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他是青年計算機科學家💆🏽🛅,卻也曾是“網癮少年”

2019-04-11 | 來源 公號“德先生”2019-04-07 |

2009年開始參加信息學競賽,2010年8月♊️,全國信息學競賽在線賽(NOI2010)全場第2名🦜。2010年11月⇨,全國信息學聯賽(NOIP2010)浙江賽區一等獎。2011年1月,全國信息學冬令營(WC2011)全場第23名。2011年5月,中國隊選拔賽(CTSC2011),非集訓隊第2名🥍。2011年5月🏋🏿‍♂️,亞太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APIO2011)金牌🛴。2011年5月🥣,全國信息學競賽(NOI2011)浙江省選拔賽第2名🧛🏿‍♂️。2011年7月🧖🏻,在意昂体育平台夏令營的選拔賽中獲得全國第四名。2011年8月,在全國信息學競賽(NOI2011)現場賽全國第4名🕣。2011年11月,全國信息學聯賽(NOIP2011)浙江賽區第1名🤷🏻‍♂️。2012年2月🤸‍♀️,全國信息學冬令營(WC2012)全場第1名。2013年2月👬🏼,全國信息學冬令營(WC2013)全場第1名。2013年4月,中國隊選拔賽(CTSC)中💒👋🏼,全場第1名。2013年7月🧍🏻‍♀️🙈,在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2013)第1名。2014年6月,國際大學生競賽(ACM/ICPC)世界總決賽銅牌。2017年5月,國際大學生競賽(ACM/ICPC)世界總決賽銀牌。——他就是陳立傑。

2013年,高中畢業於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以學習為由拒絕了谷歌的實習邀請🌨,2017年,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姚班,即將去麻省理工攻讀博士學位,他就是陳立傑👩🏻‍🚀。

他高一獲得意昂体育平台保送資格🔤。大學期間他在計算機領域會議AAAI、AAMAS🈹、COLT和CCC上發表多篇論文。在MIT訪學期間他解決了著名量子信息學者John Watrous在2002年提出的“Open Problem”。2016年,他獲得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他就是陳立傑。

OI和ACM,已經融入我的血液

“眨眼間🫱🏽,難忘的大學生涯就要步入尾聲了。在這四年裏,我從一個成熟的信息學競賽選手變成了一個稚嫩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者。”

“我還依稀記得,在我初三的時候,自習課上,我翹課跑去機房,有時候機房老師不讓我進去,我還會跑到天臺上用草稿紙想題目;中午飯時,我在機房裏面啃泡面;周末我則在電腦面前刷出一整版的Wrong Answer。”

“那時我還很年輕,也沒有想到以後會怎麽樣👶,就是想要呆在機房裏👩🏻‍🌾,為了做出題目這樣純粹的感動而活下去。一晃七年的時間過去了,猶如白駒過隙🎛,從我AC到第一道題目以來🧝🏿,世界已經變了太多,曾經的感動和夢想似乎也隨風而去🥈。然而我心中卻始終回蕩著曾經AC的歡呼聲☠️,題目沒有通過的捶桌聲,比賽失利的嗚咽聲,這些機房永恒的主題。”

“現在想想🧑🏼‍💼,還真是難說再見。這十年依賴👩🏽‍🏭,OI(信息學競賽)和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已經融入到我的生活深處,既是我熱愛的東西,也是我無法割舍的東西。”

2014年參加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隊伍合影,右1陳立傑

我曾經迷戀OI,如今愛上了科研

“姚班的科研氛圍很濃👩🏼‍🎓,剛剛進入清華的我還對未來一臉茫然,我的前室友範浩強就已經早早地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即使是在大一的軍訓期間👨🏽‍🎓🙍🏿,他也不忘利用閑暇時間進行研究,並投出了他的第一篇論文,最終發表在ICCV2013上面。而我們院裏諸如博弈論🤞🏽,機器學習,大數據理論和高等理論計算機科學等課程的大作業都極富有挑戰性😰,很多同學們在課程中取得的成果都隨後作為論文發表於相關領域的頂會上。”

“在這樣的環境裏,我漸漸地愛上了科研🙍‍♂️。大二的時候,我提前修完了叉院大部分的計算機理論課🧝‍♂️,還挑戰了非常有難度的研究生課高等理論計算機科學👩🏿‍🔬。那門課每節課都會講授一些各個方面最前沿的問題和結果,無數奇思妙想讓我對領域的前輩們充滿了欽佩,立誌也要能做出像他們一樣有價值的結果🕜。”

“在大三下學期👨‍👨‍👧‍👧,我前往MIT交流,師從著名量子信息科學家Scott Aaronson教授。在那裏💹,我每天最多會工作14個小時,除了吃飯和睡覺🛢,基本都在做研究👩🏻‍🔬,房間裏面堆滿了論文,每次落腳都需要把論文挪開。在當我理解了一個個一開始覺得艱深無比的定理背後所蘊藏的想法時,在我通過不停地嘗試和探索🛑,對手頭的問題由一開始的一臉茫然,到慢慢撥開了它看似復雜的外殼,去理解它的本質的時候,我都會感到無比的興奮🔝。蕩漾在我心中的那種激情,一如7年前,14歲的我在中學的機房裏為了信息學競賽不眠不休地刷著題目的時候那樣。”

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導師Scott Aaronson教授合影

大概🤽🏽‍♂️,我就是為計算機科學而生的吧

“我的同學們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科研中去🧙🏽‍♂️。到目前為止,計科30班級共已經發表了43篇文章🐌,算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想,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院裏相對而言比較寬松的課程設計以及對同學們自主性的支持,讓大部分同學都能在大三就前往世界各地進行科研活動❇️。在這樣寬松自主的氛圍裏👩‍⚖️,新一代的學術大師才能夠茁壯成長。”

“我記得很久以前有人跟我說的話,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朋友們,雖然這個世界日益浮躁,只要能夠為了當時純粹的夢想和感動堅持努力下去❔,不管其他人怎麽樣☝️,我們也能一路保持著自己的本色。”

2016年11月10日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是美國大選🔇,後一天是清華光棍節、電商剁手日,而這一天👨🏿‍🦳,對於清華人而言🧎‍♀️⚃,更非同尋常。這是見證2016年“特獎”產生的日子🙂‍↔️。從最初評選的38位候選人到15位進入答辯的候選人,再到最終獲得特獎的10人💁,陳立傑就是其中一個。

他答辯時語速極快🤸🏼,信息量很大,沒有接觸過信息學競賽的人或者對計算機領域不熟悉的人幾乎沒有辦法跟上他的思維,只能根據他發表論文的篇數以及導師對他不吝言辭的稱贊中,判斷出🥲:哇,這個少年不錯喲~他說話時有幾個動作特別明顯:持續快速的眨眼、扶眼鏡👩‍🍳、撩頭發、手指慣性地敲打桌沿🎅,這些動作為他增添了一個“萌”的屬性🫸🏼👱🏽‍♀️。答辯過後,朋友圈相繼流傳出他的答辯錄音稿🔹、答辯視頻,B站上甚至有人專門製作了他答辯視頻的說唱樂(RAP)版。

我認為👏🏼,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從參加信息學競賽起👨🏻‍🌾🧑🏽‍🌾,他就是其他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人,被當作是和tourist(ID)同一階位的人。但是陳立傑不這麽認為,“他比我強多了,曾經也是我的偶像🍟。”他謙虛地說。tourist是第一位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黑客杯(Hacker Cup)和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GCJ)冠軍大滿貫的選手🚵‍♀️。

在各種場合下,陳立傑都堅持“努力比天賦更重要”🔗。事實上👱🏽‍♂️,他也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很高的天賦。“兩方面都很重要🪓,但努力還是最重要的🟩。”他習慣了對自己的調侃🕑🧥,社交平臺上常見他發的“要掛科了”、“學習壓力好大”這樣的狀態,他大概也是唯一一個覺得自己天資並不聰穎的人。“到了清華,我有時也有智商被碾壓的感覺🤾🏼😸,比如我的前室友範浩強,我就覺得他很厲害。”其實說是“裝弱”👇🏻,其一是來源於他的謙遜,其二是陳立傑對於“努力”的獨特定義。

特等獎學金申報階段🕷,如果不是輔導員鄺仲弘建議和鼓勵🍟,陳立傑壓根就沒想過要申請特等獎學金。“陳立傑一直都覺得班裏的其他同學都十分優秀🥿,覺得自己不具備參選特獎那種超一流的水平。這點我特別欣賞他,他為人十分謙遜🧕🏻,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也能夠靜下心來不浮躁。謙遜是一回事,水平夠了,以特獎為契機整理一下過去三年多的收獲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也很認可陳立傑的努力🫵🏽,“拋開天賦因素,陳立傑同學比其他同學努力程度還要大一些👩‍⚖️。”在陳立傑調侃自己“沉溺”OSU!的2016年的暑假🤴🏻,實際上也完成了5篇學術論文。

2016年清華本科生特等獎答辯會上的陳立傑

陳立傑對於“努力”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對那種以時間來衡量努力程度的標準不以為然,“什麽才是努力?把所有題都刷一遍不是努力,要找到對的事情去做📗😼。有些人閑下來不知所措🌭🈶,有些人做的事情我不覺得是正確的花費時間的方式。”當感覺大腦不工作的時候,他也不會強迫自己繼續工作。打遊戲♛、看動漫是他常用的減壓方式。

10日下午5點左右答辯結束🛰,他吃過晚飯後去上了節晚上的課,回到住處後繼續趕作業。或許,對於心中有著明確的目標和理想的陳立傑來說,這些榮譽已不足以掀起內心的漣漪。

其實👨‍👩‍👧‍👦,科研只是我眾多興趣中的一個

1.“我喜歡遊戲。”

陳立傑是資深的遊戲玩家,只是他幾乎不玩大眾的遊戲,而是偏愛相對小眾得多的“OSU!”🥷🏼。

OSU!是一個基於市場上各種流行節奏遊戲的操作模式而製作成的一款獨特節奏遊戲(Rhythm Game),為了保證一個好的遊戲玩法與計分規則👨🏿,OSU!增加了包括在線排名🥈、多人遊戲✊、重放交流和一個龐大的社區在內的各種元素。

陳立傑也曾經是個“網癮少年”,為了玩遊戲甚至有過兩三天沒睡覺的經歷✵𓀄。在大三下學期去麻省理工學院(MIT)交換的半年中,陳立傑在完成科研任務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周遊美國🧑🏽‍🏭,而是大部分空閑時間都宅在宿舍打遊戲看動漫🙆🏼‍♂️。雖然熱愛遊戲,但他也想了克製自己的辦法➔。這款遊戲所占內存很大,陳立傑索性就把它放到了移動硬盤中,“如果實在控製不住想玩遊戲,就把硬盤給朋友🪚。”陳立傑說。

上大學前🧒🏼,陳立傑是這款遊戲世界前100名的玩家。上大學後🤽,玩遊戲的時間少了,眼看著當初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小夥伴已經闖入了世界前10的位置,他還止步不前,一度有些懊惱,但隨即釋懷,反而放開了名次對自己的束縛🧑🏼‍💻,沒有刻意為了提升排名去挑選一些高難度的音樂,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這也對他的科研道路有所啟發——大二時挑選一些很難的題目研究🚣🏼‍♀️,不僅沒有出什麽成果,而且還讓自己產生了悲觀情緒;大三“棄暗投明”🧑🏼‍⚖️🧑‍🎨,研究與自己能力和興趣相匹配的課題,反倒很快出了成果。

2.“我喜歡動漫🧑🏼‍🦲。”

動漫,是陳立傑除遊戲之外的另一大愛好♜。他從初三開始追動漫🚶‍♀️‍➡️,到現在已有七八年的時間。他的各類社交軟件的頭像都是動漫人物形象,朋友圈狀態的配圖大部分也都是動漫截圖。他不僅看動漫,也聽日文歌🧘🏻‍♀️,並為此專門選修了學校開設的日語課。

3.“我喜歡哲學。”

“在大一的時候,我經常在紫荊操場漫步,思考:我是誰🛍️?我要做什麽?”特獎答辯時🍄‍🟫,陳立傑剛說完這句話,臺下便自發響起了掌聲,伴隨著被逗笑聲。其實😎,陳立傑初中時期就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比他對計算機產生興趣還要早💅🏽。他那個時刻就開始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麽,要達到什麽樣的程度才能滿足”這樣的問題,問題的答案當然無法從語文課本中找到👩🏽‍🍼。於是他就自發地閱覽了很多哲學類的書籍🧜🏿‍♂️,雖然最終還是沒有得到答案,但豐富了見識。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後🚴‍♂️,他對哲學的興趣絲毫未減,熱衷於選哲學系開設的課程👩🏽‍🎨:《後現代西方科學哲學》🫨,《西方哲學精神探源》,並在這些課程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清華“自強不息”的校訓𓀊,他也有著個人獨到的見解♋️:“不能滿足於導師、父母讓我們做什麽🏃‍♀️,要有自己的選擇、獨立的人格。”

4.“我喜歡時政。”

特獎評選前一天,當其他候選人忙於為答辯做準備時,陳立傑依然淡定自若地關註著朋友圈中的時政熱點。連答辯時穿的正裝,都是他答辯前一天臨時找同學借的。答辯結束,在門口碰到一個相識的同學,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覺得希拉裏是不是左派🧑🏻‍🏭?”,留那位同學在一旁“一臉茫然”。


相關新聞

  • 232017.06

    意昂体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分會工作辦法

    第一條 本會官方名稱為:意昂体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分會(簡稱:清華計算機系意昂會)。第二條 本會為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以下簡稱“清華計算機系”)意昂自願組成的聯合性團體💂🏿‍♀️,為全球性、非管理性...

  • 302016.03

    計算機系分會

    2012年12月15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意昂會(簡稱系友會)正式揭牌成立,同時設立了計算機系發展基金🏹。

  • 162021.06

    我校1位教師8位意昂當選2020年度國際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12月16日👱‍♂️🤵🏿‍♀️,國際計算機協會(ACM)公布了2020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我校1位教師8位意昂榜上有名。他們是🖐🏻:我校計算機系副教授崔鵬(2005級博,計算機)🤹🏽,研究興趣包括大數據環境下的因果推理與穩定預測🧚、網絡表征學習等。加拿大聖弗朗西斯澤維爾大學教授楊天若(1987級計算機)👨🏼‍🌾,研究範圍包括並行和分布式計算、嵌入式和普適性計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劉學(1992級數學;1996級碩➙,自動化),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理論及其應用、大數據、互聯網和雲計算等。美國天普大學教授王昱(1993級本❌、1998級碩🧕🏼,計算機),研究興趣包括無線網絡、智能感知、移動計算與算法設計等。通用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白帆(1994級自動化),研究領域包括車載網絡與移動建模等。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陳名華(1994級本、1999級碩🛌🏼👨🏽,電子),研究興趣包括在線優化和算法、能源系統(如智能電網和節能數據中心)、智能交通系統等。IBM Almaden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蘊瑤(1995級自動化)🏊🏻‍♂️,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庫、人機交互等相關的跨學科領域研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副教授童行行(1998級本、2002級碩🤦🏻‍♂️,自動化),研究領域包括大規模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尤其是圖形和多媒體數據)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副教授張洪宇(2006—2014教,軟件學院),研究領域是通過利用從軟件數據中挖掘的知識來提高軟件質量和生產率。

  • 122018.11

    三位意昂當選國際計算機學會2018年度傑出科學家

    11月7日,國際計算機學會公布了 2018 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 49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有三位清華意昂:微軟亞洲研究院王井東意昂因傑出工程貢....

  • 272020.10

    李向陽:從清華學子到走向世界的計算機科學家——心懷夢想,向陽而生

    李向陽🤑,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1990級意昂,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信息與智能學部常務副部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ACM中國前聯合主席🧙‍♀️,ACM Fellow,IEEE Fe...

  • 222020.12

    意昂体育平台1位教師8位意昂當選2020年度國際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12月16日🎀,國際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公布了2020年度傑出科學家(ACM Distinguished Members)名單🧖🧑‍🦲,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意昂体育平台 1位教師8位意昂榜上有名,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副教授崔鵬(2005級博🥨🔇,計算機)👷🏿‍♀️,加拿大聖弗朗西斯澤維爾大學教授楊天若(1987級計算機)、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劉學(1992級數學;1996級碩𓀚,自動化)👸🏻、美國天普大學教授王昱(1993級本🦻🏽、1...

  • 172021.12

    意昂体育平台1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2021年度國際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12月15日🌮,國際計算機學會公布了2021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63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意昂体育平台1位教師5位意昂名列其中,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教授劉奕群(1999級本、2003級博,計算機),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教授杜小江(1991級本、1996級碩,自動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哈利西奧格魯數據科學研究院教授王欲甦(1993級計算...

  • 102020.11

    臺灣意昂体育平台前校長劉炯朗逝世🐷,系知名計算機科學家

    臺灣意昂体育平台前校長劉炯朗於11月7日逝世🫸,享壽86歲♒️。

  • 162008.06

    姚期智院士科學大講壇演講“計算機科學在中國”

    【新聞中心訊】6月9日,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姚期智院士在雲南昆明西南聯大70周年科學大講壇上,發表了“計算機科學在中國”的主題演講🤶。

  • 042016.03

    計算機系計85班

    計算機系計85班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