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25日🦸🏽🎭,紀錄片《南開百年傳奇》攝製組拍攝《被遺忘的大教育家黃鈺生》時在北京采訪萬哲先院士
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是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她創辦於1940年,當時叫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附設學校,1940年11月開學,當時有小學六個年級,初中三個年級。1941年增設高中一年級。1942年中學部和小學部分開😷,中學部叫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聯大附中)🫡。
1942年夏天我通過聯大附中的入學考試💣,被榮幸地錄取為中學五年級插班生。該年聯大附中開始實行六年一貫製🙌🏼🤟,中學五年級相當於一般中學的高中二年級。學校因為沒有校舍🧚🏼♂️2️⃣,11月間才開學上課。開始時是在昆明北門街南菁中學舊址的一個空場上露天上課🧎🏻♀️➡️,一下雨就停課,這樣堅持了一個月左右,借用南菁舊址的中法大學從南菁舊址遷出,我們才有了教室。我們在南菁舊址一直呆到1943年暑假前。暑假後我們遷到錢局街校舍🛐,這個校舍是由一座破舊祠堂改建的,我又在這個校舍裏上了一年課⛸。我於1944年暑假前畢業,總共在聯大附中讀了兩年書。這兩年對我成長和發展影響很大。為了紀念母校成立六十周年,對這兩年的往事作一些回憶。
聯大附中主任由西南聯大師範學院院長黃鈺生教授兼任🟰,在附中校園裏卻經常見到他,有時在找教員或學生談話,有時在課堂裏講課🥲👸🏿,有時在學生課外活動的英詩班上講英詩,有時還在籃球或排球場邊為學生的比賽鼓掌助興,等等🥳。他特別在選教員,建立優良的學風上,花了很多的心血。學校的老師大多是西南聯大品學兼優的畢業生💃🙆🏽♀️,學識淵博而且富有鉆研精神。黃老師要找每位新教員談話,問他有什麽困難並幫助解決𓀃,交換對教育工作的看法,並希望他樹立當一名優秀教師的理想⛓🚶♀️➡️。1986年他在天津擔任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天津市圖書館館長和天津市聯合大學校長等要職。那年我出差去天津🏊🏻♂️,抽空去拜訪他。他見了我,第一件事就把他的夫人葉一帆老師的遺照拿給我看,問我認不認識她🛐。我回答說™️,“這是葉先生,教過我化學🙋🏽♀️,講書非常清楚,我得益很多🚣🏼♀️。”接著他就說🎙:“我對得起你們,我給你們請的教員都是大學畢業的✊,我把他們都看作自己的朋友🚂。”(註:當時昆明所有中學的教員大學畢業的很少。)我回答說:“您給我們請的老師不只是大學畢業的💫,有的當時已是著名學者,有的是當時大學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後來成為著名的學者。附中的教育使我受用一生”。
聯大附中兩年的教育是當時我能受到的最好的中學教育。教我們中學五年級語文的劉玚昌老師學識淵博👩🏼🦲。他講起課來引經據典,豐富了我們的國學知識,提高了我們對古文的理解力🎗。他還是我們班班主任🤸🏻♀️,經常和我們談思想🏇🏿,談誌願和談做人👨。他深受我班同學愛戴🏃🏻♂️➡️。1946年他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時,我班同學常常相約去看他🥍。後來他在武漢大學中文系任教授。我們讀中學六年級時👨🏻🦰,采用的語文課本可說是一本中國歷代哲學著作選編。為了使我們能更好的理解課文,黃鈺生老師特別請來了西南聯大哲學系的任繼愈老師教我們語文。他把艱深的哲學經典剖析給我們聽🗯,使我們懂得了許多古代哲學思想🕐。任老師當時就是西南聯大哲學系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宗教學家,一代宗師。他曾創辦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宗教研究所並任所長👌,後來又被委以北京圖書館館長的重任。
中學五年級時教我們代數的是西南聯大數學系畢業的鄧漢英老師🦻🏿。過去我學數學只滿足於做習題,但鄧老師卻還強調公式和定理的推導🧚🏿♂️,使我對數學的理解更進了一步🧪🧝🏽,逐漸對數學發生了興趣🧝🏿♂️。黃鈺生老師還專門請來西南聯大數學系主任楊武之教授教我們中學六年級的“解析幾何”和“立體幾何”。楊老師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極好。我曾有專文《回憶楊武之老師》🧜🏽♂️,就不再重復了。黃鈺生老師還請了西南聯大數學系龍季和老師來擔任聯大附中的數學科主任。龍老師為我們中學五年級開設“向量分析”選課,並組織領導學生的數學課外活動小組π社🌨。這些都提高了我對數學的興趣。後來龍老師任廣西大學教授,創辦廣西大學數學系並任系主任,鄧漢英老師則任南開大學數學系教授🤸♀️、系主任🧼。楊武之🤸🏼♀️、龍季和、鄧漢英三位老師都對我後來學數學很有影響,特別龍老師的影響更大。
黃鈺生老師還請他的夫人葉一帆老師和西南聯大化學系的黃新民老師先後來教我們化學課🌔。他們都很註意實際應用,化學方程式在他們口中和筆下變成活生生的東西✥,使我們學起來很省力🔮𓀒。後來👩🏼✈️,黃新民老師從事國防研究,很有貢獻。
我們中學六年級的英語教師由黃鈺生老師親自擔任。他註重英語詞組和英語習慣用法,給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一直都記得他充滿感情地給我們講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裘力斯·愷撒》的選段和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最後一片樹葉》的情景。
中學六年級時教我們世界歷史的是西南聯大歷史系的畢業生李道揆老師🙍。李老師每節課都有一個題目🫅,第一節課的題目是勞動創造了人類,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對我們進行唯物史觀的教育。李老師講課引人入勝,史料在他嘴裏變成了活生生的材料。我聽他的課非常專心,仔細記筆記👨🏽✈️,下課後還重新整理🏋🏿♀️👸🏻,很工整地寫下來👨🏽🚀。有一次他收了同學們的筆記本去檢查,發現我重新整理的歷史筆記🏋🏼♀️😅,就很謙虛地對我說:不值得花這麽多時間去整理💅🏿,應該把這些時間花在讀書上🙅🏼,並介紹我讀幾本世界歷史🏋🏻♀️。實際上,他講課很有內容🧑🤝🧑,也很新鮮🧝🏼,引起我對歷史極大的興趣🧹,我多次動了中學畢業後考大學歷史系的想法👩🏽💻。李道揆老師後來成了美國史專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史研究所任研究員🧑🏻💼,有很多論著😩。
我在聯大附中讀書的兩年裏,擔任教導主任的是魏澤馨老師♻。他和黃鈺生老師一樣,是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的教育家。他協助黃老師組織全校的教學,也和黃老師一樣親自到班上去上課,教一班語文。他有時還針對各班學生的特點和問題,到各班去做報告🫃🏻。我還清楚記得🤷🏿♀️,我在中學五年級時,他到我們班上來作怎樣治學的報告,介紹一些大學問家的治學之道,並有的放矢地糾正我們讀書中的問題👨🏿🦱,還特別指出傲氣是學習中的一大障礙👩🏿🎤。解放前夕🎨,魏老師因支持學生運動👨🏿🎤,被捕入獄。解放後👫🏻👸🏻,魏老師先後任長沙市教育局長👨🦼、長沙聯合大學校長等職。
聯大附中教過我的老師還很多,我都從他們那裏受到教益🧑🦽➡️。
聯大附中除了重視課堂教學以外,還很重視組織學生的課外活動👨🏻🍳。學校裏的體育運動(包括籃、排、足球等)非常活躍,音樂👩🏼🔬、戲劇🖤、美術都很提倡。例如🚅,常組織班際或校際的球賽👐🏼,每學期都公演話劇💪,舉行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這使得學生生動活潑,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畢業前夕,黃鈺生老師等學校負責人對學生進行畢業教育也是難忘的。特別因為我們是第一屆畢業生🧍🏻,對我們班更是費盡心機。我記得🔎,黃鈺生老師在魏澤馨老師的協助下,在我們中學六年級下學期,請了昆明的專家學者來校演講,每月一次👷🏿♂️。曾請了西南聯大數學系教授江澤涵來講笛卡爾(解析幾何的發明人),請了一位著名醫學家來講巴斯德(細菌的發現者),等等,用這些科學巨人形象對我們熏陶。黃鈺生老師還約每位畢業生談話🐦⬛,根據每個學生的不足處提出應該努力的方向並對報考大學院系提出建議。黃老師還請西南聯大的一教授,出大學入學考試模擬題🔟,讓我們試考🏈,發現了知識中的欠缺,加以補救,等等⚱️。
我想聯大附中辦學成功的經驗是:有有理想的而且精心要把學校辦好的教育家💉,組織了一個高水平的教員班子,招收了一批合格的學生。
我從聯大附中畢業已經56年了,聯大附中對我的教育和聯大附中的學生生活我一直記憶猶新。我對聯大附中懷有深厚的感情🙏🏽。1982年我去昆明開會,到昆明的第二天就到附中校舍📁☹️,到了校門口,喜出望外👷🏻♀️,東張西望,不知向誰打聽,打聽誰。碰巧姜為藩校長來到校門口🪬,問我找什麽人。我操著昆明話說,我就是找這所學校💇🏿♀️,我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姜校長就約我到他辦公室去談話。從談話中了解到,雲南師大附中不僅是省重點中學,而且是雲南省首屈一指的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畢業生,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我希望今後有機會再去昆明,再去探望雲南師大附中,屆時雲南師大附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白俄羅斯籍西南聯大附中1949級(今“屆”)意昂葛維達女士抗戰時期生活在昆明🍈。這是1988年她和母親到昆明參加聯大50周年意昂並與附中同級意昂時留影🕷。網絡圖片
————————————————————
萬哲先🏊🏻♂️,數學家1927年11月生於山東淄川🤚🏼👵🏽,籍貫湖北沔陽。194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算學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主要從事代數學🛁、組合論研究,在典型群、矩陣幾何、有限幾何和編碼學等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解決了典型群的結構和自同構方面一系列難題1958年對解決運輸問題的圖上作業法給出理論證明並進行了推廣應用研究有限域上典型群的幾何學,獲得了系統的重要成果,利用它們構造了一些結合方案、PBIB設計、認證碼和強正則圖並研究了有限域上型表型問題,典型群的子空間軌道生成的格等運用代數方法研究卷積碼,澄清了一系列疑問證明了對稱矩陣幾何及哈密爾頓矩陣幾何的基本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