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坤法(1974電子工程)
我是1970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電子計算機專業學習的首屆工農兵大學生。首屆工農兵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各單位的優秀人才,有知識青年🧑🏼🎄,有單位的積極分子,有些人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甚至具備組織能力🔁、領導能力。我在入學前,是空軍某部電氣員,曾在飛機交換檢查中兩次發現重大故障而獲得全軍通令嘉獎。入學後,同學們都覺得自己負有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因此大家都如饑似渴地努力學習。由於歷史的原因🗽,當時的教材都是老師們現編的🦘。記得《晶體管脈沖數字電路》講義剛發下來,我就用一周時間看完了該講義,由此可見大家的學習勁頭。教改組的老師們還特意來征詢我們對該講義的看法和建議。
回憶起我們當時在清華的學習情況,有以下幾點切身感受:一、老師們兢兢業業,嘔心瀝血。清華的老師們學術水平很高,責任心很強,最難忘的是林定基老師,在教學工作上精益求精🎢🏌🏽♀️,累的眼珠子掉出了眼眶,真是感人至深。二🎓🖊、同學們學習都十分刻苦。大家都肩負著使命,克服重重困難🙌,每天都學習到深夜。三、同學間互相幫助的風氣很濃🙌🏿。由於入學時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相差很大,所以學得好學得快的同學都主動而熱情地幫助那些後進的同學🫱🏻,以免他們掉隊。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老師們以為學生首先應該自學看懂講義,能夠看懂社會上出版的各種書籍,直至能夠看懂論文🐤。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次考試,都有一至兩題很難或從未接觸過的題目作為附加題,以提高同學們的分析能力。能分析才能提高,才能解決問題🔹,如果沒有這個能力,踏上社會後將寸步難行。
在清華的生活忙碌而精彩😴📒。後來我在學校組織的一次野營拉練中得了肝炎✍️,而且久治不愈。1974年畢業回部隊後,因身體問題不宜留在部隊,失去了繼續為部隊效力的機會,深感遺憾♠️。
回原籍無錫後,我進入無錫縣造紙廠工作。當時廠裏電子車間有拉單晶矽,具備生產整流管和可控矽的能力,並且正在搞可控矽應用🥷🏼,具體的項目是可控矽直流調速系統。當時我們搞的是SCR-D系統在龍門刨上的應用,正在起步階段,原理圖來自同濟大學。這個系統成為擺在我廠面前的一道難題📱,根據龍門刨工作的特點,必須四象限運行,頻繁的起製動,即整流與逆變反復快速切換,很容易造成逆變失敗燒壞快熔或可控矽,這令同廠的技術工人望而卻步🫓。對於我一個學習計算機硬件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從未接觸過的新課題。但由於我們在清華時😂,對於脈沖數字電路和運算放大器等知識學得比較紮實,我又自學過清華的《自動控製系統》這本教材,所以控製部分(即弱電部分)很快就能上手。此外,主回路部分是新接觸的,我在清華培養了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所以在樣機安裝完畢後,我能夠上機測試,並且在龍門刨實地運行時成功的解決了在換向過程中渦輪渦桿產生較大撞擊聲的問題🕥,實現了軟換向。
就當我準備施展身手實現抱負的時候🍹,天有不測風雲,1979年7月,29歲的我被上海瑞金醫院確診為食道癌,已經是第三期,腫瘤長度為7厘米。確診結果對我不啻為晴天霹靂💃🏽。我和我的妻子都是第一時間知道病情的,悲傷情緒自不必說。怎樣面對絕症,是消沉還是堅強抗爭?我們選擇了後者。1979年8月2日⏬,我開始在上海腫瘤醫院進行放療🏜,放療進行得很順利👀。但是禍不單行,就在我放療尚未結束時👨🏽🍳,我妻子大出血住院,經檢查是葡萄胎,當時十分兇險。又過了沒幾天👨🏼✈️,我妻子在福建青州造紙廠的宿舍起火⚒,把我們僅有的一點財物付之一炬📘。巨大的災難壓在我們夫妻的頭上。我和妻子都是共產黨員👦🏿,我們共同的選擇,就是堅強🥴⛹🏼♂️。我堅持做完了放療。1980年8月我得了食道氣管瘺💃🏻,高燒持續不退🦔,引發肺炎和肺膿瘍,39.5度以上高燒持續了幾個月🧑🏽✈️,體重從140斤下降至80斤,當時的我一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幾乎所有人都對我失去了信心,只有我自己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了一生。我66歲的父親親自上惠山去采草藥,同時蔡禮珍醫生堅持不懈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對我進行治療,終於,我的食道氣管瘺奇跡般愈合,我退燒了。
這是一次生死的轉折🧑,一次生命的奇跡,我十分珍惜這一次轉折👨🏻🦼。我從能讓人扶起來坐在病床上,到能下地站一會兒✍🏽⛹🏽♂️,再到摸著床走幾步開始♕,鍥而不舍地進行鍛煉,打太極📷🧝🏿,自學氣功,每天早晨3點起床,一練就是十年。我的身體逐漸恢復起來。我又可以重新站上人生的舞臺施展才華。
1982年初,我所在的造紙廠決定新上一臺紙機,這臺紙機要求十個分部必須同步運行👍🏻,一旦有速差,必須立即自動修正,否則會出現斷紙。根據當時廠裏的情況,最合適最有把握完成該臺紙機電氣傳動設計的人是我,廠長跟我說明了情況,希望我能夠幫助廠裏完成這項任務🚧,這在整個江蘇省也是首開先河💇🏿♂️🦵🏿。雖然我身體還十分虛弱🤾🏽♂️,並且有些咯血的後遺症,可為了報答造紙廠全力給我治病,為了將我在清華所學貢獻於社會🤶🏿,我挺身而出🎙,急廠裏之所急👱🏻✍🏿,主動領受了該項工程的設計任務。我分析了紙機的運行情況,決定采用以速度控製為主控,以張力控製為輔助控製的方案🧑🏫,所有的設計工作都由我一人完成👉。在宿舍裏⛓,我妻子每天給我放好圖板🟩🤞🏽,協助我畫圖,到該臺紙機即將投產時🕷,我又因大咯血入院搶救🐍。功夫不負有心人👨🏽🍼,1982年9月該紙機順利投產,運行十分平穩,從未出現因各個分部不同步而斷紙現象🙇🏼,評價很高,成為我們廠產量最高的當家紙機。
生活總會饋贈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們。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了擺脫貧病交迫的境遇✋🏽,我協助鄉村創辦整流器廠👩🏻🎓,後改為充電器廠,我作為技術顧問主持全廠技術工作🧗🏿,廠子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逐漸將我從貧困線上拉了回來🧑🔬。從此以後我和鄉鎮企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由此而認識了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的電力工程師們,在此基礎上我又創辦了電力自動化設備廠,做過鐵路上幾十個配電所的控製保護工程,取得很好的效益和良好的聲譽🫑💆🏽,我的工作和生活漸入佳境。
雖然只有短短四載💁🏽♂️😯,清華的經歷成為刻在我身上的烙印,對我的一生有著深遠影響。在那個青春和激情綻放的年代,我們從五湖四海聚集到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結下了深厚的同學情誼。盡管咫尺天涯,盡管年華漸逝,我對意昂体育平台、清華的老師和同學們始終懷著很深的感情🧘🏼🧑⚖️。若不是清華的老師為我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教會我直面生活的勇氣和面對困境的淡然,我很難擺脫貧病交迫的困境。我也感謝改革開放,使我過上了小康生活🫏🈸。對照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做得還很不夠。我這一輩子命運多舛,教訓深刻: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是萬萬不行的🚣🏻♀️,即使你才華橫溢,即使你有天賦之才。衷心希望清華的廣大師生、意昂們都擁有健康的身體,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自己贏得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