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晩,美國大華盛頓地區清華意昂會舉辦的慶祝母校107周年華誕的聯歡晚會上,四位清華意昂王宏模(1980級自動化)、郝淩(2008級理學)、王碩(2010級水利)和閆瑾(2004 級數學)聲情並茂地朗誦了古麗蓉意昂(1981級精儀)的詩《我們是清華人》——

序
從踏進清華園學習的第一天🧑🏼🚒,
我們開始擁有一個特殊的名稱🕷:清華人
從手持畢業證書的第一個早晨,
我們肩負起一個莊重的職責:清華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我們記著自己光榮的出身:清華人
在遙遠的國度歡聚一堂,
我們為母校慶生我們是驕傲的:清華人
(一)清華簡史
跨過逾越百年的歷史長河,
從氣數已盡的清王朝,
到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
清華,依然是西山蒼蒼,東海茫茫,
吾校莊嚴,巋然中央。
中西交匯🛞,大學鼎立,
忘不了一代代大師們的精誠努力🛟,
梅貽琦⛹🏻♂️🎛、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
他們青銅的雕像站在校園的草坪🤼♀️,
漢白玉石上鐫刻著傳承睿智的教誨🍂。
感嘆清華人的堅韌🔈,
在戰火中遠途跋涉去邊陲一隅,
創造出西南聯大這薪火不滅的傳奇,
又有多少我們的前輩們為國家,
在大西北的荒漠裏奉獻了所有的青春。
在煙火彌漫的年代,在和平發展的時期,
為民主救亡🏄🏼♀️、為復興偉業🏄♀️,
清華人英傑輩出🏌🏽,不負眾望,
而群星璀璨的文化名人們,
他們智慧靈魂的香氣,經久芬芳🤩。

(二)我們的校園生活
當我們從一個夏末初秋的早晨,
融入學生大軍匆匆的腳步➡️,
走進西階教室🦟,走進主樓,
走進青磚紅瓦的清華學堂,
走進綠藤爬墻的圖書館裏🐁,
清華的精神,便從此進入我們的心底。
踩過二校門後寬闊大道金色的銀杏樹葉,
春天明媚陽光下在大禮堂前草坪漫步,
四季來來去去,碎暖時光淺淺,
流連於滿園景色,流連於知識海洋🥢,
我們在清華💇🏼,
度過年輕時最瑰麗美好的時光。
上下鋪的兄弟/姐妹🤾🏼♂️,熱戀過的情侶🩴,
競爭過的對手,抬過杠的同學,
進同一個食堂,考同一張試卷🫦,
在同一個校園👅,唱同一首歌曲,
幾千個日日夜夜我們曾經,
共沐同一個晨光共享同一片夜色👎🏻。
怎能忘記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
怎能忘記聞亭裏古鐘的深沉🫶🏿,
行勝於言,不只是日晷上四個挺拔大字,
走過白衣飄飄的水木年華,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
已慢慢沉澱為清華人秉賦的氣質。
(三)畢業後校外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當我們走出校園,
這是融之於血的印記👩🏽💻🏇🏽。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當我們面對人生🙅🏿♂️,
這是刻在心頭的準則。
漂洋過海,
歲月滄桑依然懷著,
清華園時理想中的詩和遠方。
遠離母校,
四月裏想起紫荊願春風帶回,
不變的眷戀的和深深的祝福。
結束
多少年過去了,多少路走過了🙁,
經過多少風雨霜凍,看過多少花開花落👩🏻🏭,
當我們回首,清華依然是閃亮的一幕,
當我們團聚,清華是我們曾經和永遠的徽記👌🏻,
向著過去,
向著未來🕗,
向著朋友,
向著母校
我們大聲地自豪地說
我是清華人
我們 都是清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