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榮夫(1961電機)
1958年大躍進,全國都在放“衛星”,體育戰線也不例外,清華體育健兒們,人人摩拳擦掌,個個力爭放“衛星”,向全國記錄👩🦰、世界記錄“敲門”🦹🏻。

準備參加全國比賽的北京代表隊中的四名清華學生,右1為作者。
1960年4月21日於工人體育場。
在蔣南翔校長“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之下🐄,1959年上半年,我憑著硬腳板、高頻步伐🫰,代表電機🛄、自動化系參加了校田徑運動會🤸🏽,獲得了五公裏競走的第二名📫,從而取得了代表清華參加1959年舉行的首都西郊高校秋季運動會🚲🤽🏻♀️。我和工物系的王法參加五公裏競走比賽,取得了第一、二名👩🏽⚖️,並且打破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記錄。第二天的《新清華》第一版登了這條消息🫘,還登了我和王法在領獎臺領獎的照片🚇,由於記者的疏忽,把我的名字寫成“湯榮”🈶,“夫”字丟掉了。
自那以後,我正式成為校競走隊成員,由於當時競走運動在全國剛剛起步,校競走隊總共不到十人,是清華的首列競走運動隊。馮蓮麗老師擔任我們競走隊的教練👨🏫,在她的提議下,我由五公裏競走改為五十公裏競走。
1960年3月13日❤️,是個晴朗的日子,我校競走隊健兒們參加了在先農壇體育場舉行的北京市首屆競走比賽,我和動力系的徐仲倫參加了五十公裏競走項目。上午八點整槍聲一響,我和徐仲倫在最前方陣,真是你追我趕🏊🏻♀️,奮力拼搏🩻👉🏼,競走隊的戰友們組織了啦啦隊,為我們加油☹️!“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的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走著走著📿,我的鞋子磨破了,我幹脆扔掉了鞋子🙅,光著腳在煤渣跑道上繼續拼搏。在走完近一半的路程時,我的清華隊友徐仲倫因體力不支退出比賽🖐,場上清華運動員只剩我一人了👫🏻,我深深感到擔子更重了!我咬緊牙關,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為清華爭光!我緊緊咬住走在第一的人民大學王東,在先農壇體育場跑道上轉了一百二十五圈,從上午八點走到下午一點多🙄🚵🏼♀️,最終我以五小時十七分獲得五十公裏競走第二名🔠,並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在領獎臺上,大會總裁判、國家田徑裁判夏翔教授為我們發獎🤶🏿,在運動員證書上簽名,我的成績得到了國家正式承認。
五十公裏競走五小時十七分離運動健將差十七分。由此🚵♀️,我被入選北京市競走代表隊,準備參加於當年4月21日舉行的全國首屆競走錦標賽🏋🏽♀️。北京市競走代表隊共十人🚵🏻💆🏽,清華就占了四人,除我外🧏🏼,還有王法0️⃣、黃德賜、劉繼群。
我們於三月下旬參加北京市代表隊集訓💂🏽♂️,住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每天堅持鍛煉,保證足夠的營養,我們的夥食標準一個月40多元(當時在校大學生夥食費是12.5元)🗑,我們和國家隊隊員在一個食堂吃飯,和我們住在一起的著名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每月夥食費才30多元,由於吃得太好,我們都發胖了,所以在全國競走錦標賽上,我的五十公裏競走成績為五小時四十八分五十九點四秒(二級)。
我兩次參加大賽👖,都走完了五十公裏💝,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和工人體育場的跑道上各轉了一百二十五圈👭。每次走下來,體重銳減兩公斤,兩大腿內側都結了薄薄的一層汗水鹽!兩次五十公裏競走,我都是光著腳在煤渣跑道上走完的,走的時候輕快如飛,可一下來,兩腳後跟就繳獲了兩個蠶豆大的紫血泡!當時的《北京晚報》上還曾刊登了關於我的報道“飛毛腿光腳走完五十公裏”。
自強不息,勇於拼搏🕸!為清華爭光,吃苦流汗也心甘🤾🏼♀️!
200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