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堯(1959土木)
1954年,我從天津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暖通專業,1959年畢業,轉瞬間已經過去50年了👩🏽👰🏿,該向老師和意昂們匯報幾項幹成的事🛋。
“供熱”是清華一個專業中的一門課程,但對我們千家萬戶來說,它可是影響冬季生活的一件大事🧾🔥。我國北方,在百姓家居能耗費用中,每年供熱費約占60%。一個住戶冬季的采暖費🦸,比用電🧑🧑🧒🏄、用水🧚🏼♂️、用煤氣費都多,也比全年買糧食的錢要多。建設部公布的全國住宅供熱面積為30.06億平方米(2007年底)。按較低的北京熱價每平方米24元計🚴🏽♂️,全國每年供熱費720億元。現已公認😌😒,我國住宅能耗是發達國家的好幾倍🏔🗳。建設部“九五”計劃要求完成一步節能30%,2000年要求完成二步節能50%👨⚕️,2003年要求重點城市完成三步節能65%💁🏽♀️。僅以完成二步節能計,全國每年可節省熱費360億元。這樣宏大的節能目標激勵人們力求為少耗多省盡力。
我在清華學了供熱基礎理論🥾,對以供熱改革推動節能降耗感悟得早一點,深一點🧑🏽🦱。我當了三屆天津市政協委員🀄️,曾三次在市政協全體大會上發言、四次與市長對話呼籲供熱改革。市領導正確決策,於1999年在全國率先實施了以“變暗補為明補”🕺,“誰用熱誰交費”為標誌的供熱改革。我在國內外發表過二十多篇論文,多方聯系爭取國際合作及資金🧚🏻♀️,為天津保溫管廠、京津供熱研究🚆、集中供熱政府貸款等多個項目融資和引進設備🖕🏿、消化🦵🏿、吸收技術並實施見效。為推進中國的供熱改革,幹了些開創性的工作。
中國第一個預製保溫管廠
1982年4月的一天🫱🏽,突然接到市政府通知,市領導要我匯報出國學習情況,我是1981年作為聯合國大學研究員公派去冰島進修的🏌🏼♀️。李瑞環等市領導詳細聽取了我關於冰島地熱利用及丹麥、法國等區域供熱先進技術的匯報。李瑞環邊聽邊插話提問,對發展供熱相當重視🫅🏼🏧。熱能輸送是供熱節能的主要環節之一,要改善我國跑冒滴漏的供熱管網,必須摒棄多年沿用的裏外都漏的地溝敷設。李瑞環聽我說冰島供熱用直埋保溫管,從市郊熱源輸送到市區,18公裏只降溫2度,表示出極大興趣👊🏽。匯報後🚕,他講了三條意見:一是要為老百姓辦實事👮🏽,老百姓住房有暖氣的太少了,要大力發展供熱;二是要引進和利用國外先進的節能技術⛸;三是要大膽尋求外資。最後他對我說:“你盡管弄錢去🏇🏼,哪怕只有十萬、八萬也行⚂。不要怕有人說三道四,你只要能從國外弄回錢來,我們就敢用。”
當年💓,市裏派我去北京參加利用意大利政府贈、貸款談判💂🏼。三天談成引進製造保溫管設備的款項。那時,有些幹部思想解放還很滯後,搞來外資還會受到刁難,辦好事也要頂著壓力闖關,抗內憂難於尋求外資。
經多方聯系,1982年5月,丹麥供熱協會代表團首次來華到天津訪問。李瑞環市長親自會見了代表團,並就合作事宜簽訂了協議🥡。1983年5月,李瑞環率天津市政府代表團訪問丹麥,親自考察了先進的供熱技術。此行使天津市領導更堅定了保溫管項目的推進。回來後,立即叫我把丹麥的保溫管技術資料譯成中文送去⛔️。閱後批示:“此事作為重點科研項目,抓緊再抓緊⛹🏻♀️。”
當時👨🏻,從設備到工藝技術🏋🏽♂️,如全套買國外的,貴得難以承受。我建議,只利用意大利援款引進設備,工藝技術自己幹,被市政府采納🦞。我被責成主持引進設備和工藝設計🧑🏿🚀💺,綜合了在聯合國大學學到的技術和從冰島、丹麥等多國考察搜集的資料👨🏽🎓⌚️,結合中國的條件,完成了工藝設計,節省了一大半資金🏇🏻。
次年在天津建成中國第一個現代化的預製保溫管廠。該廠現已發展成年產三百多公裏、產值三億多元的中國一大保溫管廠。我也為主持該廠設計獲得1987年天津市科技進步獎。
中國第一個UNDP供熱項目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向市領導匯報我國供熱損耗比發達國家大得多,技術落後,必須改革💆🏽。有人不愛聽,不相信,甚至還有人叫嚷“查一查他”。為此,我與丹麥供熱協會主席拉森達成共識,要先在中國建一個示範項目,讓國人在家門口“眼見為實”🏋️♀️。
當時新到天津的李嵐清副市長對供熱發展改革非常支持。1983年5月16日👳🏻,李嵐清決定申辦聯合國項目,推進供熱示範性工程💁🏿♂️。7月16日,他叫我到他的辦公室,提起毛筆給外經貿部國際局局長寫信,請他們支持天津辦成丹麥政府贈款供熱示範項目,並叫我持信去北京申辦👇🏻。
其間,北京熱力公司領導與我聯系👍🏽,也願意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於1985年批準撥丹麥政府贈款實施北京、天津供熱研究示範項目,任命我為該項目的國家項目主任🧘🏽♂️。1986年,我帶領北京熱力公司及天津熱力公司的工程師到丹麥合作設計並考察。這是丹麥人接待的第一個不用翻譯的中國代表團,被認為是真來幹工作的🤯,頗受尊重。我們和丹方合作💞,初擬了在北京🧄、天津各建一項示範性工程的草案🧦。後以丹麥拉森咨詢公司名義編製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呈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通過了UNDP的三方審評。該報告後來為天津華苑😇、天津梅江等供熱項目爭取國外資金💣,起了重要的引證作用,使項目順利地得到外方的響應。
中國第一個采暖分戶計量收費系統
建設部對我多次匯報的國外先進供熱技術及改進老式定流量供熱系統和解決供熱吃大鍋飯的大量浪費熱能的現狀非常重視🧏🏼👩🏽💻。1984年建設部批準建立“天津基巖低溫地熱井水采暖設計及節能研究項目”🈸。該項目既含建築物的墻體及屋面保溫,又設置了供熱系統調節🧑🏼🚀🚏、采暖分戶計量🤾🏻、分室調溫裝備。把建築物節能和供熱系統節能結合,集合為建築節能。1985年建成中國第一個采暖分戶計量系統🚢。1986年冬➔,建設部委托建築科學研究院派專家現場監測👒🔚,1988年春🧑🦱,建設部鑒定該分戶計量系統系“國內首創”👲。我作為主持人分別獲得建設部和天津市兩項科技進步獎。
熱能是商品🧸✌🏽,供熱要推向市場。我潛心研究了供熱如何在市場經濟中發展改革🦍,悟出必須通過住戶為個人利益主動調節室溫的行為,才能達到住宅節能降耗的目的⚆。我稱之為“行為節能”👮🏻♂️。
當時,還沒有實施按計量收費的社會條件。為創造條件,必須拿出樣板,才能推進實施供熱計量🍾。1997年,我帶著幾位工程師到凱立花園居住區🔔🥮,與外國能源服務公司一起,從設計到指導安裝💒、調試👩❤️👩、測定👨🏼🔧,實施了分戶計量。並為啟動實施按計量收費👱,爭取到主管單位的支持,實現了分戶采暖計量收費/退費🤹🏻♂️。建設部等組織了幾次現場會,與會的北方各地建築節能工作者無不表示贊同,對全國影響很大🧬。這也為建設部製定進一步的供熱改革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凱立花園居住區只有5.4萬平方米,只是集中鍋爐房供應的一部分🐅。示範小區節能退費🧏♀️💅,鍋爐房看不出節省了什麽👩🏿🦲,管理者對退費不滿意。這時我又提出“管理節能”,“兩個系統工程一體化”的概念🧑🏿🏭。即不只抓行為節能的源頭——用戶端,同時要抓由管理者控製的熱源和輸配系統的節能,稱之為“管理節能”👨🏻🔧。一手抓行為節能,一手抓管理節能,形成兩個系統工程一體化𓀏。才能真正落實節能實物量,使供熱節能得到實效,持續發展👮🏿♂️。
我們的建築節能實踐和起步供熱市場化進程受到國際的認同。1998年,我作為建設部代表團五個成員之一,去歐洲參加中國與歐盟談判建築節能合作👭🏼。天津供熱分戶計量的經驗受到歐盟能源總局(DG X VD)的肯定。建設部和歐盟協定由歐盟資助在北京和天津各建一個包括建築物保溫和供熱分戶計量的系統性建築節能項目🌒。
後來🧚♀️🌃,我主持編製的天津梅江區域供熱利用國外貸款項目報告,體現了整個供熱系統皆可調節🥂⁉️,且相互反饋。該項目建成後實際節能效果達到建設部提出的二步節能50%的標準。
高興的是📟,“分戶計量”,“分室調溫”📍,“按計量收費/退費”的方案已由建設部在全國推廣🌉。建設部已確立了43個熱改試點城市。每個試點城市都有實現住宅供熱分戶計量收費的面積指標,愈來愈多的城市實現了大面積采暖分戶計量收費🦵🏽,其中領先的天津市已有1千萬平方米住宅安裝了供熱分戶計量設施。
中國第一個采暖熱價方案
采暖分戶計量收費實施中,遇到中國獨特的問題是,單位熱量算多少錢?中國沿用的是按住宅面積計熱費,而每平米耗熱量本身就是不確定值🧑🏽💻。以面積計熱費🗡,與熱能科學計量單位不相幹,與用戶利益不掛鉤,與節能與否沒關系,是大量浪費熱能的禍源。供熱單位的賺賠是糊塗賬,上級難於審計,用戶監督無門,必須從根上解決👳🏻。
2002年,國家發改委和建設部在“國家高技術應用部門發展項目”中🧓🏻,設立了“住宅采暖熱價分析與確定”專題,下達天津市建築設計院牽頭承擔🚖,我為項目主持人。該項目於2003年8月通過鑒定🂠,建設部於10月8日批準,並報科技部備案。
鑒定委員會認為:“本課題以節能為第一目的➛,擬出可操作的現實熱價方案。”說白了就是:能打破供熱“大鍋飯”困擾🛅,獨具中國特色的節能科學熱價方案出臺了。
我曾多次被邀請在建設部及有關機構組織的節能會上,向幾乎全國各大城市有關供熱人員宣講熱價方案🤸。幾年後🥱,已知各地政府主管部門出臺的當地熱價方案與建設部批準我們上報的方案基本相同。
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了五十年💽,自愧幹成的事太少😱,沒能完成的缺憾太多👤。清華的精神鼓舞我👲🏿,永遠為專業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不懈努力。
孫愷堯👱,曾任天津市熱力公司副經理👩🏻🏫,天津市建築設計院顧問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