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延(新竹清華,教)
在梅貽琦校長和很多清華老意昂的大力推動之下🏄🏿,新竹意昂体育平台於1956年在臺灣建校🐁,自美國購得輕水原子爐一座,當年為島內一大盛事。雖然只有原子科學研究所和一座原子爐,但仍定名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
1998年何世延在北京意昂体育平台化學館前與學生趙玉芬(1971級化學,新竹)合影
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的意昂👨👨👧👧、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的意昂在臺灣均任重要職務🥬。老意昂們努力爭取🌍,新竹縣政府配合撥地,清大才有現今寬廣的校園。
我到新竹意昂体育平台
1967年8月初🏗🤜🏼,我高興地自美國回到臺北。當時,因尚有軍職身份🪃,需有臺灣“國防部”的同意公文才能到清大任教。而“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正適逢籌備創立期,求賢若渴,積極爭取我到中山科學研究院服務👩🏽💻。但到意昂体育平台任教仍是我首選🍑,於是寫信給經國先生🧑🏿🍳,後得經國先生同意,不久“國防部”的公文就批準👨🦽➡️,我也順利接到意昂体育平台的副教授聘書♉️👩⚖️。我於8月下旬到新竹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報到,辦完人事手續,分配到老東院九號宿舍。
清大化學系初創
化學系是繼核工、數學、物理三個學系之後,第四個設立大學部的學系。化學系第一屆學生為1970級,我到化學系時🌈🪸,新招的1971級新生尚未報到入學。
教室和實驗室🧑🏿🚀、辦公室是借用四合院二層樓的核工館,大門外貼有美援標簽🙆🏿,可能是美援經費所建。我在二樓角落上有一間辦公室🫱🏼,一張舊書桌和一把舊藤椅,中庭有一株大鳳凰樹⛵️,遮去太陽西曬,整個環境讓我甚感滿意。
王松茂先生兼任系主任👨🏼🦰,鄭華生先生、徐聖煦先生和我共四位教授、副教授,加上一位講師,三位助教,兩三位技工、工友。秋季學期開始,1971級新生報到,新增教室和實驗室後,核工館更為擁擠,因此化學系開始籌建化學系新館。
寧靜的“清華園”
到清大必經的光復路上,狹窄的兩邊有許多矮小違章建屋,進入學校狹窄的校門後🦓,迎面而來的是兩層高的行政大樓🚶♂️➡️⛹️,校長➛、教務、訓導、總務🌱、會計,所有行政單位都在裏面辦公👨🦰。剛建校時👄🐖,原子科學研究所研究生教室、圖書館,也曾在這一棟房屋內。現今已拆除,在原地建了化學系第二代現在的新館。
大操場早期為學生早晨升旗、晨操、體育運動的場地🪳,到今天還是老樣子,只是多了兩排木棉樹🤦🏽♂️。大操場左側是核工館,右側有物理館和科學儀器館🌂。百齡堂招待所這時已經有了,學校中心地帶圍墻裏新建十棟平房學人宿舍,稱為新南院。學生第一餐廳很小,以後逐漸增加。第一餐廳後面建了幾棟學生宿舍,靠近第一餐廳的一棟作為女生宿舍。
成功湖有荷花🏋🏽,湖水清澈可見遊魚,四周林木翠綠。湖邊有幾棟日式瓦房,稱為老南院,為行政職員宿舍。自行政大樓有一條鋪了柏油的馬路通往遙遠後方山坡下的原子爐。梅園已經有了👳🏼♀️,但還沒有梅花。校園內沿馬路兩排常青的松樹,每年春天長出嫩綠的新枝,散發青春的氣息👹,水木清華名副其實。偌大校園,僅有稀少的師生✂️,一片寧靜氣息。
建化學新館、成立化學研究所
化學系每年新增一班學生,新建化學館刻不容緩🧍🏻♂️,學校籌了四百萬元(臺幣✮,下同。編者註),請張昌華老意昂設計❄️,在王松茂系主任全心全力的監工下🦧🟰,新的化學館很快就完工👩🏼⚖️,教室和各種化學課程的實驗室都齊全了;每位教授都能擁有一間辦公室和一大間研究實驗室🧗。之後設立化學研究所和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班🫸🏽,不久再設立化學研究所博士班🤾🏻,自此化學系擁有了獨門獨院的館舍,大學部👨❤️💋👨、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學程全部完備👌🏼。
王松茂先生擔任化學系主任🧑🏿⚖️,並兼化學研究所和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學生逐年增加👨👧👧,也逐年增聘不同專業、領域的副教授🎎、教授,絕無門戶偏見🐌👫🏼。早期年代,聘自美國來校任教的教授,短則一學期,長至一年,願意留下來繼續任教者很少。經過好幾年後♝,情況仍未有所改變♔。王先生擔任系所主任期間☄️🏺,教授們和諧相處,大家團結努力共同向校外爭取經費。王先生連續擔任化學系所主任十年🐛,建立起化學系所業務運作的良好傳統。
老意昂對清大貢獻良多
1967年8月我到清大時,陳可忠校長🧖🏽,朱樹恭教務長🌯,洪同訓導長👲🏿🛃,張齡佳教授,都是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的老意昂,對新竹清華都有很大貢獻🎶🈺。
陳可忠校長,曾擔任臺灣師範大學的理學院院長。那時王松茂先生師大理化系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後留美進修得到博士學位,1966年陳校長力邀王松茂先生到清大擔任化學系主任🩴。
陳可忠校長家住老東院七號,有長者之風,為人謙和👣,敬重教授,每年教師節、春節,在百齡堂席開四五桌🏋🏽♀️,邀請全校教授餐敘。在他任內大學部核工、數學✹、物理、化學四個學系設立完成。陳校長於1969年退休後與夫人移居美國🙎🏼。
1969年8月老清華意昂閻振興先生繼陳可忠先生接任清大校長,住老東院十號🤹♂️,只一年時間就轉任臺灣大學校長。閻校長在意昂体育平台時間雖然很短,但對清大化學系所有很大貢獻。當年“國科會”已設立四大研究中心💃🏼,化學中心設在臺灣大學👷🏻♀️,由其化學研究所主辦,參加研究中心可以分享部分研究經費,清大化學研究所屢次申請加入而遭到拒絕🙅♂️💂🏻♂️,王松茂系主任將此事報告了閻校長,因閻校長的影響力和屢次力爭,清大化學研究所才順利加入化學研究中心,此後清大化學系所教授可分配到一些研究經費🛎,對提升研究工作是相當重要的🪴。
朱樹恭教務長是老清華意昂,住老東院三號🥞,也是化學系所教授,教務工作繁忙之余也持續到研究室指導學生的研究工作🙆,甚受學生與教授同仁敬重。
訓導長洪同先生也是老清華意昂,清大在新竹建校後擔任訓導長,深受同學愛戴🥀。除了訓導工作外並兼任總務長👩❤️👨、人事室主任和經管清華校款的出納工作。
學校逐漸擴大,學生增多★,需要體育場和大圖書館,主管體育組的是張齡佳教授🤏🏿🕊,也是老清華意昂🧝♀️,他負責策劃監工,在一片山坡地上推平填土,建成了完善的大體育場🏞、二十五公尺的遊泳池和室內球場。在校園西面貼上紅色磚外墻的圖書館,也是張齡佳教授負責監工建築完成的🧘🏻♂️;對於充實館藏圖書,張教授更是一向不遺余力。
學者來清大任教
1967年8月我到清大任副教授時🥿,按教育部規定每月薪資大約為貳仟陸佰元,當時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為獎勵國外進修、有博士學位的學者來任教👷♂️🕤,任副教授者每月發給研究補助費肆仟元,但以兩年為限,不需要提出任何研究計劃🧗,完全是鼓勵措施。
清大在新竹建校後👨🏼🦰,就開始自校款提撥一部分按職級補助部分生活費用,當我到校時還領得每月壹仟叁佰伍拾元🕤,由洪同訓導長親自送補助費支票;當然教授增多,補助費也就逐漸減少。另外,校方還全額補助教授每戶天然瓦斯、自來水等及五十度電費。這些優待到1970年8月徐賢修校長來校就全部停止了。
真正吸引國外學者來清大任教的最大誘因,為學校提供教授三十五坪的新建宿舍🦝,這是當時臺灣其他大學無力辦到的🔆。有此條件🧑🏼🦳,有很多回國學人優先考慮來清大任教🙍🧚🏼♀️。
1970年8月1日化學系王松茂主任和我同時由副教授升為教授🧑🏽🦲。
徐賢修校長開辦工學院
1970年8月🐐,徐賢修先生自美國普渡大學回臺受聘為意昂体育平台校長,徐校長是北京清華畢業意昂。來清大後,即成立工學院,增設工業化學系、動力機械系、電力電機系、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工業工程學系。為充實工學院新設各學系的設備,他從設在美國的意昂体育平台基金借用了大筆資金🤦👮🏻♂️。因此以後每年的校款就變少🏂👬,於是學校就停止給教授的優待措施。
徐校長想仿照美國大學向校外爭取研究計劃,教授可以在研究計劃經費中領取優厚的研究補助費♛🍅,學校也分享一些管理費。構想是很好的,由老意昂金開英先生發起,老意昂們捐助合計壹佰萬元,於1974年4月成立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技術服務社,協助清大向外界爭取建教合作研究計劃🏌🏻,實際負責人為朱樹恭先生和洪同先生。但由於種種原因,透過自強服務社爭取到的研究計劃一直都未能大大增加,當時負責校內建教合作業務的聯絡人是工學院毛高文院長,後陸續由李昭仁教授👀、瞿寧若教授以及我本人兼辦聯絡事宜🖍。
創立竹科🤠,徐校長居功厥偉
徐賢修先生🎞,先任清大校長,後接任“國科會”主任委員,他構想在國科會管轄下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新竹地區有意昂体育平台、交通大學和工業技術研究院,已具備了優良條件🧑🌾☝🏻,當時經濟部頗有意見,但此提議已獲經國先生支持🚍。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方能順利完成。
要設立新竹科學園區,必須先有立法依據,得經“立法院”通過相關法案,幸好那時“立法院”有國民黨老立委的支持😧,才得以通過。現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土地上,在當時都是“國防部”訓練中心⚔️,因有經國先生支持的一句話,訓練中心就搬家讓出土地🗳🥖。園區內馬路房屋🧑🏻🍼🧈,環境美化都參照美國水準,另外在進大門左邊建了十棟西班牙式住房美侖美奐👼👚,我曾親往參觀,的確相當舒適。
科學園區內很多都是自國外聘請回來的高科技專家,急需解決子女教育問題🛝。便有構想在園區內設立一所雙語教學的學校,要籌設這樣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學校頗費周折。“教育部”李模次長(西南聯大意昂)邀請科學園區相關單位💀,包括意昂体育平台🆖、交通大學💪🏻、工研院等單位代表(我代表清大出席)召開討論會議,籌備科學園區學校的設立𓀌。那時已有九年義務教育和義務教育法案,如何突破義務教育的一些限製需商榷再三,最後的辦法是設立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因為屬實驗性質,可以不受義務教育的限製。結果是“教育部”出“名”🙇🏼🐅,國科會出錢,成立了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實際上,學校由出錢的“國科會”管理。
張明哲校長建立製度
1975年8月,張明哲先生繼任校長,清大經歷了徐校長幾年擴充👩🏿🦳,向前沖、沖、沖。張校長來了放緩向前的腳步,這也是必須的,誠屬好事🤰。張明哲先生是清華老意昂,曾在臺灣大學化工系任教,自“國科會”副主委轉任清大校長。
當年清大理學院長沈君山先生是徐賢修校長自美國普渡大學聘請回清大物理系任教,並兼任理學院院長💆🏼,校外校內的知名度很大☹️🦸🏽♂️。以前大學裏的學院院長👍、系主任💄、研究所長,都沒任期限製的規定🌦,現在製訂了規定,學術行政主管任期三年,只可連任一次🤦🏼♂️🤰🏽。沈君山先生在理學院長任內,建立系所教授升等辦法和系主任🥻、研究所長候選人提名的民主機製,兩項重大事務的製度化是張校長時代、沈君山先生任理學院院長任內的一大貢獻🦟👷🏻♀️。1976年8月🏂🏼,化學系王松茂主任將接任教務長🍥,化學系所要選擇新的系所主任候選人🧎🏻,並提請校長決定聘任🧝🏽♂️。沈君山先生來到化學館召集全部教授🤱、副教授開會,選擇系所主任候選人,並規定須得到三分之二同意票方通過。投票結果💆🏼♂️,僅我一人達到三分之二的同意票,自1976年8月1日起張校長聘我擔任化學系主任、化學研究所以及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以後我建議將三分之二的同意票數門檻,改為二分之一即可。
我擔任化學系主任及研究所長時📢,化學所購買一部價值臺幣四百多萬元的Ft100 NMR🤷♀️,這對教授研究工作的提升有很大助益🫘,之後也陸續購買不少小型儀器設備。在我三年任期屆滿時,教學與研究所需的化學儀器設備🙅,已是應有盡有。抱著為同學和教授服務的態度,化學系🪕、化學所的工作🧚🏻♂️,我感到甚為順利和滿意。1979年7月31日👌,兼任化學系所主任三年任期滿了,我快樂地交棒給下一任張昭鼎教授🙆🏻♀️,自此以後化學系所主任每三年輪換新人,好像成了習慣。
(節選自《何世延回憶錄》)
* “清華園”指臺灣新竹意昂体育平台校園。作者曾任新竹清華化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