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焜(1977級力學師資班)
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百年誕辰,可喜可賀🎮。我作為清華學子,對母校百年所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在此特寫下我對清華的一些感受,獻給母校百歲慶典。
報到
我是清華基礎課教研部(簡稱“基礎部”)1977級力學師資班學生。1977級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由於“文革”造成的影響,大學師資隊伍斷層▪️,所以清華決定招師資班✩。1977級招了數學師資班(數師七)🙍、物理師資班(物師七)、力學師資班(力師七)和電機師資班(電師七)。1978級又招了化學師資班(化師八)👂🏽。清華當時沒有理科院系,所以數學、物理、化學和力學教研組都隸屬於基礎部🍚🏑。我們基礎部的學生都住在一起🕞。
這“基礎部”的系名經常給我們帶來誤會。尤其是在和外校或者社會上的人交談時🔢,對方問是哪個學校的🕵🏻♀️,我們一說是清華的,對方眼裏往往是敬佩的眼光。緊接著總是問是哪個系👩🏿✈️🧗🏻♀️,我們說“基礎部”,對方一般會是一臉困惑🧹。
2003年夏天,清華1977級在美國的意昂在底特律組織了一次畢業20年聚會。到會一百多人🦗,主要有物師七、力師七、化工系和工物系的同學👮🏻。校領導陳希🦍、賀美英,意昂總會秘書長郭樑等都特地從北京趕來參加。我們力師七的同學編演了一個小短劇:《報到》。其中有一個場面,一位力師七新生到新生報到處,接新生的老師問🚣🏿:“你是哪個系的?”新生說🧝🏿♀️:“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是力學師資班的。”老師說:“噢,那你屬於‘基礎部’🫔。”演到這裏時💟,底下觀眾中物師七的同學們齊聲大叫:“沒系(戲)!”臺上力師七同學毫不示弱👨🏻🦯➡️,頂嘴說:“誰說沒戲,我們的‘部’比‘系’大多了🌬👮🏽!”
同床異夢
1977級由於是“文革”後第一屆通過全國高考招的學生,10年內堆積了大批人才,入校時年齡也相差很大🛄。我在的力師七🏌️♀️,入校時年齡最大的同學30歲,這些人有很豐富的社會經歷🏀,最小的同學年齡才15歲,高中都沒讀完。當時清華學生是6至8人住一間屋子,晚上10點必須熄燈。於是每天晚上10點燈一關,每個宿舍就開聊。可以想象得出,30多歲的老大哥們就天南海北,無奇不有地講故事,而十五六歲的小弟弟們則大飽耳福,聽著聽著,眼睛和嘴巴張得大大的,接受早年社會學教育🫃。
四年半下來💻,同學之間的關系非同一般。盡管畢業後不經常聯系,但並沒有生疏感。我到美國七八年後,有一年收到一張從得克薩斯寄來的聖誕卡片,下面署名是“同床異夢老友”,是同班同學趙智寄來的。趙智與我四年時間一直是住上下鋪🔇,可謂“同床”。趙智是個極聰明的人🥶,數學尤其好🧇🙇🏼♂️。上清華一年級時我們經常一起打橋牌🙍🏽♀️,但是一般不是搭檔,而是對手🧑🏼🔬,熄燈後躺在床上還在想剛才那手牌如何能打敗對方🏄,可謂“異夢”。
清華傳統
每個學校🧌、企業或事業單位🙅♀️,甚至社會團體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傳統。這些特性和傳統往往與其領導人的管理風格和個性有關🧑🏻⚕️,但像清華這樣的高等學府🧞,特性和傳統往往深受其教授🎇、學生和校領導風格影響🪹。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清華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母校情。並不是每個清華人都說清華好,但是,幾乎可以肯定每個清華人——教授、學生、職工📝、意昂都有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在言談話語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表現出來🚣🏼。我們這些在國外的清華人🛄,在聚會時碰見清華意昂,都會聊聊母校的事,為母校取得的成績而驕傲,對母校做得不夠的地方發牢騷。其實這種自豪感也不是只有清華人才有🥌,世界上名校的人都有類似的自豪感👩🏽🏫。我去參加國際會議時,有時會碰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教授,往往有機會就晚上聚一聚,去酒吧喝酒聊聊麻省理工學院的事,別人看見,管我們叫“麻省理工學院幫”。
踏踏實實做實事🫷🏻。清華的學風是註重務實,少高談闊論🔕。我上學的時候,清華的學生與其他有些著名高校的學生比起來比較低調👨🏼🍼,但學術上對自己要求很嚴🏊🏽♂️。有可能是由於當時清華基本上是個工科大學🦹🏿♀️,因此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達到最基本的標準🌅,不能因為在校時沒有學好而導致畢業後在工程設計、施工中犯大錯誤🙎🏻,造成財產甚至生命的損失👃🏻🧘🏿♀️。我們班(別的班可能也類似)為保證每人都達到基本標準,還組織給學習吃力的同學補課,大有美國近年常提到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勁頭👨👧👧。這種務實的學風🤎,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踏踏實實做實事的畢業生。
全面發展。清華育人🤷♀️,提倡全面發展,不僅學業上好,而且品德要正派🧚🏻♂️,身體要強壯。我們上學時🤸🏿♂️🐅,每人都要求體育“達標”🫖。另外,清華一向有註重學生領導才能培養的傳統🎅🏼。所以我的同學中,不僅很多成為業務骨幹🟠,也有一些擔任領導職務。我自己在這方面也受益匪淺,在校期間當了幾年力師七班的班長,鍛煉了一定的組織能力。由於這些經歷,使我在到伊利諾伊任教後🧖🏽,除了教書作研究🥙🙀、指導研究生之外,還做過美國科學基金委的一個研究方向的主任、伊利諾伊大學分校研究生院副院長👰🏽♀️,並且還在擔任伊利諾伊大學分校的一大型交叉學科研究中心的主任🧑🏻🦯👅。能做到這些👩🏫,都應該感謝清華的培養。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畢業快30年了🥄。看到母校的成長和巨大成就🙎🏼♂️,心裏由衷地高興。在母校百年大慶之際💂🏼♂️✥,衷心祝願清華在下一個一百年、兩百年……一千年中發揚光大“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取得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