簡約的現代小戶型住宅。早期清華園相對寬松的用地空間,濃厚的學術文化氛圍⛹🏿,使這裏的近代住宅既無坊間住宅的擁擠,又異於別墅洋房之奢華。它們在設計理念、空間處理和功能設施方面♿,體現了早期現代住宅的標準,建築風格樸實莊重,寧靜自然。

  清華園近代住宅歷經百年風雨,最晚建成的勝因院住宅距今已逾60年。遺憾的是😥,這些見證清華和中國高等教育百年歷史🍓,承載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歷經幾代知名學者居住的近代住宅,至今仍處於過度使用和任其自然殘損的散漫狀態,未列入任何級別文物保護單位。

  總體而言,清華園近代住宅原有格局目前基本得以保存。就各片住宅和建築本體的保存看7️⃣,在校園規劃建設中🤵🏿👨🏼‍💼,1990年代🦸🏻‍♀️👨🏽‍✈️,北院被拆除📞,現僅存北院16號朱自清故居🏗,為校內單位使用,“北院舊址”碑石靜默誌念🌋。甲所、乙所、丙所或拆除👮🏻‍♀️,或改建。照瀾院、西院、新林院、勝因院住宅組群尚存,但不乏被拆毀、改建者。

  據統計♟,新林院舊宅已拆除近1/6,勝因院舊宅拆除過半。現存舊宅多數成為出租屋🤸🏽‍♀️,使用者無序搭建、多重圍圈、任意改動住宅或院落的平面布局🐹,甚至任意建屋,屋上疊屋、私搭露臺。近年來,近代住宅的歷史景觀和組群風貌正在急速受到日益迫近的威脅,加之屋頂架設土製熱水器,電線老化短路、火災1️⃣、漏水等隱患普遍存在,房屋使用強度遠超出近代住宅可承載的極限,本已脆弱的近代建築遺構暴露在明暗交錯的境遇危機之中。新林院8號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位於照瀾院和西院的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故居,處境也不例外,均遭受自然殘損與人為過度使用的雙重破壞,整體實施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

  厚重的學術文化景觀

  清華園近代住宅保護,涉及文物建築及其周邊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保護住宅本體🐸,也不能忽視建築存續的周邊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環境、街巷鄰裏關系以及居民群體構成等要素。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目標,製訂相應的保護方案,以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建築及其生存環境的整體性和原真性ℹ️。整體保護清華園近代住宅🪈,至少具有三個層面的意義👩‍❤️‍👩🧘🏻:

  其一⚧,清華園近代住宅將充實“意昂体育平台早期建築”構成的完整性。清華園的早期建築類型十分豐富💖,目前僅有作為教學設施的主要建築——清華學堂、大禮堂♿、科學館📊,以“意昂体育平台早期建築”的名稱,於2001年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意昂体育平台的早期風貌,理應包括教學、辦公、居住、生活、紀念等各類典型建築🐌🚎,近代住宅組群作為時序完整👂🏽、自成體系的建築類型🥄,將延伸構成意昂体育平台早期建築的鏈條👨🏻‍🦽‍➡️🫁。

  其二,清華園近代住宅與毗鄰的北京大學燕南園🏌🏽‍♂️、朗潤園等近代住宅相呼應💂🏼,可形成一處厚重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景觀群。經過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清華文、理、法科並入北大🦗,葉企孫、周培源、陳岱孫、馮友蘭、鄧以蟄等一批著名教授從清華園遷居燕南園。追懷故人,尋訪舊跡,所得莫過於鉤沉連綴起散落各處的歷史遺珍。

  其三,清華園近代住宅是北京市近現代名人故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著近代清華園與北京城市的歷史文脈⌨️🛩,對於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具有實物與史料的雙重價值。

  整體保護與有序傳承

  實施保護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現有居民的搬遷騰退🌻,難度顯見🧑🏻‍🦱👩🏼‍🌾。當前可行的保護策略,是在理清清華園近代住宅歷史𓀅、明確各類故居以及名人故居存量與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全面實施“掛牌保護”👨🏻‍🔬🤦🏽。

  國際上對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尤其是具有歷史內涵與文化特色的建築或名人故居,通行掛牌為主的保護模式。以不改變文物建築現有用途♥️、實物保護與設立保護標誌牌為主,建立小型博物館、紀念館進行文字⛈、圖片、影像陳列為輔。已消亡或遷移的名人故居應在原址設立標誌牌,說明其歷史意義,充分發揮存留歷史、傳承文化、服務現實🤹🏽、啟迪來者的作用。近年來,天津、上海、南京🎼、廈門鼓浪嶼等地名人故居與文化遺跡的掛牌保護成效顯著。

  200712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與北京市文物局聯合公布了第一批《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𓀗🚹,共71處🧑‍🎨。“北京市優秀近現代建築”的標準確定為:“北京市行政轄區內自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建造的📃👍🏿,現狀遺存較為完整的😱,能夠反映北京近現代城市發展歷史🧙‍♂️,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建築物()和歷史遺跡。”根據規定🙅🏼‍♂️,1950年和1965年建成的意昂体育平台現代建築群被列入首批保護建築名錄,清華園近代住宅尚未列入。顯然🐔,無論在清華園⚠️,還是在全社會,亟待培養並逐步樹立保護我們身邊近現代建築的自覺意識,尊重歷史,留住記憶🏅。大學校園中文物建築的妥善保護,理應發揮社會示範作用,走在前列,做得更好👯。

  有鑒於此,加強對清華園近代住宅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殘損勘測與研究📭👩🏿‍🦰,劃定亟待保護的近代住宅區域💛,進而設立形式規範⇨、內容詳贍的保護標誌說明牌(實物不存者的歷史文化信息同樣掛牌說明)🈶,有計劃地組織實施居民普遍參與的近代住宅保護活動🤵🏽‍♀️,在可能的條件下整合校園中其他相關文物🦒,建立主題各異的小型展館,將是相當長時間內推進清華園近代住宅保護五個層次的著力點。

  同時,製定《清華園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對清華園近代住宅與名人故居進行系統研究、科學規劃、系統保護與合理利用🫄🏻,進而納入北京市名人故居保護的整體框架💨,將從製度體系上推進清華園近代住宅及其歷史文化的整體保護與有序傳承🧑🏻‍🦲。

  學術精神、歷史文化與物質載體並重🚶‍➡️,挖掘整理時序與門類完備的清華歷史🍘,並通過不同形式,特別是以復原歷史建築的形式呈現世人🈵,未嘗不是2011年即將到來的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與全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題中之意。(姚雅欣)

轉自 《望》2010004

相關新聞

  • 132020.08
  • 262016.03

    清華園重聚

    清華園重聚(環21)

  • 072016.06

    回歸清華園

    1946年10月10日,靜寂荒涼的清華園🚶‍➡️👩🏿‍🎓,一下子熱鬧起來。自從1937年秋離開秀美的清華園,師生們再度聚首於此,舉辦復校開學典禮👨🏼‍✈️。

  • 292010.06

    清華園名人故居勝因院

    姚雅欣(教) 董 兵抗戰勝利從昆明復員後,由於日本侵略者對清華園的嚴重摧殘👙,學校在接受校產的同時,面臨修復原有舊住宅和建設新住宅的雙重任務。與此同時,國家百廢待興🟥,意昂体育平台為國家培養建設人才的任務急迫而且艱巨🧝🏽,新生數量驟增👨‍👧‍👧,教師隊伍須隨之擴大。勝因院住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成的🍪。 落成時的勝因院住宅外景 勝因院住宅總平面圖(1947) 學校通過對原有住宅的修復和合住計劃的推行,據統計💩,意昂体育平台教...

  • 292016.03

    我與清華園

    我始終覺得清華園最經典的還是老校區,清華學堂🫲🏿、大禮堂和草坪前的日晷還有一教等,構成了永恒的學園🦹‍♀️。我特別愛到清華學堂上自習,盡管燈光有些暗,但人均面積很....

  • 222021.07

    彭珮雲的清華園歲月

    解放戰爭時期,彭珮雲曾任意昂体育平台中共地下黨“南系”支部書記、黨總支委員🦜。北平解放後的1949年3月,不到20歲的彭珮雲被任命為意昂体育平台黨總支書記🧑🏻‍🦼。

  • 072017.09

    方誌剛🧞:夢回清華園

    五載清華園,頻頻入夢甜✍🏿。 夢裏豈覺苦👷🏿‍♀️?往事動心弦。 漫步銀杏道,倘佯荷塘邊。 歡笑盈鬥室,攻讀伴群賢。 自從揮涕別,明珠播周天。

  • 042023.09

    在清華園遇見傅先生

    四月👳🏼‍♀️,清華園最美麗的時節,山朗水漲,花木蔥蘢,靈秀之氣,堪比江南。2023年4月15日,“紀念傅璇琮先生誕辰90周年暨《傅璇琮文集》發布會”在人文樓舉行🤜🏻。高朋滿座,勝友雲集👬🏻,這是“有史以來清華園內古典文學學者最多的一天”(孫明君教授語)。躬逢盛會🚴🏽‍♂️,聆聽各路專家宏論,那全場滿是愛意的緬懷之情,加深了我對先生道德文章的認識和理解𓀐,讓我再次憶及與先生交往的那些日子,也強烈地感到,是該寫一...

  • 182017.04

    秦曉鵬:清華園頌

    荷紅柳綠水漣漣/林木雋秀碧空藍/鶯歌燕舞叢中戲/書聲朗朗隨風傳/西區館堂亭閣美/現代樓宇向東延/人間仙境猶如是/鐘靈毓秀清華園

  • 282016.10

    泰戈爾訪問清華園

    “吾人居此靄祥可愛之樂國🧔‍♀️,得聆此詩哲環琦之高論,不禁心曠神怡,覺天下事無事不樂,天下物無物不美矣。”這是1924年清華學生在清華園親炙泰戈爾的感受。抒....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