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3e/b580c/5c799.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葉葉琴:我的生平自述-意昂体育

百年清華

葉葉琴:我的生平自述

2011-08-02 |

葉葉琴(1932政治)

人生的旅程,是很難預料的。有時候既定的目標,未必能夠實現。偶然遇到的機會,竟會改變航程。是憂是喜,是苦是樂,未可蔔知。自清華畢業,倏忽70余年,多麽漫長的歲月。而這70余年中,個人的生活,與國運密切關聯。“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戰,國共內戰,以及國民黨敗退臺灣,我個人的生活工作,始終難以離開這個大環境。可說人生的喜樂憂苦,各種況味,都有體驗。特將記憶所及,略述70年中個人的經歷。身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畢業女生,在清華校史中,能留下雪泥鴻爪,實是無上的榮幸。

葉琴學長九十歲照

清華校園留影,右為葉琴

向往清華 好夢成真

我對清華的向往,從初中時起。在天津南開女子初中三年級讀書時,我到北平度春假,先逛西山八大處,後遊清華園,看到校園內花木扶疏,景色清幽,各種建築美輪美奐,心中暗想,假使我能在這所大學裏讀書,該是何等幸運。

1928年,我在南開大學預科二年級修業期滿,本可以直升南開大學的。當時清華校長是羅家倫先生,他是很維新的學人。據說在校的男同學向他請願,要求招收女生。(1991年12月14日,我在臺北會見1926級王之學長,他親口告訴我,他是當時促進招收女生委員會的副主任,足證確有此請願。)羅校長當即允諾,隨即登報第二次招生。這意外的佳音,令我興奮不已。當即參加考試,幸蒙錄取。當時只收了20名女生。10名正取,5名備取,5名轉學生。

當時意昂体育平台校風淳樸,講學自由,課程內容,涉及中國及歐美學術,兼容並重,真是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學校地處郊外,環境安靜,經費充裕,圖書儀器設備完善,實在是安心求學的好所在。我在校5年,4年大學,後以優異成績直升研究院,每月還拿30塊銀元的獎學金,可惜只讀了一年。在校期間,可說是一生中度過的最安定愉快的歲月。當時選擇主修政治,是青年時代的誌趣,希望將來的工作,能使大多數的人獲得最大的福利。現在回想,這個抱負,達到了幾成呢?

初收女生,沒有宿舍,學校將我們安置在古色古香的古月堂。我們有小廚房,有女工清潔,冬天管生火爐。大家像姊妹一樣,和樂相處,真是快樂無比。我的同室友是陳一德和插班生趙奇。趙學長是中國文學系,國學頗有根底。她以“容與齋”三字作為我們寢室的銘牌,可見我們的生活,是如何自得其樂。那時男女同學交友非常自由。下課後,有些男同學愛跑古月堂,只能站在門外等候,等工友呼叫傳話。女友出來後,相攜而去。當時有一則謎語,“古月堂前看到她”,打一書名,至今我仍不知謎底。“九一八”事變時,我還在校。當時舉國震驚。男同學加緊軍訓,女同學接受護理訓練。有時候深夜裏,好夢正酣時,聽到一聲軍號聲,緊急集合,都忙著起身,跑到操場,好像馬上就要趕赴前線似的。

初任公職 小螺絲釘

1933年,因北方局勢紛擾不穩,先父不放心我獨留北平,乃函電交加,促我南歸。父命難違,我不得已放棄研究院的學業,到南京去謀職。未能完成研究院的學業,可說是我一生中改變航向的重要關鍵。若能多讀幾年書,也許就會以教育為終身事業。我的性格,實在適合教書。到南京後,在考試院銓敘部工作。當時奠都南京不久,有一番新興氣象,各機關也都任用女職員。我擔任公務員任用審查,在職公務員登記、公務員補習教育等是我的職責。在這個機關中,我就像一個小螺絲釘,心中好像有無限的委屈。一次回到清華園去看浦薛鳳老師,我吐露了內心的感受,浦老師安慰說:“螺絲釘也是很重要的。”

八年抗戰 勇敢離家

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戰開始,在京的同學,紛紛逃離南京,經過武漢入川。我不願遭遇兇殘的日本人,乃決定偕妹經沙市、長沙、衡陽、桂林、貴陽入川。當時各機關撤退,交通非常艱難。從沙市乘小輪船過洞庭湖時,大概是乘客和行李超載,船身極度傾斜,我們大聲疾呼,請大家稍事挪動,以求船身平衡。好在開船的人尚肯合作,不然黑夜裏真有葬身湖底的危險。在桂林等柴油或木炭巴士赴川,足足等了一個月。幾乎天天拉警報。警報解除,出得防空洞來,看到處處起火,房屋倒塌,有的人從此就歸無住所了。

從桂林經貴陽山區,所見真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人無三分銀”的苦況。過崇山峻嶺,有時崎嶇難行,所經最危險的地帶,稱為九十九道拐,彎路特多,真是進退維谷。望見墜落在山谷底破碎的車身,前車可鑒,真是心驚肉跳,捏一把汗。等到兩腳踏上了海棠溪,恍如獲得重生。到了重慶,最終轉往成都,以執教為生。

那時好像生活在濃霧裏,望不見前程。物資匱乏,舉目無親。日軍已占領故鄉,雙親淪陷,訊息斷絕。現在回想起來,為了參加抗戰,竟不怕艱難困苦,置生死於度外,背井離鄉,大概是因為年輕熱血吧。戰況逐漸不利,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已到了最後關頭。我曾一度投筆從戎,在空軍三路司令部任英文秘書。時中、英、美空軍聯合作戰,戰況緊急,重要軍情,由我翻譯,使指揮將領確切掌握戎機。我的官階是文職同階空軍少校,當時司令官是上校,參謀長與我同階。同僚認為這等軍階是我的殊榮。

勝利復員 揚眉吐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是日是我國八年苦戰,犧牲慘重,卒獲勝利的紀念日。同胞獲訊,歡欣若狂,有許多人竟喜極而泣。勝利復員,是一件愉快而重大的事。我即辭職,乘飛機至武漢。雖然故居早已面目全非,但雙親健在,是我最大的安慰。久別重逢,恍如隔世,真有說不完的苦情與歡欣。我決留故鄉任職,與家人團聚。當時湖北省成立了婦女工作委員會,這個新興機構,是蔣夫人所提倡的新生活運動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下在各省設立的分支機構。由省主席夫人任主任,我被聘任總幹事,參與戰後地方之社會福利,兒童福利,婦女職業訓練,掃除文盲等工作。其間與同僚努力合作,頗著績效。八年抗戰期間,受盡苦難艱險,勝利之後,使得人人揚眉吐氣,意氣高昂,抱著無限的希望,重建家園,爭取前程。

參加競選 學以致用

1947年1月1日,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憲法,訂該年12月25日為行憲日期。根據孫中山手定建國大業的程序,從此由訓政步入憲政時期。根據憲法,1948年應辦理各項民意代表選舉,如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等。國民大會代表,每縣普選一人;立法委員選舉,則由地區之普選,及全國性各種職業團體產生;監察委員,由省市議會選舉產生。當時為鼓勵婦女參政,並要求符合憲法規定男女平等之原則,各地區按當選名額總數十分之一為婦女保障名額。湖北省地區,有婦女名額兩個。當時親友多鼓勵我競選,我亦躍躍欲試。我畢業後,全在外地服務,故鄉對我似乎有些陌生。加以在湖北教育界及婦女界,有些服務多年的前輩,對於參政亦興趣濃厚,競爭相當激烈。有人批評我未曾隨省政府遷避臨時軍政重地恩施縣,未吃過苞谷。(當時恩施地瘠民貧,物質匱乏,食米不足,以玉米充饑。)言外之意,我不曾與他們同甘共苦,何得與他們爭利。

選舉程序,由省政府選舉委員會提名,交由中央黨部中央委員會復審,然後發回省方,公布候選人名單。在中央委員會復審時,有父執張知本老先生,自動憑理性為我說話。他說:“在三個候選人中,一個是學教育的,一個是學化學的,一個是學政治的。就立法委員的職責而言,以學政治的最為恰當。我主張以葉某名列第一。”這是破天荒頭一遭在緊要關頭,我以政治畢業生的資格得到優待。在競選期間,我也曾回到選區——鄂南,公開演講,拜會士紳,希望他們就地緣關系,策動選民,多予支持。結果我順利當選。1948年赴南京報到,出席會議。當時立法院委員會共773人,其中婦女80余人,來自各省市、各民族、各職業團體。有老有少,有些早是政界的聞人,有些則是初出茅廬,大家濟濟一堂,要互相認識,共同議事,真需要相當時日。在南京似乎腳跟尚未站穩,大局就有了重大變動。國民黨在徐蚌會戰中失利。國共兩黨一度有和談之象,而卒無成。到1949年冬,國民黨政府決定退守臺灣,我亦隨其遷臺。

“立法院”中 四十二年

中華民國遭受劇變,撤離大陸,在臺灣一切都要重新做起。要收拾戰時破壞的殘局,要照顧民生。國民黨中央決策要積極進行各項建設。“立法院”同仁,均深體國艱,對許多關乎民生的法案均給予積極支持,如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條例等。同時我還參加各類社會團體,既有政府的,也有民間的。終日忙忙碌碌,不想一晃就是42年。

光榮退休 移居加國

1990年9月,我自“立法院”退休,隨子女移居加拿大溫哥華。這裏不僅有山海之勝,花木繁盛,而且社會安定,民主自由,可以娛情,晚年得以安居。本自強不息精神,現試研究儒釋道養生覺悟之大道。邇來世人皆雲21世紀為太平洋世紀,中國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五千年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加之人口眾多,民性勤勞篤誠,對於現代高新技術也能迎頭趕上,民族之崛起當能夠很快變成現實。

相關新聞

  • 072010.04
  • 162006.08
  • 162024.07

    徐勃的自述:“村超”爆紅背後有“高人”

    “村超”出圈靠的是把足球賽事與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特色美食、淳樸民風等結合起來進行融合式創新。

  • 132024.05

    詩意清華詩意人——《因為清華》創作自述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82021.10

    吳瀚同誌生平

    在“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中,有一支應勢而發的意昂体育平台學生南下抗日宣傳自行車先遣隊,隊員們後來將自己的名字各取一字,集字成聯,以不忘當年的血性拼搏:堅琦照新瀚,仁德振威榮;長城如海龍,雨仕讓金山。聯中的瀚,就是時為清華九級歷史系學生吳瀚,千裏突騎中唯一的女性。回望她這些已過世的隊友,其中不乏飽學之士,成引領一方的巨擘而令後人景仰,她則投筆從戎加入到共產黨隊伍裏成了普通一兵。雖名不見經傳,但她在漫長歲月裏不畏艱險, 續寫“一二•九”精神,是一個矢誌不渝的革命者。

  • 012008.08
  • 022021.11

    我的自述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32017.01

    李佩先生生平:丹青難寫是精神

    李佩先生的一生,飽含著一個世紀的跌宕起伏。所有發生在她身上的波瀾壯闊,在她沉靜篤定的面龐下好似都化為平靜湖面上的漣漪。她的身上似乎不曾有過時光的印記,....

  • 012015.12

    上海戲劇學院舉辦創辦人顧毓琇生平展

    11月30日,在建院70周年之際,上海戲劇學院舉辦該院創始人顧毓琇生平展,紀念這位20世紀傑出的文理大師。

  • 112020.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