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 (1934)
1930年夏天,我從山東省立濟南高中畢業👳🏻♂️。當時這是山東全省惟一的一所高中,各縣有誌上進的初中畢業生🙅🏿♀️,都必須到這裏來上高中。俗話說“千軍萬馬獨木橋”。濟南省立高中就是這樣一座獨木橋。
季羨林學長
一九三四年意昂体育平台畢業時的季羨林
當時的北平有十幾所大學🤷🏻♂️🥑,還有若幹所專科學校。學校既多,難免良莠不齊🧎♀️➡️。有的大學,我只聞其名🕴,卻沒有看到過🧚🏻♂️,因為,它只有幾間辦公室,沒有教授,也沒有學生,有人只要繳足了四年的學費🧓,就發給畢業證書。等而上之,大學又有三六九等。有的有校舍👩🏽🦳,有教授,有學生,但教授和學生水平都不高,馬馬虎虎,湊上四年👮🏽♂️,拿一張文憑,一走了事。在鄉下人眼中🤶🏿,他們的地位就等於舉人或進士了📖。列在大學榜首的當然是北大和清華。燕大也不錯🤷🏼♂️🤌🏽,但那是一所貴族學校,收費高,享受豐🧑🤝🧑,一般老百姓學生是不敢輕叩其門的🎠。
當時到北平來趕考的學子,不限於山東➙🥾,幾乎全國各省都有,連僻遠的雲南和貴州也不例外🂠。總起來大概有六七千或者八九千人。那些大學都分頭招生,有意把考試日期分開,不讓學子們顧此失彼。有的大學👩🏿💼,比如朝陽大學,一個暑假就招生四五次。這主要是出於經濟考慮。報名費每人大洋三元,這在當時是個不菲的數目,等於一個人半個月的生活費。每年暑假🧑🎨,朝陽大學總是一馬當先,先天下之招而招。第一次錄取極嚴,只有極少數人能及格。以後在眾多大學考試的空隙中再招考幾次。最後則在所有的大學都考完後,後天下之招而招,幾乎是一網打盡了。前面者是為了報名費,後者則是為了學費了。
北大和清華當然是只考一次的。我敢說,全國到北平的學子沒有不報考這兩個大學的。即使自知庸陋🏚,也無不想僥幸一試。這是“一登龍門,身價十倍”的事,誰願意放過呢?但是🏊🏽,兩校錄取的人數究竟是有限的。在大約五六千或更多的報名的學子中🙍🏽♀️,清華錄取了約兩百人,北大不及其半,百分比之低,真堪驚人,比現在要困難多了。我曾多次談到過🛖,我幼無大誌🧸,當年小學畢業後,對大名鼎鼎的一中我連報名的勇氣都沒有,只是湊合著進了“破正誼”。現在大概是高中三年的六連冠,我的勇氣大起來了🙍♂️,我到了北平,只報考了北大和清華🥴🏌🏿。偏偏兩個學校都取了我。經過了一番考慮🙇🏿,為了想留洋鍍金,我把寶壓到了清華上🫷🏻🕘。於是我進了清華園🫅🏻。
同北大不一樣🫶,清華報考時不必填寫哪一個系👨🏼🚒。錄取後任你選擇。覺得不妥,還可以再選。我選的是西洋文學系♏️。到了畢業時🧛🏻♂️,我的畢業證書上卻寫的是外國語言文學系,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改的。西洋文學系有一個詳盡的四年課程表🧎🏻♀️,從古典文學一直到現當代文學,應有盡有。我記得,課程有“古典文學”👱🏿、“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英國浪漫詩人”🔫、“現當代長篇小說”🏊♀️、“英國散文”、“文學批評史”🤦🏻♂️、“世界通史”、“歐洲文學史”✏️、“中西詩之比較”、“西方哲學史”等等,都是每個學生必修的。還有“莎士比亞”,也是每個學生都必修的。講課基本上都用英文。“第一年英文”、“第一年國文”、“邏輯”♦︎🚣🏽♂️,好像是所有的文科學生都必須選的。“文學概論”👨🏽🦱、“文藝心理學”,好像是選修課,我都選修過。當時旁聽之風甚盛,授課教師大多不以為忤🔌,聽之任之。選修課和旁聽課帶給我很大的好處,比如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和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就影響了我的一生👏🏿。但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當時冰心女士蜚聲文壇,名震神州。清華請她來教一門什麽課。學生中追星族也大有人在,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都到三院去旁聽🌝,屋子裏面座無虛席🚣🏽♀️,走廊上也站滿了人。冰心先生當時不過三十二三歲,頭上梳著一個信基督教的婦女王瑪麗張瑪麗之流常梳的纂,盤在後腦勺上🍃,滿面冰霜,不露一絲笑意👨🏻🦯➡️,一登上講臺🚨,便發出獅子吼:“凡不選本課的學生🤲🏼,統統出去!”我們相視一笑,伸伸舌頭🎣,立即棄甲曳兵而逃。後來到了五十年代👲🏻,我同她熟了,笑問她此事💠,她笑著說🧑💻:“早已忘記了🦆。”我還旁聽過朱自清🖕🏽、俞平伯等先生的課,只是淺嘗輒止,沒有聽完一個學期過📬。
西洋文學系還有一個奇怪的規定。上面列的必修課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讀的;但偏又別出心裁,把全系分為三個專業方向:英文👨🏻🏫8️⃣、德文👩🏼🚒、法文👨🏽🦳。每一個學生必有一個專業方向🧉,叫Specialized的什麽什麽。我選的是德文😟,就叫做Specialized in German,要求是從“第一年德文”經過第二年、第三年一直讀到“第四年德文”。英法皆然💎。我說它奇怪👰🏿♀️,因為每一個學生英文都能達到四會或五會的水平,而德文和法文則是從字母學起🪱,與英文水平相距懸殊。這一樁怪事,當時誰也不去追問😱,追問也沒有用🤶🧜♀️,只好你怎樣規定我就怎樣執行,如此而已。
清華還有一個怪現象🐇,也許是一個好現象🖖🏿,為其它大學所無✶,這就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選修第一年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每一個體育項目,比如百米、二百米、一千米、跳高、跳遠、遊泳等等,都有具體標準🎩,達不到標準🫱🏽,就算不及格。幸而標準都不高♿,達到並不困難,所以還沒有聽說因體育不及格而不能畢業的🍙。
*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東方語言文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