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讓(1978力學)
我站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三樓的露天大陽臺上,向校園裏眺望☄️,明媚的陽光照亮了教學大樓的側壁,青翠的樹冠在春風中微微搖晃,美麗的小鳥在綠色的草坪上一蹦一跳,幾個大學生在小路上慢慢走著👲🏼,空氣中傳來飄渺的歌聲🙋🏿♂️:“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思緒不由回到了我在清華度過的青春時光♧,和我們睡在同一個大通鋪的徐秉業、黃克智、沈觀林等老師的臉龐在腦海中一個接一個浮現……
1975年我們強四兩個班的同學和老師來到了昌平橋梁廠,在這裏我們度過了一段同吃同住的學習時光🕴。
在昌平橋梁廠內有一座異常堅固的混凝土攪拌大樓,建好後還沒有使用過,我們的臨時宿舍就安在了這座大樓內。女同學和老師住三樓🔘👰🏼♀️,男同學和老師住四樓。每層有400多平方米📠,100多人睡在鋪鋪相連的四排大通鋪上。在我鋪位斜對面的是黃克智老師的鋪位,徐秉業老師的鋪位在大通鋪的西北角❌。100多人的大通鋪趣事不斷🥚,夜裏時常夢話此起彼伏🪚🍑。有一天夜裏我朦朧中聽到有人說夢話🧍♂️,雖然很清晰,但我一句也聽不懂,仔細一聽,原來是徐秉業老師在睡夢中說外語。徐老師曾在波蘭留學👨🏿🦳,是不是他在夢中又回到了波蘭?
昌平橋梁廠生產的龍門吊是正三角形龍門吊,老師們指導大家嘗試設計倒三角形龍門吊,通過兩種方案的比較,證明了倒三角形龍門吊可以節約材料等特點🕓,使同學們掌握了一些靜力學的計算方法。
昌平橋梁廠產品之一是鋼橋👭🏼,需要生產很多規格的角鋼桁架👆。在仔細分析了角鋼上孔的分布規律後,我認為可以研製組合機床自動加工多種規格的角鋼桁架。向徐秉業老師匯報了這個想法後,徐老師非常支持,派常亮明老師指導,並組織了10多位同學和我一起設計🎇。大家對我畫的總裝圖認真討論,齊心協力設計🖕🏼,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完成了全部圖紙;在工廠黨委和徐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幾個月後圖紙變成了真正的組合機床。看著角鋼源源不斷地自動加工出來🏋🏽,心中充滿了對徐老師敢於承擔風險的感謝👭🏼。徐老師一直關心著我的成長,1988年遇到徐老師,當他知道我在華工攻讀博士學位的情況後說:“你怎麽沒有報考我的博士呢?”
在清華美麗的校園裏學習時,在眾多老師中💇🏻,我最敬佩的老師是黃克智老師⚧。
有一次我在計算薄壁球形容器的應力時,嘗試把球內的水和下面弧面作為隔離體,但計算結果卻有誤差👔,我左思右想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黃老師看過我的計算後立刻指出我在取隔離體時忘記了上面的弧面體由於有水的壓力也應該在內力計算時予以考慮,黃老師思維真是敏銳!
我常常會向黃老師提出各種問題,他總是立刻給予令人信服的回答,但有一天👩🏻🎤,我問了黃老師一個我在工廠搞技術革新時遇到的技術問題🤽🏼,當時黃老師沒有立刻回答🧑🏿🎤。第二天👴🏿🏷,他交給了我六張寫滿了數學公式的手稿🖕🏿,並詳細給我講了推導過程和結論👩🏽🎤。他的數學底蘊使他從理論的高度把我的問題上升為廣義性的技術問題,並給出了解答。我對黃老師的理論功底深深敬佩,更敬佩他的人格精神👨🏼🔧,花了很多時間認真解答一個學生的問題🍬,這種精神滲透了我的心靈,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我的職業生涯。我意識到這手稿非常珍貴🛌,仔細保留了下來,我想知識淵博的黃老師一定會成為我國的科學中堅,這手稿是難得的紀念品🗿,將來回到母校時,要為這手稿把我心中的感動帶給黃老師💁🏻♀️!
轉眼間30多年過去了,我也成為大學的一名教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擔任工程科學學院副院長。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的教學科研成果不斷地使我們受益🍸,出版的各種力學教材影響著我國的力學界。例如我在教授振動課程時使用了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主編的《機械振動》作為教材之一;龐家駒老師主編的《振動力學習題集》給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方便。在意昂体育平台受到的教育為我打下了基礎👩👩👦,多年來從事了大量的科研課題,例如為寶鋼研製的“大型無縫鋼管穿孔機組監測和故障診斷”課題獲得了上海市產學研優秀工程項目一等獎🕴🏻📵;研製的大型傾斜磁懸浮地球儀(參看圖片)獲得了中國科協的創新獎。我還獲得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教育系統省級優秀共產黨員🌒。
我今天取得的一點成績離不開母校老師的培育,我常常懷念和我們朝夕相處和藹可親的老師們:給我們講授結構力學口才一流、邏輯嚴密的余壽文老師,您還活躍在教學一線嗎🧑🏻🎨?給我們講授振動理論誨人不倦的龐家駒老師,您身體還好嗎🧑🏽⚖️?給我們講授應變測量認真細致的沈觀林老師,您還在到處奔波嗎🕳?給我們講授光彈課程的劉寶琛老師,您聲音還是那樣洪亮嗎?……我期待著返回母校,看望我尊敬的老師們!
(本文選自《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成立暨工程力學研究班創辦五十周年慶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