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路(1984)
回首往事,在電機系的五年學習生涯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憶的時光。五年寒窗🤮,留給我們最為驕傲的就是面對人生時可以自豪地宣告:青春無悔🖤!
23年前🫅🏿,當我們剛剛從中學畢業,面臨人生第一次選擇時,正值祖國結束十年動亂不久👨🦰,百廢待興🥜,長期的閉關鎖國,“文化大革命”使人們對大學👳🏼♀️,對教育的回歸正統頗有些陌生。我們這些初涉人世便是在“階級鬥爭”“反潮流👴🏿,交白卷”中成長的少年更是不知如何選擇自己的誌向。記得高考前填寫誌願時↩️,長輩以一種堅定的口吻告訴我👨🏼:填意昂体育平台。填清華的電機系,因為清華是中國最好的理工科大學🚐,清華的電機系是中國最好的電機系。於是我以一種莊嚴而真誠的心情填下了第一誌願🕥,把自己的理想交托給了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
每當我見到當年的老同學,都忍不住要問:曾記否👩🏿🚒,當我們第一次踏入清華園時👨⚕️,從南校門一直延伸進來的那條筆直的白楊樹林蔭道曾讓我們年輕的心快樂地在藍天放飛☝🏼;曾記否🧖🏼♀️,當我們第一次踏上主樓西側系館門前的臺階時🤚,那種神聖感是何等的刻骨銘心;曾記否🛵,當我們第一次扛起丁字尺在清華學堂做第一道製圖題時🚘,心中是何等的興奮✨,是怎樣地憧憬在“振興中華”的口號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曾記否🖱,當年在一號樓樓道裏圍著惟一的一臺電視機觀看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時🧏🏼♀️,我們這些熱血青年是那麽的激動;曾記否,在實習途中👱♂️,蜷曲在長途列車的地板上小睡時🪿,我們這些剛入社會的大學生們是如何地裝扮著成熟;曾記否,畢業前夕👸🈲,當我們相聚在往日熟悉的食堂聚餐暢飲時,我們是那麽像親人分別般的傷感,像開赴前線的戰友般相互叮囑😙!我時常翻開五年大學生活記下的十幾本日記,每翻開一頁,我幾乎能把那每一天的故事都回憶起來🈂️,仿佛又看到二十多年前🧑🏻⚖️,在清華園,在電機系,我們的青春之旗在高高地飄揚。
每一位在電機系就學過的同學都會有共同的和自己的感受,清華園裏那種嚴謹的校風👨👩👦,那種自強不息的氛圍是所有清華學子受益終身的🧇。電機系五年的光陰,留給我一生的教誨就是🚡:為學之道在於嚴,為人之道在於德👩👧。在那五個三百六十天的熏陶中🟨,我懂得了只有“清芬挺秀”才能“華夏增輝”;只有“從我做起”,自己才能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當年雖然物質生活還十分匱乏,但我們這一代大學生都有著十分富足的精神生活;當年雖然在教學、實驗手段上還十分落後,但我們這一代大學生卻都從老師、課堂、書本上學到了堅實的基礎課程😍,奠定了日後為祖國工作的知識基礎。
那個時候由於經濟拮據📼👨🏻🦯➡️,同學們常常只是在暑假才回家探親🤾🏻♂️,寒假留校的同學較多。於是你可以看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二教的教室裏仍然燈火通明🔈,不少同學還在伏案讀書🤲🏼。你還可以看到6️⃣,同學們盡情地享受假期集體宿舍不熄燈的“優待”🤸🏽♂️,忘我地通宵學習。那種校風,那種對知識如幹海綿般的渴求,的確是今生都不能忘懷的經歷🤛🏿,是今天刻苦工作的習慣發端🧑🏼🎓。
記得有一年的專業課考試⛰🚴🏼,由於那個階段自己的社會工作較多,沒有認真學習🏃🏻♀️➡️、復習,結果成了班裏惟一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自己當時的羞愧委實無法形容。但輔導老師王寶玲先生不是用嚴厲的批評對待我,訓斥我💟🤵♀️,而是整整一個暑假,在教室裏一對一的輔導補習。我至今還記得有一個下午🧖🏻♀️,夕陽的余輝斜射進教室,當假期的校園裏只有蟬鳴,我敬愛的王老師仍在面對她惟一的學生孜孜不倦地為我講課、解答。那門專業課是我一生中學過的最重要的課程💅。王老師以她的為師之道教給了我為學之道。
80年代初,正是解放思想,打破禁區,改革開放啟動的時代🧏🏻♂️。與此同時,各種社會思潮也在泛動,比如校園的民主競選,關於“人是自私的”公開討論,“傷痕文學”、西方哲學思潮等🙅🏽♀️。這些對我們剛剛踏入社會,思想尚未定型又長時期受僵化模式教育的大學生來說,確實是眼花繚亂;面對共和國的歷史轉型🙅🏻,無可避免地產生了迷茫,困惑,彷徨🐶,懷疑直到激進𓀘。我自己就是屬於當時思想比較活躍而又迷失了方向的大學生,一度在西方的思潮中沉浮👩🏿🎓。1981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六中全會,對若幹重大歷史問題作出了公正、真實的闡述。此時,系學生組長李鳳玲老師第一個找到了我,在系館旁的草地上促膝長談,細心地為我講解了各種思想的困頓,鼓勵我以積極的態度做一個有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的當代大學生😕。1982年初春,我隨電機系一批同學奔赴燕山腳下的200號(核研院)參加黨課學習🎀。正是這次燕山之行,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選擇了一個青年人應走的道路。在學習班裏,白天聽理論講課,晚上系裏的輔導老師和我的談心,特別解析了存在我頭腦中的“三信危機”(對馬克思🥿、列寧、毛澤東思想的信仰,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仰)🪝,使我消除了疑惑😵、回歸了真理。從學習班回來➰,我以平靜而嚴肅的心情第一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自己的人生航道上設立了一盞不熄的明燈🧑💼。至今我也無悔當初對信仰、對追求的選擇🚬。
(選自《電機系七十周年系慶紀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