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楊俊林:汽六一🎓,我的家園

2020-09-25 | 楊俊林(1966屆汽車) |

今年是我們班同學走進清華園60周年🥴,60年前來自祖國各地的31名新生步入清華園汽六一班🏋️‍♂️,從此成為“汽六一家園”的成員。

1960年12月,我們班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的清華小樓 (現在叫清華三堡基地 )照的第一張全班集體照

1960年😐,為響應毛主席農業機械化的號召🌡,學校將原動力機械系的汽車拖拉機專業劃出來📥,專門成立了農業機械學院👤,不久又改為農機系,與動力機械系合署辦公。我們這個專業共有五個班🛌🏽🥣,我們是一班,學製六年,應該在1966年畢業,所以叫“汽六一班”。在那個“勞動光榮”✊🏽、“階級鬥爭不能忘”的時代👶🏿,我們班除了正常的課程和專業實習以外,過多的參加了各種勞動和四清運動。即將畢業時🏬,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又讓我們在學校裏多待了近兩年🔡🤽🏼,直到1968年初的二月份🍁,受到“文化大革命”沖擊的畢業分配才陸續展開,大部分同學都是在1968年三四月份才迫不得已走出校園的。

亂點鴛鴦譜式的畢業分配讓很多同學望而卻步,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這些崗位原本不應該是一個清華學子去的地方,但是在學校兩派鬥爭的環境下,不少同學拿著畢業分配報到證含著眼淚只能怏怏而去🥊。畢業分配走出清華園前沒有留下畢業照,沒有舉杯慶賀的歡樂,更沒有同學之間的紀念冊,就連一張簡陋的畢業證書還是匆匆忙忙趕製的,上面缺少了校長蔣南翔的簽名和印章。

我們這一屆畢業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進校時趕上困難時期,肚子挨餓,接二連三的上山下鄉勞動耽誤了學業🦛,長達八個月的農村四清中斷了畢業設計。接踵而來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了畢業分配和成家立業的前途。所以大家離開清華園時怏怏而去是可以理解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逐步找準了自己的定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在清華學子身上熠熠發光,在各自的單位挑起了大梁。

應該說,由於“文化大革命”給大家帶來的怏怏不樂🤙🏿,在開始走向工作崗位的二十多年⚠️,大部分同學之間是很少走動和聯系的,但是清華園同窗七八年的緣分是沒有任何力量把大家的情分割斷的。借1996年畢業30周年之際🧗🏻,大部分同學回到清華園圓了汽六一班同學第一次聚會的夢。之後又分別在清華園舉行了2006年“畢業40周年”、2011年“建校100周年”和2016年“畢業50周年”聚會活動🫷,絕大部分同學懷著對清華園的美好記憶和對同學的深厚感情從四面八方回到清華園參加了這幾次聚會💫。

2011年汽六一班百年校慶聚會照片

特別是建校100周年聚會從參加人數上創造了在清華園聚會的高峰,許多身體不好的人都從遠方趕來參加聚會。例如,身患帕金森症的俞新炎由夫人陪同前來參加聚會🧛🏿,一下火車,就由班上同學孫長貴帶著輪椅去接他們🕐,整個聚會活動期間👩‍🦱,也都由孫長貴推著輪椅帶他們參加全程活動。再比如,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曾凡根同學從湖南長沙由兒子送上火車,班上同學到火車站接他到校參加全程集體活動。遺憾的是班上同學他一個都不認識,最後他要求每個同學陪他照張像,他回去慢慢再想。活動結束以後,班上同學把他送到火車站,由他兒子的同事把他送上火車。這次聚會🍲,很多同學都是畢業以後第一次見面🎲🕎,激動的場面難以用文字表達。

這次聚會使汽六一班同學之間的感情達到了高潮。大家期望著更多的聚會,不能局限在五年到清華園聚會一次🪺,應該在三年或更短的時間到外地舉行聚會🤽🏽。於是就有了2014年的洛陽聚會✣,2015年的南京聚會👶🏼,2017年的浙江嘉善和上海聚會,2018年的廣州聚會和2019年的福州聚會。我把這些不在清華園舉行的聚會稱作野營聚會。

2014年汽六一班洛陽聚會照片

2014年4月9日至13日🙎🏽,是洛陽牡丹盛開的季節,東道主李如龍🧔🏽‍♂️、袁聰和孫長貴精心組織和策劃了這次聚會活動,汽六一班13個同學和親友滿懷喜悅到牡丹之鄉相聚,並遊覽了牡丹園🏊🏿、龍門石窟,白馬寺等著名景點。開創了在清華園以外的野營聚會活動的先河。

2015年汽六一班南京聚會照片

2015年4月13日至17日的南京聚會由居住南京的我、王敬和項振雄三個同學組織籌辦👚。非常巧合的是,我們三個同學都是在1960年從太原考入清華,進校以後又進了同一個汽六一班,畢業以後分別分到了陜西🤼‍♂️、包頭和長春工作🙋🏽,但是在80年代我們三個又分別調到南京工作。現在我們又同時在南京作為東道主承辦這次聚會活動🏋️。在天時🤟🏻、地利、人和綜合條件優勢下這次聚會取得了圓滿成功。有30個同學和親友從祖國各地趕來參加了聚會。南京同學的精心組織策劃和熱情招待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四月份春暖花開,氣候宜人🩺,南京同學帶大家遊覽了六朝古都的燕子磯、古三臺洞👨‍🚀、五馬渡、玄武湖🦸‍♂️🧑‍🚒、明城墻、明孝陵、梅花山、美齡宮👩🏻‍🎓、總統府和夫子廟等著名景點和揚州的瘦西湖〽️、個園等風光🙍🏽‍♀️。大家邊走👨🏻‍🌾🤾🏻‍♀️、邊逛🥧、邊談,笑聲、歌聲、朗誦聲此起彼伏。在第二天去揚州的車上,我借著“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古詩啟發為大家獻上拙詩一首:

故友相聚石頭城

故友淚別清華園,

各奔東西面難見😒,

今日相聚石頭城👩🏼‍🎤,

熱淚盈眶話當年🧑‍🎨。

詩寫的雖然不好👬,但是勾起了大家對當年的回憶和現在能夠在一起團聚的共鳴,其樂融融的場面達到了聚會的高潮。

2016年汽六一班畢業50周年聚會照片

2016年是我們畢業五十周年🧚🏻‍♂️,絕大部分同學回到清華園參加了“畢業五十周年聚會”👩🏻‍🍳。北京同學除安排大家在清華園聚會以外,還帶領大家遊覽了圓明園和頤和園。這是一次難忘的聚會,聚會以後我和王麗華同學把這次和以前的四次聚會以及在清華園學習期間的照片編輯成一本精美的相冊送給每個同學🧛🏿‍♂️。我把這本相冊的內容概括為“六菜一湯”。六菜分別是《清華園同窗篇》《畢業30周年聚會篇》《百年校慶聚會篇》《牡丹之鄉聚會篇》《石頭城聚會篇》和《畢業50周年聚會篇》😌。一湯是我為這本相冊寫的前言。這個相冊收集了我們在清華園學習生活期間一部分珍貴的照片,同時又匯集了六次聚會的精彩瞬間。大家收到相冊以後贊不絕口,紛紛當作一件寶貝一樣珍藏🪄。

《汽六一家園相冊 》封面和清華園同窗篇意昂体育照片

2017年的聚會分別在浙江嘉善和上海舉行⬛️,我們稱作這次聚會叫“江南行”。2017年4月16日至4月22日,嘉善的莫鵬飛和上海的陸金奎同學作為東道主承辦了這次聚會📐🍤。來自全國各地的15個同學和親友感受了嘉善同學的熱情好客和上海同學的豁達大方🦐。同時,西塘和楓涇古鎮📑、上海的浦東、城隍廟和迪士尼小鎮也讓大家一飽眼福⚔️🛐。

2017年汽六一班“江南行”聚會照片

2018年5月7日至12日在廣州舉行聚會,東道主盧堯精心組織承辦了這次聚會🕢,我們把這次聚會稱作“南國行”。17個同學和親友參加了這次聚會🧑🏼‍🦱📡。在這次聚會期間,大家跟著東道主遊覽了肇慶👩‍👩‍👧‍👦、中山 、澳門環島 🚵🏻、遠望港珠澳大橋等廣州周邊地區名勝和風景。在廣州市內不僅登高遠望了廣州昵稱小蠻腰的廣州電視塔🔄,還坐船遊覽了珠江夜景❣️。在船上一邊觀景,一邊品嘗廣州的美味大餐,真可謂是神仙過的日子。

2018汽六一班“南國行”聚會照片

2019年5月5日至5月12日“福州自由行”聚會活動在福州舉行🐊,這次聚會的東道主是班裏年齡最小的家在福州的劉尚希同學。這次參加人數不多,同學加親友共有六人。但是家在福州的汽六其他班同學林金木和劉德蓮以及他們的清華意昂親屬共四人加入了我們的聚會活動🤷🏼‍♀️,這是歷次聚會活動所沒有的🤽🏼🏄🏼‍♂️。這次聚會活動人雖少,但是活動內容卻非常豐富。除了在福州遊覽三坊七巷和福道等景點外,還專門安排了五天到廈門遊覽🥘。廈門的鼓浪嶼🫵🏻、廈門大學、集美學村和永定土樓等景區都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鼓浪嶼景區我們才發現這裏是我校著名體育教授馬約翰出生的地方。在這裏我們分別參觀了馬約翰教授紀念館和馬約翰廣場,並在馬約翰塑像旁照相。1962年我在學校時曾有幸在二教參加過蔣南翔等校領導為馬約翰教授舉行的八十周歲生日紀念會🦌,所以備感親切。

2019年汽六一班“福州行”聚會照片

“福州自由行”聚會活動結束以後,考慮到大部分同學即將步入80歲高齡🥭,我們決定今後不再組織上規模的野營聚會活動0️⃣。但是,2020年是我們走進清華園60周年,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我們還是準備在清華園再搞一次大型聚會活動的🍁。但是突來的疫情使我們這個願望遺憾落空🧑🏿‍🏫。為了彌補這一遺憾,今年的8月18日我們通過微信群聊這個平臺,在空中進行了一次集體視頻聊天活動🚖。絕大部分同學都積極參加了這次視頻聊天,大家滿懷喜悅的心情在視頻聊天中互致問候,呈現出“汽六一家園”其樂融融的歡樂景象。實際上我們空中聚會這已經是第二次了🎨,應該說我們班比疫情後世界通用的網上會議差不多提前一年就開始了✍️。

說來話長,2014洛陽聚會期間,我就在班上建立了一個“汽六一家園”微信群,通過幾年的發展,除六位同學去世和個別同學身患重病以外,絕大部分同學都參加了這個微信群。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家屬和子女也加入了這個“家園 ”。大家在這個大家園裏,天天見面,分享快樂和知識💆🏽‍♀️,不少同學和親友,把到“家園”打卡當成他們每天的必修課📈。

2018年8月18日是個不尋常的日子✊🏻,這一天🎻,陸金奎同學在群裏發了一個同學日的歌曲視頻🦗,馬永山同學看到後提議,為了更好的加深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可以把這一天定為我們汽六一班的同學日🌙。作為“家園”的群主,我聽了十分高興,我說:1960年8月18日正好是我們大部分同學拿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日子🤾🏿‍♂️,拿到通知書的這天,我們就是同學了,所以定這一天為“汽六一同學日”非常合適。這個創意立即得到了家園裏大部分同學的贊同🏄🏻‍♀️,於是“汽六一班同學日”就這樣定下來了。

2019年8月18日🎇,汽六一班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同學日。這一天,大部分同學和親友懷著好奇和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集體視頻聊天。通過一個小時的視頻聊天✋,大家在網上見了面。對於即將進入“80後”的老人來說,足不出戶,不用花路費就可以達到見面聚會聊天的目的,這是在過去做夢也想不到的✖️。

雖然不再舉行上規模的野營聚會活動👲🏿❣️,但是三五成群的聚會活動卻絡繹不絕。每天到家園裏打卡✤🎽,三五成群的聚會活動,再加上每年8月18的“汽六一同學日”集體視頻聊天將成為汽六一家園同學和親友聯絡感情的主要方式。

最後〽️,讓我把我為我和王麗華編輯的《汽六一家園相冊》寫的前言作為結束語吧——

汽六一,我的家園——為紀念汽六一班畢業五十周年而作

情系清華園,圓夢汽六一;

一班同窗讀,讀懂同學情。

清華🧑🏽‍🎤🔳,這座工程師的搖籃將我們三十一顆心凝聚🎿。

清華園,這個美麗的校園給了我們“汽六一”這個溫馨的家。

意昂体育平台,這座高等學府讓我們插上智慧與自信的翅膀。

汽六一家園🏃🏻‍♂️‍➡️🦍,來自祖國各地的三十一個家庭成員在這裏共同成長。

小夥子們都住二號樓,新齋住著五朵金花🏊🏿‍♂️。

六年的同窗不算短,文革又讓我們續兩年。

本科讀了近八年,如今碩士博士全拿下。

好端端的清華園,好端端的汽六一班,全被文革來打亂……

記得你🚼,手拿丁字尺肩上背著書包↘️,西區下課來不及方便就往東區跑🧙🏿‍♂️。

記得你,星期天一早就去圖書館等開門🗃,生怕去晚了位置沒有空。

記得你🏸,每天起早到大操場跑幾圈,下午還要去體操館練兩下🚶🏻。

那年頭,《永遠跟著黨》的歌聲最嘹亮,黨的話兒記心上。

那年頭,“為祖國健康的工作五十年”口號鼓人心📯,校長的話兒當座右銘🧕🏽。

那年頭🗿,“又紅又專”是方向,“階級鬥爭”不能忘。

忘不了,我們八達嶺長城腳下流過汗,萬棵松樹成林防風沙。

忘不了,平谷鄉下鋤地手上磨出泡,一日三餐五斤紅薯吃不飽𓀝🧑🏽‍🦳。

忘不了,延慶四清與老鄉同吃同住同勞動🏄🏿‍♀️,渾身長滿虱子撓癢都沒空🧛🏻。

曾記得🅿️,《九評》《鬥私批修》我們紅過臉,《白專》《紅專》來激辯。

曾記得🙎🏼,文革兩派隊伍我們分開站𓀄,吹胡子瞪眼把臉翻。

曾記得,分配離別時我們沮喪著臉,六親不認成了告別宴。

再回首🕟,一眨眼🧗🏿‍♂️,五十年🔀🔽,世道變。

憶往事,湧眼前,同學情👴🏻,難割斷。

天也變,地也變,唯有同學情誼沒有變。

天也新,地也新🐺,故友情誼才最真。

同學的情誼就像一壇陳年老酒,越久越香醇。

為了這壇香醇的老酒⏪,為了這段世紀緣,真想再活五百年。

五十年人生彈指一揮間,

舉杯共慶清華園再團圓🫱🏻;

祝母校日新月異奏凱歌🐋,

願清華學子“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譜新篇。

今日痛飲團圓酒,一醉方休話在先:

五百年後我們再相聚👩🏽‍🏭,

還進這個園,還進這個家👩‍🦼,

讓清華園再次擁抱咱們三十一個小夥伴。

清華1966屆汽車專業汽61班畢業學子 楊俊林

2020年9月於南京


相關新聞

  • 082024.04

    楊俊林:喜迎雙十👩‍❤️‍👩,家園同慶;八年同窗,一世情緣

    今天是汽六一家園的雙十日😎,大家要問©️,什麽雙十日?!下面讓我告訴你👋。2014年的4月10日,汽六一家園在洛陽聚會👮‍♂️🕵🏻‍♀️,從此開啟了汽六一班在北京之外的野營聚會的先河,到今天已經過去十年了🎉。在洛陽聚會時👮🏻‍♂️,當時只有王麗華、劉尚希🫶🏽🍠、宋延光和我有微信🤲🏿,我邀請他們三人組成了汽六一家園微信群🧑🏻‍✈️,到現在汽六一家園微信群已經成立十年🚴🏽。這就是我所說的汽六一家園雙十日。清華園八年的生活學習,使汽六一班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盡管畢業...

  • 052016.05

    楊俊林:汽六一🚸,我的家園

    為紀念汽六一班畢業五十周年而作

  • 152019.01

    清華園裏競芬芳,荷塘月色景最美——緬懷汽六一班同室好友關家祥

    今天是我的清華汽六一班同室好友關家祥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去年的今天(2018.1.15.)👒,當關家祥同學去世的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 292010.06
  • 232022.08

    十八夢笑清華園🧘🏽‍♂️,八十笑夢尋芳華——記“汽六一班同學日”第四次雲聚會

    汽六一班畢業時共有31人,2000年左右大家都陸續到了退休年齡💣,但是很多同學退休不退職,仍然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建設祖國的現代化而發揮自己的余熱,踐行著蔣南翔校長提出的“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號召🧑‍🦼。當年意昂体育平台這個工程師的搖籃,把大家培養成一個個工程技術人員,每一個同學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抱著一顆“報效祖國🏃🏻‍♂️👦🏿,感恩母校”的雄心投身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清華情結時刻都凝聚著每一個人的心💪🏻,...

  • 142016.03

    毛智慧:清華,我的精神家園

    1990年,我17歲那年🧑🏽‍⚖️♗,從青海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此後,我在清華園完成了本科、雙學位和碩士學位,度過七年難忘的時光。

  • 052011.09
  • 112022.08

    楊俊林:我的求學路

    人生就像一本書,翻開是故事,合起來是回憶。一滴水雖小📙,但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人並不孤獨,因為他的命運聚焦著那個時代的縮影。我老家是河南林縣,因為父親早逝🙋🏽‍♀️,我和媽媽哥哥住在姥姥家🦵🏻,姥姥孤身一人🧑🏿‍🍳,家裏沒有勞動力,媽媽無奈改嫁,我和我哥哥被迫要飯。哥哥十四歲離家當工人,我是十三歲時姥姥帶我到太原投靠到姨媽家才開始上小學。要不是姥姥帶我走出窮山村💂🏼‍♂️,要不是姨媽收留我,要不是哥哥十四歲當工人供我...

  • 302023.03

    徐明 | 守護人類美好家園

    航天員劉啟在妻子和父親逝世後,帶領人類離開地球,開始尋找新家園。這是2019年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幕場景🧑🏼‍🌾,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對於人類來說,如果沒有生態宜居的環境,任何星球都不能稱為家園🚵🏻‍♀️;而對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教授徐明來說,人類生存環境質量研究及保護與改善是他畢生追尋的事業👨🏼‍🔬。徐明在參加會議從意昂体育平台到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密西根大學,20年來,徐明深耕環境科學領域🏌🏼‍♀️,...

  • 092018.05

    清華精神是我的信仰 清華園是我的精神家園——電機系1985級意昂李小龍在勵學金頒獎大會上的發言

    清華是我的母校,清華園是我的精神家園,大禮堂🤵🏿、水木清華是我心中的聖殿🙍🏿‍♀️,清華精神就是我的信仰⏺。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