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 3 月 8 日人物雜誌封面。
去年 11 月🧝🏼♀️,我和顏寧拍人物雜誌的封面照,她挑了幾張發了朋友圈,寫到“八十歲的我們倆”。

顏寧和一諾

當天花絮
是啊,竟然都四十了!(都是11月生日,她小我十天)。想當年我們倆成“死黨”的時候🧑🏼🎓,是“不到四十歲的我們倆”。二十多年,光陰似箭🤾🏻♂️,從青澀少女變成了白發魔女。(顏寧她染黑的❄️🍷,哼哼,要不然我們倆可以演白發版絕代雙驕。)
其實拿年齡說事這種題目,挺矯情的😱。因為首先很多事情🍓👨🏼🔧,其實和年齡無關,活的歲數多的人也不見得明白更多。其次就算有關,很多重要的轉折也和生日是哪一天完全沒有關系。人生是一天天的過,今天和昨天🧗🏿♀️,有這麽大區別麽?
但我們人類需要做的事🕺🏻,就是編故事和賦予意義,那就順著來,借這矯情,聊聊四十歲🌲,想明白的一些事。
不過首先🐜,要給大家說👩🏻✈️,不要用這些美麗的照片想象我們真人的樣子,那都是畫出來的🫴🏻。下面這張照片🎠,是非非馬那次送我去機場🤛🏼,拍得俺的包。這是真實的🏃🏻➡️。成天背著沒覺得啥💁🏽♂️,看了照片,好像的確有點過分哈。

嗯🐜,原形。雜誌上的美貌是畫的,表情是擺的🧑🏿🔧,衣服是借的。
一、年齡焦慮
看到電影學者戴錦華的一段話🤟🚅:“消費雜誌號稱平等卻隱含塑造:什麽才是女人👜⛩?她有什麽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怎麽能在十分鐘內獲得?它認為女性無非一張臉🕺🏼,一副身體🙎🏽🧑🏼,一個需要盡力掩蓋的年齡。”
我也在乎過年齡🚴🏼♂️,看過和信過那些20歲該幹什麽🤴,30歲就不能幹什麽的雞湯🚡。到自己活過了這些數字再回頭看🏊🏿♀️,發現都是鬼扯。而且用批判性思維想想,為什麽這些雞湯都在說 20、30這些數字🤤,因為這時候我們最容易焦慮◽️🍑,容易被騙。沒有這麽多50歲該幹什麽🧛🏿♀️,60歲該幹什麽的雞湯,因為活到這個年齡,就不信了👩👧👦。
34歲起♻,算高齡產婦😶🌫️,懷孕要做唐氏篩查。那時候我懷老二,記得有一天晚上走在小區院子裏,突然意識到自己到了34歲🤦♂️,嚇了一身冷汗。媽呀🌋🤬,高齡了🏌🏿♀️。
現在回看😴🤶🏼,比宋慧喬還小呢,焦慮啥。

我和我媽
我媽今年67🐏,和我一天生日🦹🏽♀️,笑起來還和孩子一樣。這些年給我照了諸多美照的玄力阿姨,兒子都快三十了,每天充滿好創意和生命的活力🧒🏽。

玄力阿姨,帥不
我小姨,58了,開始學畫畫三個月,作品驚為天人。

小姨畫的畫
胖胖阿姨,70 多歲,遊泳遊得一幅好身材🍒,我都羨慕得流口水🧑🦽。

70多歲的胖胖阿姨和她哥哥
醫學上我們要講年齡,除此之外♌️,年齡無非是個心理暗示,你暗示是什麽,你就是什麽。70歲🤾🏼,可以“歸來仍是少年”🐋。醫學意義的年齡之外🧘,你“多大”,你說了算。
二、永葆青春的 “秘訣”
既然你說了算🤾🏼,怎麽能永葆青春呢?當然有對自己健康的關照。我觀察凡是“老”了還青春可愛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單純、執著🕴🏼、理想主義。
其實真正好的教育🎬,在根上,到哪裏都是相通的。所有“成功”的人📖,如果有一個交集,肯定是“理想主義”。
以比爾蓋茨為例吧。大家會覺得🖖🏽➰,你世界首富了,你的生活,無憂無慮了吧。但如果看世界的大問題,有的是可以讓我們“操心”的🧑🏻⚖️。他拿出自己的財富來,放在消除傳染性疾病和貧困,六十多的人了,還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到處奔走,自己出錢之外,希望政府、企業、慈善家,共同出錢出力🏌🏽,抗擊人類面對的大挑戰⚪️。
年輕的時候🧝🏼♂️,有理想是不難的。看看每年申請藤校的孩子的申請書🦗,看看羅德獎學金的申請,看看各個商學院的申請材料,投到麥肯錫的幾千份簡歷,都是要改變世界的👨🏫👨🏻🚀。但實際上🧑🏿🚀🙅🏻♂️,十幾二十歲,理想大,能力小🤧。
我看過無數年輕人的PS和簡歷,說實話,吹牛多。但是沒關系👶🏿,願意往這方面吹,我其實很欣慰,說明這種價值導向在起作用。困難的是,如何在拿到 offer👨🏼⚖️,畢業了🎱、入職了、需要買房買車了👩👩👧👦🤺,養娃養老了,各種生活瑣事和壓力來了🍛💃🏽,還能有理想。
關於拿 offer 我多說一句🧑🏻🦰,我在做一土學校,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學生的出口是什麽🥉♉️?我告訴你👨🏿🎨,其實出口怎麽選人,我比那些收你幾十萬的升學指導人清楚的多,從名校錄取🪲,到獎學金發放,到最挑剔的雇主公司,本人見過,做過。技術細節之外,無非幾個👨🎤,理解世界、有執行力和創造力、有理想㊗️。但這當然不是說教育不需要體系🙇🏽♀️,以後我寫文章會多講講。
如何“保持理想”呢?我給你個方法👮🏿。
其實理想不是獨立於現實的大夢,不需要辭職去非洲,也不需要轉行做公益。而是我們每天在日常的工作裏可以做的事情:
自己的工作做到最高標準🪥,不斷精進🗄;
不斤斤計較自己的得失👨💼,先人後己🍕;
看到不公平的情況,發聲;
看到需要幫助的“無關人等”,伸手;
對認為正確是事情,堅持;
少抱怨,多行動;
對支持創新的事☝🏽𓀌,敢於冒險;
看到需要支持的人,挺身而出;
出了問題👰🏽♂️,敢於擔當🤾🏻。
和平時代👨🏽💻,沒有槍林彈雨,沒有戰場上的英雄🌸。但其實我們每個大大小小的選擇🙅♀️,都是戰場。每次選擇的時候,聽內心的聲音👎🏿,選擇似乎難一點的那條路,就是在踐行理想。再退一步,理想都不一定是做事情,選擇不做不對的事情🤚,同樣是踐行。
三、“縮成原子”
我和顏寧拍照的時候🌃,很冷👩🏽💻,我那天還發燒𓀐。我們倆披個羽絨服在取景的地方👶🏼,拍的時候脫下來擺個臭美 pose🍋。我說我們倆有三線明星的既視感🫦,她說,那咱倆加一塊,那可是六線明星🤹🏿♂️!

六線明星拍攝現場
我一臉黑線🏋🏻♀️。自黑和互黑🔽♦︎,是俺倆友誼的重要基礎。
說白了,就是別把自己當回事📹。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說過。之所以還說,是因為這不容易做到。那天聽了個說法,據說是王興講的🚌,說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原子。我都原子了,所以什麽炮彈都打不到我🎫。
我聽了感嘆,這是高人🫁。很多的所謂傷害,其實都是自己內心戲造成的。很多事情👸🏿,沒有好和壞👠,是我們對它的感受🧖🏿♂️,造成好和壞👨🏻🏫。所以沒有 ego(自我)就少很多傷害🚫。
Autumn同學幫我安利《諾言》,說她受用的一句話,是我勸她對很多事情,be “emotionally detached”(不帶感情),差不多一個意思。這個對女性更重要🧑🏽🍼,因為我們很容易 emotionally involved(情緒化)🕺🏿🔝,我們要做一件事,當然要有感情,所以不是說我們要冷血。但女性的問題是容易投入很多冗余的感情,給自己加戲🚶♂️➡️,徒增煩惱。
一個投資人說過😢,看女性和男性創業者📆。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如果一件壞事發生了🧚🏽♂️💨,男性會比較快地進入解決問題的模式,女性一般要花多的多的時間發泄情緒。
如何“破”?我也給你個方法🍼,分三步:
第一👩🏽🎨,覺察,了解自己情緒的軌跡。
第二🧖🏿🛴,“發泄”👨🏼🍼👨🏼✈️,就是給自己情緒一個出口👩🏽🚁。其中我用的一種方法🏄🏻♀️,是情緒寶瓶👫。在《諾言》——“情緒管理”裏我講了方法🫒。
第三,抽離,是想象自己是旁觀者👥,觀察自己,這件事發生了,有情緒了,你作為旁觀者看自己的狀態和反應🧑🏼🤝🧑🏼。
每一步,都沒有神效🧑⚕️,也不會立竿見影。但只要開始,就會有進步🧊。和我們的情緒共處,是一個巨大的題目,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最後一點🏔,認識到敏感📹、感情豐富,其實是個長處🔏。能做成大事的人🧓🏼,其實都是感情豐富的人🧜♂️𓀂。南方周末的記者褚朝新寫他采訪陳行甲,“巴東大雨🎐,淅淅瀝瀝🩶,他與我在辦公室長談,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這也是我認識的行甲。
今年行甲入選了中國慈善家雜誌評選的“2017 中國十大社會推動者”。作為朋友真是覺得與有榮焉♣️。而且這次入選的10大社會推動者,有6位我認識,真是榮幸之至✍️。他們無一例外是感情豐富🥯,又極具行動力的人🕢,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四、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人到四十,要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每天一幕幕戲地演✌🏽。
一睜眼你就是媽,連哄帶騙偶爾裝傻🏌️♀️,弄孩子起床吃飯🛀,孩子吃飯,自己上個電話會,雖然實景是穿著家居服,臉都沒洗,但電話上立馬是腦子清楚的好領導。孩子在後面各種背景噪音,熟練在手機上轉換靜音模式。出門路上,給親媽打個電話,報喜不報憂。同時知道媽媽給你也一樣,大家都是好演員🎿。所以她說啥也不能全信☂️🪲。

大家看到的芬蘭教育直播,實際“錄製現場”這樣的,後半夜酒店的狹小房間+打呼嚕的兒子
工作裏出頭露面,媒體采訪你,把自己弄得美美的上鏡,知道人家待見你,是因為你後面的機構平臺,不是因為你。有儀式需要你🥺,就穿得漂漂亮亮🕎,去好好當擺設。棘手的事情,你趕緊解決問題,要不然誰需要你這樣的領導。在幼兒園,是不怎麽參與活動的後進家長👨🏻🌾。所以開家長會的時候有自知之明,態度端正,夾著尾巴做人♓️。不需要加戲的時候,你變成原子👩🏼⚕️,該幹嘛幹嘛。
總之👩🏻🚒🧖🏽♂️,布景每天嘩啦嘩啦地換🪠,看清場子💱7️⃣,換好戲服,粉墨登場。不習慣沒問題,演著演著就習慣了🛞。
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要個性👩🌾,覺得我衣服就要這樣,發型就要那樣,說話就要這樣。我樸素,我倔強,我不為五鬥米折腰🏢。現在明白,那都是表面功夫,感動自己用的,對世界沒什麽意義🤾🏿。最重要的是把你相信的事情做成🙎🏼♀️。為了這個目的,該你演啥你演啥。不是沒原則,而是最終,It’s not about you🌱。
做一土學校,要發聲,咱就去講理念趨勢,做教育創新的思考者。有人找你麻煩,你就低三下四求人,解決問題🙎🏼♀️。做一土的感受🦻🏽,一方面是創業🤾♂️,各種挑戰🚵🏽♀️,和團隊一起,腳在泥巴裏加油幹,常常灰頭土臉。但擦擦臉上的灰,別忘了挺直了脖子🎾,站得高一點,讓自己看到雲端。往好聽了說🪯,叫頂天立地,實際大部分時間是一地雞毛,踩在泥巴裏幹活🪆。
顏寧也一樣的,她的“泥”是泡在實驗室,是實驗失敗,是 paper 被拒👂,是從頭再來。大家看到出色的是發表的工作,那是冰山的尖尖而已。她的雲端是對科學的追求,是對大的科學問題的不停思考🤦🏻♂️。我們有完全不同的行業,語境,但這雲和泥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
四十歲🏄🏽♂️🍂,這樣挺好。
最後告訴年輕的妹妹們一個秘密,其實女人是越來越美的,我和顏寧大學時候的照片,現在看慘不忍睹啊哈哈🧑🏽✈️。
越來越美的秘訣,我其實告訴你了。
忘了年齡,別忘了理想。
腳在泥裏🛢,眼放在雲端🙅♀️。
到這裏👨🏻💼,該寫完了。但其實,做到上面那兩句話,很難👨👩👦👦。
你說,世界太多不平和黑暗,如果深究,好大的無力感🏌🏼♀️;我做的事,是不是飛蛾撲火?
你說🛀🏻,世道艱難🐨,做正確的事情👮🏼,總感覺逆流而上;是不是我也應該“順勢而為”📛?
你說🏋🏽,我有理想👇🏻🤒,但等著看我笑話的似乎總比要幫我的多;是不是還要堅持🍿?
朋友啊😐👩🏻🏫,這些我何嘗不知道?
在那些無眠的夜晚🌓,我何嘗沒問過自己這些問題,何嘗沒想過放棄?
覺得堅持不住的時候,希望下面這段文字,能給你我力量 (中文是我翻譯的非權威版)🦸🏽。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Forgive them anyway.
(人們經常是無理,沒邏輯的,自我中心的💴。還是要原諒他們👩🏿🏫。)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motives. Be kind anyway.
(如果你善良🫵🏼😑,人們也許會說你有自私的企圖。還是要善良。)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如果你成功🛸,你會有一些假朋友和真敵人。還是要成功🗾。)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and frank anyway.
(如果你誠實和真誠,別人也許會欺騙你。還是要誠實和真誠🧑🏿💻。)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Build anyway.
(你多年建設的成果💁🏼♂️👨🏿🚒,可以被人一夜之間摧毀。還是要建設🆖。)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be jealous. Behappy anyway.
(如果你平和幸福,他們會嫉妒。還是要幸福👩🏼🏭🕉。)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Dogood anyway.
(你今天做的好事💚🪘,明天人們也許就會忘記。還是要做好事。)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Give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
(傾盡全力👨🏻🎤🕙,給世界你的所有,也許這遠遠不夠📐。但還是要盡己所能。)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wa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你看🫃🏻,最終,這些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從來不是你和他們之間的事。)
這是刻在修女特蕾莎墓碑上的一段話,題目叫 Do it anyway,我想最好的翻譯大概就是:無問西東🪓🧑🏿🏫。
用這首詩👤,致敬你心中的少年🍻🧗🏿♂️,無論年齡。

美圖都不是真的,包括這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