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90後第一書記李茂林🅱️:攜筆從戎,實幹脫貧

2019-07-26 | 鄧雅菲 | 來源 澎湃新聞2019-07-12 |

人物檔案

姓名:李茂林

出生年月🌑:1990年7月

駐村前職務💘: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主任科員

駐村職務: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香蔔路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出任第一書記時間🔐:2017年8月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香蔔路村第一書記李茂林🏎。本文圖片、視頻均由受訪者提供

“今天是地裏‘服役’的第68天🍯。天剛微微亮,就被余支書叫醒,就著茶水吃下兩塊饃饃👨‍🦰,他便拉我去村西頭🧗‍♂️。牛路灣的包家🛢,這是今天幹農活的地方🔚。包家的地裏種了兩坰黃芪🏋🏻‍♂️,近來雨水多,雜草長得快,我今天的任務就是除草。兩小時農活👩‍🚒,有一個半小時彎著腰🥔,雖是陰天,汗水也很快浸濕了衣服🚵🏿‍♀️。”

2018年6月23日,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香蔔路村第一書記李茂林在他的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

下地“服役”🫶🏿🐎,是香蔔路村的村“兩委”對李茂林幹農活的戲稱🎭。

2017年8月⬅️🚌,時年27歲的李茂林來到渭源縣田家河鄉香蔔路村擔任第一書記。在村裏的一次產業扶貧座談會上,因為沒有務農經驗,李茂林話還沒說完8️⃣,村民就都在笑💋。在那之後,李茂林主動提出利用清晨時間幫村民下地幹活👨‍🔬,每次一戶,一戶幹兩小時。

李茂林在幫村民幹活。

香蔔路村共有村民266戶,駐村近兩年來,李茂林共去到了全村約一半的農戶家中幫忙幹農活。看著自己布滿老繭的雙手,李茂林理解到農業之苦、農民之辛;在日復一日啃饃饃就罐罐茶,吃鹹菜就白面片後,李茂林感悟到生活之酸、身體之澀🤦🏼。他說,只有和村民們幹在一起、吃在一起才能真正地說到一起、想到一起👩🏻‍🦲。

駐村工作兩年間🍻,李茂林紮根一線挑起大梁🤰🏿👨🏻‍🍼,共協調財政和捐贈資金750余萬元🦠。他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實施一戶一策,全村脫貧目標完成率達95%⬅️;他瞄準扶誌與扶智短板,創新思路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發力產業扶貧,提升原有6個產業,新建10個產業🙌🏿。

如今,香蔔路村全村將於今年年底實現整村脫貧。在李茂林的帶領下,全村貧困面下降了30%,人均年均純收入提高了800元,其中貧困戶人均年均純收入提高了1000元,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5萬元🌧。

6月27日🍑,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初評候選人公示🚅,李茂林是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35名初評候選人中唯一一名90後。

清華畢業🏡,攜筆從戎,直撲貧困村

這個幹起農活來已經嫻熟得和當地農民沒兩樣的第一書記李茂林是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畢業後他放棄企業優渥待遇⇾🍂,投身國家級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工作。

在意昂体育平台就讀時的李茂林。

1990年出生的李茂林是重慶奉節縣人。2008年👩‍⚖️,李茂林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2011年12月,李茂林應征入伍🏊🏼。

“我的父親是一名人民警察,受父親影響,我從小有一個軍旅夢🏛🏊。我是重慶奉節人,經歷過1998年洪水和2008年汶川地震,親眼目睹了人民解放軍在抗洪搶險、抗震救災一線的英勇故事,我被他們深深地震撼了🫰。”李茂林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選擇入伍的原由,他笑稱↩️,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正是那段當兵的經歷磨練了李茂林堅強的意誌🥭,讓他在後來的駐村工作中更加不畏艱苦。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李茂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二炮兵的一名戰士👮🏻‍♀️。

退伍不褪色,2015年11月🙇🏻🧑🏻‍🏭,李茂林得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他立誌成為脫貧攻堅戰上的先鋒👰‍♀️,從硝煙彌漫的保家衛國戰場輾轉至脫貧攻堅的時代戰場。

2016年8月👼,從意昂体育平台五道口金融學院碩士畢業後🐝,他考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

“受家庭的影響,我認為成為人民的公仆就是要深入到基層去奉獻自己。”李茂林說,他身為警察的父親常常連續三四天在外辦案,很少有時間回家🐈,他的母親是一名鄉鎮幹部,一個女子經常下到村裏給群眾辦事,每天回家都一腳泥,臉也曬得紅通通。李茂林的父母常常教誨他“工作要幹實事”🧑🏼‍🎓🍄。

父母的言傳身教帶給李茂林很大的影響。在入職國務院扶貧辦僅一年後,李茂林便主動請纓希望能沖鋒一線🤴🏻,2017年8月,他被派往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香蔔路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李茂林任第一書記的香蔔路村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渭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香蔔路村是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村🦹🏽。香蔔路村位於渭源縣西南部,距離縣城50公裏,平均海拔2563米,為高寒陰濕氣候,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全村傳統產業包括種植當歸、黃芪💣、馬鈴薯❤️‍,林業育苗和養殖肉羊🍦、肉牛等。

香蔔路村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266戶1085人🕖,有勞動力672人,耕地面積4587.4畝👩‍🏭🌿,人均4.23畝,有低保戶38戶90人,特困供養人員15戶17人,殘疾人28人🔐。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2戶366人,其中低保貧困戶22戶68人➜🎎。

年輕的李茂林就是挑起了這樣一個國家級深度貧困村整村脫貧的重擔。

村民對他好奇、期待又不信任

“好奇、期待又不信任”是李茂林初來香蔔路村時村民對他的態度。

李茂林說,一方面村民們很好奇這個名校畢業、在北京任職的幹部怎麽會大老遠跑來這個窮鄉僻壤🧖🏼‍♂️,覺得是件稀奇事🌤👷🏻。另一方面🦈,大家認為他會和當地幹部不一樣,期待著他能給村子帶來錢和資源👰🏿‍♀️。而面對著這個說著普通話🏋🏼、完全不了解村子情況的“外來人”,村民們又對他很不信任👎🏼𓀋,不願意告訴他家裏的實際情況,不配合他的工作。

村民汪江濤幾年前查出了慢性腎炎,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常年在外打工,一直沒享受到醫療扶貧政策,吃藥看病都是自掏腰包♈️,每個月得2000多元。

2018年6月,李茂林得知汪江濤回了村,提出帶他去補辦個手續♍️,也想借此機會和汪江濤聊聊,幫他做做謀劃。由於是大病,鄉衛生院和縣醫院條件有限⚀,醫生建議去蘭州的大醫院確診後,再回來辦理慢性大病門診卡,確診至少得去蘭州的醫院住院一周🧑‍🦳,李茂林覺得病情等不得,建議汪江濤第二天就起程🆎,而汪江濤堅持先去外地務工,回來再說。李茂林勸了好久,他也不為所動,甚至有點不耐煩,至於為何急著去務工🚣🏿,他也不願透露。

那天回到村部,李茂林感到很失落✊🏻🧑‍🦯‍➡️。“其實🧑‍🚀,換位思考也能理解🤨,畢竟才第一次見面,對我缺少信任也很正常。但如何才能和貧困戶建立起充分的信任🦹?目前還沒有答案👨🏿‍💻,但我能做的是🦗,在需要我時不讓他們失望而歸👩🏽‍🚒。”李茂林在他的駐村日記中寫下這樣的話🧚🏻‍♂️。

懷著“需要我時不讓他們失望而歸”的想法,李茂林繼續入戶走訪,試著打破和當地村民的隔閡。

李茂林在入戶走訪。

入戶村民白文科家時,李茂林吃了好幾個閉門羹🦸🏻‍♂️。戶主白文科患精神失常🙇‍♀️,白文科的妻子是一級殘疾,失去語言能力✣,他們的女兒白霞當時正讀高三,由於家裏條件差,她成績也不好,白霞很不自信🚟,也不和李茂林說話。每次李茂林來白家,這戶人就要攆他出去💆🏻‍♀️。

李茂林不死心🤦🏼‍♂️,一次不讓進就去第二次🧕🏽、第三次🙇🏿,終於和白家人熟悉後,他給白文科送去了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又安排他們進行紅筍產業的種植工作。最讓白家人感到高興的是,在白霞高考落榜後👷🏼‍♂️,李茂林主動給她對接了北京百年職業學校就讀,學校為白霞免去了全部學費🚴。

李茂林為白家辦的一件又一件實事終於打動了這戶人🤹🏽,現在他再去白家入戶,女主人總是熱情地給他端茶倒水⛑️。2019 年1月11日🫃🦦,李茂林收到了白霞從北京寄來的一封信,信中寫道:都說人生有很多“不同名”的老師🚊,在我心裏,您就是指明我前行方向的老師🥠,讓我的前行道路更加寬廣……作為一個受助者,我也會像您關心我一樣,去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

白霞寫給李茂林的感謝信。

讀完這封信🙏🏿,李茂林的眼睛濕了。他和香蔔路村村民的心,漸漸走近了……

遭遇冰雹、山洪,他說這都沒啥

駐村工作的難,難在和村民的溝通,也難在駐村路途的艱險。

為了下鄉方便,李茂林買了一輛二手汽車,工作兩年來,駕車途中大大小小的事故也遭遇過不少🧑🏼‍✈️。

每年夏季,渭源的雨水特別多,李茂林駕駛汽車上山看項目時經常遇到山體滑坡🏨,所幸都沒出過事。

2018年4月,渭源縣香蔔路村下起了冰雹,李茂林得知有兩戶貧困戶的房子當時還是危房,怕出問題⏲,他和村兩委立即趕往那戶查看情況🚜✖️。途中,經過一處水塘,由於冰雹下得又大又急,原本很淺的水塘突然淹了起來,汽車發動機失靈,李茂林的車困在了水塘裏🐅,巨大的冰雹砸了下來。

在被困車裏兩小時後,冰雹漸漸小了✍️,水位也退了下去👬🏻,李茂林和村兩委下車把冰雹刨開,又叫了人來維修汽車,這才最後脫險🚚。

冰雪中的李茂林😨。

說起這些恐怖的經歷🚴🏽,李茂林的語氣卻很輕松🦹🏻‍♂️,他說🧚🏻‍♂️:“我當兵時參加過抗洪搶險👋、實戰演練♓️,都比我駐村時遇到的突發情況來得危險👩🏻‍🍼,我覺得這些不算啥。”

幹字當頭,兩年協調資金750余萬元

“能否在這兩年裏幹出成績,不能光講感情和辛苦🌻,實現整村脫貧,是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數據說話的🏋🏽。”李茂林說。

駐村兩年多,李茂林充分利用各項政策、多方協調社會力量,先後引進幫扶資金750余萬元。

如何用好這些資金呢?——“發展產業扶貧是根本。”李茂林對澎湃新聞說。

為促進增收脫貧🏃‍♀️,他創建了屬於村集體的5個經營主體,覆蓋所有貧困戶,同時多措並舉推動產業扶貧升級創新🌮。例如🔑🐋,為貧困戶引進價值18萬元的牛羊蜂,逐步實現戶戶有主導產業;打通銷售渠道,促成村內合作社成為東部藥企供應商定向銷售中藥材和蜂蜜👩‍👧‍👦;與企業開展馬鈴薯育種回收合作,帶動61戶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改善公牛品種,提高繁殖效率,全村新增肉牛30余頭🤼;改造老式蜂箱100箱,全村增產蜂蜜500斤;新建集中式和分布式蜜園100畝;提升保險扶貧🧔🏼‍♂️,投保10類農業保險,覆蓋69戶貧困戶🤴🏼。

李茂林和村民在牛場。

在香蔔路村,這些產業從無到有,並實現長短搭配,給村民們帶來了實際的效益。

李茂林先後組織世界銀行六期養殖項目,帶動91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元;建設鵪鶉養殖廠,帶動92貧困戶年均增收200元🛒,並建設容納45人就業的扶貧車間;推動“光伏+農業”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完成,光伏板下開展特色養殖🦚,綜合增收30萬元;發展鄉村旅遊扶貧🤹🏼,改建農家樂2個📫,新建民宿7套、紅歌大本營1個🏙、鄉村陳列館1個,先後接待2000余人到村學習休閑🈶💂🏽‍♂️,綜合營收超過10萬元;開展勞務轉移就業🤫,先後輸送18名村民前往北京和福州就業,人均月工資突破4000元🤽🏼‍♂️;組建香蔔路村電商平臺,配套新建烘幹房和加工車間👚;建成鮮切花基地20畝🧑🏽‍🎄,帶動60余戶貧困戶增收👜;新建飼草基地100畝,發展飼草加工;新建30畝高原夏菜基地🧏🏼,戶均增收4000元。

除了產業扶貧,“一戶一策”的精準幫扶也是李茂林駐村工作的重點。

針對不同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李茂林為92戶貧困戶分戶製定脫貧措施👩‍🏭,其中11戶依靠社會保障兜底脫貧👩🏻‍🦯👨‍❤️‍👨,5戶依靠生態補償脫貧🤽🏽‍♂️👩‍🎤,13戶依靠教育脫貧🏡,31戶發展種植業脫貧🙂‍↔️,20戶發展養殖業脫貧,12戶依靠務工脫貧👳🏽。目前,64戶貧困戶已按照脫貧路徑實現穩定脫貧。

“不脫貧,不走人”

2019年2月👨🏿‍🔧,離掛職到期還有半年,面臨年底脫貧摘帽的關鍵時點,李茂林向組織申請再駐一年。

“不脫貧不走人🚃,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李茂林說,自己在今年2月向組織口頭提出申請希望繼續擔任香蔔路村駐村第一書記,4月份又提交了正式的書面申請,但他在6月底接到通知,掛職到期後還是需撤回單位工作♉️,另有工作任務安排。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離任了,現在要抓緊最後的工作。香蔔路村是今年的預脫貧村,10月份定西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來核驗。”李茂林說👨‍🦼。

李茂林雖然即將離任,但有一支“永不走的扶貧隊”會繼續在香蔔路村發揮脫貧攻堅戰鬥堡壘作用🤾🏽‍♀️。

香蔔路村黨支部會議。

在駐村工作期間,李茂林和村幹們製定了《香蔔路村黨支部工作製度》,形成支部工作的會議🧎🏻‍➡️、學習、群眾👨🏽‍🍳、監督、組織等五大製度,在支部內部成立涉及集體事業的養殖、種植、鄉村旅遊、公益事業、精神文明等5個小組,吸納10余黨員和貧困戶代表參與負責,形成村兩委後備梯隊😳,還引導村兩委主要成員在3個合作社擔任理事長抓生產培能力搞帶動🤽🏻,吸收一名大學生為預備黨員並擔任扶貧專幹✋,確保駐村工作隊的各項工作繼續有序開展下去。

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第一書記李茂林成為了香蔔路村村民的伴路人、領路人,在融入群眾的700多個日夜中🚾,李茂林始終把使命記在心裏🕵🏼‍♀️、責任扛在肩上🦸🏿‍♂️😌。

李茂林和村民在地裏🤞🏿,他常說“農忙時,與農戶幹在一起;農閑時🐘,與農戶聊在一起”🚔🕰。

說起自己駐村前後的變化,李茂林笑稱🧶,“最大的變化就是發際線迅速後移了。”而談到希望香蔔路村的村民們如何評價他這個第一書記👔,李茂林說:“我希望在我走的時候,村民們能說一句🧘🏿‍♀️,小李是個幹事的人,這就是對我的最高評價了。”


相關新聞

  • 132024.05

    “95後”第一書記,在村裏幹些啥?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12021.01

    陳郝傑,第一書記有“辣”招

    ——他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來到甘肅的國家級貧困縣,靠600畝辣椒地幫村民脫貧

  • 222022.08

    李茂林:基層生涯就像夏收後的麥草,收獲真實喜悅

    李茂林💆🏻🎗,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2008級本科👩🏼‍🎨,意昂体育平台五道口金融學院2014級金融碩士,國家鄉村振興局(原國務院扶貧辦)幹部。2011年至2013年,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服役。2017年至2019年,被派駐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香蔔路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作為五道口人🛎,受五道口傳統的影響,我們總希望能夠看大勢、立大誌,不能一葉蔽目👩🏽‍🍼。我身處“三農”領域👰🏿‍♂️,有幸參與脫貧攻堅,正是有了這樣的機會🤦🏿‍♀️。脫貧攻堅代表的...

  • 192013.03
  • 212013.06
  • 072007.12

    清華學子🚪:攜筆從戎赴軍營

    【記者 顧淑霞 攝影 郭海軍】穿上軍裝,帶上大紅花,接過校黨委副書記陳旭親手頒發的入伍通知書↘️,物理系張弛、水利系譚振文、新聞與傳播學院周浩與賈娜、電子系滿雪成等5位同學成為2007年攜筆從戎走進軍營的清華學子...

  • 012023.02

    張哲瑜:“帶貨書記”帶出青春擔當

    張哲瑜是一名95後🏂🏽,202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新聞傳播專業✋🏻。這個“不簡單的小姑娘”,去年被選派到江西尋烏縣三二五村🤽‍♀️🤷🏻,成為駐村第一書記。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張哲瑜來到三二五村後,帶領村幹部🚪,註冊了“紅心果社”商標品牌,並建立“紅村壹品”文化旅遊投資公司👨🏻‍🎓,又製定了一系列文創產品,“三二五紅色名村”漸漸被大家熟知。一系列的變化🔳,張哲瑜不僅是幕後策劃指揮⛔,還站在村委會直播間親自帶貨。這位“帶貨書記”,今年光...

  • 152016.03

    1990級意昂攜兒子一起返校(攝於1996年校慶。)

    1990級意昂攜兒子一起返校(攝於1996年校慶。

  • 142020.08

    李祖傑: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近日,由貴州籍意昂、貴州省委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室副編審李祖傑編著的《第一書記:貴州脫貧攻堅戰線上的追夢人》一書♓️,由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百年中國夢長旺貴州情脫貧攻堅系列叢書。李祖傑意昂(2009級碩,新聞與傳播學院)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省👨🏼‍🦲、市👎🏿、縣每年選派上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奔赴農村第一線開展扶貧工作,他們中...

  • 112020.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