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錫康(1958土木)
1969年5月至1971年10月,我校先後有3000多名教職工和家屬到江西南昌鯉魚洲農場勞動,辦實驗農場。我是在1970年8月到1971年5月隨後勤修建隊到農場基建連參加勞動的。1971年回校後,35年沒有再去過南昌,一直很想有機會再回鯉魚洲看看。

作者在鯉魚洲大堤留影

清華教師當年修建的排灌站現在依然發揮著作用
今年5月5日,借赴南昌參加江西意昂校慶聚會之機,在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原南昌市副市長、江西意昂會會長沃祖全(59,建築)陪同下,得以重訪鯉魚洲。
據農場的同誌介紹,1971年清華撤回後,農場移交由南昌縣管轄。1975年連同當年江西生產建設兵團九團,一起移交南昌市,成立南昌市五星墾殖場至今。
五星墾殖場屬國營農場,主要種植水稻、蔬菜、水果(柑橘),養殖家禽、水產。水稻一季畝產達一千五六百斤,是南昌市的一個商品糧基地。農場有製藥、保健品、化工產品、建築材料、糧食加工等多家工業企業,開展多種經營。當年是碎石路的沿江大堤,現在大部分為水泥路面,兩旁參天大樹,場內也建了若幹條水泥道,血吸蟲病目前在場內已基本消除。我看到當年農場團部、醫院、排灌站都在,一些當年建蓋的房屋如今已很破舊,一些設施已被拆除。基建連(五點半——即位於五連六連中間)當年的房子均已拆除,我只能在大堤上照相留念。
現任的墾殖場領導對清華當年在鯉魚洲辦農場有著良好的印象,非常歡迎清華當年在此勞動的老師們回農場看看。當沃會長和我驅車到達場部時,職工以鞭炮迎接,在大門口掛上大橫幅“熱烈歡迎清華大學教授回場探親”!這給了我一個驚喜,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來到場部會議室,看到墻上掛著賀美英同誌2002年6月題字的鏡框:“昔日鄱陽湖畔創業今天實現經濟騰飛”。
學校領導對鯉魚洲農場也很關心。當年參加過勞動的學校領導王大中、方惠堅、賀美英、梁尤能等都先後回訪過鯉魚洲。2000年王大中、賀美英、梁尤能一起來到鯉魚洲農場時,看到農場的一所中小學校條件比較困難,當即表示學校給予一定的支持,興建一座教學樓,現命名為“清華希望樓”。墻上掛一銅牌,書曰:
一九六九年,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意昂体育平台三千多名教職工響應黨的號召,來到江西南昌鯉魚洲(時為江西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團),創建意昂体育平台江西實驗農場。他們在此戰天鬥地,艱苦磨練,歷時數載,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2000年7月,當年在農場參加過勞動的意昂体育平台一些領導重返故地,感觸頗深。為改善當地辦學條件,由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誠誌股份有限公司慷慨捐資48萬元,在此興建希望教學樓。該樓工程於2001年6月底破土動工,至2002年1月15日竣工,建築面積1150平方米。這是清華人情系故裏,情系教育的生動體現。
我們衷心感謝意昂体育平台捐資助教之義舉,永遠銘記意昂体育平台對五星人民的深情厚誼!
南昌市五星清華希望學校
二〇〇二年一月十五日
該學校由小學到高中,學生多為農場職工子弟。學校大門內立有一書本形雕塑,刻有“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大字。
當我和沃會長離開農場時,職工們再度以鞭炮相送。
鯉魚洲人如此熱情,是對清華教職工的深厚感情。回南昌後,南昌意昂會和有關意昂企業的領導商榷,擬在適當時候,以支持希望學校的名義,繼續為清華希望學校改善辦學設施提供一定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