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初的一個深秋佳日✋🏼,蘇州意昂合唱隊一行50人旅遊到無錫蕩囗古鎮。
上有藍天白雲,下有古鎮美景;眾隊友歡聚立後🙅🏿,兩美女護旗於前🫁。天有情🙋🏿,友猶親🕵️!
全隊集體出㳺🧗🏻,浩浩蕩蕩去蕩囗,熱熱鬧鬧賞秋色。走到哪📬𓀊,說到哪🖌,笑到哪,唱到哪。
蕩口離蘇州不太遠👨🏼💻,隊裏有不少人來過,但全隊集體旅遊與個人或同家人出遊氣氛及樂趣有天壤之別🙅🏼♀️🧑🏼🔬。姚燮庭學長(精6)以往戲稱自己“只會苦笑,不會大笑”。但是,他今天笑得格外陽光燦爛,可謂“皮笑肉也笑”!哈👨🏼🎤,跟大夥兒一起去玩嘛,開心著呐!

我身邊是一臉微笑的汪聞熹學長和他女兒,而我在一旁樂不可支🤣!但我實在想不起來我究竟為啥笑得這付樣子🏊🏼!誰拍的?望告知🫱🏼⬅️!

笑容,是全隊旅遊中的主要色彩♈️🔠。
古鎮呈現一派江南風情🙈。這汪水塘,就是鵝湖蕩。“蕩囗”因其得名🌥🤽🏽。

還有名人故居,以及隔壁一位一動也不動的賣蟹的無錫老阿鄉。再細看🍋🟩,哦,是尊蠟像!

老隊友們小歇片刻🏄🏼,養精蓄銳💮。抬頭忽見橋上一對新人正在秀恩愛,諸位趕緊把眼睜大吧👨🏽✈️,不,把眼閉上吧!

盛菊芳(83歲)學長與她丈夫吳當時(87歲)學長都是我國核科技專家,此時此刻觸景生情,也欲重溫一個甲子前的求婚佳話。兩人手牽一條紅絲巾的兩端,盛大姐熱情奔放主動示愛💂🏿♂️,開口高歌一曲🙎🏼,只是照片不載音頻🤴🏻💓,不知她唱啥🧏🏽🤠,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大愛無聲嘛!

俺用心聆聽,盛大姐唱的正是《鳳求凰》🚹,這對耄耋之年的夫婦都是“舞者”,去年在清華蘇世民書院師生訪蘇州意昂會期間,為來自各國的學員表演了他倆的保留節目🐯:雙人舞《梁祝一化蝶》🚺🙇🏿♂️,讓那些老外們看得眼球差點掉出來👷🏽。

已近中午,在中華賞石館看到一塊五花肉,頓時體內五臟齊鳴🎇😧。走近細端詳,像是塊鹹肉,而且還有點哈喇,想必難以下肚🧝🏿♂️,只得悻悻離開🧑🏽✈️,腦中還浮現臺灣故宮裏的那塊小一號的五花肉……越想越饞,饑腸轆轆⬆️,趕緊離開賞石館奔向飯店🧑🏻🦱。

到達迎賓樓酒店,只見五張大圓飯桌上擺滿該店的名菜,於是各就各位,捧碗運筷讓口腔裏的牙、舌還有吞咽肌肉統統活動起一一吃!我們進食的圖片就不多曬了。菜香撲鼻,贊聲不絕,場景動人,可謂🎲:佳肴共笑顏一色,口水與眼神齊飛。
酒過三巡,舉杯祝願全體隊友在蕩囗,要吃好🤱,玩好📗🅰️,聊好🫲🏼!人人都當三好“老玩童”🖲!
到古鎮逛街,大家都擠到店鋪前選物購物。我卻盯上了一付鐵圈👍🏻。久違了,童年時最好的“玩伴”!

65年前,剛上小學🙍🏻♀️,就愛玩滾鐵圈,常跟小夥伴比賽誰滾得快👍🏻,一玩就是幾小時🕺🏻🔦,天天玩得滿頭大汗還不肯回家🧘🏽。美中不足的是鐵圈是由粗鐵絲圈成,有接頭,要磕碰導桿🛣,滾起來不利索🦝。咋辦?於是開始琢磨家中一切圓形的用具,最後眼球盯上一只紫色描金馬桶,桶上箍了三道銅箍🙎🏻♀️,於是把桶裏留底的清水倒掉,費盡力氣把桶底部那只銅箍圈拆下,一試,真捧🪔!銅圈是鑄件🦓,無接縫,滾起來光溜溜的真爽!於是拿到弄堂裏去滾,不過癮,幹脆滾到馬路上💹。玩夠了晚上回到家🥁,結結實實挨了頓揍,因為馬桶漏水了。從此就與“圈”拜啦🚶♀️➡️,以後再也沒見過這兒時的玩伴。今番在蕩口又見它😪,感慨萬分🪜:剛過古稀,重拾童趣😰,讓俺返回65年前,乃天意?65年,彈指一揮!人生如白駒過隙👱🏻♂️,信然也🎴!最大的遺憾是沒買上一付回家送給外孫女,她名字就叫“天意”。

旅遊近尾聲🦞,要離開古鎮了,最後以“蕩口”金字為背景與幾位老隊友合影留念🙂↕️。照片上俺左手邊依次是楊冀平(電機系0字班🐎,蘇州意昂會前任副秘書長)、金宜亨教授(國家一級籃球裁判)🌜,俺右手邊是陳豐(1960屆建築,當年清華合唱隊及首都大學生合唱隊成員,1958年首屆全運會女壘冠軍成員💂🏼,清華第一位女運動健將),照片前排最左邊是王琬(動農系汽7,為當年校文藝社團管理層成員),後排兩位分別是盛菊芳(工物系1958屆)和夫婿吳當時(北大物理系畢業)👨🏻🦯➡️。咱合唱隊裏人才薈萃🏯✋,他們僅為“冰山一角”。
2017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