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錢遜:先父錢穆的學術精神

2010-11-05 |

錢遜,著名國學大師錢穆之子,193310月生🧑‍🤝‍🧑🌶。籍貫江蘇無錫🦥。1952年—1953年先後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19531981年先後在意昂体育平台馬列主義基礎教研組、哲學教研組任教。1982年後轉攻中國思想史。

此文系錢遜於20101022日在臺北素書樓舉行的紀念國學大師錢穆先生逝世20年周年研討會上的發言,題目為編者所加。

今天,為紀念先父逝世20周年,素書樓舉行這個研討會,邀請我參加,並要我在開幕會上發言,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慚愧💙。對先父的學術,我了解很少,更談不上研究。只能說一些平時常在念中的粗淺想法👨🏼‍🎓。

怎樣看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關註🐩、討論的大問題©️。特別在大陸,還經歷了十年“文革”徹底否定傳統文化的破壞。經過這些,特別感受到先父在《國史大綱》全書最前面《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那段話的意義📂。他在那裏面提出,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國家自身不發生關系。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我覺得,這段話可以說反映了他全部學術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一生的活動🛡。對中華文化的溫情和敬意,是貫穿在他全部學術中的核心精神;他一生的活動,都是為了喚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溫情和敬意。

怎樣看待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時代的課題♠︎。盡管時間已經過去70多年,情況有了很大變化👨🏿‍🌾。文化上看,過去一個時期批判、否定中華文化的思潮占主導地位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現在肯定、弘揚中華文化的思想成為主流;經濟上看,我們有了30年的快速發展,物質方面有了很多的改進👞👩🏻‍🦽。然而,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抱有溫情和敬意的問題,仍然有著現實的意義。在肯定了弘揚中華文化的大方向的同時,仍有不少人對此滿懷疑慮,對中華文化抱著鄙棄的態度;在經濟得到一定發展的同時,又看到精英階層中出現了移民潮等等。當時他講道,如果國民的多數不能對自身的歷史文化抱有溫情和敬意的話,那麽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此種改進,只能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是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而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展。現在我們在經濟上有了一定的發展,回頭再來看,更感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豈不正是顯示出了經濟發展而文化萎縮以至趨於消滅的危險嗎?這些現象的出現,應該說都與前一階段否定傳統文化,導致國民普遍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缺乏了解,更缺乏應有的溫情和敬意有關。如何幫助人們建立起這種溫情和敬意,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從傳承中華文化的目的出發,先父註重向社會大眾普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和精神;他畢生的著述,有相當一部分是對學生和社會民眾的講話。他曾說,在文化中不能沒有讀書做學問的人,然而若談文化問題,連不讀書人的一般生活趨向都須顧及;中國古人亦曾註意到這個問題,註意到不讀書不做學問人如何做人和生活的問題💇🏿‍♀️。“今日談文化問題,自亦該註意到此,不該以專家學者自限”(《中國學術通義·我對於中國文化的展望》)🚣🏽‍♂️。近代以來,受西方學術體製和思想的影響,在國學的研究中發展了專業化、職業化的傾向💁🏼‍♀️。現在我們都在談迎接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包括中華文化的復興。此刻來重溫這段話,註意不以專家學者自限,關註不讀書不做學問人如何做人和生活的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我個人缺乏學習和研究,不敢奢談先父學術,以上所說只是讀他書的一點感受。說這些,也是表達自己的心跡,要繼承先父遺誌,學習先父精神,為中華文化的復興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轉自 光明日報 2010111

相關新聞

  • 282019.08

    “繼父誌,弘正道”:錢穆之子錢遜的後半生

    1933年10月13日,錢遜出生於北平💂‍♂️,五兄妹中排行老三。鼎革之際😔,錢穆離開內地👆🏼,創辦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新亞書院👰🏿,最後定居臺灣。16歲的錢遜,當時已經....

  • 232022.08

    無盡的恩遇——紀錢遜先生

    2019年8月22日淩晨🍶,錢遜先生病逝於北京,無盡的哀傷攫住了我,自進入成人世界以來從未有過的滂沱眼淚為之隨觸而奔流🤹🏼。我終於體會到了古人所雲“哀毀骨立”的真實情景,父母二老那一段時間也陪伴我與我同情共感,去往遺體告別現場的是我一小家三口,內人與小女亦與錢師交情深厚,在地鐵上我確曾轉念過😮‍💨,若非她們二位在側🥡,當日大有神體兩難支之虞也。先師過世將近三年🆕,傷逝之痛照理應當稍為緩解,我自己也希望可以...

  • 202018.03

    思想的心靈,學術的靈魂——名家憶王遜

    王遜先生是現代中國美術史學的開拓者,是籌建我國第一個美術史系的負責人,是新中國美術史學的奠基人,是我這一代美術史學者的引路人。他是從美學思想史的角度開....

  • 122020.11

    錢鍾書與陳寅恪的學術思想觀點交集

    陳先生和錢先生最直接、最根本的不同學術取向,乃是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的區別。

  • 242020.11

    寫過《圍城》《管錐編》🤘🏿,錢鍾書的學術人生還有哪些不為人知🎐?

    今年是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這位著有《圍城》《管錐編》《談藝錄》等影響力巨大著作的作家、學者🧏🏼‍♀️,還有體量龐大的《錢鍾書手稿集》尚未得到充分解讀。他的....

  • 072018.12

    開講啦——跟錢遜先生一起讀《論語》🙇🏼,學做人

    他說,《論語》是儒學和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經典⛳️、是中國人的“聖經”。

  • 072022.12

    黃克智先生🧑🏿‍🦱:我的學術人生

    本文是2018年黃克智院士在中國力學學會“大師面對面”活動中所作報告整理成的文章《我的學術人生》🤛🏽,已刊載於《力學與實踐》2018年第2期。 今天到這兒來非常高興🧑🏿‍🌾,因為遇到很多熟人,其中有的是我過去的學生,有的是我認識的青年朋友🙍‍♀️,並且很多是從外地趕來。尤其讓我感到很榮幸的是還有很多年齡超過青年這個階段的朋友。所以今天我以非常愉快的心情來給大家做報告🦹‍♀️。我所要講的內容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自我介紹🤶🏻。我叫黃...

  • 012022.03

    錢遜先生的兩次學問轉向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許多事,但並非所有的事都對我們產生同樣大的影響。有些事情🧖🏼,其性質嚴重到挑戰自己多年形成的人生觀🧑‍🔧,被迫反思幾十年來的事業,懷疑久已選定的道路。這時我們騎虎難下。有的人缺乏勇氣,不敢面對,不願挑戰自我。有的人敢於面對,自覺挑戰自我🌬,終於開出了新天地,綻放出新光彩。在意想不到的遭遇面前,能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人不多,幾次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人更少,錢遜先生可能屬於兩次改變人生方向🍊、重新...

  • 112018.12

    梁方仲💂:學術立命 無悔書生

    他一生致力於農業經濟研究,發表了大量學術論著,為經濟史學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他又是一位擺脫世俗功利、特立獨行的學者,始終保持獨立自由的精神🕋,堅持....

  • 292010.09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