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呂誌強:清華畢業生“選調”紮根雲貴高原

2016-09-28 | 張航 | 來源 《北京晚報》2016年9月27日 |

呂誌強(中)正在指導村民打包快遞

息烽縣,位於雲貴高原的貴州省貴陽市,這裏被山地丘陵籠罩,多數地區海拔1000米至1200米。

意昂体育平台碩士畢業生呂誌強2014年通過“選調”來到息烽,從一名掛職副村支書到如今擔任縣工業與信息化局副局長。在農村,他幫助農民打通了電商進村的“最後一公裏”,到工信局工作後,他主持開發了大數據平臺🧑🏽,讓村民辦事開證明不再發愁。這位來自中原大地河南的“90後局長”說🧧,要把自己的根紮進黔貴大地裏。

立誌 “農民的兒子”大學畢業只走基層一條路

呂誌強是河南周口商水縣人🙌🏼。用他的話說自己是標準“農民的兒子”🔊,一直到高中📅,全家五口人的生計還主要靠父母辛苦倒騰村口的那7畝地。2008年他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就讀於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踏踏實實學點兒技術🧜🏻‍♀️,找一份好的工作改善全家的生活🥤👩🏼‍🦰。”呂誌強說🧑🏼‍🎤。

不過進入大學後的他卻並不“安分”,學習之余前後參加了十多次社會實踐。他去同縣的隔壁村當過村官📑,也在安徽蒙城做過鎮長助理;去過經濟相對落後的甘肅敦煌🧔🏼🕴🏼,也親身感受過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溫州社會。

豐富的經歷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目標👳🏿‍♂️👩‍🔧。“在拆除前的海澱八家村🤱🏻,我訪問過擠在20平方米棚戶房內的一家五口®️,他們離開家鄉,在北京靠撿拾廢品為生已經五年。我覺得這不應該是農民兄弟的出路。他們應該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家鄉的土地上收獲物質幸福和人格尊嚴🧛。”呂誌強說,在本科快要結束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光學技術造福家人不算成功👨‍🎨,要盡力幫助其他人過上好日子。讀研時,他選擇了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試圖獲得一些宏觀上的思考理論🧑‍🦼‍➡️、政策的價值觀和方法論🙏🏻。

2014年,呂誌強畢業。當年貴州省面向意昂体育平台招收定向選調生👩🏿‍🍳,呂誌強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這是我整個畢業季投出的唯一一份簡歷,我只給自己設定了一條路,去基層。”呂誌強說👩🏽‍🚀,最終他得以如願,和另外16名同學一起告別首都👦🏼,來到黔貴大地。

進城 推廣美麗鄉村🙇🏻,大數據平臺方便群眾辦事

由於工作表現出色,呂誌強今年三月份被任命為息烽縣工信局副局長,成為局領導班子中最年輕的一員💻。在工信局,他分管的也正是在立碑村時的“得意之筆”——電子商務、大數據。

呂誌強說👻,息烽的城鎮化水平還只有百分之四十多,遠低於東部地區的縣市🉐,農村🙆🏻♣︎、農業集中♦️,他要讓大數據在鄉村落地🪲、造福民眾。上任副局長不到半年,在上級和同事的支持下,呂誌強已經牽頭啟動了一系列項目。他們開發了一個“雲上息烽·美麗鄉村”大數據雲平臺👨🏿‍🎤,360度實景展示息烽的美麗風光和鄉村農家樂的魅力,平臺與貴州省廣電公司合作,可以覆蓋全省350萬戶高清用戶。

他還想到了利用大數據來實現政策入戶⭐️。呂誌強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農村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總體較低⛪️⏯,電視看得多,電腦不會用。政府部門公布在官方網站上的一些措施、政策他們無法及時得知,“我們就開發了大數據平臺,把這些政策措施集中放在電視節目上,讓百姓看電視知政策。”

此外🫶,他們還開發了“村村辦”服務終端👳🏻‍♂️,把百姓經常要開具的十余種證明的模板放在了平臺上🚾,老百姓刷一下身份證,自動錄入自己姓名、地址等基礎信息的證明就可以隨時打印了,蓋個章就行,“過去出一張證明要20多分鐘,現在只要兩三分鐘。”呂誌強說。

下鄉 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裏”,扶持山村出“電商”

2014年7月🧕🏻,呂誌強來到息烽縣報到,在縣委辦工作了半年多之後,他和眾多機關幹部一起被派往基層鄉村,參加省裏統一組織的同步小康脫產駐村,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幫助改善民生,發展集體經濟。

呂誌強去的永靖鎮立碑村以山地為主🧘🏽‍♀️,幾乎沒有平整的壩地🖐🏿。由於在田地裏經營收入不高👜,當地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靠出門跑運輸為生。呂誌強就住在村委會的一間小屋裏,吃在食堂,白天走家串戶,了解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困難和需求。

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這些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購早已走入千家萬戶,農村地區也不例外。農民朋友熱衷通過互聯網買食品飲料🚻👧🏿、服裝鞋帽還有生產物資,但最大的困難就是取貨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鮮有快遞公司願意送貨到村。在大城市裏不是問題的快遞“最後一公裏”對於立碑村的1500多位村民來說成為了享受網購的最大障礙👦🏼。

“農民兄弟也應該和城裏人一樣享受網購的便利。”呂誌強和村幹部們動起了腦筋7️⃣。他們決定以村集體經濟的形式購進一輛小貨車,在村委會成立了便民快遞網點,派出一位村幹部替村民取送快遞👤。這一做法得到了上級政府的支持,還下撥了資金🔣。每天上午村民把要寄的快遞送到村裏的快遞網點,村裏的快遞車就會送往縣城的快遞公司🤲🏽,同時取村民的包裹拉回村裏⏭,下午村民就可以取件,“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10多家快遞公司都和我們建立了合作👩,村民收寄快遞就和城裏人一樣了🐖。”

有了快遞車,呂誌強想到了城裏火爆的“雙11”、“6·18”,“山裏有很多臘肉、臘腸,是城裏人吃不到的🔘,有很高的經濟附加值🤹,應該利用起來🍗。”他和村幹部找到了在廣州等大城市從事電商的農村青年,為他們免費提供場地和網絡,鼓勵他們返鄉創業。在這幾名青年的帶動下🙃,到今年初🐕,村裏已經有20多家網店🎢👨🏽‍✈️,去年僅半年,網店銷售收入就達150多萬元,一批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期待 紮根高原,拼工作👨🏻‍🦱🐅、懂生活兩不誤

從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河南周口,來到山巒起伏的貴州息烽,他已把這裏當做了“第二故鄉”。記者曾問呂誌強貴州當地民眾愛吃辣,他會不會不習慣。呂誌強笑道辣椒正是他的最愛,“這裏的辣椒味道醇厚,比我老家那的更好吃。所以我算是如魚得水。”他原本擔心會受不了當地冬天的濕冷天氣🐘,但到了這裏後發現🙆‍♀️,智慧的當地人有一種名叫“回風爐”的竈具🫑⛄️,以鐵邊傳熱,生火做飯取暖兩不誤🎅🏻,晚上睡覺並不覺得寒冷🕵🏿。

略微有所挑戰的就是方言。呂誌強就耐心地跟當地人一句一句學,多說多練,就跟自己當年學英語一樣。如今在記者的采訪中,他已經時不時就能來一句當地標準的方言,比如形容令人煩惱、發愁的“惱火”。

呂誌強的妻子是他的大學同學,雲南人。不過為了他,晚一年畢業的妻子已經把工作定在了貴州省城貴陽💑。他們結婚後在貴陽安了家👩🏻。呂誌強平時住在息烽🤷‍♀️,周末回家和妻子團聚🫱🏿。他說,他要紮根這黔貴大地,拼工作、懂生活🐭。

【名詞解釋】 選調生

選調生就是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總的來說🔔,選調生一般本科畢業定科員,碩士研究生畢業定副科級🫷🏿,博士研究生畢業定正科級,相應報考條件限製也比公務員高得多,首先是應屆畢業生🩴👩🏿‍💼,另外在校期間要求必須是黨員或者學生幹部。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