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學文(1986級機械)
現在想起來,在清華讀書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時光之一。我們在清華刻苦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同時如饑似渴地讀書🧘🏽♂️、討論,經歷了改革開放思潮的洗禮🐝。當我們充滿信心地離開清華時,收獲的不只有“獵槍”👩🏿⚖️,還有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寶貴的情誼。
2007年7月,肖學文總經理(右3)和中冶賽迪工程師在中冶賽迪設備成套的巴西GA2號高爐現場。這是中國首次向國外輸出的大型冶金設備項目
班上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經濟條件。我是班級的團支書🎂,經常組織大家春遊。收春遊的費用時🪄🪁,我發現有的同學比較大方🙎♀️,有的同學則比較“計較”☝️🤽🏿♂️。時間長了我才理解到,這並不是他們吝嗇,而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處處都必須精打細算📤、“斤斤計較”🪔。有時候📗,這些來自邊遠地區的同學在學習上也有困難,心理比較自卑↘️,但是大家慢慢地相互理解🫓🧑🏻🦳、關心,情誼超越了金錢和利益。
讓大家在精神上更為緊密的是“夜談”。那時候一到晚上10點鐘🚃,寢室就準時熄燈👩🏽🔬,大家若不是到路燈下看書🤒,就要準時躺到床上。睡不著👩🎨,就天南海北地聊🖲,談馬克思主義,談人生🧑🏿🚀,談哲學;也談自己的家庭,對未來的憧憬🙆🏽♀️🤞,婚姻🤳🏼、愛情……大家都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兄弟。快畢業時的一次臥談會,大家越談越興奮,最後竟全班同學一起騎車到圓明園,在雪地上跑了好幾圈。那個場景我現在還記得👩🦽➡️🙇。
不過夜談的時候,也要“提防”班主任的“突然襲擊”🫴🫸🏽。班主任是陳國學老師👩👩👧👦,他常常在半夜裏到宿舍來,看看大家睡覺了沒有,是否有人很晚了還沒回宿舍。他對我們的關心無微不至💂♀️:他很少說大道理,是在點點滴滴的言傳身教中,告訴我們應該怎麽生活、怎麽學習。他是學生宿舍的常客,下午4點的時候🖕🏼,趕大家下樓去鍛煉身體——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傍晚的時候,又來宿舍喊還在洗衣服的同學去上晚自習。即使沒有事,他也會來和大家拉家常,哪怕是一句話說得不合適🧑🧑🧒,他都會告訴你,為什麽不對🛣,應該怎麽說更好🈵。
那時候的每一位老師都是這麽的負責,若是有同學心理上有問題🤳🏼,談話解決不了🧙🏿♂️,老師即便是坐火車,也要去他家裏家訪。考試的時候5️⃣,別說作弊,即使是小測驗時交卷後的一句交流,老師也會立刻把卷子撕掉。
每次考試的時候⚀,老師都會註意看大家的表情——如果大家寫得很快,老師就會搖頭🥾,說這回沒把你們考住;如果大家看著試卷,大眼瞪小眼,老師則笑著說🖕🏽:“看🐜🧦,這回可把你們難住了。”
老師不是有意為難我們,當時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這麽“較真”。老師在學術上對我們一絲不苟,我們也學得毫不含糊👩🏿🦱。大家就這麽相互較著勁,努力追求學術上的更深造詣。那是一段單純而充實的歲月☪️👮♂️,現在想想,還是在清華讀書的時光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