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錢穎一:經濟新常態與創新創業新常態

2015-11-30 | 錢穎一 | 來源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2015年11期 |

經濟“新常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一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二是世界經濟“新常態”,三是創新創業“新常態”。

(一)中國經濟“新常態”

2014年和2015年對中國經濟來說可能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的35年經濟呈現出一種發展態勢🏊🏿‍♂️,在這之後的20—30年可能是另一種態勢。所以當前我們正處在轉折之中🏗。

經濟“新常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增速的“新常態”,另一方面是發展模式的“新常態”🧸。關於增速的“新常態”,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到7%左右🩳,這既不是周期性的🐭,也不是外在因素決定的,而是趨勢性的🍾,是有內在原因的🐔👨🏽‍🦱,並且是符合經濟規律的。而關於發展模式的“新常態”,需要關註的是目前經濟結構調整正在發生🚘。

經濟增長潛力的一般規律首先,經濟增長存在各國通用的普遍規律🕖,即潛在經濟增長率與人均GDP負相關👩‍🏫。也就是說,窮國的潛在增長率高於富國的潛在增長率,基本原因是在有資源製約條件下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根據這個規律🧜🏻,世界各國經濟增長只是先後的問題▪️,由於窮國可以有追趕效應,所以最終各國經濟水平會趨同。當然在現實中🤹🏼‍♂️,實際增長率與潛在增長率並不完全一樣。例如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民眾收入水平很低🍬,但是經濟增速並不快👨🏻‍🚒✬,而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因此,要使實際增長率接近潛在增長率,是需要條件的,比如改革開放🐂🧛🏼‍♂️。

人均GDP水平與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對應關系。如果我們把經濟發展階段按照人均GDP分成5個階段,即低收入、低中等收入、中等收入、高中等收入、高收入階段🪶,那麽從歷史數據和跨國數據來看🛀🏽,大致可以得出以下潛在增長率的對應關系🫲🏿:低收入國家有8%以上的潛在高增長率,低中等收入國家對應著6%~7%的潛在中高增長率,中等收入國家對應著5%~6%的潛在中等增長率,中高等收入國家對應著4%~5%的潛在中低增長率🕎🤷🏿‍♂️,發達國家對應的是只有3%左右的潛在低增長率🎐。

中國目前屬於低中等收入到中等收入之間,所以對應的潛在增長率是6%~7%◾️。現在,中國的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態”💂🏻‍♀️,從高增速區間進入中高增速區間,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對此判斷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中國目前處在什麽發展階段,人均GDP是多少🟥,這是一個定量的問題。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口結構的變化。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勞動人口占比的高峰出現在2010年,之後逐年下降。從絕對值的角度來看,中國勞動人口數量在2011年達到最高峰🙌🤼‍♂️,之後逐年減少。2014年還有兩個標誌性的指標🕝,就是人口老齡化的指標,一是65歲以上人口占比第一次超過10%🍋‍🟩,二是60歲以上人口占比第一次超過15%🤹‍♂️。

從長期來看😍,這樣的人口結構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嚴重的問題📴。日本的情況可以作為借鑒,嚴重的老齡化和勞動人口的缺乏加劇了日本經濟的衰退。但從短期來看,單從就業方面來考慮,勞動人口的下降減少了眼前的就業壓力🖖🏽。因此👷🏻‍♀️,一方面,長期和短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勞動力總量在減少,但仍有很大的結構調整潛力🏃🏻,因為我們仍然有2.4億勞動力從事農業🙂‍↔️🚀,而農業並不需要這麽多勞動力🔣。但是要把其中一部分人轉移到工業或者服務業,並不那麽容易。

產業結構調整。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正在進行當中,當然🧒🏼,我們希望調整能夠更快些。其中第三產業占比在逐年上升👼🏽。根據統計局的數字🕵🏼‍♂️,2013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是46.1%✩🤟🏼,經過第三次經濟普查後調整為46.9%🪠🫱🏼。事實上每次普查後第三產業的比重都會上升,因為服務業容易被低估📚。2014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是48.2%🤜🏽,很快就會超過50%。而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只有9.2%📢🧑‍🦽‍➡️,30%的勞動力只產生了9.2%的GDP。1/3的生產力對應的收入當然也只有1/3🧑🏿‍🦲。因此,第一產業的問題是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否則從事農業的勞動力的報酬就無法提升。

需求結構調整。從GDP支出分解來看🛋,消費、投資⚖️、進出口這三架拉動經濟需求的馬車也在調整。2007年🌭,我國凈出口占GDP的比重為9%,非常之高。經過這幾年的調整,現在降到了3%以下,已經屬於正常範圍◀️。此外,消費增長超過GDP增長,而且因為種種原因,我國的消費有可能被低估🐓。因此😪,需求的結構也在調整中。

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從數據來看,我國的基尼系數從2008年以後基本上逐年下降🧘‍♀️,2014年降到0.469。盡管這個數字還比較高🤾🏼,但是確實是在逐年下降🖕。這些年非熟練工人的工資上漲較快,有兩位數的年增長率👼🏻。而這個上漲跟前面所述的人口結構變化是吻合的。勞動供給在減少,而經濟還在不斷增長,因此工資就會上漲。非熟練工人工資的上漲是使基尼系數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世界經濟“新常態”

1.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

2013年11月,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在預測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率時用到一個詞——“secularstagnation”🥡,中文翻譯為“長期停滯”。他認為原來預期美國的長期潛在增長率為3%,但現在看來,長期潛在增長率可能是2%👩🏿‍🚀。一個證據是發達國家金融危機之後的復蘇遠遠低於預期,沒有出現4%~5%的反彈。同時👭,經濟學家普遍預測歐洲的經濟增長率會低於美國,而日本會低於歐洲。假定這些預測成立的話,那我們面臨的國際經濟增長環境就會與過去10—20年不同。中國經濟增長已經不是自己一國的事,而是與世界經濟環境密切相關🤹‍♂️。在我們考慮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時候,要把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因素考慮進去。

造成發達國家進入這種經濟增速“新常態”的原因有兩類。第一類是薩默斯強調的需求方面原因👳🏼‍♂️。他認為美國基礎設施的投資非常欠缺,但是因為政治問題、環境問題🧑🏽‍🦳、體製問題等種種原因很難解決。另外就是工資增長停滯使得居民消費需求不足。美國過去20年的中位數工資基本上沒有提高🚶🏻‍♀️,而美國60%~70%的收入都是勞動收入🔦,消費又占了70%~80%,因此工資增長緩慢或停滯將導致消費增長緩慢或停滯,進而使得整個經濟增長緩慢。

第二類是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家戈登(Robert Gordon)所提出的供給方面原因📑。他預測美國未來長期的經濟增長率不會超過2%,主要原因是供給問題,其中有人口👄、教育、債務、全球化🦵🏻、環境👕、收入分配等幾大問題,這些製約因素將導致全要素生產率的下降🧅。需要說明的是🏇🏻,在他的預測中,他假定美國在未來30年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與過去30年持平👩‍🌾,既不多,也不少。

2.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

2014年是一個有意思的年份。在整個世界經濟格局中,中國和美國的相對經濟總量發生了變化。按照名義匯率計算✳️🚗,2014年🙍🏻,美國GDP總量是17.4萬億美元👨‍🦯,占全球的22.5%,而中國GDP總量則首次超過10萬億美元,占全球的13.4%🔧。如果按照IMF公布的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美國GDP總量仍為17.4萬億🕑,占全球16.1%🌌🖖🏻,而中國GDP總量則變成了17.6萬億,比美國還稍多一點。因此,如果按照IMF的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中國在2014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3.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位置

再來看人均GDP🌤。2014年中國人均GDP按照名義匯率計算是7,589美元,為美國的13.9%。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中國人均GDP是12,880美元,為美國的23.6%,大約為1/4🏅。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們的人均GDP從是美國1/10以下上升到接近美國的1/4🧑🏼‍🦰,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我們把發達國家的G7🧗🏼🪪、亞洲的四小龍以及金磚四國放在一起比較,用IMF公布的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人均GDP。

首先,我們看G7🚪,這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七個國家🤸🏼‍♂️。如果把美國的人均GDP作為100%,那麽德國和加拿大都超過美國的80%🚏,法國和英國超過美國的70%🛋🍷,日本和意大利超過美國的60%。所以,進入最發達國家的行列要求人均GDP達到美國的60%以上。其次,我們來看亞洲四小龍。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新加坡的人均GDP是美國的1.5倍,中國香港正好同美國相等。當然這兩個地方比較特殊👩‍🚒,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都是城市💂🏽‍♂️。亞洲四小龍中的中國臺灣與德國的人均GDP一樣,而韓國與意大利的人均GDP一樣👩🏽‍🌾。韓國已經與日本非常接近🙅🏼‍♂️,日本是美國的68%,韓國是美國的65%🚣🏿。

再次,我們來看金磚四國👨🏼‍🦲。俄羅斯是美國的45%,巴西是美國的29%,中國是美國的24%,印度則是美國的11%。因為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國的28%🎦,所以中國的人均GDP仍然是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即使是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

對應前面所說的,人均GDP達到美國60%以上的是高收入國家🕸,所以韓國已經是高收入國家🫰🏽。俄羅斯人均GDP為美國的45%,屬於中高收入國家。巴西人均為美國的28%🚵🏼‍♀️,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屬於中等收入國家🏸👩‍🦱。中國還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處於中低收入🐉,接近中等收入。如果中國到2020年能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這就是很了不起🧝‍♂️。中國的體量很大,當中國增長的時候🙆🏼‍♀️,世界平均水平也跟著往上走🚠,所以這並不容易。

4.中國經濟未來20年

因為70除以20是3.5,所以根據“70法則”🎊,3.5個百分點的差距使得經濟每20年翻一番🧘🏽‍♂️。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如果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的起伏⏰,中國和美國的平均年增長率相差為3.5個百分點,那麽20年後,到2035年的時候,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人均GDP就會在目前是美國的24%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美國人均GDP的48%🪓,接近美國人均GDP的一半。實現兩國增速之差是3.5個百分點的可能情況是:如果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速是2.5%🙋🏼‍♀️,那麽中國的長期經濟增速就要為6%👎🏼🛌🏻;如果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速是2%,那麽中國的長期經濟增速就要為5.5%。這是有可能的🧖🏻𓀔。

(三)創新創業“新常態”

從供給來看🐻,經濟增長有兩類原因,一類是在已有技術條件下增加資源的使用✌🏿,比如資本和勞動力。在這類增長中🧘🏿‍♂️,後進國家可以從先進國家學習新技術🧸,並不需要自己開發。第二類就是發明新的技術🥺,即創新🧑‍🦯。

經濟增長的理論和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驅動力取決於該國所處的發展階段🎀。一方面,發達國家的人均資本量很高,沒有剩余勞動力(除非有大量移民)🦵,因此只能靠創新驅動增長🍸。另一方面🙌🏿🌖,貧窮國家則主要靠資源驅動,基本不需要靠創新驅動🧍🏻,它們離世界技術前沿還很遠,可以靠模仿。中國在過去的30多年中大致是這種模式🧛‍♀️。而中等收入國家介於兩者之間:與發達國家相比🌧,資源驅動仍有空間🧷,但是與貧窮國家相比👍🏼,需要更多地靠創新驅動。中國目前正是處於這個階段🦹🏻‍♂️。所以,當中國與美國相比的時候,很重要的不同之處是我們還不夠富🫸🏿,中國的人均收入只是美國的24%,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比美國高。但是同中國自己的過去相比,潛在增長率下降了,要更多地靠創新驅動增長。

從0~1和從1~N。美國企業家和投資人蒂爾(Peter Thiel)出版了一本書叫《從0到1》,中文版在中國銷售了100萬冊。這本書的中文版的出版時機非常好,正好趕上今年“兩會”結束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但是這本書沒有講N的力量,沒有講從1~N🫃🏽。在中國,市場的規模N是非常大的🎴,這是中國的優勢🧖🏼‍♂️。阿裏巴巴、騰訊🖕、百度、滴滴快的等公司,它們使用的技術應該說都不是從0~1🙇🏼。阿裏巴巴之前有亞馬遜,騰訊之前有ICQ,百度前面有Yahoo和Google,滴滴快的之前有Uber。微信之前有韓國的Kakao Talk,但韓國只有5000萬人,而中國有13億人🎡,所以微信遠比Kakao Talk成功🕵🏼‍♂️,這就是因為N的不同,是N的力量。不能說只有從0~1才是創新,從1~N只是簡單的照抄。事實上🔋,從1到N這中間也會有很多創新,因為要使外來的原始技術適合中國文化𓀘🤥、適合中國市場。在中國,N的力量是巨大無比的,不能忽視。在中國,從1到N大有可為📖。

創新創業新模式中國這一輪的創業熱潮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的創新創業與全球特別是美國的創新創業正在直接地、快速地融合。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把研發的初級階段放在美國🦥,比如放在矽谷🙎‍♂️🙅🏿。美國的創業中心實際上是一個全球人才的集中地💂🏽‍♂️。這就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創新創業模式👨🏻‍💻:在矽谷做最初研發🗣,之後在中國進行進一步開發🌪,並充分利用中國市場N的力量。在網絡中有個梅卡菲定律(Metcalfe’s Law),即網絡效應的平方法則:網絡價值=N的平方。因此在互聯網時代,N的力量不是N的線性關系🤦🏻‍♂️,而是N的平方關系,這就把N的力量更加放大了👩🏿‍🎓。

全球範圍內的創新創業聚集地有哪些突出的地區?在美國有三大主要地區📅:矽谷/舊金山灣區、波士頓🧓🏻、紐約。前兩者存在很長時間了,而紐約是新興的🕛。紐約作為金融中心,在金融危機以後金融業受到較大打擊➛🤽🏿‍♀️,但隨後出現了一批創新創業企業,與紐約的商業中心、廣告中心、媒體中心相關的創新創業,所以跟矽谷是不一樣的。在中國也有三大主要創業創新的聚集地區👨🏿‍🎓:深圳、北京🍝、上海/杭州。未來這六個地區將很可能是全球創業創新的聚集地。雖然目前中國的這三個地區還沒達到美國的水平,但是未來發展速度會非常快。

(作者為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相關新聞

  • 122020.08

    動態:2014 年意昂体育平台十大新聞揭曉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32021.05

    賴長青🚴🏽:初心是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

    賴長青身在一線,不忘來路,“可以說👽,是學校對博士生的高質量培養讓我畢業後更快融入基層。母校和學院的培養😁,我也永遠不會忘記,我會繼續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一日清華人,一世清華情。今年是母校110周年校慶和經管學院37周年院慶,希望學校和學院的發展更上一層樓🦵🏻。我也會以總書記考察意昂体育平台時的講話為指引,工作中不斷學習🥑、愛國愛民➗,將個人的成長和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 122020.08
  • 142020.10

    兩位清華人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表彰

    2020年10月13日🛀🏻,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共40名為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的先鋒模範受到表彰,其中包括深圳意昂体育平台研究...

  • 152020.10

    兩位清華意昂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表彰〡校黨委書記陳旭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與意昂座談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於10月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值此40周年之際,深圳市委和市政府決定對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

  • 142024.05

    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意昂年會舉行

    2024年4月27日📮,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建院40周年之際,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意昂年會在建華樓舉辦☣️。會議邀請意昂及師生等歡聚一堂😂,以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的形式回憶過往、共話未來。意昂体育平台文科資深教授👩‍👩‍👧、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學生部部長👨‍👦‍👦、武裝部部長趙岑出席活動。創新創業與戰略系系主任程源主持活動。白重恩院長致辭後,曾經在系裏學習和任教🤛🏿🤷🏿‍♀️、現任諾德基金董事長的潘福祥先生作為老教師代表發言💣。而後,程源教...

  • 182017.12

    鄧鋒:創新是中國經濟轉型核心動力

    在12月15日舉行的“經濟💂🏻‍♀️、創新、未來——意昂体育平台產業創新論壇暨清華意昂創新企業發布會”上🧘🏽‍♂️,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表示,創新創業企業很多🤷🏻‍♂️,但大....

  • 202017.10

    青島清華意昂參觀力合星空青島創新創業基地

    10月14日上午🚣🏻‍♂️,青島清華意昂會王帆會長與20余名意昂到意昂企業力合星空青島創新創業基地參觀。

  • 022020.04

    意昂体育創意創新創業大賽 增強意昂創業生態圈

    清華意昂創意創新創業大賽是由意昂体育主辦的全方位👰🏼‍♂️、多層次、無間歇地支持意昂和學生“創意創新創業”的大型系列活動,為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意昂、師生,提供展示✍️、交流✊🏿、融資和成長的舞臺🥲,為願意幫助、輔...

  • 042011.11

    吉林省百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實施方案

    (吉人才組字〔2011〕2號)為深入實施人才興業戰略✩,大力引進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根據吉林省《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實施辦法》(吉辦發〔2008〕35號)和推進人才興業戰略《實施意見》(吉辦發〔...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