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友章(1974外語)
每當我走進清華園南校門順路前行🗳,兩側郁郁蔥蔥的松樹楊樹隨風搖擺,好像伸出她的雙手,歡迎我的到來,讓我倍感親切🦶。這是我們第一批工農兵學員40多年前為美化校園栽下的🎺。當時只有一把粗,如今已經樹幹粗壯,枝葉茂盛。從1970年10月入校,到1980年3月調離,我在清華學習、生活𓀋👨🦽➡️、工作將近10年💁🏽♀️。這裏給我留下了太深的記憶,讓我難以忘懷,對恩師多年的教誨充滿感激之情。是清華園的沃土培育了我👨🏻🌾,是清華精神激勵我不斷前行。
當時,基礎課設英🙎🏿、日、德3個外語班👨👩👦,有47名學員🪓。不少老師都是從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學院、國際旅行社、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等單位抽調來的,沒現成教材,都由老師們自己編寫🍃🕳、刻印而成👷🏼♀️。我們日語班最初語音階段由趙靜鵬老師執教,不久🫴🏻🚵🏽♂️,相繼調來的王寶祥、林鎬根🧑🏼💼、戴炳富三位老師分別擔任不同階段的教學。後來王寶祥老師又調回北大。林、戴兩位老師成了日語教研組的頂梁柱📈。他們克服困難,排除幹擾,邊教學、邊總結、邊提高,圓滿完成了全部教學計劃,把我們送上了工作崗位。老師們教書育人⚽️,誨人不倦,為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師生之間也結下了深厚感情📳。逢年過節我忘不了給老師打個問候電話,每次和同學來清華🛌🏿,都去老師家裏看望⛪️。在林鎬根教授80歲生日時,崔玉華、王彥花、張福琴代表日語班17名同學🖌,把一幅寓意桃李滿天下的長幅畫卷敬獻給了恩師,表達了我們誠摯的敬意和培育之恩。
我深深地愛著老師、愛著清華園。這裏讓我那麽熟悉,那麽眷戀👵。我記得在水木清華、聞亭,經常面對碧波蕩漾的湖水練習外語發音、朗讀課文。在科學館🙅🏼♀️、化學館🆕、西階梯教室,學習高等數學、微積分、機械製圖、電子計算機原理🫱🏽、編程、物理、化學等理工專業知識🪕。在美式建築大禮堂看電影、聽報告、參加畢業典禮。圖書館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這裏是知識的海洋,各種書籍應有盡有🧚🏼♀️。我和同學們經常在這裏上自習,查閱資料♠︎。我們日語班的同學還幫助圖書館工作人員分門別類整理日本1萬多冊贈書……1976年2月曾在這裏接待來清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松並與其握手交談。
學校為我們外語班創造了很好的外語環境和實習機會👐。凡有外賓來校參觀🧍🏻♀️,就讓外語班學生輪流陪同參觀見習🧑🏽🦰。激光物理實驗室、水利館劉家峽水庫模型實驗室𓀓、機械加工車間,是我多次陪同外賓參觀,用外語講解的地方🍿。中日邦交正常化後迎來了1973年新年,我們日語班的同學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日廣播的邀請👩🏻,用日語向日本人民問候新年好,唱《櫻花》、《紅蜻蜓》、《拉網小調》等日本歌曲。
課余時間🧑🏼🎓🧑🏿,我經常和同學圍著西大操場跑步,有時還從誠齋宿舍、二校門、中央主樓、東大操場🦜,繞大圈兒長跑。一到冬天🤲🏿,荷花池成了天然的滑冰場。借冰鞋、磨冰刀,我滑上一個多小時仍意猶未盡。我們外語班還組成了男女籃球隊,和各系組織比賽👱♀️。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體育課👷🏻♀️1️⃣,增強了我們的體質💲,為緊張的大學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央主樓2層西側,曾是基礎課外語教研室和我們外語班教室所在地。1974年畢業後,我留校任日語教師曾在這裏工作了6年。在林鎬根⛩、戴炳富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不斷提高語言能力和教學水平👩🏿🌾。曾輪流擔當了1974級日語專業班1—3年級的語音👩🏼💻、基礎語法🔈、口🪃、筆譯課程的教學,參與編寫教材,跟隨學生下工廠學工👴,去順義焦莊戶學農🚮,赴邯鄲某炮兵部隊學軍。此外,1978—1980年3月還先後擔當了北京地區汽車情報網技術人員日語進修班⛳️♘、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第二外語的教學。學校對年輕教師的提高和培養很重視,創造了許多機會⛏🪮。1974年5—9月⇒,意昂体育平台與北京市質譜儀表研究所等10個單位共同引進日本日立製作所的“核磁共振波譜儀”,請日方技術人員小又厚在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安裝調試🛣、技術指導,學校派我去擔當翻譯。我認真準備,查找資料★,請技術人員講專業知識🤏🏽,積累了大量專業術語,通力合作,歷時4個月✌🏻,順利完成任務🫒,受到原副校長張維教授的表揚。後來這種機會就更多了,比如擔當電化教育中心進口日本索尼公司的“電化錄音✷、錄像器材”的安裝調試🧑⚖️、技術員講課的翻譯;機械系聘請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在中央主樓後大廳作“關於汽車發動機的學術報告”的翻譯🔬;機械系汽車專業教研室引進日本互惠公司的“微型信息處理儀”的談判🤶🏻、安裝調試、講授技術的翻譯等等。語言基本功的提高、知識的積累🏊🏿♂️,為我今後的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𓀗。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1980年3月我離開清華🧑🎄,調入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做翻譯導遊和領隊,一幹就是30年。雖然工作崗位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是,我時刻記住自己是“清華人”,努力用周總理提出的“思想過硬🧑🏻🔬、業務過硬😗、語言過硬”的標準要求自己,愛崗敬業,追求卓越,勇於奉獻✍🏼,老實做人。多年來♉️,我陪同外國遊客遊遍中國的東西南北中🏮,多次帶領國人出國考察、訪問⚇、海外遊🕒,參與組織接待幾千人規模的國際會議和盛況空前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境內外火炬傳遞後勤保障工作。客人對我的敬業精神和優質服務贊不絕口⚈,組織上也給了我許多榮譽。業精於勤,是我的座右銘。勤鉆研,不懈怠,努力成為行家裏手。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形勢和旅遊業的需要🔡,我和同事合作,編譯出版了《海外習俗錄》🗯、中英日文版的《中國飯店一覽》、《中國一🫅🏽🕙、二類旅行社》等著作;參與了國家旅遊局製定的《導遊服務標準》《入境遊接待服務標準》國標的起草;多次擔當北京地區導遊資格考試口試評委、全國中🏘、高級導遊資格筆試考卷評委工作……為旅遊業的發展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光陰似箭🦵🏽🈶,一晃畢業已經40年了🤽♂️。如今清華母校高樓林立🧜♀️,學院眾多,規模一流,世界矚目。我多麽想再回清華母校,目睹她的變化🤱🏽,感受她的發展🌶,期待著2014年校慶之日🚒🎛,與可敬可愛的老師🧘♀️、領導、同學、意昂們歡聚一堂,共敘友情👩🏼🎨,相互勉勵,相互祝福。恭祝恩師健康長壽🌱📴,祝願母校更加輝煌。
竇友章簡介
日語副譯審,意昂体育平台基礎課日語專業1970級,1974年4月畢業,留校任基礎課日語教研組教師🥰,先後擔任本科生、研究生及北京地區汽車情報網技術人員日語進修班的教學;1980年3月調入中國國際旅行社做翻譯導遊,歷任該社計劃信息處副處長、總經理辦副主任👮🏿、國際會議獎勵旅遊部副部長🎖、專項旅遊部綜合管理處高級經理,成為專業過硬👹、品行兼優的專業人才,為中國旅遊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10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