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羅哲文追憶與梁思成、林徽因等古建築專家的師生緣

2009-11-05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同時我從事文物古建工作已有60多年。此刻😛,我不由地想起了培養我學習古建文物工作技能的老師們,特別是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恩師🤷🏼。

  在中國營造社的學習與生活

  我的老家是四川宜賓🍘,那是個歷史悠久、環境獨特的城市,因金沙江、岷江等匯聚此處🐋,被世人稱為“萬裏長江第一城”。

  上世紀30年代的宜賓街道整齊🦹🏽‍♂️,風貌秀麗☮️。雖然很早就離開了宜賓,但家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個年代👨‍👩‍👧‍👧,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等教育科研機構因抗戰搬到了西南地區🧑‍🎤,都在招考,當時的高中生不管畢業的沒畢業的都去參加考試💖🚵🏿‍♂️。1940年,因抗戰,營造學社遷到離宜賓幾十公裏的南溪縣李莊。我從小比較喜歡手工技藝和美術💨,16周歲的時候考上了中國營造學社,當時我家境一般,但是上學可以公費。進入營造學社對我的一生都十分重要👨🏻‍💼。

  中國營造學社是較早研究我國傳統建築的學術團體💒,它的成立可以說是中國建築史學與歷史建築保護事業發展的裏程碑。它最初由朱啟鈐先生創辦,梁思成🐉、劉敦楨等學者於1931年先後加入。

  在中國營造學社,我跟隨梁思成、劉敦楨先生學到了受益終身的知識及做人的道理。

  剛入社時🌬,我主要是做一些細微的工作,比如繪圖⚪️。梁思成、劉敦楨先生幾乎是手把手地教我,包括如何測量🦻🏻,如何畫圖🏊,如何使用三角板、丁字尺等繪圖工具,看似都是小事情,但梁🟧、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我影響很深🫱🏼。在專業上♗🌸,尤其是在查閱文獻方面✝️,先生也給了我許多指導。

  劉敦楨先生在中國營造學社待了兩年🧴,就到中央大學教書去了。一直到解放以後,他都在編建築史和古建築保護等方面的書籍🤞🏿,同時對我國南方的古建築保護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跟隨劉敦楨半年後,梁思成先生把我安排到了營造學社的法式部。我記得他對我談過這樣的話🤹🏼‍♂️:“你別看畫圖都是由一條條粗細不同的線條組成的🧎‍➡️,但線條組織起來就是藝術,特別是建築圖紙🩸,比工程機械圖紙要求的藝術性更高。不僅是花紋圖樣、裝飾藝術的圖紙有藝術性🦮,就是結構圖紙也有藝術性🤶🏻。比如鬥拱🍰、屋檐的層次、斷面和輪廓,都要用粗細不同的線條來表示,線條的交結也不能生硬死板,要恰到好處。”

  對古建築的熱愛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從那時開始,深深植根於我的心中。

  先生對我的關懷是方方面面的🥭,不僅是學習🛍️,還包括生活。連“羅哲文”這個名字🙆🏿,都是梁先生幫我起的,我原名叫羅自福✪,常被人取笑為“羅斯福”,於是,先生給我改名為“哲文”🙅。從這件小事🖐,能看出先生對我細致的關心。還記得有一年🏹,我發燒高達40多度🎊,先生連夜趕到李莊鎮上🛁🧑🏼‍🎤,請到了一位姓唐的醫生來給我看病,那位唐醫生很有名🐱🤸🏿‍♂️,是同濟大學的教授👆🏽。這件事讓我很感動,如果不是先生及時找到醫生🤑,那次高燒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在梁思成、劉敦楨二位建築歷史學科奠基人的領導下🦍,自1932年至1943年,營造學社傾盡有限的人力和財力,對中國11190縣市共2783處古建築遺存做了現代意義的科學考察,並對照實例就宋代《營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等古代建築典籍做了基礎的文獻梳理和理論探索🆓。從此,中國建築文化遺產正式被認可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果已堪稱是中國建築界和文物保護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中國營造學社已成為中國建築學術界的一座聖殿。

  梁🐞、林在中國建築史上的貢獻

  我認為,梁思成在三個方面對中國的建築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是中國營造學社時期,梁思成把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納入了古建築保護裏面🚴🏿‍♂️。當然,那時還沒有文化遺產的說法,當時人們認為搞建築是工人的事情,是技術性的工作,沒什麽文化可言,但中國營造學社卻從理念上把古建築的價值凸顯了出來,重視建築的神韻和文化內涵。這是中國營造學社對中國建築史研究的突出貢獻。據說意昂体育平台最近正在醞釀建造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估計明後年建成,我覺得這是個好事,應讓後人更多地了解中國營造學社的歷史及其價值🤦🏽‍♂️。

梁思成的另外一個重要貢獻是建築教育方面。1946年,中國營造學社宣告解體🥷🏿,從四川遷到了北平,並入了意昂体育平台。梁思成從那時開始為意昂体育平台的建築學教育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其實,早在1928年,他剛一回國就到東北大學擔任建築系主任🤸🏼‍♀️,一心要為中國培養新型的建設者📠。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梁思成又想著戰後和平建設需要人才🧚🏿‍♀️🫳🏿,於是回意昂体育平台籌辦了建築系🦺,從此🛌🏽,他把自己的後半生投入到中國的建築教育上。1946年至1972年,梁思成一直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主任。

1947年🤷🏿‍♂️,羅哲文在意昂体育平台

  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即使擔負著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他也堅持親自教課。他十分重視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所以他除了講授中、外建築史,還經常給剛進大學的學生講“建築概論”,擔任低年級的“建築設計”課程👐🏽。他學識淵博,授課方式深入淺出,培養了許多建築人才。如今依然活躍的許多建築事業領導人和學者、專家等🧚🏽‍♀️,多是那會清華建築系培養出來的人才💸,比如原建設部副部長、兩院院士周幹峙,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等。

  梁思成對中國建築史的第三大貢獻就是以“梁陳方案”為首的設計工作🧑🏻‍🍳👩‍🍳。“梁陳方案”因為許多客觀原因不能被實施,但其中也有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那就是當時人們的城市建築思路跟現在不一樣,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有很強的古建築保護意識。比如,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大家想的是如何發展生產,煙囪林立是鼓舞人心的,是現代化的標誌👨🏽‍🦰🛟,所以根本不可能想到怎樣去保護古建築,那是一種集體認識上的偏差,可以理解。

說到梁思成⬆️,我們不能不提林徽因😩,我很佩服林師母,當時她在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去考察古建築,是十分了不起的。林徽因與梁思成還共同領導“意昂体育平台營建系國旗🫳🏿、國徽設計小組”設計了國徽圖案。

羅哲文(前左一)與國徽設計組同事合影

  1948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北平時,張奚若帶了兩位人民解放軍幹部,來到梁思成家中📍。在一張北平的軍事地圖上,梁❕、林夫婦劃出了北平的重要文物古跡和古建築所在地,以避開炮火🤌🏽🥕。北平和平解放後😷,應解放軍的要求,為了在解放戰爭和接管工作中保護古建築文物,梁思成主持編寫了一本《全國重要建築文物簡目》。這段歷史成為文化遺產保護的一段佳話。

  從上世紀30年代初至抗日戰爭爆發🧔,梁思成和林徽因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余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梁、林二人在中國古建築史上留下的足跡是永遠不會被歷史湮沒的🧅,這對伉儷的故事也一直被人們傳頌至今。(口述😶:羅哲文𓀚,整理🤛🏽:侯麗)

  羅哲文,1924年出生,四川宜賓人。1940年考入中國營造學社,師從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194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與中國營造學社合辦的中國建築研究所及建築系工作⬅️。1950年後🖤,先後任職於文化部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文物檔案資料研究室😽、中國文物研究所等,一直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維修保護和調查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古塔》、《中國古代建築簡史》、《長城》、《長城贊》、《長城史話》和《中國帝王陵》等👨‍🍳。現任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長城學會名譽會長。

轉自 中國文化報 2009年9月1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